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口颌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百年来关于牙合因素在TM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后牙缺失是最早受到关注的、可能与TMD相关的异常咬合表现,但至今尚没有一致的结论。为此,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方法从缺牙部位、缺牙数量与TMD关系的角度,采用先进的统计学方法——Logistic回归分析,就缺牙与TMD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资深修复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缺牙在TMD发病中的病因学意义。材料和方法首先对2005年下半年前来本院修复科就诊的缺牙且无TMD症状或体征的患者1000例采用一例一表制,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缺牙时间、缺牙表现、缺牙原因、治疗史等方面进行调查。在上述所调查的病例中选出年龄在21~60岁的所有因龋病、牙周病而致后牙缺失的患者501例(男209例,女292例,平均年龄44.05±10.31岁),并与本院TMD专科门诊1991年以来所积累的以颞下颌关节弹响、颌面部疼痛或张口受限等症状为主诉,被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伴有后牙缺失的病例全部699例(男216例,女483例,平均年龄41.17±11.78岁)进行对照,分析缺后牙数、年龄、性别等因素与TMD的关系: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的基础上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对第四军医大学以及北京大学的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36名资深修复科医生就全口义齿制作过程中面弓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咬合调改在全口义齿制作中的地位和价值,进而探索咬合接触异常所可能造成的损害。结果1、修复科门诊患者中男女分部无明显差异,左右侧缺牙无明显差异,失牙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缺牙部位分布上颌多于下颌,第1磨牙缺失最多见。2、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性别、年龄及后牙缺失(p<0.05),回归系数依次为-0.431和-0.229、-0.049, OR值分别为0.650、0.796、0.952。表明TMD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在21-60岁中,年龄越大患TMD的危险性减小,后牙缺失越多患TMD的危险性越低。3、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口腔修复科医生都不使用面弓,但都认为90%以上的患者对义齿质量满意,颌位关系是影响全口义齿修复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75%的医生进行初戴义齿时的调牙合操作。结论缺牙患者没有明显性别差异,年龄越大缺牙量越多,而女性、年轻者、缺后牙较少者则更易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缺牙后所致的咬合接触异常可能是缺少量后牙导致TMD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义齿修复时应当重视建立正常咬合接触关系。现行的全口义齿修复中调牙合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操作步骤,而基本不使用面弓,充分体现了建立正常咬合接触关系对于保证义齿修复质量的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论文; 缺牙论文; 回归分析论文; 面弓论文; 咬合接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