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价值目标,又是一个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在理论上进行了艰辛探索,在实践上作出了不懈努力。第一代领导集体强调要着眼于最大限度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兼顾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但由于我们党当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缺乏经验,对建设规律还没有充分认识和掌握,和谐社会思想并未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实施。第二代领导集体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发展促协调,打破均衡,着重动态协调与持续性发展,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历史上的一次飞跃。第三代领导集体着眼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并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强调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根据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系统总结我们党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积累的经验,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本文通过纵向历史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过程做系统研究,横向辩证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传承与发展的结合点及其共同特征做深入研究,力图在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中,梳理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轨迹,从党的理论创新的视角深入揭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科学内涵。本文由前言、结束语和五个主体部分构成:前言简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一部分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第三部分论述第一代领导集体和谐社会思想的内容、特点及局限性:第三部分论述第二代领导集体和谐社会思想的内容、特点,第四部分论述第三代领导集体和谐社会思想的内容、特点;第五部分论述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和谐社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结束语部分论述了我们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特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J]. 科技风 2016(08)
- [2].论胡锦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特征[J]. 文教资料 2011(33)
- [3].和谐社会思想之研究[J]. 国际儒学研究 2008(00)
- [4].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与宗教和谐思想的关系——以伊斯兰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例[J]. 青藏高原论坛 2013(04)
- [5].和谐思想与中西文化的交融——《西方古典思想家和谐与和谐社会思想研究》评介[J]. 武陵学刊 2014(03)
- [6].论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生成的资本主义批判前提[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3)
- [7].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研究综述[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1(02)
- [8].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启示[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1(04)
- [9].和谐社会思想理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J]. 中国民族 2010(06)
- [10].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时代先进性[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1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继承与创新[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12)
- [12].试论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演进[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07)
- [13].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才智 2009(33)
- [14].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思想探微[J]. 大众文艺 2009(23)
- [15].试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初期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J].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8(01)
- [16].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涵[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3)
- [17].胡锦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初探[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18].毛泽东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07)
- [19].以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指导我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0].傅立叶和谐社会思想析要[J]. 人民论坛 2015(08)
- [21].论胡锦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J]. 现代妇女(下旬) 2014(01)
- [22].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浅析[J]. 党史博采(理论) 2012(10)
- [23].论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24].美国和谐社会思想资源与战后族群关系的重建[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1)
- [25].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和谐思想研究述评[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8(01)
- [26].和谐社会思想理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J]. 中国民族 2010(07)
- [27].论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轨迹[J]. 传承 2009(02)
- [28].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探析[J]. 铜仁学院学报 2008(06)
- [29].和谐社会思想渊源探析[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 [30].中西方和谐社会思想比较研究[J]. 学习月刊 2008(10)
标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论文; 传承论文; 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