论文摘要
龙抬头式泄洪洞在中、高水头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十分普遍,其突出的水力学问题是反弧段的空蚀破坏,反弧段空蚀破坏的部位常见于反弧末端、反弧段下游底板和反弧段下游侧墙。为了减免泄洪洞的空蚀破坏,一般采用底部进气的掺气设施。我国大型龙抬头泄洪洞运行表明,采用常规的底部进气的掺气设施后,反弧段下游侧墙仍可能出现空蚀破坏,这提出了两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采用常规掺气减蚀设施后,大型龙抬头泄洪洞反弧段下游侧墙为什么仍会出现空蚀破坏,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免反弧段下游侧墙的空蚀破坏。大型龙抬头泄洪洞反弧段下游一般均具有流速高、单宽流量大、佛氏数低、底坡小的特征,使其掺气减蚀设施体型设计有较大困难,反弧末端的掺气设施,由于水流受反弧段离心力的影响,其体型设计的难度更大,如何优化小底坡、低佛氏数泄洪洞上的掺气设施体型,这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大比尺的模型试验,结合紊流数值模拟,分析了采用常规掺气减蚀设施后,大型龙抬头泄洪洞反弧段下游侧墙仍可能出现空蚀破坏的原因;首次提出了解决泄洪侧墙空蚀破坏的侧墙掺气方案;从三维角度提出了小低坡、低佛氏数泄洪洞掺气坎体型优化设计的一些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1)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常规的掺气设施后,反弧段下游边墙仍容易空蚀破坏的原因主要在于:反弧末端采用常规的底部掺气设施后,掺气坎后的出射水流,其底部受掺气空腔的影响,压强接近于空腔负压,其顶部与洞顶余幅中的气流相接,其压强接近大气压强,空腔段边壁处动水压强小,水流空化数很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疆某水电站导流兼泄洪洞混凝土裂缝的防止及处理[J].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 2012(02)
- [2].某水电站工程泄洪洞改建为发电洞进口体型研究分析[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7(06)
- [3].有压泄洪洞弯道压力特性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J]. 水力发电 2016(02)
- [4].官厅水库输水泄洪洞渗水的除臭治理[J]. 北京水务 2010(03)
- [5].某水库泄洪洞水力特性模拟研究[J]. 南方农机 2018(17)
- [6].某水利枢纽泄洪洞优化布置方案比选[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09)
- [7].非接触式收敛监测技术在白鹤滩电站泄洪洞开挖中的应用[J]. 四川水利 2015(03)
- [8].洞塞泄洪洞的3维数值模拟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1(03)
- [9].泄洪洞模型进口立轴漩涡试验研究[J]. 水力发电学报 2010(02)
- [10].高水头下泄洪洞进口消涡梁施工方案设计[J]. 广西水利水电 2019(06)
- [11].新型竖井泄洪洞自调流机理和特性研究[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16(06)
- [12].深化技术研究,创造泄洪洞施工新技术[J]. 中国三峡 2013(07)
- [13].溪洛渡水电站左岸泄洪洞施工技术探讨[J]. 四川水利 2008(06)
- [14].某水电站泄洪洞进口边坡加固方案优化研究[J]. 水力发电 2016(12)
- [15].白鹤滩水电站泄洪洞进口反坡段开挖质量控制技术[J]. 水利水电技术 2015(S2)
- [16].明流泄洪洞弯道水流特性试验研究[J].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4(10)
- [17].某水库导流兼泄洪洞工程地质评价[J]. 西部探矿工程 2015(08)
- [18].复杂洞塞泄洪洞消能和空化特性研究[J]. 水力发电学报 2012(02)
- [19].高速水流下的泄洪洞无压段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J]. 四川水力发电 2010(S2)
- [20].导流洞改建有压突扩泄洪洞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8(02)
- [21].高压挤密灌注桩技术在采兔沟水库泄洪洞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 陕西水利 2016(05)
- [22].新疆某水电站深孔泄洪洞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J]. 东北水利水电 2015(03)
- [23].旋流环形堰竖井泄洪洞三维流场数值模拟[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5(05)
- [24].泄洪洞进口立轴漩涡的试验观测设计[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06)
- [25].乌拉盖水库泄洪洞闸门安全检查与分析[J]. 内蒙古水利 2017(01)
- [26].长河坝泄洪洞大坡度钻灌台车设计浅析[J]. 四川水利 2015(05)
- [27].浅谈泄洪兼放水洞的设计要点[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04)
- [28].泄洪洞反弧连接段水流特性的三维数值分析[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8(03)
- [29].浅谈旋流竖井泄洪洞涡室的优化试验[J]. 四川水力发电 2017(02)
- [30].斯木塔斯水电站导流兼深孔泄洪洞施工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