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现代肉品的食用品质大幅下降,引发了人们对现代肉品品质及其评价标准的深入思考,寻找一种有效的肉品品质评价及等级标注方法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肉品品质的形成机理与肉质性状有高度的相关性,而几乎所有的肉质性状都受到复杂的基因和蛋白质控制,已有的肉类研究方法未能从肉品品质形成的生理生化机制出发对肉品品质进行深入有效的探究。以双向电泳分离技术(2-DE)、质谱鉴定技术(MS)和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三大技术为核心的差异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生物蛋白质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为生鲜猪肉品质评价及形成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借助差异蛋白质组学寻找、筛选并鉴定与肉质性状相关的标记蛋白,不仅可以探究猪肉品质形成和遗传调控的生理生化基础,通过cDNA库找到品质控制基因,而且可以为肉质评价和等级标注提供相关依据。本研究通过对猪骨骼肌双向电泳条件相关技术参数进行比较和优化,在建立猪骨骼肌双向电泳技术的基础上,以浙江优质地方品种金华“两头乌”猪和目前国内普遍养殖的三元杂交品种“杜长大”猪为研究对象,对宰后肉质的变化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对双向电泳的技术参数(胶条、加样量和等电聚焦升压方法等)进行控制与优化研究,建立了适于猪肉骨骼肌的双向电泳技术。猪肉骨骼肌蛋白质等电点在5-8之间,分子量在10 KDa~200 KDa之间。蛋白质加样量150μg,加样体积为300μL,采用在5-8的17 cm线性干制胶条,可得到具有较高的分离度和分辨率的双向电泳图谱。2、对宰后不同时间点的杜长大猪和金华猪背最长肌的热鲜肉蛋白质降解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杜长大猪宰后6 h,果糖二磷酸激酶、锌指蛋白和高速泳动蛋白开始降解;宰后24 h肌动蛋白和肌间线蛋白开始降解。宰后48 h肌动蛋白大量降解并发现一个未知蛋白也发生显著性上调。金华猪宰后6 h,热休克蛋白、线粒体蛋白、RWD domain-containing和一个未知蛋白开始降解;宰后24 h,肌动蛋白、CGRP type 1 receptor和分子黏连蛋白开始降解;宰后48 h到72 h的时间内,发现肌动蛋白的显著性高表达,并发现两个未知蛋白。3、对宰后不同时间点的杜长大猪和金华猪背最长肌的冷鲜肉蛋白质降解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宰后6 h杜长大冷鲜肉中肌间线蛋白、Defensin-1和一个未知蛋白开始降解;宰后24h,肌钙蛋白和一个未知蛋白开始降解;宰后48 h,抗氧化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细胞膜糖蛋白开始降解。宰后96 h到144 h的时间内肌球蛋白大量降解,同时也发现一个未知蛋白。金华猪宰后6 h,热休克蛋白、肌间线蛋白和一个未知蛋白发生降解;宰后24 h开始,肌钙蛋白T、水通道蛋白-11和锌指蛋白开始降解;宰后48 h,肌动蛋白和抗氧化蛋白开始降解。宰后96 h到144 h时间内肌球蛋白也发生了降解,同时还发现SHC-transforming protein 3和一个未知蛋白。4、对相同条件下杜长大和金华猪背最长肌的冷鲜肉进行了品种间的比较研究,质谱鉴定的12个差异蛋白点初步确定为热休克蛋白,肌间线蛋白,烯醇化酶,丙酮酸激酶、腺苷酸激酶、锌指蛋白、糖原磷酸化酶、26S蛋白酶体、Sarcolumenin、NADH-ubiquinone oxidoreductase、Leucine rich repea、ATP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这些蛋白质与猪肉持水性和嫩度的形成密切相关。由于猪肉可供检索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库并不全面,提示宰后不同品种的猪背最长肌品质的差异可能是由于这些蛋白质量的变化即斑点的上调或者下调引起。5、以杜长大和金华猪背最长肌为实验材料,对宰后不同时间的肌肉氨基酸含量变化分别进行了跟踪测定。随着宰后储藏时间的增加,无论是热鲜肉还是冷鲜肉中氨基酸含量并没有显著性的变化,在所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动态变化情况与肉质变化没有相关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獭兔(Oryctolagus cuniculus)肌肉总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03)
- [2].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外膜蛋白双向电泳的建立与优化[J]. 生物技术 2010(05)
- [3].凹叶厚朴叶片蛋白提取及双向电泳体系的优化[J]. 北方农业学报 2017(02)
- [4].植物组织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24)
- [5].Bacillus mucilaginosus荚膜多糖脱除与全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8(04)
- [6].副溶血弧菌总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J]. 中国食品学报 2013(12)
- [7].双向电泳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3)
- [8].双向电泳实验方法的改良[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12)
- [9].双向电泳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1(06)
- [10].低温胁迫下玉米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分析[J]. 玉米科学 2009(01)
- [11].三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14)
- [12].NDRG1互作蛋白的双向电泳检测[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7)
- [13].青果作用后大鼠肝星状细胞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04)
- [14].石斛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及优化[J]. 浙江农业学报 2009(03)
- [15].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以及在医学中的应用概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23)
- [16].金华火腿品质的特征蛋白质及其变化研究——金华火腿双向电泳样品制备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09)
- [17].双向电泳关键因素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03)
- [18].神经元蛋白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14)
- [19].棉花蛋白提取方法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 山西农业科学 2011(07)
- [20].双向电泳在植物蛋白质组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南方林业科学 2015(02)
- [21].双向电泳筛选矽肺模型大鼠肺组织差异蛋白[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5(03)
- [22].有关植物双向电泳体系建立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昆明学院学报 2015(03)
- [23].利用双向电泳构建并优化超数排卵犊牛卵泡液蛋白质图谱[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14)
- [24].蛋白质组学及其在骨科疾病中的基础研究[J]. 广西医学 2010(05)
- [25].衰老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蛋白质组影响的研究[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8(03)
- [26].适用于花叶唐竹叶片总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07)
- [27].福建柏在盐胁迫下的应答蛋白[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8].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樟芝无性孢子萌发相关蛋白[J]. 微生物学报 2018(01)
- [29].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工业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J]. 发酵科技通讯 2016(02)
- [30].水稻叶片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实验条件的改进[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