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第一章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二维超声表现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二维灰阶超声声像图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ICC患者的二维声像图表现。仪器使用Toshiba SSA—240A、Medison SA—6000及Toshiba SSA—340A黑白超声仪。探头频率为3.5MHz-5.0MHz。术前行超声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结果:ICC的二维灰阶超声图像特征包括:一般为低回声,但也可表现为多样的回声类型;部分肿块内部可出现条索状高回声带,后方可伴有轻度衰减;肿块形态大多欠规则或不规则,边界不清;可出现肝门部或胰腺周围淋巴结肿大,而门静脉癌栓少见;肝脏回声一般较好,但可伴有胆道结石及胆管扩张。64例患者中,定位诊断正确62例(96.9%);诊断恶性肿瘤的43例,占67.2%;定性诊断提示为ICC的有10例,仅占15.6%。结论:ICC的超声表现多种多样,灰阶超声表现虽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其诊断准确率较低,术前明确诊断仍较困难。第二章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对83例胆管细胞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仪器使用Technos DU6、Acuson-128XP/10-ART及HP 8500电脑彩超仪.探头频率为3.5MHz~5.0MHz。彩超观察肿块内血供情况,肿块周边血供情况以及肿块内血管分布情况,并测量其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胆管细胞癌一般表现为低回声,测及血流者75例,显示率为90.4%,75例中,其阻力指数一般为高阻力型,大于0.6为70例,占93.3%。肿块的血流分布类型多种多样,以周边部血流及内部点状、线状血流为主。定性诊断中,肯定ICC的有26例,占31.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更加明确肿块的周边及其内部的血流分布情况,血管的走向、血流流速、阻力指数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还能进一步显示肿块周边血管的受压及肿块浸润程度,提高ICC的诊断符合率。第三章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表现及其意义目的:探讨ICC的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表现的特征。资料与方法: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共24例。选用Technos DU8及Philips iU22超声诊断仪,具有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超声造影剂采用SonoVue。结果:本组病例中平均开始增强的时间为14.50秒(5-20秒),增强达到峰值的时间平均为22.29秒(10—30秒),与周围肝实质呈等回声的时间平均为30.38秒(14—50秒),呈低回声的时间平均为43.54秒(21—90秒)。可见本组病例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中在门脉期及延迟期均表现为等或低回声。12例病灶呈整体增强,12例病灶显示周边部增强,各占50%。在增强过程中,70.8%(17/24)的患者表现出“树枝状”或“梳状”由周边向中央延伸的较特征性的分支状增强表现。在增强达峰值时83.3%(20/24)表现为不均匀增强。45.8%(11/24)的患者增强后病灶形态表现为分叶状,特别是在门脉期及延迟期该表现更明显。以“快进快出”,分支状增强和/或不均匀增强为诊断ICC的标准,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性为83.3%(20/24)。结论:超声造影能够在常规超声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信息,弥补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不足,对明确IC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第四章肝内胆管细胞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与增强CT/MRI的对照研究目的:比较ICC的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与动态增强CT/MRI的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共13例。选用TechnosDU8及Philips iU22超声诊断仪,超声造影剂采用SonoVue,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动态增强CT/MRI进行对比。结果:13例患者无论超声造影及动态增强CT/MRI均表现动态增强,延迟期13例超声造影均出现减退,而CT/MRI则只有4例表现为减退,9例仍有增强。超声造影中7例(53.8%)表现为周边部增强,6例(46.2%)表现整体增强;而增强CT/MRI中8例(62.5%)表现周边强化,5例(38.5%)表现整体强化。超声造影中11例(84.6%)表现为不均匀增强,3例(15.4%)表现为均匀增强,增强CT/MRI中的比例与超声造影相同。结论:ICC超声造影表现为“快进快出”,这对于超声上鉴别病灶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而增强CT/MRI表现为延迟强化,该增强方式具有一定特异性,是CT/MRI诊断ICC的重要依据。综上所述,ICC的超声表现多种多样,灰阶超声表现虽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其诊断准确率较低,术前明确诊断仍较困难。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显示肿块周边及其内部的血流分布情况,监测血流流速、阻力指数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还能进一步显示肿块周边血管的受压及肿块浸润程度。超声造影ICC表现为“快进快出”的肝内恶性肿瘤的增强方式,并具有分支状增强及不均匀增强的特征,可明显提高超声对ICC的诊断符合率。与动态增强CT/MRI相对照,肿瘤的“快进快出”的增强方式是超声造影的比较独特的表现,该肿瘤在增强CT/MRI上的特征性表现均为“延迟强化”,两者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