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生态移民是当代社会为了更好的解决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矛盾而采取的对生活在生态脆弱区的居民进行搬迁,从而使得当地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居民生活得到改善的重要措施。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看,人和自然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人类文明的早期,人对自然是一种依赖关系,人们对自然更多地怀有一种敬畏之情,认为世界上一切都来自于某个神秘力量,人类一直依靠着自然的力量生存和生活。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的实践能力得以明显提升,这个时期人类进入了改造自然,并使之为自己服务的阶段,人们进行大范围的种植,修建水利设施,改变自然河流,大量的沿河地区肥沃的土地成为了人们收获劳动成果的场所。于此同时,高山地区的草地成为了人们饲养动物的养殖场,在那里人们以随季节迁徙的方式饲养牲畜,为自己提供生活所需的来源。在工业时代,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人们制造了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扩大了其生产和生活的活动范围,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将科技因素广泛应用到了生产过程中,制造了机器,建立了工厂。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及科技力量的投入,一方面在彻底改变着自然规律的同时,另一方面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凸显了出来——河流的污染,空气的污染,核污染……。这一切都在直接和间接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本文通过对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移民地区的实地调查,对该地区的生态移民情况、原因、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引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等因素,提出在实施生态移民过程中应以系统的思想进行分析,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关注民生和民族文化,加大移民迁入点的拉力因素,使移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以防止他们的返迁行为,最终达到生态和移民生活可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前言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1.1 选题背景1.2 研究意义1.2.1 现实意义1.2.2 理论意义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 国外研究现状2.1.1 环境与政治的相互关系2.1.2 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2.1.3 人口迁移与民族文化的关系2.2 国内研究现状2.2.1 区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生态移民2.2.2 人类文化学视角的生态移民2.2.3 政策分析、政策执行视角的生态移民3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3.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3.2 本文的不足之处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4.1 研究思路4.2 研究方法第一章 生态移民理论依据1.1 人口迁移定律1.1.1 拉文斯坦移民法则1.1.2 推拉因素理论1.2 公平理论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移民的政策借鉴2.1 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2.2 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生态移民实证分析3.1 我国生态移民政策的提出3.2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牧区概况及生态移民情况分析3.2.1 巴音布鲁克草原概况3.2.2 巴音布鲁克草原牧区生态移民成因3.2.3 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移民实施概况3.3 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移民点实证调查3.3.1 和静县莫呼尔查汗扶贫农场察汗乌苏村生态移民点基本信息分析3.3.1.1 被调查者基本信息3.3.1.2 察汗乌苏移民点牧民家庭收入情况分析3.4 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3.4.1 牧区移民迁移意愿不高3.4.2 移民生产方式的适应困境3.4.3 移民生活方式适应困境3.4.4 移民对环境的适应困境3.4.5 移民就业困境3.4.6 移民心理适应困境第四章 生态移民适应问题解决对策4.1 做好移民政策宣传和动员工作4.2 制定可行性较强的移民计划4.2.1 制定可行性较强的搬迁计划4.2.2 制定可行性较强的安置计划4.3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4.3.1 建立相关机构,促进移民就业4.3.2 拓宽就业渠道,增加牧民的就业机会4.3.3 利用城市发展的契机,开发社区就业岗位4.3.4 强化就业服务,构筑移民就业保障平台4.4 筹集资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4.5 加快和完善硬件和软件建设4.5.1 完善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4.5.2 加强移民点软件设施建设4.6 关注移民心理,加强心理疏导结论参考文献巴音布鲁克生态移民情况问卷调查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巴音布鲁克论文; 生态移民论文;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当代中国生态移民适应性问题探讨 ——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移民为例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