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或者蓝细菌的共生联合体,其对大气污染极为敏感。许多科学研究者利用其生长速度极为缓慢、缺乏高等植物所普遍具有的表皮,对重金属元素通透性大、富集能力强等特点,通过移植法来监测大气环境中重金属的含量。而南极地区此类研究甚少,仍需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利用常规的地衣形态学研究方法,对前人采自南极乔治王岛的地衣样品进行了分类学鉴定。共鉴定研究地区的常见叶状和枝状地衣物种10种,即王橙衣(Caloplaca regalis)、北方石蕊(Cladonia borealis)、夹心果衣(Himantormia lugubris)、脑纹瘿茶渍(Placopsis contortuplicata)、孔树花(Ramalina terebrata)、球粉衣(Sphaerophorus globosus)、高山珊瑚枝(Stereocaulon alpinum)、南极石耳(Umbilicaria antarctica)、南极松萝(Usnea antarctica)以及簇花松萝(Usnea aurantiacoatra)。提供了每个种的形态特征、生境、地理分布,给出10个物种的检索表和地衣体形态图片。笔者根据检查标本的记录信息,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分析了这些地衣在乔治王岛的生态分布。结果表明,所鉴定的10个常见地衣物种可分为广布种、石生种和土生种三类。广布种包括簇花松萝(Usnea aurantiacoatra)、夹心果衣(Himantormia lugubris)和南极松萝(Usnea antarctica)三种,其分布最为广泛,无特定的生境偏好,是该地植被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石生种包括王橙衣(Caloplaca regalis)、孔树花(Ramalina terebrata)、南极石耳(Umbilicaria antarctica)和脑纹瘿茶渍(Placopsis contortuplicata)四种,仅见于岩石上;其中王橙衣(Caloplaca regalis)、孔树花(Ramalina terebrata)特别偏好于鸟类活动频繁的地带,与南极石耳(Umbilicaria antarctica)共同组成近海岸带地衣群落的重要组分;而脑纹瘿茶渍(Placopsis contortuplicata)则偏好于生长在碎石滩上。土生种包括北方石蕊(Cladonia borealis)、球粉衣(Sphaerophorus globosus)和高山珊瑚枝(Stereocaulon alpinum)三种,通常生长在土上,并与藓类一起构成土生群落。对所鉴定的9种常见地衣,以网袋法实验比较其对7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差异,即:簇花松萝(Usnea aurantiacoatra)、夹心果衣(Himantormia lugubris)、北方石蕊(Cladonia borealis)、王橙衣(Caloplaca regalis)、球粉衣(Sphaerophorus globosus)、高山珊瑚枝(Stereocaulon alpinum)、脑纹瘿茶渍(Placopsis contortuplicata)、孔树花(Ramalinaterebrata)、南极石耳(Umbilicaria antarctica)对钴(Co)、铜(Cu)、铬(Cr)、铝(Al)、铅(Pb)、镍(Ni)、镉(Cd)的富集能力。2个月的网袋法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地衣对大气沉降金属的富集能力存在差异,这种物种间差异表明不同地衣对于大气沉降金属的灵敏度不同。其中夹心果衣(Himantormia lugubris)对大气沉降中Pb、Co、Al和Cu的富集能力较强,南极石耳(Umbilicaria antarctica)对大气沉降中Ni、Cr和Cd的富集能力较强,而簇花松萝(Usnea aurantiacoatra)对7种元素富集的综合能力最强。因此,在南极乔治王岛的大气沉降重金属元素监测中,夹心果衣是Pb、Co、Al和Cu的良好检测生物,而南极石耳适于检测大气沉降中Ni、Cr和Cd的含量;若综合检测Al、Pb、Ni、Co、Cu、Cr和Cd的大气沉降,簇花松萝(Usnea aurantiacoatra)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可以选择两种地衣来监测大气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时,夹心果衣(Himantormia lugubris)+南极石耳(Umbilicaria antarctica)则是最佳组合。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安捷伦公司7500系列)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Oplima 2000 DV Perkins Elmer)检测采自南极菲尔德斯半岛6种地衣体内(夹心果衣,孔树花,南极石耳,簇花松萝,王橙衣和球粉衣)的13种金属元素(V、Cr、Mn、Fe、Co、Ni、Cu、Zn、As、Cd、Pb、Al和Ti)在4个年份(1983、1993、2006、2010)间的含量差异,并计算地衣体内的金属元素的富集因子。结果表明,1)夹心果衣(Himantormia lugubris)和簇花松萝(Usnea aurantiacoatra)体内的多数金属元素来源于其生长基物—岩石,而南极石耳(Umbilicaria antarctica)、王橙衣(Caloplaca regalis)和孔树花(Ramalina terebrata)体内近50%或更多元素主要为非基物来源;2)元素V、Co、As、Fe、Ti和Al主要来自基物,而元素Cr、Cu、Ni、Zn、Pb、Cd和Mn则是非基物来源;3)地衣体内的各金属元素无论是来自其生长的基物还是非基物来源,5种地衣的13种金属元素在4个年份间均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近20年来,大气沉降在地衣体重金属元素的三个来源(生长基质,包括岩石和土壤;海水喷溅和鸟类排泄物;大气沉降)中不占优势,即南极大气重金属污染的变化程度非常小,其变化量并不足以掩盖基物对地衣体内金属元素的影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科学家揭示绿藻适应南极环境的早期演化机制[J]. 水产科技情报 2020(01)
- [2].欧盟参与南极海洋环境治理的路径及趋势[J]. 欧洲研究 2019(06)
- [3].南极冷饮 哈尔滨又一个老字号“变味”[J]. 品牌研究 2019(18)
- [4].国家安全视角下南极法律规制的发展与应对[J]. 国际安全研究 2020(03)
- [5].国外南极旅游研究综述[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0(05)
- [6].南极生态环境及管理现状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20(05)
- [7].南极搜救体系对非政府南极活动发展趋势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研究[J]. 中国渔业经济 2020(04)
- [8].国内外南极科考站建筑节能策略[J]. 建筑节能 2020(09)
- [9].南极活动行政许可制度研究——兼论中国南极立法[J]. 国际法学刊 2020(03)
- [10].“我曾目睹南极最原始的美景我们尚有时间保护它”[J]. 区域治理 2019(23)
- [11].南极科考萌物展[J]. 中国测绘 2019(03)
- [12].极具挑战的科学考察活动——我的南极故事[J]. 前进论坛 2019(11)
- [13].南极之恋[J]. 当代电影 2018(03)
- [14].梦幻南极[J]. 广西电业 2018(04)
- [15].南极余晖[J]. 广西电业 2018(04)
- [16].南极旅行,你需要准备什么?[J]. 现代商业银行 2018(14)
- [17].南极旅行邮轮选择指南[J]. 现代商业银行 2018(14)
- [18].《南极》[J]. 上海人大月刊 2018(09)
- [19].关于加快推进南极活动立法的思考和建议[J].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7(01)
- [20].向南极进军[J]. 中国科技奖励 2017(03)
- [21].最美南极[J]. 中国科技奖励 2017(03)
- [22].在南极安个“家”[J]. 中国科技奖励 2017(03)
- [23].32年,南极穿越之旅[J]. 中国科技奖励 2017(03)
- [24].中国南极科考五大成果[J]. 中国科技奖励 2017(03)
- [25].从世界南极科考看中国[J]. 中国科技奖励 2017(03)
- [26].“海洋六号”首赴南极科考凯旋[J]. 科技传播 2017(08)
- [27].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南极陆地系统科学[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11)
- [28].南极利刃——预祝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圆满成功[J]. 中国测绘 2016(06)
- [29].回望首次南极科考[J]. 档案春秋 2017(09)
- [30].美国与南极治理:利益考量及政策实践[J]. 太平洋学报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