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以宁谈走出经济困境的三个观点

李以宁谈走出经济困境的三个观点

一、厉以宁评说摆脱经济困境的三种观点(论文文献综述)

江勇[1](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长达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民族历史中,伦理道德在稳定社会生活、建构社会秩序和引导人们善的求索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传统伦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伦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经济伦理遭到严重危机和挑战,传统的经济伦理已无法适应现代经济要求,社会经济生活中伦理失范现象突出。1919年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将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并将之与中国近现代经济实际相结合,对传统经济伦理予以现代改造,实现创造性超越,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就此逐步生成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即存在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与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价值目标、伦理关系和伦理规范的综合体系,以其独特的视角引导并规范党的经济政策、法规决策、执政手段等。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是涉及诸多学科、诸多领域、诸多层次的理论体系。从不同学科来看,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涉及的不仅是经济学和伦理学,还涉及诸如政治学、历史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从不同阶段来看,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三个大时期,期间又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存在数个小阶段。从经济活动环节来看,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包括经济运行的四个环节的伦理思想:生产伦理思想,包括合乎道德的生产目的确立,合乎道德的生产手段选择;交换伦理思想,包括合乎道德的交换形式选择,公平的交换尺度确立;分配伦理思想,包括合乎道德的分配原则确立,公正的分配方式探寻;消费伦理思想,包括合乎道德的消费目的确立,合乎道德的消费形式选择。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体系庞大的理论体系,确立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对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无疑至关重要。这个切入点应是在整体把握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演进时期脉络基础上,通过对经济运行不同环节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以此才能探寻到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经济活动就是经济伦理最直接的研究对象,它主要体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最基本的经济环节,因此对经济伦理的研究应该围绕这四个环节展开,对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亦是如此。尽管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是包含不同视野、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环节的庞大思想体系,但是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伦理思想为基本研究对象时,就已经包括诸如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多层次、多领域的经济伦理研究。因此,围绕中国共产党的生产伦理思想、交换伦理思想、分配伦理思想、消费伦理思想的生成与演进开展研究,明确不同环节伦理思想之理论渊源,划分不同环节伦理思想之阶段时期,探究中国共产党各环节伦理思想之内涵,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生成与演进阶段的最优选择和最全面的考量。在结合具体时代背景与建设需要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汲取各思想流派之合理要素,产生了具有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伦理思想、交换伦理思想、分配伦理思想和消费伦理思想。中国共产党生产伦理思想经历对旧生产制度道德批判、单一追求物质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并重和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四个阶段,明确发展生产力是根本的善、以人为本的生产主体思想和生产与生态相协调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交换伦理思想经历局部商品交换、社会主义计划商品交换、社会主义市场商品交换三个阶段,孕育出尊重与运用价值规律、竞争合作并存、等价交换和诚实守信原则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分配伦理思想经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包括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分配主体、兼顾公平效率的分配标准和实现共同富裕分配目的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消费伦理思想经历量的节约、质的合理增长和质量并重三个阶段,形成适度消费、均衡消费、绿色消费的基本内涵。围绕经济运行的不同环节进行伦理探寻,有利于更直观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总的来看,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核心理念包括坚持根本原则是人民利益至上、价值取向在于实现经济公正、目标旨向体现为和谐共生关系的构建,在具体实践中坚持义利兼顾的手段,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刘赫男[2](2020)在《私益救助型众筹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私益救助型众筹,是指公民个人因陷入困境而通过互联网众筹平台发起求助,投资方(捐赠方)以资金形式施以善意的一种大众筹资活动。新生事物的蓬勃发展与成文法的天然滞后导致近年来私益救助型众筹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频发。本文在梳理私益救助型众筹概念及发展现状(第一章)的基础上,分析了私益救助型众筹中各方的法律关系及权利义务(第二章),并着重针对私益救助型众筹中存在的求助者信息不实问题、滥用众筹款项问题、剩余款项归属问题、民事欺诈救济困境等四大现实问题,分四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展开深入分析和论述,进而得出立法规制私益救助型众筹的必要,并对此类众筹的立法规制问题进行着重探讨,同时对具体制度设计提出可行性建议(第七章),以期促进私益救助型众筹之良性发展,填补社会保障体系和慈善事业之不足,并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七章。第一章“私益救助型众筹的概念厘定与发展现状”。本章首先对私益救助型众筹的概念进行厘定,阐述了属于捐赠型众筹的私益救助型众筹之概念与特征,并详细梳理了私益救助型众筹与几种相近模式的异同;同时对私益救助型众筹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国内相关立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提出了私益救助型众筹目前存在的实践问题,这些问题成为第三、四、五、六章论述的基础。第二章“私益救助型众筹的法律关系”。本章首先论述了私益救助型众筹中发起人与求助者的法律关系、求助者与捐赠人的法律关系,以及求助者(发起人)、众筹平台与捐赠人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在此基础上,本章分析了私益救助型众筹发起人的权利义务、求助者的权利义务、捐赠人的权利义务,以及众筹平台的权利义务。第三章“求助者信息公开与众筹平台审查”。本章首先梳理了求助者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即知情权理论和公序良俗理论;其次,对求助者信息公开与求助者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冲突与平衡进行了充分论述,欲平衡这些冲突,就要加大众筹平台的审查力度;本章的最后,论述了众筹平台审查求助者信息的必要性及正当性,并对众筹平台对求助者信息的审查形式进行了探讨,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考量,得出了合理的审查形式是“形式审查与有限的实质审查相结合的方式”的结论。第四章“所筹款项合理使用与众筹平台监管”。本章首先论述了基于负外部性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众筹平台对于所筹款项合理使用负有监管责任;其次,本章论述了众筹平台落实该监管责任的困境,即该监管责任既非法定义务,同时又因契约失灵导致监管责任落空;本章的最后,对众筹平台对所筹款项合理使用的监管方式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监管方式的合理选择。第五章“剩余款项的合理归属与众筹平台监督”。本章首先论述了关于私益救助型众筹剩余款项的归属问题存在三种观点:一是归属于求助者,二是归属于捐赠人,三是剩余款项交由第三方管理。本章第二节主要从利益衡量的角度论述了私益救助型众筹剩余款项的合理归属问题,在综合考量自由、秩序、正义和效率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私益救助型众筹的事由灭失时,将剩余款项返还给众筹平台作后续处理是一种妥当的制度安排。第六章“私益救助型众筹的民事欺诈”。本章首先阐述了私益救助型众筹中民事欺诈的构成,对此类欺诈行为的类型及其行为属性进行了论述;同时本章还论述了私益救助型众筹发生民事欺诈的诉讼类型:共同诉讼和代表人诉讼均可作为捐赠人维权的诉讼类型,但由众筹平台代为提起民事诉讼可以兼顾公平和效率。最后,笔者对在私益救助型众筹发生民事欺诈时众筹平台是否承担相应责任进行了探讨。第七章“私益救助型众筹的法律制度设计”。本章首先对私益救助型众筹立法中的利益衡量与立法规制模式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上述理论和实践探讨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私益救助型众筹立法规制的核心制度设计思路,包括四个主要方面:一是事前防范——众筹平台信息审查等制度设计,二是事中控制——众筹款项平台监管制度设计,三是事后监督——剩余款项合理使用制度设计;四是救济机制——平台责任与诉讼相关制度设计。

张开春[3](2019)在《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周期问题,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就出现了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它只是人类进入经济社会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而已。在马克思的着作中,并没有列出专门章节对经济周期问题进行论述,但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以及《资本论》和诸多通信中留下了许多论述和提示,这为后人整理和研究他的经济周期理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料。古典时期,围绕着是否会出现有规律的经济周期问题,发生了萨伊、李嘉图、西斯蒙第、马尔萨斯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论,之后许多经济学家站在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周期理论。在众多经济周期理论当中,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独树一帜,以其鲜明的制度分析特征独具特色。文章以史的脉络梳理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内在结构和包含的逻辑意蕴,使“散落”于马克思经典原着中的经济周期理论尽可能实现客观、完整的逻辑再现。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经济周期概念和各种各样的经济周期理论进行分析。从经济周期的基本概念入手,首先介绍各种各样的经济周期理论,为后面梳理和介绍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作铺垫。第二部分:梳理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形成过程。马克思很早就注意到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问题,他将古典经济学家、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以及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留下的散落的关于经济周期的论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经过缜密的逻辑思考,创立了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为后人分析和解读经济周期问题提供了科学框架。第三部分:梳理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在三大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将经济周期看作一种经济关系的对立和统一运动,不断从均衡走向失衡、从失衡再到均衡、然后再到失衡的交替更迭过程。主要梳理了经济周期的成因、经济周期的长度、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分析以及促进和协同因素等内容。第四部分:对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马克思立足于唯物史观,从一般商品经济的三对矛盾出发,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阐述经济周期的实质、必然性及制度成因,同时对经济周期的作用机制及结果重点剖析。第五部分:对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当代价值概括。以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本质与特征,在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视野下解析美国次贷危机。最后提出两点启示:一是以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为指导,全力促进国内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发挥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作用,构建经济对外开放新格局。总之,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有其独特的形成过程、内容丰富、内涵博大精深,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完善经济运行体制、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杨光斌[4](2019)在《英国卡梅伦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2010年卡梅伦政府上台后继承了前任新工党政府的经济政策成果,同时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进行了一连串改革。货币政策方面,沿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和建立新“双峰”金融监管体系,扩大量化宽松政策规模并引入贷款融资计划和前瞻性指导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方面,把“减赤”设定为财政目标的第一要务。为此,确立“减赤”计划,扩大财政整顿规模,建立财政委员会,制定极具先导性的财政规则,并且适时推出“帮助购买计划”以及采取降低公司税等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形成了优势互补和有效配合,使得英国宏观经济在经历2010/2012年的短暂衰退后,于2013年开始强势复苏。本文分引言和正文两个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计划以及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现状。其中,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的现有研究成果多泛泛而谈,缺乏深入性;呈现片段化,缺乏整体性;注重经济方法,缺乏史学角度。因此,利用史学方法对其进行深入且完整梳理是极为迫切和必要的。正文包含了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卡梅伦政府上台后在宏观经济领域面临的困难,19972010年新工党执政期间,稳定的宏观经济框架为其带来了十年经济“黄金时代”;但2007年金融危机后,英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出现了缺陷,而且宏观经济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出现了经济增速下降、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上升以及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双双上升的问题。这都是2010年5月新上台的卡梅伦政府亟需面对与解决的。第二章探析了卡梅伦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指导思想。卡梅伦政府上台后把新自由主义作为宏观经济政策指导思想的核心,并且主动吸收前任新工党政府的“第三条道路”思想,尤其是引入了新凯恩斯主义。因此,可以说卡梅伦政府采取的是一种混合性经济理论。此外,卡梅伦政府在执政中并未突破两党间“新共识政治”这一“粘合剂”,本章也对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三章对卡梅伦政府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梳理。卡梅伦政府继承了新工党改进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但废除“三方体制”成立了新“双峰”监管体系。其重新界定了英格兰银行的职责和权力,改革货币政策委员会,并成立金融政策委员会、金融市场监管局以及审慎监管局。在这一框架之下,卡梅伦政府的货币政策分为两个阶段。其中,默文·金任英格兰银行行长期间,采取常规利率工具、“非常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贷款融资计划来实现CPI通胀和达到GDP增长的目标;马克·卡尼任英格兰银行行长时,继承了前任行长的货币政策,同时引入“前瞻性指导”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调控宏观经济。第四章梳理了卡梅伦政府的财政政策。卡梅伦政府一上台就把“减赤”确定为财政目标的第一要务。为了完成这一目标,重新界定了财政部和国家审计署的责任,并建立了包括以预算责任办公室和新财政规则为核心的财政政策框架。在这一框架之下,卡梅伦政府的财政政策分为三个阶段,其中,2010年至2012年为“A计划”的实施阶段,2012年至2013年是“A计划”的延长阶段,2013年至2016年为长期经济计划阶段。这三个阶段都把实现设定“减赤”目标作为财政政策的核心任务,但遗憾的是,到卡梅伦下台时也没有完成这一计划。第五章概括卡梅伦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在这一章节,通过卡梅伦执政期间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实践,以及与新工党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对比来分析特点,并从GDP增长、CPI通胀表现以及就业状况等方面探析和评价卡梅伦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成效。

陈雯[5](2017)在《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经济新常态研究》文中认为作为马克思奠基性着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科学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根本问题,详细阐述了构成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总过程的生产、消费、交换和分配四者的辩证关系,为我们研究复杂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发展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提出了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的科学论断,为今后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既面临重大战略契机,又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需要科学理论有效应对。当前,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发展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丰富拓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才能更有效应对经济新常态。《导言》诞生已经160年,但其作为科学原理和方法论,对新常态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从《导言》视角看,我国进入新常态的主要原因是物质生产存在一系列严峻问题,尤其是生产的相对落后,如生产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要素生产率低等,这本质上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主要矛盾在现阶段的主要表现。生产的落后尤其是生产的不平衡性,进而导致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消费、分配、交换各环节的失衡:在消费领域主要表现为消费动力不足,有效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分配领域表现为收入分配不均、城乡差距过大、区域发展不协调;在交换领域主要表现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完全发挥,有序竞争的统一市场尚未形成,这些又反过来阻碍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科学应对新常态,必须有效解决当前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导言》指出,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和交换,所以新常态应从生产这个决定性环节入手,严格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产业结构由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转换,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同时积极发挥消费、分配和交换对于生产的反作用。具体来说,消费环节上通过树立正确消费观、培植新的消费增长点、建立健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充分释放需求潜力;分配环节上通过深化分配领域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区域协同发展;交换环节上通过构建统一公平竞争的全国市场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共同促进生产的发展。当然,还需要积极发挥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通过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科学制度供给、构建公平市场环境、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等为经济有效发展保驾护航。最后,如何适应、引领新常态,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入手,强化新常态理论研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最终更好地指导新常态实践发展。

杨白冰[6](2016)在《产权结构多元化对税收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转型期的中国税收正面临着总量增速乏力以及结构性失衡问题:一方面,在近两年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税收收入增速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迹象。2013年与2014年,我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9.86%、7.82%,这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税收收入同比增速首次低于两位数;另一方面,从税收收入结构看,近年来我国商品劳务税占比在50%以上,而所得税占比仅占25%左右。与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所得税比重较低。以往关于优化税收制度的政策建议多集中于对最优税率、征管效率的探讨,而忽略了对税源的剖析。事实上,税源是税收制度的基础,如果没有充足的税源作为基础,税收制度设计得再完美也很难保证税收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如何通过优化税源结构来为税制改革提供前提和条件,是税制改革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本文认为,产权结构变迁是税源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所在。这是因为,随着所有权不断分割、裂变成各式各样的产权,新的产权主体产生并获得收益,这构成了新税源产生、稳定、扩大的基础;税源的变化会进一步导致税制结构变迁,这是因为新的税源结构需要新的税收汲取能力作为匹配,增强税收汲取能力的核心就在于主体税种的选择与搭配,这成为推动税制结构变迁的动力;最后,以新的税源为基础、辅之以不断增强的税收汲取能力,共同促进了税收收入的扩大;而扩大的税收收入可以弥补政府为界定与保护产权付出的成本,由此形成“产权——税源——税制结构——税收收入——产权”的良性循环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实证研究了中国企业产权结构变迁、城市土地与住房市场产权变迁过程中相关税收的变化情况,以检验这一机制的合理性。首先,本文通过梳理中国企业产权结构变迁的过程,分析了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对税源产生、扩大的影响机制,税源的变化会进一步影响税制结构,最终促进税收收入、特别是所得税收入的上升。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产权主体的多元化。企业产权主体由国家转向集体、法人与私人,他们作为自主经营决策的主体被法律认可,这就促进了企业所得税税源的形成;另一方面,从产权权能的角度看,产权主体由国家向集体、个人以及法人转移的本质在于,市场主体获得对企业财产的使用权、处置权以及收益权。企业所有者拥有财产的使用权与处置权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有者拥有对企业的控制权,而收益权则意味着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拥有。随着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的推进,企业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逐渐由政府转向市场、并逐渐实现统一,这不仅激励了企业生产积极性,也促进了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利润的扩大、员工工资的增加。这些可以通过影响税源、税制结构,最终促进税收收入以及结构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利用2001-2013年间、31个省的面板数据,采用gmm方法实证研究了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程度与税收收入及其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投资规模一定的条件下,增加对股份制企业的投资会对税收收入特别是所得税收入的增速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增加对私营企业的投资会对税收收入增速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对其结构没有显着性影响;而增加对国有企业的投资不仅会导致税收收入的降低,特别是不利于所得税收入的增加;此外,资金约束一定的背景下,个人资本、法人资本的比例越高,税收收入特别是所得税收入增长越快;而国家资本与集体资本的增加则会对税收收入的增长产生负向影响。这一实证结果印证了此前提出的理论,即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的程度越高,税收收入、特别是所得税收入的增长越快。此外,通过梳理中国城市土地和住房产权变迁历程,本文分析了这一过程中财产税收入的变化情况。在土地市场上,土地由完全国家所有转向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共存,同时,城市土地还在国家所有制的基础上,形成以所有权为核心,以使用权和所有权两权分离为特征的城市土地产权结构。其结果是开辟了新的税源、相关税收制度不断完善,最终促进了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迅猛增长;在住房市场上,我国城镇住房产权制度的改革经历了“有限产权——部分产权——私有产权”的变迁过程,其实质是将使用权、转让权与收益权不断由国家转移给集体、法人、个人等市场主体的过程。而住房市场的产权结构多元化有效地激励了住房的供需,无论是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商品房的交易都呈现出不多扩大的趋势。结果是开辟了新的税源,进而促进房产税与契税的增长,以及相关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通过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对产权结构多元化与税源、税制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本文发现:在产权结构多元化过程中,所有权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不断分割、裂变成各式各样的产权。而产权明晰的过程即是各种主体获得收益的过程,这种收益的产生一方面源自于激励,另一方面源自于闲置资源的利用,其结果是开辟了新的税源,进而影响税制结构、提高税收收入。本文的结论意味着,解决税收收入不足以及税收调节问题时,可以不局限于传统的税率、征管效率等手段,通过在产权结构多元化过程中对不同产权主体的清晰界定与保护,使得各产权主体在交易过程中保持平等地位,实现权、责、利之统一,同样可以促进新税源的产生,进而起到优化税制的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第一,视角创新。以往对于宏观税负以及税制结构的研究集中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以及管理因素三个方面,而本文从税源的角度出发,认为税源是税收制度的根本,如果没有充足的税源,税收制度即便设计的再完美,也不会产生充足的税源;此外,税源的变迁反映的经济结构的变迁,是市场主体收益结构的变迁,因此只有基于税源的变化设计税制结构,才能使得税制结构真正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真正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第二,理论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本文创造性地将产权与税收问题建立联系,这突破了以往从政治经济学视角、以及新古典经济学视角对税收问题的研究。此外,本文尝试还构建了产权结构多元化对税收收入影响的一般分析框架。

廖永伦[7](2016)在《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以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视角为切入点,着重对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小城镇──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详细分析阐述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提出了亟待解决的系列问题。第二,辨析了城市化、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与小城镇等几组概念,并首次对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作了明确的空间范围界定和空间层次分析,提出了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观点。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典理论和经验模式,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第三,重点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发展的外在关联和内在建构。小城镇发展与国家整个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和政策环境等外在因素紧密相关,包括与国家选择何种城镇化道路、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关系以及小城镇与农村的关系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城镇体系构建、模式形成、产业支撑和规划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内部建构问题,认为这是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提出必须构建起适合农村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小城镇体系,进行合理的空间分层,完善小城镇的功能;选择适合不同地域小城镇发展的类型模式;建立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大力发展产业;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力度,创新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模式,规划建设功能完善、产业发展、人文特色、生态和谐的美丽小城镇,为农村人口迁移到小城镇实现就地城镇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最后,提出促进新型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认为应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体制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为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实施和小城镇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通过上述系统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在国内外背景发生重大变化,国家重视发展小城镇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意愿和迁移方向发生明显变化。中国城镇化路径模式已经发生转变,从传统异地城镇化主导的路径模式逐渐转向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路径模式,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符合中国的现实发展要求,能够满足老百姓实现城镇化的愿望和需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的现实路径选择。

裴圣军[8](2014)在《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萨缪尔森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性综合,奠定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其提倡的中间道路理念更是成为世界各国制订宏观与微观经济政策、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伦理关系的基本价值原则。笔者认为这次综合是建立在马歇尔与凯恩斯经济理论基础之上的,它不仅仅是经济史上前两次综合(穆勒和马歇尔)的简单延续,而且应理解为现代性危机之下,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向伦理学母体的回归。何种价值取向与伦理精神促发了这次回归?它建立在什么样的哲学基础之上?它所秉持的中间道路理念是否能够成为我们拓展现代经济伦理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这次回归主要回答了现代经济在宏观领域与微观领域的哪些经济伦理问题?从自由主义内部和马克思主义视角看来,这次回归是否成功,有何得失?为了厘清蕴含于萨缪尔森经济体系中的哲学思想、伦理精神、价值取向以及经济伦理研究方法论,把握西方主流经济伦理思想,本文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遵循诠释学原则,对萨缪尔森的经典着作进行深度解读,并通过与国内外经济伦理理论的比较研究,力图达至一种“视域融合”,借以拓展我国经济伦理的研究维度,深化学界对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认识,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经济伦理的价值支持。具体而言,分五章来展开论述:在第一章中,本文拟从萨缪尔森治学理念中的犹太精神与新教伦理,结合其个人经历来论述萨氏经济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在第二章中,本文拟从萨氏经济理论的发生机制、理论镜像以及精神实质等方面来探寻其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与方法论特点。在第三章中,本文拟从自由观、效率观以及公平观来阐述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在第四章中,本文拟从消费伦理、交易伦理以及分配正义等三个问题来阐述萨缪尔森的微观经济伦理思想。在第五章中,本文拟从金融、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三个问题来阐述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伦理思想。最后,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萨缪尔森的经济伦理思想从理论意义、价值批判以及当代价值等三个方面做一个批判性的述评。

李艳[9](2013)在《适应性调整: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体制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新制度主义为分析视角从产权制度、政府行为、意识形态三个方面研究中国体制转型中的适应性调整问题。从总体而言,中国的体制转型是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由于中国体制转型的复杂性,使得转型中出现许多新制度主义理论所不能涵盖的特征,本文称其为“相机抉择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制度变迁主体角色适时转换;“诱致性”与“强制性”相伴而生的制度变迁方式;制度变迁路径的过渡性与适应性;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影响体制转型的主要因素除了行为主体的利益目标外,还包括宪法秩序、意识形态、中央放权改革、市场化进程等不断变化的制度环境以及利益集团与权力分配等因素。在中国体制转型中,产权制度、政府行为与意识形态随制度环境的变化而进行适应性调整并呈现出规律性特点,这些构成了中国体制转型的总体画卷。其中,产权制度是重中之重。依据新制度主义的经济绩效观评价中国产权制度改革既不符合制度绩效的一般标准,也不符合中国的特殊国情。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形式绩效与实质绩效、静态绩效与动态绩效相结合的多维绩效观取代原有的仅包含经济绩效标准的单一绩效观,并以此来评价中国体制转型中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绩效。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从形式绩效的动态角度而言,体制转型中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调整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效率”,即其各阶段的产权制度具有相对效率与动态适应性特点。但是从形式绩效的静态角度而言,还存在产权制度与外部竞争机制、内部治理结构的非耦合,以及制度供求不协调,相关制度安排配套改革不到位等问题。同时,在实质绩效方面,国有企业自改革以来其经济绩效显着,而公平绩效却存在很大不足。关于政府行为变迁,本文认为无论是中央政府行为还是地方政府行为的演化均是在自身趋利动机下根据制度环境所进行的适应性调整,只不过对二者形成约束的目标函数和面临的制度环境不完全相同。中央政府针对环境变化而进行的适应性调整主要体现在其放权行为(包括行政性放权、经济性放权、财政分权、政治放权)中。中央政府的放权行为与我国各个阶段的经济制度相适应,其放权进程主要受制于当时的宏观经济制度框架与官方意识形态。总体而言,中央政府的放权行为呈现出中央政府主导下市场导向性特征,通过中央政府对改革的主导性和对市场化的适应,使得中国形成了一种政治上相对集中与经济上相对自主的独特的政治经济结构。本文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中政府演化规律推导出地方政府行为调整的一般性轨迹,即地方政府行为经历从“直接介入”到“间接推动”再到“外围提供服务”三个阶段的转变。“直接介入”阶段的政府行为特点主要表现为直接介入、大包大揽和很强的资源动员、支配能力,政府行为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并主导企业的经济行为。“间接推动”阶段的政府行为特点与“直接接入”阶段大包大揽的政府有很大不同,政府由于客观制度环境而“被动”地从“主导者”转向“推动者”。政府充当“企业经纪人”角色,即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将企业推向市场,政府从对企业的具体经济管理角色中退出。“外围提供服务”阶段的政府,由于政府与企业间关系由政府经济人、企业经纪人转为政府与企业间的互助或互惠关系,这时的政府不再对企业直接管理和经营,而是致力于营造本地区更好的市场环境、加强对企业的宏观指导。地方政府行为特点的演化是地方政府根据制度环境所进行的适应性调整的结果,影响地方政府行为调整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市场化进程、宏观制度环境与微观制度环境、政策环境、意识形态约束等。中央政府行为与地方政府行为调整的效应具有双重性,既推动又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政府行为悖论”,这是一种不完全等同于“诺斯悖论”的“制度性悖论”,即体制转型中的政府行为悖论更主要源于政府行为背后的制度因素,主要源于意识形态以及相关制度没有及时针对变化的经济基础及制度环境进行适应性调整。制度与行为均离不开观念的引导,在体制转型中对产权制度与政府行为构成最大约束条件的则是官方意识形态,产权制度与政府行为的调整必然伴随着官方意识形态的调整。在中国体制转型过程中,官方意识形态其实已是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国家政策文件以及宪法与相关法律体系中,对个体和团体的行为选择和国家制度变迁具有刚性约束作用,因此常被作为制度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意识形态因素中对当前中国体制转型影响最大的是: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所有制性质以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分配领域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的认识。中国体制转型中意识形态的调整呈现出官方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并行、意识形态与其他制度安排及制度环境的双向适应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渗透着实践理性的实用主义等特征。同时,体制转型中意识形态的影响效应呈从中心到边际递减趋势。并且,地方政府不同的意识形态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本地区经济发展路径和经济模式,如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形成很大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的意识形态差异。在肯定意识形态与观念调整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滞后性的一面,如导致对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认知时滞、发明时滞与启动时滞;无法解释产权制度变迁与分配制度变迁中的现实问题;也没有针对市场经济建立起对寻利行为合理规约的意识形态,以至于无法发挥其淡化机会主义行为的功能。还体现为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不协调,等等。中国体制转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源于产权制度、政府行为与意识形态上的适应性调整。但是,我们也要应充分认识到,在这三大领域的调整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改革的绩效与进程。适应性调整的未来趋向首先要解决这些问题。在企业产权制度上,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在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并健全外部竞争机制;合理确定国有企业的社会目标与市场目标;健全与完善其他相关政治、经济与法律制度的配套改革:在政府行为上,就是要通过相关制度的完善与健全来正确处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通过转变政府行为理念、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并改革政府绩效评估标准来促使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立;通过完善地方政府权力制衡机制来约束地方政府行为悖论;在意识形态与观念上,就是要一方面根据主导性与包容性并存;继承性与创新性兼顾;适应性与灵活性;有效性与实用性等原则继续发展与完善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还需要着力于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基础和价值观念体系,以更好地指导与规范人们的市场行为。总之,中国的体制转型向纵深处发展必须重点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深入进行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最主要的是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配套改革;另一个是继续推进意识形态与观念的适时调整,使之既能很好地对转型成果作出合理说明,又能成为体制继续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指南。

邱海平,张宇,郑吉伟,赵峰,沈尤佳,张晨,蔡万焕,王娜,李怡乐,靳晓春,秦韬,王婷,徐玉立,吴晓迪,李亚伟,冯志轩,马慎萧,李晓晨,苗奇,牛耀辉,施戍杰[10](2012)在《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1年)》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支撑。2008年发达国家的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推动对重大现实经济问题的探讨,更好地为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服务,从2010年起,我们开始发布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报告以专题形式汇集和反映报告期内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新成果和新进展,并探讨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本报告并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力求突出主线和重点,希望能够刻画出报告期内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轨迹,从而为我国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一种借鉴与参考。欢迎全国政治经济学界的同仁们关注、支持和参与我们的这一工作,为我国政治经济学的繁荣发展而共同努力。2011年的年度报告设立的专题有:一、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二、政治经济学经典着作研究与介绍;三、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四、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五、收入分配问题;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七、政府与市场和宏观调控问题;八、政治经济学教学状况的新进展;九、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十、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介绍与研究。

二、厉以宁评说摆脱经济困境的三种观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厉以宁评说摆脱经济困境的三种观点(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演进及其过程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概述
        一、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要义
        二、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演进阶段划分的意义及其标准
        一、演进阶段划分的意义
        二、演进阶段划分的标准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演进的三大时期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伦理思想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伦理思想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生产伦理思想
    第一节 生产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生产目的的伦理旨向
        二、生产手段的伦理考量
        三、生产与生态的和谐思想
    第二节 生产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
        一、旧的生产制度的道德批判阶段
        二、单一追求物质需要的满足阶段
        三、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并重阶段
        四、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阶段
    第三节 生产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发展生产力就是根本的善
        二、以人为本的生产主体伦理
        三、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原则
        四、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协调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交换伦理思想
    第一节 交换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互利——交换的伦理前提
        二、契约——交换的伦理基础
        三、公平诚信——交换的伦理原则
        四、交换的伦理规范思想
    第二节 交换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
        一、局部商品交换阶段
        二、合计划的商品交换阶段
        三、社会主义市场商品交换阶段
    第三节 交换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尊重和运用价值规律
        二、竞争与合作并存
        三、坚持等价交换
        四、讲求诚实守信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分配伦理思想
    第一节 分配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分配目的伦理思想
        二、分配手段伦理思想
        三、分配伦理原则思想
    第二节 分配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分配阶段
        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分配阶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阶段
    第三节 分配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分配主体:主导性原则
        二、分配标准:兼顾公平效率
        三、分配目的:实现共同富裕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消费伦理思想
    第一节 消费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节俭消费伦理思想
        二、禁欲消费伦理思想
        三、享乐消费伦理思想
    第二节 消费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
        一、注重量的节约阶段
        二、注重质的合理增长阶段
        三、质量并重的可持续消费阶段
    第三节 消费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适度消费
        二、均衡消费
        三、绿色消费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
    第一节 经济伦理的根本原则:人民利益至上
        一、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二、经济发展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经济伦理的价值取向:经济公正
        一、社会主义视域下的经济公正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正
    第三节 经济伦理的目标旨向:和谐共生
        一、人与人的和谐共生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四、和谐共生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节 经济伦理的实践手段:义利兼顾
        一、肯定“求利”正当性
        二、实现“义”和“利”的兼顾
结语: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私益救助型众筹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私益救助型众筹的概念厘定与发展现状
    第一节 私益救助型众筹的概念厘定
        一、众筹兴起与众筹分类
        (一)众筹兴起
        (二)众筹分类
        二、私益救助型众筹的概念与特征
        (一)私益救助型众筹的概念
        (二)私益救助型众筹的特征
        三、私益救助型众筹与几种相近模式的界分
        (一)私益救助型众筹与互联网慈善募捐
        (二)私益救助型众筹与公益众筹
        (三)私益救助型众筹与个人网络公益(慈善)募捐
        (四)私益救助型众筹与网络互助
        (五)私益救助型众筹与私益募捐
    第二节 私益救助型众筹的发展现状
        一、域外私益救助型众筹的发展现状
        二、中国私益救助型众筹的实践现状
        (一)中国私益救助型众筹的实践价值
        (二)私益救助型众筹发展规模与平台现状
        三、中国私益救助型众筹的立法现状
        (一)私益救助型众筹的合法性
        (二)法律法规与行业自律
        四、私益救助型众筹的实践问题
        (一)求助者信息不实问题
        (二)滥用众筹款项问题
        (三)剩余款项归属问题
        (四)民事欺诈救济困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私益救助型众筹的法律关系
    第一节 私益救助型众筹各主体间的法律关系
        一、发起人与求助者的法律关系
        (一)代理关系的成立
        (二)无因管理的排除
        二、求助者与捐赠人的法律关系
        (一)附义务赠与说
        (二)附解除条件的赠与说
        (三)附目的赠与说
        (四)观点评述
        三、求助者(发起人)、众筹平台与捐赠人的法律关系
        (一)利他合同说
        (二)居间关系说
        (三)信托关系说
        (四)观点评述
    第二节 私益救助型众筹各主体的权利义务
        一、发起人的权利与义务
        (一)发起人的权利
        (二)发起人的义务
        二、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
        (一)求助者的权利
        (二)求助者的义务
        三、众筹平台的权利与义务
        (一)众筹平台的权利
        (二)众筹平台的义务
        四、捐赠人的权利与义务
        (一)捐赠人的权利
        (二)捐赠人的义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求助者信息公开与众筹平台审查
    第一节 求助者信息公开与求助者个人信息保护
        一、求助者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
        (一)知情权理论
        (二)公序良俗理论
        二、求助者信息公开与求助者个人信息保护之边界
        (一)求助者信息公开面临风险
        (二)求助者信息公开与求助者个人信息保护之冲突
        (三)求助者信息公开与求助者个人信息保护之利益衡平
    第二节 众筹平台审查责任与审查形式
        一、众筹平台审查求助者信息的必要性及正当性
        (一)捐赠人的有限理性
        (二)社交审核的局限
        (三)众筹平台的声誉资本
        (四)中立的第三方是信任的基石
        二、众筹平台的审查形式
        (一)众筹平台审查形式选择
        (二)实质审查与形式审查辨析
        (三)合理的审查形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所筹款项合理使用与众筹平台监管
    第一节 众筹平台对所筹款项合理使用的监管责任
        一、负外部性理论与众筹平台监管责任
        (一)外部性理论及其法学阐释
        (二)私益救助型众筹的外部性
        (三)众筹平台的负外部性及其监管责任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众筹平台监管责任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二)私益救助型众筹平台的盈利模式
        (三)私益救助型众筹平台之监管责任
    第二节 众筹平台落实监管责任之困境
        一、众筹平台监管责任并非法定义务
        (一)直接适用的排除
        (二)类推适用的问题
        二、众筹平台监管责任之约定义务落空
    第三节 所筹款项合理使用的众筹平台监管方式
        一、众筹平台监管方式辨析
        (一)一次性提现模式
        (二)分期提现模式
        (三)款项打给相关机构对公账户模式
        二、众筹平台监管方式的合理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剩余款项的合理归属与众筹平台监督
    第一节 关于剩余款项归属的观点交锋
        一、剩余款项产生的原因
        二、剩余款项归属观点交锋
        (一)观点一:剩余款项归属求助者
        (二)观点二:剩余款项返还捐赠人
        (三)观点三:剩余款项交由第三方管理
    第二节 剩余款项合理归属的利益衡量
        一、私益救助型众筹剩余款项归属问题的特异性
        (一)不同于一般赠与合同的财产归属
        (二)不同于慈善捐赠的剩余款项归属
        (三)不同于私益募捐的剩余款项归属
        二、私益救助型众筹剩余款项归属的价值判断
        (一)三种观点的比较分析
        (二)剩余款项返还及合理使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私益救助型众筹的民事欺诈
    第一节 私益救助型众筹中民事欺诈的构成
        一、实践中私益救助型众筹的欺诈类型
        (一)私益救助型众筹中欺诈行为的表现形式
        (二)侵权的欺诈与违约的欺诈
        二、私益救助型众筹中欺诈行为的定性
        (一)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界分
        (二)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
    第二节 私益救助型众筹中民事欺诈之诉讼类型
        一、多人诉讼类型的选择适用
        (一)共同诉讼
        (二)代表人诉讼
        (三)公益诉讼
        二、众筹平台代为起诉的合理性及正当性
        (一)众筹平台代为起诉的合理性辨析
        (二)众筹平台代为起诉的正当性辨析
    第三节 私益救助型众筹中民事欺诈的平台责任
        一、避风港原则与互联网平台责任
        (一)避风港原则的产生与适用
        (二)避风港原则的滥用与泛化
        (三)互联网平台责任认定困难
        二、私益救助型众筹中民事欺诈的平台责任
        (一)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分类与其相应义务责任
        (二)私益救助型众筹平台责任辨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私益救助型众筹的法律制度设计
    第一节 立法利益衡量与立法规制模式
        一、立法利益衡量
        (一)利益冲突与立法规制
        (二)立法中利益衡量的过程
        二、立法规制模式
        (一)网络新业态立法规制模式
        (二)中国特色立法规制模式
    第二节 私益救助型众筹立法的核心制度设计
        一、事前防范——众筹平台信息审查等制度设计
        (一)事前防范之利益整合
        (二)事前防范之核心制度
        二、事中控制——众筹款项平台监管制度设计
        (一)事中控制之利益整合
        (二)事中控制之核心制度
        三、事后监督——剩余款项合理使用制度设计
        (一)事后监督之利益整合
        (二)事后监督之核心制度
        四、救济机制——平台责任与诉讼相关制度设计
        (一)救济机制之利益整合
        (二)救济机制之核心制度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3)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三)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主要研究方法
        2.创新点
一、经济周期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一)关于经济周期的相关概念
    (二)西方经济学的几种典型经济周期理论
二、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形成
    (一)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形成的背景与思想来源
        1.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形成的背景
        2.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思想来源
    (二)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形成过程
        1.19 世纪40年代的初步探究
        2.19 世纪50年代的深入发展
        3.19 世纪60年代的理论成熟
    (三)马克思对各种各样资产阶级周期论调的批判
        1.对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学派无危机论的批判
        2.对以西斯蒙第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周期论调的批判
        3.对曼彻斯特派贸易自由论调的批判
三、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对经济周期成因的分析
        1.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根源于其社会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长度
    (二)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1.《资本论》中的周期理论
        2.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分析
        3.经济周期的促进和协同因素
    (三)马克思对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
        1.从“危机”到“萧条”
        2.由“萧条”到“复苏”
        3.从“复苏”到“繁荣”
        4.由“繁荣”再到“危机”
四、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逻辑关系分析
    (一)马克思关于经济周期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剖析
        1.对经济周期可能性的剖析
        2.对经济周期现实性的考证
    (二)马克思关于经济周期实质和原因的逻辑阐释
        1.关于经济周期实质的阐释
        2.对爆发经济周期根本原因的探究
        3.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传导机制的分析
    (三)马克思对经济周期的深入分析
        1.对经济周期必然性的分析
        2.从“六册”结构体系下推测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
五、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本质和特征
        1.当代国际经济周期背景考察
        2.促发当代国际经济周期波动因素分析
    (二)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视野下的美国次贷危机解析
        1.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种种误解
        2.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过程及原因解析
    (三)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当代启示
        1.以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为指导,全力促进国内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发挥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作用,构建经济对外开放新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英国卡梅伦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论文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二)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计划
        (一)研究内容和目标
        (二)研究方法和重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新工党政府宏观经济产生的问题
    一、经济增速下降
    二、就业陷入困境
    三、通货膨胀加剧
    四、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上升
第二章 卡梅伦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
    一、继承新自由主义
    二、引入新凯恩斯主义
    三、遵循新共识政治
第三章 卡梅伦政府的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框架
        (一)货币政策委员会
        (二)金融政策委员会
        (三)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
        (四)审慎监管局
    二、货币政策的演变
        (一)默文·金(Mervyn King)时期的货币政策(2010~2013)
        (二)马克·卡尼(Mark Carney)时期的货币政策(2013~2016)
第四章 卡梅伦政府的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框架
        (一)预算责任办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OBR)
        (二)财政规则
    二、财政政策的演变
        (一)第一阶段:“A”计划的实施(2010~2012 年)
        (二)第二个阶段:“A计划”的延长(2012~2013 年)
        (三)长期经济计划(2014~2016 年)
第五章 卡梅伦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与影响
    一、卡梅伦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
    二、卡梅伦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经济新常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依据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导言》:并未过时的指导思想
    (一) 《导言》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总导言
    (二) 《导言》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文献
    (三) 《导言》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二、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
    (一) 经济新常态的缘起
    (二) 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内涵
    (三) 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四) 经济新常态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三、经济新常态释义:《导言》视野中的解释
    (一) 经济新常态中的生产
    (二) 经济新常态中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关系
    (三) 经济新常态与上层建筑
四、科学应对经济新常态:基于《导言》的路径选择
    (一) 正确认识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二) 构建基于“双侧”的新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三) 推进上层建筑变革为引领新常态保驾护航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产权结构多元化对税收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困境
        1.1.2 财政政策面临“三角困局”
        1.1.3 税制改革迫在眉睫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构
    1.4 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文献综述
    2.1 关于税收的文献综述
        2.1.1 税源的概念辨析
        2.1.2 税收收入的影响因素
        2.1.3 税制结构的影响因素
    2.2 产权制度概述
        2.2.1 产权的界定
        2.2.2 产权、所有权与物权的概念辨析
    2.3 产权与税收之间的联系
        2.3.1 对传统税收理论的批判
        2.3.2 从产权角度看待税收问题的合理性
        2.3.3 产权税收论
    2.4 本章小结
3.产权结构多元化对税收的影响:一个分析框架
    3.1 产权结构多元化对税源的影响
        3.1.1 产权结构多元化与新税源的产生
        3.1.2 产权清晰界定与税源的稳定
        3.1.3 产权结构多元化与新税源的扩大
    3.2 产权结构多元化与税制结构变迁
        3.2.1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产权制度的演进
        3.2.2 产权结构多元化对税制结构的影响
    3.3 产权结构多元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3.3.1 产权结构多元化与税收收入的扩大
        3.3.2 产权结构多元化程度与税收收入的最优选择
    3.4 理论框架与假设的提出
    3.5 本章小结
4.历史实证分析: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对税收的影响
    4.1 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企业产权变迁
        4.1.1 放权让利改革(1979-1984年)
        4.1.2 两权分离改革(1984-1992年)
        4.1.3 股份制改革与产权结构多元化(1993-1998年)
        4.1.4 产权约束下的国企改革(1998年至今)
    4.2 企业产权变迁中的税收变化情况
        4.2.1 企业产权结构变迁过程中的税源变化
        4.2.2 税制结构的变化
        4.2.3 税收收入的变化趋势
    4.3 本章小结
5.计量实证分析: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对税收的影响
    5.1 企业控制权多元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5.1.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5.1.2 模型构建
        5.1.3 实证结果
    5.2 企业剩余索取权多元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5.2.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5.2.2 模型构建
        5.2.3 实证结果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控制权多元化对企业效率的影响
        5.3.2 剩余索取权多元与企业微观激励
        5.3.3 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与税收收入的扩大
    5.4 本章小结
6.城市土地、住房产权变迁对相关税种的影响
    6.1 土地市场产权结构多元化对相关税种的影响
        6.1.1 土地市场产权结构多元化的内涵
        6.1.2 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6.1.3 土地市场产权结构多元化对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的影响
    6.2 房地产市场的产权结构多元化对相关税种的影响
        6.2.1 房地产市场产权结构多元化的内涵
        6.2.2 房地产市场产权结构变迁
        6.2.3 房地产市场产权结构多元化对房产税、契税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7.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产权视角下扩大税源的政策建议
        7.2.2 我国税源变化趋势与税制改革对策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7)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视角及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2.1 关于城镇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2 小城镇发展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3 目前研究现状及评价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笃行借鉴:就地城镇化路径发展小城镇理论与模式
    2.1 几组概念辨析
        2.1.1 城市化、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
        2.1.2 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
        2.1.3 农村就地城镇化与小城镇
    2.2 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下小城镇发展理论
        2.2.1 国外就地城镇化路径下小城镇发展理论
        2.2.2 国内就地城镇化路径下小城镇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经验借鉴
        2.3.1 国外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经验模式及启示
        2.3.2 国内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经验模式及启示
第3章 外在关联:就地城镇化路径发展小城镇原因与理由
    3.1 城镇化道路选择
        3.1.1 关于城镇化道路的论争
        3.1.2 国家层面重视小城镇发展战略
        3.1.3 发展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必要性
        3.1.4 发展小城镇走农村就地城镇化道路是现实路径选择
    3.2 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3.2.1 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
        3.2.2 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
    3.3 小城镇与城市的关系
        3.3.1 小城镇与城市的区别与联系
        3.3.2 城市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效应
        3.3.3 小城镇对城市的依赖与反哺效应
    3.4 小城镇与农村的关系
        3.4.1 小城镇和农村的区别与联系
        3.4.2 小城镇对农村的依赖和反哺关系
第4章 内在建构:就地城镇化路径发展小城镇举措与实施
    4.1 小城镇体系的构建
        4.1.1 中国城镇体系与城镇等级规模分类
        4.1.2 中国小城镇体系的区域特征
        4.1.3 小城镇体系构建
    4.2 小城镇发展类型与模式选择
        4.2.1 小城镇发展类型
        4.2.2 小城镇发展模式
    4.3 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及其运行机制
        4.3.1 关于小城镇发展几组力量的概念辨析
        4.3.2 小城镇发展动力的基本因素
        4.3.3 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
    4.4 小城镇规划与建设
        4.4.1 小城镇规划
        4.4.2 小城镇建设
        4.4.3 小城镇规划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第5章 制度供给:就地城镇化路径发展小城镇改革与创新
    5.1 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与创新
        5.1.1 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历史进程回顾
        5.1.2 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必要性分析
        5.1.3 户籍制度改革与创新
    5.2 小城镇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
        5.2.1 小城镇建设中土地使用存在的问题
        5.2.2 小城镇发展中对被征地农民权益的保障
        5.2.3 小城镇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
    5.3 小城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创新
        5.3.1 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创新
        5.3.2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新
    5.4 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创新
        5.4.1 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需求现状分析
        5.4.2 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及其作用
        5.4.3 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
    5.5 小城镇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
        5.5.1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5.5.2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1.1 农村就地城镇化有国内外理论支撑和成功模式可资借鉴
        6.1.2 农村就地城镇化正在或已经在中国部分地域成为一种趋势
        6.1.3 农村就地城镇化在整个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6.1.4 小城镇发展要创新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
        6.1.5 必须着力进行促进小城镇发展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
        6.1.6 应该强化保障推进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路径模式
    6.2 论文不足之处
    6.3 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心路历程
        一、自由的困惑: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发生
        二、干预的可能: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转向
        三、有限的折衷: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理性精神
        一、新教伦理成就萨缪尔森的商业智慧
        二、犹太精神促使萨缪尔森恪守契约伦理
        三、科技理性奠定萨缪尔森的学术旨趣
    第三节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救世情怀
        一、萨缪尔森对历史正义的敬畏之心
        二、萨缪尔森对学术使命的自觉践履
        三、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人道主义精神
第二章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方法论
    第一节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方法论的发生机制
        一、美国经济政策的伦理变迁对萨氏经济伦理思想方法论的影响
        二、世界经济伦理的发展趋势对萨氏经济伦理思想方法论的启发
        三、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方法论的总体性原则
    第二节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方法论的理论镜像
        一、萨缪尔森与弗里德曼方法论之争的伦理内涵
        二、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方法论的伦理根基
        三、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方法论的价值重构
    第三节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方法论的精神实质
        一、中庸之道与经济学方法论之逻辑进路
        二、中庸之道与功利主义发展之理论脉络
        三、中庸之道与萨缪尔森构建现代经济伦理的理想境界
第三章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
    第一节 萨缪尔森自由伦理的三重面相
        一、萨缪尔森视域下的自由、理性与传统
        二、产权自由:萨缪尔森自由伦理的面相之一
        三、经营自由:萨缪尔森自由伦理的面相之二
        四、贸易自由:萨缪尔森自由伦理的面相之三
    第二节 萨缪尔森效率伦理的三维透视
        一、财富的生产:萨缪尔森效率伦理的维度之一
        二、福利的权衡:萨缪尔森效率伦理的维度之二
        三、自由的发展:萨缪尔森效率伦理的维度之三
    第三节 萨缪尔森公平理念的三个向度
        一、萨缪尔森公平理念的测度、根源及其实施主体
        二、经济机会:萨缪尔森公平理念的向度之一
        三、收入分配:萨缪尔森公平理念的向度之二
        四、社会福利:萨缪尔森公平理念的向度之三
    第四节 市场经济与现代政府之间的伦理规则
        一、从政府失灵看自由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二、从市场失灵看政府干预的不可或缺性
        三、市场与政府的分工合作与良性互动
第四章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伦理思想述要
    第一节 萨缪尔森消费伦理思想
        一、萨缪尔森对人类消费行为的道德检审
        二、人类消费行为的基本道德原则
    第二节 萨缪尔森交易伦理思想
        一、市场交易的伦理准则
        二、交易伦理的实现机制
    第三节 萨缪尔森分配正义思想
        一、不公平与分配正义
        二、机会公平与分配正义
        三、市场、政府与分配正义
第五章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伦理思想拾粹
    第一节 萨缪尔森金融伦理思想
        一、萨缪尔森对现代金融生态的道德评价
        二、萨缪尔森对现代金融伦理的宏观建构
    第二节 萨缪尔森就业伦理思想
        一、充分就业目标的道德意蕴
        二、保障充分就业的伦理路径
        三、政府就业政策的价值抉择
    第三节 萨缪尔森货币伦理思想
        一、现代货币生成的伦理意义
        二、通货膨胀的伦理风险
        三、控制通货膨胀的道德抉择
第六章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价值解析
    第一节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竞争性市场是否可能?
        二、萨缪尔森对自由放任的道德批判
        三、萨缪尔森对古典竞争的伦理诠释
        四、萨缪尔森对社会正义的理性思辨
        五、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启蒙意义
    第二节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价值批判
        一、市场经济主体的反伦理特征
        二、市场经济伦理关系的物化
        三、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的价值扭曲
    第三节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建构保护劳动权益的长效机制
        二、完善规范资本运营的市场伦理
        三、强化制约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9)适应性调整: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体制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主要研究内容
        一、核心概念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 理论创新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创新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写作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体制转型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体制转型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体制转型的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对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三、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产权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新制度主义产权理论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对新制度产权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三、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四节 新制度主义国家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新制度主义国家理论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对新制度主义国家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三、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五节 新制度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新制度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研究
        二、国内学者对新制度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与应用
第三章 制度、行为与意识形态
    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变迁
        一、制度
        二、制度变迁
    第二节 产权、企业产权制度与产权制度绩效
        一、产权与产权形式
        二、产权制度与企业产权制度
        三、产权制度绩效
    第三节 行为者及其利益
        一、企业行为及其利益目标
        二、中央政府行为及其利益目标
        三、地方政府行为及其利益目标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观念
        一、意识形态
        二、传统文化观念
第四章 中国体制转型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中国体制转型的基本特征
        一、制度变迁主体的适时转换
        二、诱致性与强制性相伴的制度变迁方式
        三、制度变迁路径的过渡性与适应性
        四、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
    第二节 中国体制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制度环境
        二、利益集团与权力分配
第五章 体制转型中产权制度的适应性调整
    第一节 产权制度的外适应力:制度效率的相对性与适应性
        一、制度外适应力的含义
        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适应性调整
        三、民营企业产权制度适应性调整
    第二节 产权制度的内适应力不足:制度的非耦合与非协调
        一、产权改革、外部竞争机制、内部治理机制三者之间的非耦合
        二、制度供求不协调,相关制度安排配套改革不到位
    第三节 产权制度的实质绩效不足:国企改革中的“效率与公平”目标失衡
        一、国有企业的双重属性与双重目标
        二、国有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的失衡
第六章 体制转型中政府行为的适应性调整
    第一节 体制转型中中央政府行为的适应性调整
        一、中央政府放权行为的主要内容
        二、中央放权行为中的适应性调整
    第二节 体制转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适应性调整:以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为例
        一、苏南模式强制性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
        二、温州模式诱致性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
        三、地方政府行为调整的适应性特征
    第三节 政府行为调整中的“制度性悖论”
        一、“诺斯悖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二、中央政府行为悖论及原因分析
        三、地方政府行为悖论及制度性因素
第七章 体制转型中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
    第一节 体制转型中官方意识形态调整轨迹
        一、改革方向和改革目标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过程
        二、关于“所有制”与“国有企业”观念的转变
        三、“效率与公平”的分配观念的变迁
    第二节 体制转型中意识形态调整的特征
        一、官方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并行
        二、意识形态与其他制度安排及制度环境的双向适应性
        三、稳定性与灵活性统一
        四、渗透着实践理性的实用主义特征
    第三节 体制转型中意识形态调整的层级性与区域性差异
        一、意识形态调整的层级性差异
        二、意识形态调整中的区域性差异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与观念调整中的“非适应性”问题
        一、意识形态调整滞后
        二、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不协调
第八章 中国体制转型中的适应性调整趋向
    第一节 企业产权制度的适应性调整趋向
        一、继续深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二、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三、健全外部竞争机制,培育充分竞争的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四、合理确定国有企业的社会目标与市场目标,以实现其公平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均衡发展
        五、健全与完善其他相关政治、经济与法律制度的配套改革
    第二节 政府行为的适应性调整趋向
        一、正确处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
        二、政府行为目标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三、完善地方政府权力制衡机制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趋向
        一、继续发展与完善主流意识形态
        二、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基础和价值观念体系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一、着作部分
    二、论文部分
    三、外文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1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
    (一) 劳动价值论研究
    (二) 经济危机的理论研究
    (三) 虚拟经济研究
    (四) 关于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
二、政治经济学经典着作研究与介绍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汇编与导读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研究
    (三) 《资本论》介绍及其当代价值的阐发
三、基本经济制度问题
    (一) 从基本经济制度出发, 探讨多种所有制形式之间的关系
    (二) 关于“国进民退”的进一步探讨
    (三)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四、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
    (一) 是否存在中国模式
    (二) 中国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三) 中国模式的意义
    (四) 中国模式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五、收入分配问题
    (一) 围绕分配领域的“两个比重”研究分配差距现状
    (二) 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争论
    (三) 关于“共同富裕”的探讨
    (四) 对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作用的研究
    (五) 收入分配理论研究
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
    (一) 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
    (二) 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发展战略
        2.经济体制
        3.经济结构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
七、政府与市场和宏观调控问题
    1.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中国的宏观调控问题
    3.中国的通货膨胀
八、政治经济学教学状况的新进展
    (一) 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总体状况
    (二) 政治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几项重大进展
    (三) 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出版
    (四) 必须高度重视政治经济学教学工作
九、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
    (一) 主权债务危机问题研究
        1.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
        2.债务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影响
    (二) 对全球化的批判
    (三) 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和阶级关系问题的研究
    (四)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1.金融与实体经济角度
        2.自由市场角度
        3.生态危机角度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角度
十、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介绍与研究
    (一)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总体研究
    (二) 关于西方学者对马克恩和恩格斯经济学文本的研究
    (三) 经济危机理论和积累理论研究
    (四) 劳动价值论和转形问题研究
    (五) 关于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六) 关于生态与女性问题

四、厉以宁评说摆脱经济困境的三种观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 江勇.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私益救助型众筹法律问题研究[D]. 刘赫男. 吉林大学, 2020(03)
  • [3]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张开春.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4]英国卡梅伦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D]. 杨光斌.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经济新常态研究[D]. 陈雯. 扬州大学, 2017(01)
  • [6]产权结构多元化对税收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杨白冰.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6(12)
  • [7]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D]. 廖永伦. 清华大学, 2016(11)
  • [8]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 裴圣军.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 [9]适应性调整: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体制转型研究[D]. 李艳. 南开大学, 2013(07)
  • [10]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1年)[J]. 邱海平,张宇,郑吉伟,赵峰,沈尤佳,张晨,蔡万焕,王娜,李怡乐,靳晓春,秦韬,王婷,徐玉立,吴晓迪,李亚伟,冯志轩,马慎萧,李晓晨,苗奇,牛耀辉,施戍杰.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2(01)

标签:;  ;  ;  ;  ;  

李以宁谈走出经济困境的三个观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