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高校学生组织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往学生组织更多地被当成一种管理工具,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意志。随着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关注和强调自己的权益和权力,高校学生组织的管理模式必须要变被动为主动,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笔者以“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研究”为题,分四个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介绍了高校学生组织存在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开展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梳理了国外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历史和管理现状,提炼出对当前我国学生组织管理实践可借鉴的内容。第三部分,分析国内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的历史和现状,并且以某学院的学生组织管理实践为例证,深入探讨了高校学生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以“人本管理”为依据,提出了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的展望。在对高校学生组织进行重新定位的前提下,提出了以团队管理模式重构学生组织的内部结构,以项目管理模式优化学生组织的资源分配,以文化管理模式实现学生组织有机整合,以绩效管理模式激发学生组织的自身活力。实现尊重学生组织的自主权,改进高校学生组织的管理,保障高校学生组织有序运行和发展。本文较以往在此领域的研究有所突破的方面在于系统地对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的理论进行了探究,运用了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既有高校学生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探讨,也有理论分析,对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学生组织:解读美国大学发展的新视角[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12(02)
- [2].高校创新创业类学生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因素及培育机制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01)
- [3].博弈论视域下大学学生组织教育功能体系的构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4].抗战爆发前浙江大学的学生组织及其活动[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9(02)
- [5].不同类型大学生参与学生组织的特征探析——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J]. 高教论坛 2019(05)
- [6].高校辅导员指导学生组织发展路径探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07)
- [7].基于积极心理学论高校学生组织健康的建设[J]. 人才资源开发 2016(18)
- [8].治理与参与:高职院校学生组织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 山东社会科学 2015(S2)
- [9].基于校园文化视角的大学学生组织教育功能分析[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01)
- [10].独立学院正式学生组织与非正式学生组织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04)
- [11].校外学生组织社团化管理策略初探[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01)
- [12].就业服务类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及发展思路[J]. 学园 2018(11)
- [13].在学生组织里,你可以这样做[J]. 求学 2018(29)
- [14].在学生组织里,你可以这样做[J]. 求学 2018(30)
- [15].试论学生组织队伍建设对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J]. 山西青年 2017(03)
- [16].谈初中任务型英语教学[J]. 中华少年 2017(17)
- [17].院级学生组织的运转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07)
- [18].高职院校学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浅析——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长江丛刊 2017(17)
- [19].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实现路径探析[J]. 高等教育评论 2017(01)
- [20].研究生基层学生组织建设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21)
- [21].基于学生组织社团的研究生情绪智力培育的作用机理和实践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12)
- [22].组织育人视域下学生组织建设的现实选择[J]. 文教资料 2019(25)
- [23].学生组织与社团建设策略研究[J]. 明日风尚 2018(08)
- [24].历奇培训在高校学生组织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 报刊荟萃 2017(11)
- [25].学生组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 时代教育 2015(15)
- [26].发挥非正式学生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正影响的研究[J]. 今日中国论坛 2013(09)
- [27].校际学生组织联盟动因及问题分析[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3(05)
- [28].高校公益性学生组织的运作机制——基于四个个案的质性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 2012(04)
- [29].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组织之我观[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5)
- [30].高校非正式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