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推注氨茶碱致快速房颤1例

静脉推注氨茶碱致快速房颤1例

洛阳市洛龙区铁军医院河南洛阳47102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83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20余年,加重3天”就诊。既往有“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史20余年。查体:体温36.7℃,脉搏95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40/80mmHg。胸廓对称呈桶状,肋间隙增宽,触觉语颤减弱,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及湿罗音;心率9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入院当天即给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盐酸氨溴索和复方甘草合剂止咳化痰、地塞米松5mg+α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8万u+生理盐水100ml雾化吸入抗炎,氨茶碱平喘扩张支气管,氨茶碱0.25+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注,1次/日,氨茶碱0.25+5%葡萄糖250ml缓慢滴注,1次/日。治疗第3天静脉推注氨茶碱20min后,患者自觉心慌、胸闷、气短,心电监护示:快速房颤,心室率120次/分,血压110/60mmHg,呼吸40次/分。立即改平卧位为半卧位,中等流量吸氧,生理盐水20ml+西地兰0.2mg缓慢静注,胺碘酮150mg+25%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胺碘酮450mg+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20min后心电监护示:房颤,心室率95次/分,自觉心慌、胸闷减轻,2小时后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92次/分,血压130/70mmHg,呼吸31次/分,患者心慌、胸闷症状明显缓解。停用氨茶碱,并连续应用胺碘酮2天,患者未再出现房颤。

2讨论

氨茶碱为茶碱与乙二胺复盐,又称乙二胺茶碱,其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茶碱,乙二胺使其水溶性增强,对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的重要药物。静脉推注氨茶碱平喘作用快、疗效好,临床常用,但安全范围小,治疗指数窄,体内消除速率个体差异性较大,若使用不当,常易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以往文献报道,氨茶碱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口服时可有恶心、胃部不适、呕吐及食欲减退,静脉滴注有头晕、心慌、心律失常等常会出现,血中茶碱浓度升高可致心血管不良反应,而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应用次药,发生心脏毒性反应的危险性增大,心动过速是中毒的常见症状。本例提示:(1)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病人,在应用氨茶碱时,要了解其与其它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由于氟喹诺酮类药物能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可使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清除率降低,因此应避免两类药物同用。本例就是因为左氧氟沙星和氨茶碱同用后,导致氨茶碱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引起心脏毒性反应。(2)在应用氨茶碱时要严格按照剂量要求给药,能口服者首选口服,必须静脉给药的患者,在哮喘症状控制或缓解后及时改为口服治疗;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及清除功能下降,容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血药浓度升高引起中毒反应,因此老年人在用氨茶碱时剂量要适当减少,静脉给药时速度要慢,不易太快;(3)由于氨茶碱过量可致心脏毒性反应,在治疗中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当出现心慌、胸闷时,要考虑心律失常或房颤的发生,立即行心电图检查或心电监护予以证实,及时给予处置,以免延误病情。

标签:;  ;  ;  

静脉推注氨茶碱致快速房颤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