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隐性采访是现时被普遍采用的一种采访方式。由于其本身存在一定的欺骗性,而且其使用涉及到媒体、政府、公众、企业等多方主体的利益,因此它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巨大争论。笔者希望通过对企业的隐性采访的分析,揭示市场经济中媒体与政府、企业的关系,并以点带面深刻认识隐性采访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从隐性采访的概念及分类研究入手,探讨以企业为对象的隐性采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隐性采访可能与企业的名誉权、商业秘密权、记者职业道德和人身安全、媒体的社会公信力等相冲突。通过学术史考察,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隐性采访问题的研究历史与基本观点,总结出我国隐性采访问题争论的焦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后,笔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论述隐性采访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隐性采访是合理的,因为它是宪法上言论自由权利及其实现方式新闻采访权的体现,是媒体行使社会权利、实现公共媒体的价值的需要,还是市场经济中企业与消费者利益均衡的必要手段;隐性采访是必要的,因为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具有监管职能的政府由于腐败、地方保护等原因对企业的不法行为监管不力,单个公民由于其能力不足也往往难以担当起规范企业行为的责任,与政府联系密切的媒体应当承担起监督企业行为的使命。另一方面,作为获取新闻及其他信息的一种手段,隐性采访本身存在着诸多问题。鉴于此,笔者论述了对其规范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法律规范、媒体自律、社会监督。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前言第一章 隐性采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隐性采访的概念及分类研究二、隐性采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当以企业为隐性采访对象时的分析(一) 权利的冲突:媒体与企业(二) 隐性采访行为与记者职业道德的冲突(三) 隐性采访与媒体的社会公信力的冲突(四) 隐性采访与记者人身安全、正常履行职责的冲突第二章 隐性采访的研究现状:学术史考察一、隐性采访问题的研究历史与各种观点(一) 美国、英国隐性采访问题的研究历史与基本观点(二) 中国隐性采访问题的研究历史和各种观点二、争论的焦点与学者的研究方法及其评析(一) 争论的焦点(二) 学者的研究方法及其评析第三章 隐性采访的重新认识一、企业的特殊性与媒体的性质和功能(一) 企业的公共性特征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二) 媒体的性质和功能二、隐性采访的合理性论证(一) 宪法权利——言论自由及其实现方式(二) 社会权利——公共媒体的价值(三) 利益均衡——企业与消费者的辨证关系三、隐性采访的必要性论证——立足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一) 政府执政能力尚嫌不足(二) 单个公民处于弱势地位(三) 主流媒体官方色彩浓厚第四章 隐性采访的制度建构一、必然的选择:隐性采访的规范化(一) 规范隐性采访的必要性(二) 规范隐性采访的路径(三) 相关国家的法治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二、隐性采访的具体法律制度建构(一) 隐性采访的实体规范(二) 隐性采访程序规范结论参考文献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隐性采访论文; 企业论文; 政府论文; 媒体论文;
隐性采访的法理论析与制度建构 ——以对企业的隐性采访为主线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