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0分子在Si(111)-7×7重构表面MBE生长的STM/STS研究

C60分子在Si(111)-7×7重构表面MBE生长的STM/STS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在超高真空条件下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完成C60分子在Si(111)-7×7的生长,研究了分子与衬底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多层分子在硅衬底的生长模式,实现了通过控制退火温度改变分子的生长规律。通过控制单分子在硅表面的生长,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发现分子由于受到衬底作用力的不同而有一定的生长分布规律。室温下,电子从衬底硅原子转移到分子最低未占据态;经过400℃退火后,衬底表面基本没有被破坏,出现分子从台面向台阶定向移动的现象;当退火温度为600℃-700℃时,衬底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分子在衬底缺陷处形成类似二聚体的结构,与硅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变为共价键,形成Si-C60化合物;900℃下直流退火后,C60分子的笼状结构被破坏,衬底缺陷明显增多,此时生成物的表面形貌呈岛状,于是我们推断岛状物为碳硅化合物;当直流退火温度达到1250℃时,碳硅化合物消失,硅表面重新结晶形成较为有序的7×7重构。通过比较分子在硅衬底不同位置的STS结果,再次证明Si(111)-7×7表面不同位置上的C60分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电子转移,在硅表面的C60分子带宽明显小于1.6-1.9eV(空间自由分子的带宽)。增加覆盖度,发现室温下分子按照Stankski-Krastanov模式生长。经过600℃背烘退火,分子形成排列有序的“双区域”结构。在此有序结构上继续沉积C60,发现后入射的分子按照Frank-van der Merwe模式生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的形貌分析的重要性
  • 1.2 纳米材料自组装
  • 1.3 纳米电子器件到分子电子器件的过度
  • 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 2.1.1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工作原理
  • 2.1.2 工作模式
  • 2.1.3 扫描针尖的制备方法
  • 2.2 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分子束外延系统(UHV-STM-MBE)
  • 2.2.1 超高真空系统
  • 2.2.2 STM 扫描反馈及分析系统
  • 2.2.3 分子束外延生长
  • 2.3 扫描隧道显微镜工作参数设置
  • 2.4 Si(111)-7×7 重构表面的制备
  • 第三章 基本原理
  • 3.1 薄膜成核长大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 3.1.1 薄膜成核长大热力学
  • 3.1.2 薄膜生长的动力学过程
  • 3.2 Si(111)-7×7 表面
  • 3.2.1 表面重构及其标记
  • 3.2.2 Si(111)-7×7 重构表面的结构
  • 60分子在 Si(111)-7×7 表面的 MBE 生长研究'>第四章 小覆盖度 C60分子在 Si(111)-7×7 表面的 MBE 生长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60 分子在Si(111)-7×7 表面的MBE 生长分布'>4.3.1 室温下C60 分子在Si(111)-7×7 表面的MBE 生长分布
  • 60 分子生长后的退火处理'>4.3.2 小覆盖度C60分子生长后的退火处理
  • 4.3.2.1 温度400℃时背烘模式退火405
  • 4.3.2.2 温度为600℃-700℃直流退火205
  • 4.3.2.3 直流退火900℃和1250℃温度下205
  • 4.4 小结
  • 第五章 单分子的 STS 研究和分子的层状生长模式
  • 5.1 引言及理论背景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分析
  • 60 分子在硅表面的扫描隧道谱(STS)研究'>5.3.1 单 C60分子在硅表面的扫描隧道谱(STS)研究
  • 5.3.2 室温时分子生长的团聚现象
  • 5.3.3 温度 600℃退火处理
  • 5.3.4 分子到 Frank-van der Merwe 层状生长模式的转变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扫描隧道显微镜钨针尖的制备与表征[J]. 微纳电子技术 2020(04)
    • [2].国际首个混合磁体扫描隧道显微镜“中国造”[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20(06)
    • [3].技术工具对科学发展促进作用的计量研究——以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为例[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4].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设计[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05)
    • [5].隧道显微镜[J]. 少年电脑世界 2017(04)
    • [6].扫描隧道显微镜在化学和物理中的应用[J]. 河南科技 2019(07)
    • [7].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原理分析[J]. 电子制作 2019(14)
    • [8].简单紧凑高刚性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制(英文)[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18(05)
    • [9].自旋极化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究进展[J]. 物理 2010(04)
    • [10].电化学腐蚀法制备扫描隧道显微镜针尖曲率半径最佳参数的研究[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02)
    • [11].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位表征技术[J]. 电子显微学报 2018(05)
    • [12].扫描隧道显微镜对不同样品测试条件的分析[J]. 大学物理实验 2008(02)
    • [13].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在溶液中直接观测过渡族金属硫属化合物(英文)[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18(06)
    • [14].扫描隧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04)
    • [15].浅谈“隧道效应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课堂教学[J]. 物理通报 2019(01)
    • [16].带你去看一个奇异世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简介[J]. 中学物理 2016(07)
    • [17].表面非周期有序结构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J]. 中国科学:化学 2019(03)
    • [18].应用于扫描隧道显微镜探针的纳米级钨针制备[J]. 电子测试 2018(07)
    • [19].IBM引领纳米技术二十年[J]. 科学时代 2008(04)
    • [20].物理学史中的九月 1981年9月: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05)
    • [21].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LT-STM)的调试技术[J]. 真空 2009(03)
    • [22].一种新型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J]. 电子器件 2016(03)
    • [23].铁基超导体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进展[J]. 物理学报 2018(20)
    • [24].交流电腐蚀方法制备STM探针[J].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8(06)
    • [25].四氰基乙烯分子在铜(110)c(2×1)-O表面上的吸附行为[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3(02)
    • [26].基于电化学腐蚀法的钨探针制备研究[J]. 应用化工 2015(04)
    • [27].扫描隧道显微镜在单分子科学中的应用[J]. 物理 2008(08)
    • [28].探索神秘世界的法宝[J].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配合人教社教材) 2017(11)
    • [29].利用STM研究苝四羧酸分子间的作用机制[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06)
    • [30].请不要责备道尔顿[J].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配合人教社教材) 2012(03)

    标签:;  ;  ;  

    C60分子在Si(111)-7×7重构表面MBE生长的STM/STS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