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热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射流状尖钉形成机制

预热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射流状尖钉形成机制

论文摘要

本文针对惯性约束聚变以及天体物理射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从理论和数值模拟两方面对预热烧蚀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射流状Spike的形成过程和物理机制开展重点研究。通过推广已有的理论,发展了RT和Kelvin-Helmholtz(KH)不稳性界面连续分布线性模型和界面间断分布弱非线性模型;利用开发的高精度数值模拟程序,研究了烧蚀流体和纯流体中RT和KH不稳定性的弱非线性模耦合和非线性演化。根据射流状Spike的演化特征,将其形成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分解物理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预热烧蚀是RT不稳定性射流状Spike形成的直接原因。前期预热烧蚀的最主要作用是增强烧蚀面RT不稳定性的密度梯度致稳效应,增宽烧蚀面密度和速度分布。中期预热引起的烧蚀面密度和速度梯度的综合效应抑制KH不稳定性的增长。后期非线性Bubble加速进一步增加射流的长度,最终导致预热烧蚀RT不稳定性射流状Spike的形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1 绪论
  • 1.1 高能量密度物理简介
  • 1.1.1 惯性约束聚变
  • 1.1.2 高能量密度物理
  • 1.1.3 高能量密度射流
  • 1.2 常见流体不稳定性简介
  • 1.2.1 瑞利-泰勒不稳性
  • 1.2.2 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
  • 1.2.3 瑞奇迈尔-莫西科夫不稳定性
  • 1.3 矿山灾害中的岩爆与瓦斯突出
  • 1.4 预热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国际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2 高能量密度流体不稳定性数值模拟程序与技术
  • 2.1 引言
  • 2.2 物理方程组
  • 2.3 数值方法
  • 2.3.1 通量输运修正算法
  • 2.3.2 无波动、无自由参数的耗散格式
  • 2.3.3 加权本质无振荡格式
  • 2.3.4 两步龙格-库塔积分算法
  • 2.3.5 激光吸收
  • 2.3.6 电子热传导
  • 2.4 计算网格
  • 2.5 边界条件
  • 2.6 程序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3 预热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内爆压缩流体不稳定性
  • 3.3 预热烧蚀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非线性演化
  • 3.3.1 经典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 3.3.2 预热烧蚀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 3.4 射流状尖钉形成物理过程分解
  • 3.5 本章小结
  • 4 界面连续分布瑞利-泰勒和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线性模型
  • 4.1 引言
  • 4.2 二阶本征方程
  • 4.3 瑞利-泰勒不稳定性色散关系
  • 4.4 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色散关系
  • 4.4.1 密度过渡层厚度
  • 4.4.2 速度剪切层厚度
  • 4.4.3 密度过渡层和速度剪切层厚度
  • 4.4.4 结果讨论
  • 4.5 瑞利-泰勒和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之间的竞争
  • 4.5.1 密度过渡层厚度
  • 4.5.2 速度剪切层厚度
  • 4.5.3 密度过渡层和速度剪切层厚度
  • 4.5.4 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界面间断分布瑞利-泰勒和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弱非线性模型
  • 5.1 引言
  • 5.2 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 5.2.1 弱非线性模型
  • 5.2.2 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
  • 5.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 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
  • 5.3.1 弱非线性模型
  • 5.3.2 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
  • 5.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弱非线性纯流体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密度过渡层厚度效应
  • 6.1 引言
  • 6.2 模拟程序和基本流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弱非线性预热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 7.1 引言
  • 7.2 模拟程序与初始设置
  • 7.2.1 控制方程
  • 7.2.2 数值方法
  • 7.2.3 初始条件
  • 7.3 谐波分析方法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烧蚀效应
  • 7.4.2 密度过渡层厚度效应
  • 7.5 本章小结
  • 8 线性和弱非线性烧蚀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
  • 8.1 引言
  • 8.2 物理模型和模拟程序
  • 8.3 一维模拟结果
  • 8.4 线性增长率和频率
  • 8.5 弱非线性结果
  • 8.6 本章小结
  • 9 非线性烧蚀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
  • 9.1 引言
  • 9.2 模拟程序与初始设置
  • 9.2.1 控制方程
  • 9.2.2 数值方法
  • 9.2.3 初始设置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单模扰动
  • 9.3.2 两模扰动
  • 9.4 本章小结
  • 10 非线性预热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 10.1 引言
  • 10.2 模拟程序与基本流
  • 10.3 尖钉减速和气泡加速
  • 10.4 本章小结
  • 11 激光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 11.1 引言
  • 11.2 模拟程序
  • 11.3 射流形成
  • 11.4 本章小结
  • 12 总结和展望
  • 12.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12.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南大学研发出耐3000℃烧蚀的新材料[J]. 黄金科学技术 2017(04)
    • [2].高超声速飞行器烧蚀型防热涂层研究进展[J]. 涂层与防护 2020(03)
    • [3].气体火花开关电极烧蚀研究综述[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10)
    • [4].大型分段装药发动机绝热环烧蚀特性实验研究[J]. 推进技术 2014(01)
    • [5].耐烧蚀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橡塑资源利用 2011(01)
    • [6].碳/碳材料细观尺度的氧扩散特性与烧蚀分析[J]. 宇航学报 2011(08)
    • [7].发散冷却控制烧蚀过程的数值研究[J]. 航空动力学报 2008(08)
    • [8].切向气流下激光对旋转靶热烧蚀的数值模拟[J]. 激光与红外 2017(03)
    • [9].高超声速再入热环境下防热复合材料烧蚀传热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7(04)
    • [10].长持续时间雷电流分量作用下电极形状对金属烧蚀特性的影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7(08)
    • [11].能量逐次递减电火花放电诱导烧蚀修整加工研究[J]. 电加工与模具 2015(06)
    • [12].绝热层炭化烧蚀物性参数影响分析[J].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5(03)
    • [13].等离子体对发射药烧蚀作用的机理研究(英文)[J]. 火炸药学报 2012(01)
    • [14].多脉冲飞秒激光对锗材料的烧蚀效应[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07)
    • [15].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烧蚀建模与仿真[J]. 推进技术 2011(06)
    • [16].火炮内膛烧蚀磨损研究综述[J]. 四川兵工学报 2010(02)
    • [17].高速弹体表面耐烧蚀抗冲刷防热涂层技术专利分析[J]. 飞航导弹 2019(11)
    • [18].飞秒激光超短双脉冲序列烧蚀增强现象[J]. 科技与创新 2017(16)
    • [19].碳/酚醛复合材料烧蚀行为预报方法[J]. 复合材料学报 2016(05)
    • [20].用于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烧蚀过程仿真的新型机电模型[J]. 物理学报 2013(21)
    • [21].复合材料有效烧蚀焓计算模型实验研究[J]. 宇航计测技术 2012(02)
    • [22].初始溅射烧蚀粒子总数对其传输中的密度和速度分布的影响[J]. 中国激光 2010(04)
    • [23].烧蚀外形方程差分计算方法研究[J].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09(04)
    • [24].放电诱导烧蚀加工中燃烧与放电蚀除比例研究[J]. 电加工与模具 2019(03)
    • [25].炭/炭复合材料耐烧蚀W涂层[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6(06)
    • [26].超快脉冲激光对钛合金的烧蚀特性与作用机理[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4(12)
    • [27].隔热耐烧蚀硅橡胶防热套研制[J]. 环境工程 2014(S1)
    • [28].固体火箭发动机长尾喷管烧蚀实验研究[J]. 固体火箭技术 2010(01)
    • [29].飞秒激光在空气和水中对硅片烧蚀加工的实验研究[J]. 物理学报 2009(08)
    • [30].基于全膛烧蚀磨损特征的火炮内弹道仿真研究[J]. 兵工学报 2019(05)

    标签:;  ;  ;  

    预热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射流状尖钉形成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