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彭楼灌区运行管理体制及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研究](https://www.lw50.cn/thumb/25210f73b9a5a2d9cb064dab.webp)
论文摘要
聊城市彭楼灌区是一处大型跨省跨流域调水引黄灌区,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和冠县境内,渠首彭楼引黄闸位于河南省范县。由于灌区刚刚建成,灌区管理粗放,管理水平低,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主体多,关系复杂,相互制约,灌区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效益低下。灌区自身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而入鲁引水流量规模小(30立方米/秒)、控制灌溉面积大(200万亩)、节水工程少,更加剧了灌区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针对此种情况本文开展了彭楼灌区运行管理体制及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以期达到提高灌区运行管理水平,提高灌区水资源有效利用率,提高灌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 运行管理体制方面: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灌区管理体制改革中提倡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灌区管理模式与确保灌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价制度改革理论,深入分析彭楼灌区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灌区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适合彭楼灌区的“灌区管理委员会+专管机构+用水户协会+农户”的运行管理机制,同时也指出了灌区运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面:本文研究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建立了具有三层谱系的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模型目标函数是合理配置有限水资源,使灌区总效益最大。具体在灌区总供水量不足的条件下,将灌区可调配的水资源(黄河水)最优地分配给不同的子区,再由子区将所得水量和自产地面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最优地分配给不同的作物,各种作物在获得一定灌溉水量后,将水量在不同生育阶段进行合理分配,从而确定水资源合理分配过程。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 选题背景1.1.2 研究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灌区运行管理研究1.2.2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3.1 灌区运行管理体制研究1.3.2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研究1.3.3 课题研究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4.1 灌区运行管理体制研究1.4.2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研究第二章 彭楼灌区基本情况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2.1 灌区基本情况2.1.1 自然地理概况2.1.2 社会经济概况2.1.3 灌区水利工程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2.2 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2.2.1 可供水量计算2.2.2 需水量计算2.2.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2.2.4 灌区供水水质分析2.2.5 建议第三章 彭楼灌区运行管理体制研究3.1 我国灌溉管理体制的发展概况3.1.1 集中管理3.1.2 分散管理3.2 我国灌溉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式3.2.1 承包经营3.2.2 租赁经营3.2.3 股份合作供水公司3.2.4 用水户协会3.3 几种主要改制形式利弊分析3.3.1 承包修复经营3.3.2 拍卖(竞价承包)3.3.3 租赁经营3.3.4 股份合作供水公司3.3.5 用水户协会(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3.4 我国灌溉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3.5 彭楼灌区灌溉运行管理体制研究3.5.1 灌区运行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5.2 灌区运行管理体制的提出3.5.3 灌区组织管理体制3.5.4 灌区经营管理3.6 改革彭楼灌区运行管理体制的对策第四章 彭楼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研究4.1 概述4.2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4.2.1 合理配置模型4.2.2 模型应用求解4.2.3 成果分析4.3 灌区农作物适宜灌水模式4.3.1 冬小麦适宜灌水时间及灌水量4.3.2 夏玉米适宜灌水时间及灌水量4.3.3 春播棉适宜灌水时间及灌水量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5.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5.2 建议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运行管理体制论文; 用水户协会论文; 水价论文; 合理配置模型论文; 大系统分解协调论文; 合理配置论文; 彭楼灌区论文;
聊城市彭楼灌区运行管理体制及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