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钱穆两部同名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比较研究

梁启超、钱穆两部同名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在中国学术发展历程中,清代学术是一个承前启后、极其重要的阶段,它上启宋明理学,下开现代学术。一方面,此时的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来所未有的大变局,西方的列强凭借着船坚炮利的优势,既把空前的民族危机带给了中国,又将一个和中国固有文明截然相异的西方文明强行地输入,不断冲击着古老的中华文明;另一方面,中国的古典学术演进至此,绚烂至极,清代学者业已取得了集大成的光辉成就。在这种情势之下,民国时期的学者兴起了一股整理清代学术的热潮:章太炎、刘师培、徐世昌、冯友兰和胡适等。而其中尤以梁启超与钱穆的成果最为显著。本文通过研究背景;“近三百年”概念之述略;梁、钱二著之相同志趣;在岭南文化与吴越文化之冲撞下的梁启超、钱穆两部同名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钱二人的师承对梁、钱二著的影响;启蒙与救亡之于反动与导源;梁启超、钱穆两部同名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影响及其他;余论等几部分来对梁启超、钱穆之两部同名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进行比较、分析、论述;由于学术史作者的学术背景、学术师承、学术志趣、学术经历等等差异;使得他们在著述时做出了不同的阐发、料理、取舍、藏否;由是也产生了两部风格迥异、千差万别的学术史。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状况
  • 第二章 绪论
  • 第三章 梁启超、钱穆两部同名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写作背景
  • 第四章 “近三百年”概念之述略
  • 4.1 “三百年”这一时间概念与中国古代统一王朝年周期论
  • 4.2 “清代”与“近三百年”两概念之异同
  • 4.3 梁启超、钱穆两部同名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近三百年”两时间概念之异同
  • 4.4 “近三百年”这一时间概念在现代学术史上之关涉及援用
  • 第五章 梁、钱二著之相同志趣
  • 第六章 在岭南文化与吴越文化之冲撞下的梁启超、钱穆两部同名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6.1 丹纳的“三元素”及典籍文本与地域文化之关系
  • 6.2 梁、钱二人关于地域文化及学风之论述
  • 6.3 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中的两极结构――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传统
  • 6.4 吴越文化与岭南文化之两极对立
  • 6.5 在岭南文化与吴越文化的差别下观照解读梁启超、钱穆之两部同名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第七章 梁、钱二人的师承对梁、钱二著的影响
  • 7.1 梁启超的学术师承
  • 7.2 钱穆的学术师承
  • 7.3 在不同的学术师承下梁、钱二著的区别
  • 第八章 启蒙与救亡之于反动与导源
  • 8.1 “启蒙与救亡”两术语之产生与“救亡压倒启蒙”论断之提出
  • 8.2 在“启蒙与救亡”及“救亡压倒启蒙”之话语背景下观照梁、钱二著
  • 8.3 “反动”之于“导源”于“启蒙”之于“救亡”之历史关联
  • 第九章 “学术史”界定、学术分科及学案体
  • 9.1 “学术”、“学”及“术”界定
  • 9.2 传统及西学影响下的学术分科
  • 9.3 学案体述略
  • 9.4 梁、钱二著之于“学术史”界定、学术分科及学案体之取舍及回应
  • 9.5 梁启超、钱穆两部同名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目录
  • 第十章 梁启超、钱穆两部同名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影响及其他
  • 10.1 在民国学术界梁、钱二人的影响
  • 10.2 毛泽东与梁启超、钱穆二人之关涉
  • 10.3 新中国成立后对清代学术的研究及梁、钱二著在中国大陆之影响
  • 余论
  • 参考书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让政治因素回归学术思想史研究——杨念群《何处是江南》与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的新方向[J]. 清史研究 2015(03)
    • [2].《清代学术概论》的理论建构[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3].评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3)
    • [4].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再认识[J].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2(01)
    • [5].追忆师者风范,继承优良传统——柴德赓先生《清代学术史讲义》出版座谈会纪要[J]. 史学史研究 2013(03)
    • [6].汉学的尴尬——兼论清代学术主流的命名[J]. 许昌学院学报 2012(01)
    • [7].清学演进余波中的王国维及其学术思想[J]. 清史论丛 2015(02)
    • [8].论冯友兰清代学术史观[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
    • [9].近三十年来《清代学术概论》研究综述[J]. 黑龙江史志 2013(11)
    • [10].清代学术的嬗变[J]. 黑龙江史志 2013(19)
    • [11].清代学术称谓考——从近代学者的论述谈起[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12].梁启超、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特点及研究综述[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0(01)
    • [13].对“科学”的发现——胡适对清代学术史的一种解读[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03)
    • [14].学林喜添又一书[J]. 书屋 2014(01)
    • [15].略论清代学术思想的发展与演变[J]. 社会科学战线 2014(05)
    • [1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读后[J]. 华夏文化 2008(01)
    • [17].梁启超、钱穆同名作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主旨对比[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8].论钱穆的宋学观与清代学术研究的互动关联[J]. 政治思想史 2015(04)
    • [19].试析钱穆“扬惠抑戴”方法及其解释学的“前见”[J]. 人文论丛 2019(02)
    • [20].“辟异端”:清代学术演进的一个重要取径[J]. 东方论坛 2017(05)
    • [21].《汉学更新运动研究——清代学术新论》[J]. 古典文学知识 2014(06)
    • [22].张舜徽先生清代学术研究的成就和特点[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 [23].梁启超对顾炎武学术精神的评价——兼谈梁启超与清代实学的关系[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24].清代学术与诗话的专门化[J]. 中国文学研究 2013(04)
    • [25].论清代学术文化对《儒林外史》的影响[J]. 明清小说研究 2010(03)
    • [26].清人的学术兴趣与文化视野[J]. 江海学刊 2009(03)
    • [27].20世纪上半期清学史研究的正反合[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28].复古·革新·解放——《清代学术概论》中“以复古为解放”思想小议[J]. 宁夏党校学报 2013(06)
    • [29].学术与世变:20世纪上半期清学史论述的形成与演变[J]. 齐鲁学刊 2014(02)
    • [30].清人汉学著作六种提要——兼谈清代学术的会通特点[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标签:;  ;  ;  ;  

    梁启超、钱穆两部同名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