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严重疾病,目前化学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的产生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下降,严重影响了化疗的效果。因此,如何逆转MDR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天然药物中筛选出低毒性、高效价的MDR天然逆转剂已日趋为医药学界所重视。喉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临床上化疗为晚期喉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效果欠佳,总有效率低于20%。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发现,天然药物绿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TP)、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xy)等有较好的逆转鼻咽癌、喉癌细胞株的多药耐药作用,其机制是抑制P-gp的表达[1、2]。天然药物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是目前研究较多的MDR逆转剂,文献报道[3 ]其具有较好的MDR逆转作用,能使骨肉瘤耐阿霉素细胞株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提高155.6倍,比维拉帕米强6~14倍,比环孢素A强6~7倍,但TET对头颈肿瘤MDR逆转研究较少。本课题以喉癌Hep-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模拟临床化疗,采用阿霉素(adriamycin,ADM)浓度递增法诱导建立多药耐药细胞,命名为Hep-2/ ADM,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系的形态学特点,MTT法检测细胞对常用抗肿瘤药物ADM、顺铂(Cisplatin,DDP)、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5-Fu的敏感性,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gp的表达。细胞计数法了解细胞的生长曲线等,从多方面评价其生物学和耐药特性。结果显示:1、光镜:Hep-2细胞呈梭形,细胞大小一致,细胞核圆形;Hep-2/ ADM细胞大小不一致,形态不规则,细胞体积略大于Hep-2细胞,并出现核巨细胞,其细胞核有融合现象。2、电镜: Hep-2/ADM细胞微绒毛减少,少数核融合。3、MTT :Hep-2/ADM细胞对ADM耐药指数为13.29,同时它对于从未接触的常用抗肿瘤药物VCR、5-Fu、DDP也产生了抗药性,其耐药指数分别为4.76、6.42、4.19。4、免疫细胞化学: Hep-2/ADM细胞P-gp表达阳性。5、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示耐药细胞倍增时间轻度延长。6、Hep-2/ADM细胞系具有多药耐药特性。为了了解TET对Hep-2/ADM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采用MTT法筛选TET对细胞抑制率低于10%无毒剂量并检测计算无毒剂量的TET对Hep-2/ADM细胞的耐药逆转倍数,并与前期研究的TP、Oxy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浓度1.0μg/ml和1.5μg/ml的TET对Hep-2/ADM细胞抑制率低于10%,为本试验无毒剂量。2、1.0μg/ml和1.5μg/ml的TET逆转Hep-2/ADM细胞对DDP耐药的逆转倍数分别为1.72、2.00。3、1.0μg/ml和1.5μg/ml的TET逆转Hep-2/ADM细胞对5-Fu耐药的逆转倍数分别为2.69、3.19。4、1.0μg/ml和1.5μg/ml的TET逆转Hep-2/ADM细胞对VCR耐药的逆转倍数分别为3.87、4.66。5、1.0μg/ml和1.5μg/ml的TET逆转Hep-2/ADM细胞对ADM耐药的逆转倍数分别为2.02、2.23。6、无毒剂量的TET对Hep-2/ADM细胞系具有耐药逆转作用。7、TET对Hep-2/ADM细胞对4种抗肿瘤药物的耐药逆转作用优于前期研究的Oxy、TP。8、TET的浓度不变,TET的逆转作用随化疗药物的增加而提高,呈现对化疗药物的浓度依赖关系,与和Oxy、TP的耐药逆转作用相似。9、1.5μg/ml的TET逆转效果优于1.0μg/ml的TET,逆转作用初步呈现对TET的浓度依赖关系,TET与Oxy、TP相似。为了进一步探讨TET对Hep-2/ADM细胞可能的MDR逆转机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TET作用前后P-gp的变化,流式细胞术Rh123蓄积和外排试验检测P-gp的功能。结果显示:1、免疫细胞化学:TET对Hep-2/ADM细胞P-gp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2、流式细胞术:蓄积试验:耐药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摄入(用荧光表示)从212.88降低至193.95,经过TET处理后药蓄积量增加为195.66,表明TET能增加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摄入。外排试验: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泵出量从168.94增加为234.6,TET处理后外排量有所减少为218.03,表明TET可减少化疗药物的泵出量。蓄积试验和外排试验均显示TET可能通过抑制P-gp的功能,减少药物泵出,增加细胞内药物的蓄积从而逆转MDR。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经过ADM浓度递增法建立的喉癌耐药细胞株Hep-2/ADM具MDR特性,阳性表达P-gp,是研究MDR较理想的细胞模型。2、TET对Hep-2/ADM耐药细胞株具有MDR逆转作用,其作用优于TP和Oxy。3、TET的MDR逆转机制可能为抑制的P-gp的功能。本研究通过细胞培养、MTT、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仪等方法,尝试从细胞水平、蛋白质水平把药物诱导建立耐药肿瘤细胞模型、中药逆转肿瘤耐药效应、P-gp表达、P-gp功能联系起来作为整体研究,较全面深入的探讨了粉防己碱在体外抑制喉癌Hep-2/ADM耐药细胞生长、耐药逆转机制,为深入认识中药抗肿瘤、耐药逆转机理提供试验室依据。这对利用中药资源,开发出新型肿瘤耐药逆转剂,从而提高临床化疗敏感性,增加恶性肿瘤治疗效果,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粉防己碱对喉癌耐药细胞株Hep-2/ADM多药耐药逆转作用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