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山地丘陵城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地丘陵,城镇群,网络发展模式,集核发展模式
山地丘陵城镇论文文献综述
蒋鸿碧,姜熙,南金琼[1](2016)在《新形势下山地丘陵城镇群空间布局模式初探——以浙江省平阳县西部城镇群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城镇是紧密联系城乡的纽带,是构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基石。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绿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下,山地丘陵地区的城镇群空间布局也面临新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平阳县西部城镇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网络发展模式和集聚发展模式入手,提出适应西部山地丘陵城镇群发展的空间布局模式。(本文来源于《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山地城乡规划)》期刊2016-09-24)
刘畅,田野[2](2015)在《生态线索·山地城镇化的生态安全保障思考——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延安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土地资源约束,更多山地区域城市(镇)空间拓展转向"向山要地"的趋势已不容忽视。在山地区域以生态线索为依据,尊重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特征,避免生态安全隐患,科学地开展城市建设,对于保障城镇化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延安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现状问题分析,借鉴云南省、重庆市和湖北省十堰市等类似的山地城镇化实践经验,以生态为导向,尝试提出了山地城镇化的建设思路和具体策略;并以延安城市建设为例,结合区域生态格局要素,提出了基于小流域汇水自然特征保护的"分散式"空间布局形态、基于水土流失防治的淤池坝综合利用、"挖建填避"策略导向的建筑布局模式以及城市功能整合引导人口再分布4项具体的山地城镇空间建构模式。以期为中国山地城镇化过程提供有益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园林》期刊2015年12期)
刘心怡[3](2014)在《基于GIS的山地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演变及城镇发展相关性研究——以重庆市南川区两个乡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方法,以重庆市南川区两个乡镇为样本,对山地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近30年间的叁期数据进行迭加分析,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部分景观指数进行计算,发现近30年山地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的演变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平均面积以及其增长速度均与该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同时运用直线距离与成本距离分析农村居民点与城镇发展的相关性后发现,综合了地形、交通等因素的成本距离更能准确的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的交通布局,可以促进农村居民点的集聚,但是,当公路网过于密集后,其对农村居民点的集聚作用又会减弱;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其对于农村居民点的吸引力;到达城镇的成本距离越近,农村居民点的占地面积越大,密度越高,形状也越发复杂。(本文来源于《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10-24)
陈博洋[4](2013)在《吉林省东部山地丘陵地区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正处在各领域全方位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当然城市化的进程也随之加快。在这城市化的浪潮中,小城镇的重要性日趋明显,它起着上连城市,下接农村的纽带作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社会、经济职能,在加快城镇化建设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盲目的重视扩张、开发和规模,轻视挖掘潜力、管理和效率等问题越来越明显,为保证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地资源持续能力、缓解土地的供需矛盾,而要想科学的建立节约和集约的小城镇用地模式,就必须着手改变小城镇外延扩张、用地粗放的局面。目前对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比较少,较多的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集中点是针对大中城市,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为指导,从城市规划学的角度出发,以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为例,对吉林省东部山地丘陵地区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在调查分析八道镇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阐述土地集约利用理论的基础上,对小城镇土地利用存在问题的深层内因、小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动力、土地集约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技术指标等展开了系统分析,为八道镇的土地集约优化利用提供了依据。其次,从城市规划的角度为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的新思路。然后探讨了吉林省东部山地丘陵地区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对策。最后,本文从吉林省东部山地丘陵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实现和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为以后的研究开启了新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3-06-01)
王凯,徐辉[5](2012)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山地丘陵地区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以江西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江西省山区目前在推进城镇化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立足于全省多元化、差异化城镇化发展道路下,以山区居民脱贫致富,提高生活质量与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导向的山区城镇化发展新模式。探讨了集中型、相对集中型和适度分散型叁种城镇化发展模式。(本文来源于《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期刊2012-11-28)
刘帅,牛彦斌,李新旺,门明新,陈蕾伊[6](2010)在《冀东山地丘陵区内小城镇发展分析——以卢龙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冀东山地丘陵区重点小城镇发展方向,分析了地处由山地丘陵向平原过渡类型的卢龙县自身特点,在参考有关小城镇评价基础上结合卢龙县实际情况选取评价指标,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对评价结果类与类之间的空间距离采用欧氏距离法定义,并结合各类型区综合条件最终确定:农业经济区、综合经济区、绿色经济区和工业经济区。在功能区内采用综合比较法确定出刘田各庄镇、卢龙镇、潘庄镇和石门镇为该县重点发展小城镇。山地丘陵区重点小城镇的选取对山地丘陵区小城镇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0年06期)
汤坚立[7](2007)在《浙江省山地丘陵城镇土地适建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浙江省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镇建成区的进一步扩大,大量的非城镇建设用地将被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在耕地资源紧缺、并被严格保护的背景下,利用山地丘陵已成为土地资源限制下城镇建设的重要选择。然而山地丘陵资源的生态敏感程度高等特质决定了利用山地丘陵是一种有限的选择,必须引入土地适建性评价机制,确定利用山地丘陵资源的限制性因素。现有的土地适建性评价基本上是“案例式”的,尚不具备法定效应,而且存在“重应用、轻研究”的不足。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提出构建一个“通则式”与“案例式”相结合的土地适建性评价体系,并研究了其应用层面,为浙江省山地丘陵城镇建设适宜度分区的划定、分区管治导则的编写提供技术依据和必要基础。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土地评价领域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并重点分析和研究了浙江省当前的土地适建性评价实例,对各实例的评价因子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汇总分析,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针对研究和应用现状,从影响土地适建性的政策性、经济性、社会性和生态性四个角度出发,选取影响因素和建构评价指标,共计14个分项因素和19个评价指标建构起一个土地适建性评价体系,19个评价指标在具体的实例应用中分为必选因子和备选因子,并编写相应的应用说明和政策性建议,增强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保障评价体系的法定效应。为了进一步从实践上验证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校验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以杭州市西北山地丘陵城镇为实例,选择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和指标赋值,构建评价体系;进行土地适建性评价;界定杭州市西北部山地丘陵城镇的建设适宜度分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通过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的比对,发现各分区的空间分布以及区域特点基本符合城镇建设的政策性、生态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的要求,反过来论证了该评价体系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最后,论文总结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的方向,为该土地适建性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点明方向。(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7-06-01)
王建辉[8](2007)在《浙江省山地丘陵城镇体系、城镇空间形态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发展速度、城镇化水平一直居于全国前列,这种高速的发展使得浙江省城镇用地扩展迅速,人多地少的矛盾加剧。多山地丘陵是浙江省的一大特点,在平原耕地严格保护的形势下,城市建设必然会考虑对山地丘陵的利用。本论文是对浙江省城镇建设利用山地丘陵的前期研究,旨在探讨浙江省城镇化、城镇发展与山地丘陵的关系,从而为城镇建设利用山地丘陵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提供宏观背景分析基础。 本论文主要对浙江省山地丘陵城镇体系和城镇空间形态作了较为翔实的分析。在城镇体系层面分析了浙江省山地丘陵城镇的空间分布特征、规模结构特征等,结合可供建设的山地丘陵资源分布状况以及城镇化发展趋势,初步分析了浙江省利用山地丘陵的潜力地区;在个体城镇用地形态方面,分析了不同规模山地丘陵城镇的空间形态特征,并认为山地丘陵城镇用地增长应当放弃原先的粗放式的扩张模式,以精明增长的用地模式为指导。此外论文还对不同规模的山地丘陵城镇的空间形态模式进行了分析。 本文主要分为叁个部分6个章节。 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提出本次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研究框架,并对“山地丘陵城镇”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对相关的理论进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和第4章,第3章分析了浙江省山地丘陵城镇的空间分布特征、规模结构特征等,分析了山地丘陵城镇城镇化发展趋势、经济发展情况;第4章对浙江省山地丘陵城镇空间形态特征和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叁部分包括第5章和第6章,其中第5章对浙江省合理利用山地丘陵进行城镇建设的潜力地区进行了分析,认为浙江省山地丘陵城镇应当引入“精明增长”的理念,并对不同规模山地丘陵城镇空间形态提出了观点。第6章为结语。(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7-01-01)
山地丘陵城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受土地资源约束,更多山地区域城市(镇)空间拓展转向"向山要地"的趋势已不容忽视。在山地区域以生态线索为依据,尊重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特征,避免生态安全隐患,科学地开展城市建设,对于保障城镇化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延安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现状问题分析,借鉴云南省、重庆市和湖北省十堰市等类似的山地城镇化实践经验,以生态为导向,尝试提出了山地城镇化的建设思路和具体策略;并以延安城市建设为例,结合区域生态格局要素,提出了基于小流域汇水自然特征保护的"分散式"空间布局形态、基于水土流失防治的淤池坝综合利用、"挖建填避"策略导向的建筑布局模式以及城市功能整合引导人口再分布4项具体的山地城镇空间建构模式。以期为中国山地城镇化过程提供有益的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山地丘陵城镇论文参考文献
[1].蒋鸿碧,姜熙,南金琼.新形势下山地丘陵城镇群空间布局模式初探——以浙江省平阳县西部城镇群为例[C].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山地城乡规划).2016
[2].刘畅,田野.生态线索·山地城镇化的生态安全保障思考——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延安市为例[J].中国园林.2015
[3].刘心怡.基于GIS的山地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演变及城镇发展相关性研究——以重庆市南川区两个乡镇为例[C].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4].陈博洋.吉林省东部山地丘陵地区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5].王凯,徐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山地丘陵地区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以江西省为例[C].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2012
[6].刘帅,牛彦斌,李新旺,门明新,陈蕾伊.冀东山地丘陵区内小城镇发展分析——以卢龙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0
[7].汤坚立.浙江省山地丘陵城镇土地适建性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7
[8].王建辉.浙江省山地丘陵城镇体系、城镇空间形态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