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

湖南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

论文摘要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政策,这是党政文件中第一次使用“县域经济”这一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再次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国的大部分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集中在县域范围,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包含了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资源丰富、产业部门齐全、具备所有基本功能的一种区域经济。我国的县域经济目前还很不发达,在国民经济总的地位还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很多县域还缺乏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生产的很多产品都没有自己的特色与品牌,县域经济发展趋同现象严重,县域的各个地区和各个经济主体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很少根据市场需求来真正的培养自身的优势品牌。县域经济应如何优化配置县域范围的资源,塑造竞争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但是,对于县域内的竞争优势在哪、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来培育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人们缺少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些县域放弃自身原本优势,盲目追逐、模仿经济发达县域的成功模式,最终造成其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不仅没有提升反而下降。因此,研究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如何不断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目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经济单位整体实力的表现。因此,培育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县(市)需要不断的利用自身各方面具有的竞争优势,从培育单一要素的核心竞争力开始,逐渐使县域经济的整体具有核心竞争力。本文界定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分析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并对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与一般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其次,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2008年湖南88个县(市)核心竞争力的总体评价。最后,论文阐述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步骤和机制以及提出了提升湖南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可能创新
  •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基本概念
  • 2.1.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 2.1.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 2.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与一般竞争力的比较
  • 2.2.1 两者之间的区别
  • 2.2.2 两者之间的联系
  • 2.3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
  • 2.3.1 比较优势理论
  • 2.3.2 技术创新理论
  • 2.3.3 制度创新理论
  • 2.3.4 竞争优势理论
  • 第3章 湖南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发展现状分析
  • 3.1 影响湖南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3.1.1 变量的选择
  • 3.1.2 面板数据模型的建立
  • 3.1.3 回归分析
  • 3.2 湖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偏低
  • 3.2.2 湖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仍需调整
  • 3.2.3 湖南省县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 3.2.4 湖南省县域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
  • 第4章 湖南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与实证
  • 4.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1 构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 4.1.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3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
  • 4.2 湖南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湖南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单项评价
  • 4.2.2 湖南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 第5章 湖南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 5.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路径
  • 5.1.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步骤
  • 5.1.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机制
  • 5.2 提升湖南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 5.2.1 培育发展企业集群
  • 5.2.2 发展特色经济
  • 5.2.3 强化招商引资
  • 5.2.4 优化县域发展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商洛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 陕西发展和改革 2010(03)
    • [2].铜川市县域经济发展调查报告[J]. 陕西综合经济 2009(04)
    • [3].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城镇化优化升级的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9(12)
    • [4].金融支持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 金融发展评论 2019(04)
    • [5].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 经济纵横 2019(12)
    • [6].财政政策支持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分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7].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定位探析[J]. 发展研究 2019(11)
    • [8].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格局演化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12)
    • [9].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战略思考[J]. 中国中小企业 2020(02)
    • [10].新型城镇化助推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01)
    • [11].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山西农经 2020(02)
    • [12].如何发挥国有企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研究[J]. 营销界 2019(52)
    • [13].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0(01)
    • [14].强化职业教育措施,助推县域经济发展[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04)
    • [15].浅谈县域经济发展对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J]. 山西农经 2020(07)
    • [16].统筹就业扶贫与县域经济发展思考[J]. 当代县域经济 2020(04)
    • [17].青海县域经济发展敛散性检验分析[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0(02)
    • [18].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来自广西大化的实践与探索[J]. 特区经济 2020(04)
    • [19].高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研究——以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 财富时代 2020(05)
    • [20].信息化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对策[J]. 当代县域经济 2020(05)
    • [21].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13)
    • [22].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经验与展望——以四川省为例[J]. 农村经济 2020(05)
    • [23].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0(02)
    • [24].信息化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 营销界 2020(05)
    • [25].加快金川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 当代县域经济 2020(08)
    • [26].静宁县域经济发展思考[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15)
    • [27].抓好项目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J]. 产业科技创新 2019(07)
    • [28].强化特色产业推进县域经济发展[J]. 现代经济信息 2020(09)
    • [29].分析农耕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农家参谋 2020(19)
    • [30].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安徽省大别山片区为例[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标签:;  ;  ;  

    湖南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