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敏,郭亮,罗佳[1](2021)在《政策视角下城市交通治理模式发展趋势的推演》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交通规划学科面临着"社会治理"这一新的转型机遇与挑战,传统的工程技术思路和社会经济思维在结合中催生了交通管理的新使命和新方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追求高品质的空间治理进一步要求交通规划走向精准化、差异化的模式。本文通过梳理交通规划学科的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特征和趋势,归纳出交通政策在交通治理领域的重要地位,以及政策与空间的耦合模型是未来交通治理的主要途径,并从政策的基石、推手和路径上分析交通政策设计中的重难点问题,接着借助三大典型交通政策停车收费、拥堵收费和限行中总结归纳当前交通政策发展的经验和问题。通过总结、归纳和推理,推断出未来交通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为:基于新分区标准和新分区规则的智能化、精细化、差异化的治理模式。
丁川,张慧,杨励雅,曹新宇[2](2021)在《建成环境与交通需求管理的协同效应研究展望》文中指出作为促进绿色出行的重要举措,已有诸多研究分析建成环境或交通需求管理对出行行为的影响,但大多数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准确分析建成环境、交通需求管理对出行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其协同效应,能够为促进我国大城市绿色出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供理论支撑和精准施策依据。本文基于当前研究现状,对建成环境与出行行为、交通需求管理与出行行为的影响,以及建成环境和交通需求管理的协同作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我国大城市建成环境和居民出行特征对学术研究热点问题进行展望。
秦娟[3](2021)在《共享出行对城市交通拥堵的缓解作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及机动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乃至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都面临着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交通拥堵管理以及交通需求管理等研究领域的结论指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在于降低城市内部出行的机动车出行、促进绿色的非机动车出行的发展,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使用频率,从而降低城市道路的拥堵情况,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的严重拥堵问题。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应用,共享经济这一新型、高效的经济形式,在人们生活的各领域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尤其是在共享出行领域。共享出行的产生和发展,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以共享单车和共享乘车为代表的新型高效出行方式,那么,共享出行的引入和发展,对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共享出行的发展,是否能够解决交通拥堵的三大核心问题:促进非机动车出行、减少机动车出行、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使用?与此同时,城市内部工作日及早晚高峰时段的严重拥堵问题能否因此得到缓解?全世界范围内,发展最为迅速、规模最大的共享出行市场位于我国。基于我国共享出行的蓬勃发展及相对缺失的理论研究现状,本研究基于共享出行领域所产生的高精度出行相关观测数据,结合城市交通拥堵管理理论、交通需求管理理论、公共交通需求理论与经纬度数据可视化、POI数据处理与分析、空间数据挖掘、图像识别与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因果分析等理论和技术方法,对当前共享出行领域及城市内交通拥堵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补充,为将来的城市智慧交通系统构建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建议。首先,本文量化了共享出行的引入对城市非机动车出行的促进作用以及对于机动车出行的替代作用。本文研究发现,共享单车服务的引入和推广显着减少了城市内部各功能区域对机动车出行服务的需求,尤其是对于短途出行而言。这是由于城市出行者在短途出行时面临了更多的选择,可以使用自行车共享服务来代替机动车出行服务,而这一替代作用也使得机动车出行服务更多地从短途出行者释放给了长途出行者使用,可以为真正需要机动车出行的长途旅行者留下更多的服务资源,缩短其叫车的等待时间,并为长途出行者提供更好的机动车出行服务。其次,本文检验了共享出行是否能够缓解城市早晚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城市的交通拥堵可分为早晚高峰时段拥堵和其他时段拥堵。城市的其他时段拥堵大多是由于特定路段的交通配套不匹配而导致的,而早晚高峰的拥堵则来自于城市大量的通勤人群,具有极大的交通需求管理空间。本文通过利用独特的自然实验设置对无桩共享单车对城市早晚高峰拥堵的缓解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无桩共享单车的引入可以大大降低早晚高峰时段城市居民对汽车出行的需求,从而减少城市道路机动车流量,缓解早晚高峰的严重拥堵。与此同时,本文研究还发现拥堵程度越高的地区,这一缓解作用会越明显。不仅如此,本文研究还发现在早晚高峰时段,具有公共交通站点的位置、交通量最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域,以及人口居住密度越高的区域,汽车出行订单量的减少也会更加显着。总体而言,本文研究发现无桩共享单车系统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新型的共享经济模式相结合,减少了早晚高峰时段的汽车出行需求,为城市早晚高峰时段的严重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最后,本文验证了共享出行对城市公共交通可能存在的协同作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各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管理者们通常需要耗费巨资建立和维护公共交通系统以保障其良好运转。然而,共享出行服务的出现,对公共交通系统的使用是促进还是降低的,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通过研究地铁系统的扩张对共享乘车服务需求产生的影响,发现地铁的扩张鼓励更多的共享乘车服务用户利用共享乘车服务往返地铁站,地铁运输系统和共享乘车服务之间呈现出显着的协同关系。通过对比这一协同作用在新开通站点与原有站点之间的区别,本文研究发现互补关系在现有地铁站中占主导地位,而替代关系在新开站中占主导地位。新地铁线路的开启对现有的地铁站产生涟漪效应,因为增加新的站点使现有的地铁系统成为更便捷的交通方式,进而增加了往返现有地铁站的乘车需求。为了深入了解这种涟漪效应背后的机制,本文研究使用社会网络和复杂网络理论分析了北京地铁系统拓扑结构特征的变化。本文研究发现,这些节点级别的中心性度量值的增加会导致共享乘车需求的增加,这表明涟漪效应的存在是由于交通系统网络结构发生的改变导致所有站点的吸引力和中心性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从新开放的站点到原有站点间的连锁反应。
孙超,陈小鸿,张俊峰,韩广广[4](2021)在《基于熵权TOPSIS法的交通需求管理多维综合评价》文中提出大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实施关联因素多,涉及多方利益群体,决策过程复杂,亟须研究建立损益兼顾的多维综合评价方法。现有交通需求管理政策评价重视道路交通运行,而在能源环境影响评价、公共交通设施服务评价、市民意愿接受度等方面综合评价不足。考虑市民意愿建立交通需求管理可接受的公众参与评价指标,构建交通运行、能耗排放、公共交通设施服务、公众参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建立交通需求管理综合评价模型,形成"诊断评价—约束评价—综合评价"政策体系和闭环评价流程。以深圳市为例,通过对道路拥堵收费政策、停车收费政策以及拥堵收费和停车收费的组合政策三种假设情景进行应用分析,验证了交通需求管理政策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工具。
李维佳[5](2021)在《基于出行行为影响机理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小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变得越来严重,与之而来的环境等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各个城市开始寻找与该城市发展相协调的需求管理策略。限行限购是目前常用的手段,然而会带来较为显着的负面影响。拥堵收费由于影响公平性,因此国内暂未实施,寻求更为公平和有效的需求管理策略显的尤为重要。本文在全面分析了既有的拥堵收费策略、限行限购策略、交易通行权策略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理论和实践体系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以期为城市交通拥堵缓解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参考。鉴于此,本研究以可交易思想为依托,以通行权策略为基础,以交通控制小区区域化划分为单元,以出行行为和政策策略耦合思想为特色,提出了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思想及优化模型,并进行了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为:首先,从理论可行性、实施紧迫性和实施必要性等方面对基于交通控制小区的区域化通行权收取方式进行了论证,对比分析了基于边界线,基于瓶颈,基于区域(多为市中心)和基于出行距离等诸多拥堵收费的方式,考虑到拥堵区域点-线-面扩散特征,我国大城市商圈分散,多CBD兴起的趋势,拥堵具有时空分布特征,市区内多种业态并存,出行行为复杂等特色,提出了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其作为拥堵收费延伸版,可以起到缓解交通拥堵的功效,除此之外,他还具有较为公平,可以控制出行总量等优点。然后,基于多路谱聚类算法划分交通控制小区,将其作为交通需求预测的划分依据和通行权收取的单元。提出了基于熵权-TOPSIS合成模型,使用交通运行情况、公共交通发展情况,停车供需和土地开发强度四个指标综合反映交通控制小区拥堵程度,称作交通影响因素指数。构建了交通影响因素指数及交通控制小区通行权收取数量对照表。结合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最优结果,提出了使用灰色聚类灰度确定方法优化交通影响因素指数及交通控制小区通行权收取数量对照表的方法,提高实践便捷性和准确性。其次,构建了考虑出行目的地,出行方式以及出发时间的NL模型,以LOGSUM对其进行层间关联。使用SP+RP调查结果对Nested Logit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构造出行行为与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之间的耦合互动思想,提出了路网运行时间和交通控制小区通行权收取数量更新迭代规则,OD和路段流量收敛准则,用于保证模型迭代效率和结果准确性。再者,构建了基于出行者异质性和出行目的差异性,有效考虑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的交通网络多用户均衡模型和多用户系统均衡模型。并从路网容量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两个差异化目标导向出发,分别构建了两个优化模型,用于求解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实施策略模型。分别提出了基于灵敏分析方法的模型求解方法,以及加入步长加速度和惩罚函数法的直接搜索法模型求解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模型求解方法的运算迭代步骤和适用性。而后,提出了使用蛛网理论评价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交易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优化模型得到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总发放量,最优价格和交通控制小区收取量)并不是均衡模式,即通行权的供给和需求数量是不一样的,因而在该最优价格下,系统会发生波动,供给和需求会发生变化,价格也会发生波动,系统会出现收敛、发散和封闭三种情况。对发散性的蛛网系统进行干涉和调节,从而保障通行权交易系统稳定。同时基于演化博弈论理论,分别从出行者个体和交易所博弈以及购买者和出售者博弈两个层面,研究了系统内部出现突变群体后的系统演化稳定性,构建了受到履约率等因子影响的均衡价格计算公式。研究显示,履约率与系统状态的演化有着紧密的关系,即会对出行者的行为产生影响,也会对交易价格变动或者均衡价格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系统演化稳定性,因而加强监管,提高履约率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基于保障通行权流通市场和交易市场的稳定性和演化发展稳定性的需要,以及对交易系统规范化、透明化的要求,构建了交通控制小区边界车辆识别技术及流程,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交易平台框架,提高通行权收取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实现了交易思想的可操作性,保障了交易的履约率,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结合西安市一个小分区进行了实例分析,以交通、人口等调查资料为基础,分别对上述构建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进行了模拟仿真,分别从路网运行状况、路网容量状况和路网稳定性三个角度,对常规状态(无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和两个目标导向下的路网流量状态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对比和评价。为了使得系统稳定,同时起到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路网运行效率的作用,本研究建议使用目标导向二—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双层优化模型结果作为实践的理论和数据基础。
赵玉川[6](2020)在《基于交通需求管理的保定市主城区停车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战永祥[7](2020)在《绿色交通视角下黄冈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规划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城市机动化水平仍在持续提高,机动车拥有量的提升不仅给居民出行带来生活便利,也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停车难等问题。新时代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选择,绿色交通理念的建设逐步影响着人们的交通行为。除了机动车行驶状态的道路交通组织之外,停车设施规划也是城市交通体系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静态交通的组织也相当程度地影响动态交通通行效率。黄冈市属于快速发展的中小城市,由于传统停车设施规划的局限性,现状停车设施未能很好的适应城市快速发展中机动车保有量及城市交通增长需求、城市生活就业及出行方式的变化,使得城市停车问题在黄冈市中心城区尤为凸显。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当今社会,引导停车设施建设符合绿色交通发展要求,促进低碳高效的可持续交通发展,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依据相关理论研究,认为绿色交通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宏观指导下,保证出行效率的同时以低碳为主要目标,以公交优先导向的TOD发展模式为主要途径,实现生态环境友好、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总结出绿色交通四个绿色化发展特征,进而对停车设施规划的绿色发展方式进行探索,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背景与理论研究。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等进行阐述,分析绿色交通的相关理念基础、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国内外停车案例,作为探讨绿色交通视角下城市停车设施规划方法的理论基础,并总结当前停车设施规划的发展变化。第二部分是绿色交通指导停车规划的理论探析。基于背景和理论研究,梳理绿色交通的理念内涵,提出交通发展绿色化、交通环境绿色化、交通工具绿色化和交通管理绿色化的发展特征,并将其在停车设施规划中进行渗透,总结绿色交通理念与停车设施规划的衔接要点,进一步构建绿色交通理念在停车设施规划各项内容中的指导要求。第三部分是实践研究。以黄冈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规划项目为实例,通过停车调研、现状调查等摸清黄冈市中心城区的停车诉求、停车问题等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黄冈市中心城区的停车设施规划各项内容进行布局安排,渗透绿色交通理念,提出改善方案。通过背景理论剖析-绿色停车理论探析-绿色停车实践应用,加强绿色交通理念对城市停车设施规划的指导路径。一方面为绿色交通理念在停车设施规划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另一方面也试图为黄冈市这类中小城市开拓一条缓解停车问题的绿色之路。
韩家福[8](2020)在《系统动力学视角下兰州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城市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系统的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由机动化出行总量增加引起的交通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加上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交通供给侧结构调整相对滞后于交通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得城市交通运行状态不断恶化。兰州市作为国内典型的带状河谷(两山夹一河)城市,道路网络架构受城市地形制约大,轨道交通起步晚,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各类交通工具有效衔接性较差,近几年猛增的机动车出行数量给市民出行环境和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构建一套适合兰州实际的交通拥堵治理框架,是政府部门加强城市管理的重要职责,也是确保兰州市城市正常运作的关键。基于此背景,本文在对兰州市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和致堵成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并借助vensim软件,构建了兰州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模拟分析,得出了兰州市未来十年城市道路里程、轨道交通运营长度、小汽车保有量、居民出行总量、机动车出行总量、交通拥挤程度等交通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将目前主要的符合兰州实际的治堵政策和措施带入模型进行仿真比较,分析各种治堵措施对城市交通拥挤程度的影响,最后结合仿真结果提出了一系列适合兰州交通拥堵治理的措施和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从兰州市城市交通拥堵现状、成因、治堵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和研究。首先,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兰州市交通相关资料对兰州市交通拥堵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在兰州市交通拥堵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对兰州市交通拥堵成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九大方面的兰州市交通拥堵致堵清单;再次,利用城市交通系统内外部影响要素和各子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了兰州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系统动力学因果回路图和存量流量图,为仿真分析做模型依据;最后,利用已建立的兰州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目前主要的治堵政策和措施,动态的改变模型的政策参数进行仿真和分析,最后得出交通供给管理、交通需求管理、交通运行管理和交通主体管理方面的各种治堵措施和建议。
包含[9](2020)在《F市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提高其使用效率、优化交通成为了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现阶段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策略的研究中,有交通系统管理(TSM)和交通需求管理(TDM)两种改善城市交通的主要策略。西方国家较早开始应用的是交通系统管理(TSM),但最终交通需求管理(TDM)在国外及国内大中城市的应用被证明是更有效的,而在中小城市的应用研究中具有较大空间。本研究主要以理论研究、定性研究及国内外案例研究为主。选取北方F市为典型案例,将F市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城市交通设施使用情况,总结使用管理中的问题,从交通设施供给能力、调整交通需求的规模或改变出行特征的角度进行研究。研究提出三点建议,首先鼓励公交优先,如优化公交线路、推行高折扣公交卡等;其次,规范路边停车行为,如推行可变路边收费政策;最后,远期发展合理规划交通用地、逐步建立TOD模式,如在交通拥堵路段进行收费,机动车、非机动车、步行系统合理分流等。
郭季[10](2020)在《不同规模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交通供给水平滞后于交通需求,导致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加剧,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的障碍。为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交通问题,从需求侧入手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不仅效果显着而且利于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深入研究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可以科学地引导居民的出行,促进公共交通的使用,从而优化出行结构,平衡交通供需。本文对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和选择机理,比较不同规模的城市的差异,为相关部门制定因地制宜的交通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山西省城市居民出行选择行为和意向调查数据,研究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和出行方转移意愿。首先,对居民选择公交车出行的因素和机理进行研究。分别利用大、中、小3个城市的数据,以个人属性、出行偏好、交通供给、公交出行行为、出行特性和公交出行为作为潜在变量,选取了26个相关变量为观测变量,构建了居民公交出行方式选择结构方程模型,并使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再将所有调查城市的数据进行整合,在原有变量的基础上,新增城市规模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城市规模对居民选择公交出行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类潜在变量对居民的公交出行选择有显着的影响,且不同规模的城市,影响因素存在差异,较大规模城市的居民比较小规模城市的居民更倾向于乘坐公共交通。然后,对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进行研究。针对大、中、小3个城市的数据,使用MIMIC模型将影响出行偏好的个人属性原因变量与解释出行偏好的指标变量进行关联,构建居民出行偏好态度模型。然后,将出行偏好引入巢式Logit模型,选取包括出行偏好在内的19个自变量构建了居民出行方式选择SEM-Logit模型,发现个人属性、出行活动属性、环境属性和交通方式属性对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步行/自行车的使用产生影响,但对每个城市的出行者而言,具体的影响因素有差异。再将所有调查城市的数据进行整合,新增城市规模变量构建SEM-Logit模型,研究城市规模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是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显着因素,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意愿增加。最后,对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意向进行研究。对各个城市实施公交刷卡6折制和公交刷卡5折制的条件构建了居民出行方式转移意愿二项Logit模型,使用概率集计法预测了各城市中有方式转移意愿的居民比率。研究发现实施公交优惠政策后大量居民愿意乘坐公交车出行,且中等城市居民转移意愿最强烈,小城市居民对折扣最敏感。再针对大城市开通地铁后的情形进行假设,构建地铁出行方式转移意愿二项Logit模型,使用概率集计法预测了愿意乘坐地铁出行的居民比率,发现对大城市居民而言,地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为不同规模的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和优化居民的出行结构提供了参考。
二、大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政策视角下城市交通治理模式发展趋势的推演(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2 城市交通规划的新时代 |
2.1 学术研究特征 |
2.1.1 交叉融合 |
2.1.2 硬技术转向软科学 |
2.2 学科建设特征 |
2.3 新时代大门的钥匙 |
2.3.1 世界观正在巨大的冲击中嬗变 |
2.3.2 方法论正在迅速的成长中革新 |
3 交通治理政策的特征归纳 |
3.1 政策的基石——内涵 |
3.2 政策的推手——需求 |
3.2.1 特征研究趋向多元化、人性化 |
3.2.2 交通需求的管理研究仍以经验借鉴为主 |
3.3 政策的路径——循证 |
3.3.1 交通政策的过程研究趋向量化 |
3.3.2 交通政策的实践中治理思想逐渐主导 |
4 三种典型政策的发展特征 |
4.1 停车收费 |
4.2 拥堵收费 |
4.3 限行政策 |
5 走向精准化、差异化的治理模式 |
(2)建成环境与交通需求管理的协同效应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建成环境与出行行为关系研究综述 |
第一,样本细分问题。 |
第二,可变面积单元问题(the modifiable area unit problem,MAUP)。 |
第三,建成环境的阈值效应。 |
第四,建模技术及方法。 |
2 交通需求管理与出行行为关系研究综述 |
3 建成环境与交通需求管理的协同效应解析 |
第一,政策导向问题。 |
第二,土地利用导向问题。 |
4 研究展望 |
图表来源: |
(3)共享出行对城市交通拥堵的缓解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课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共享出行与交通拥堵管理的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交通拥堵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共享出行及交通出行模式选择研究现状 |
1.2.3 共享出行对交通拥堵缓解作用的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课题研究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共享出行与交通拥堵管理的相关理论 |
2.1 城市交通拥堵的成因及管理重点 |
2.1.1 城市交通拥堵理论 |
2.1.2 交通需求管理理论 |
2.1.3 公共交通需求理论 |
2.2 共享出行相关概念与理论 |
2.2.1 共享出行的技术属性 |
2.2.2 共享出行的社会属性 |
2.2.3 经济学视角下的共享出行 |
2.3 共享出行辅助城市交通拥堵管理的理论基础 |
2.3.1 经济人假设理论和效用理论 |
2.3.2 交通供需市场调控理论 |
2.3.3 合作竞争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共享出行通过促进非机动车出行缓解城市整体交通拥堵 |
3.1 研究设计 |
3.1.1 数据收集 |
3.1.2 描述性统计结论 |
3.1.3 共享单车对非机动车出行促进作用的模型设定 |
3.2 共享单车对非机动车出行促进作用实证结果 |
3.3 城市功能分区和地理位置属性对共享单车替代作用的影响研究 |
3.3.1 地理异质性——城市功能分区 |
3.3.2 城市地理异质性的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享出行通过降低机动车流量缓解早晚高峰交通拥堵 |
4.1 研究设计 |
4.1.1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 |
4.1.2 数据收集 |
4.1.3 模型设定 |
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2.1 无桩共享单车进入对机动车出行订单的影响 |
4.2.2 跨拥堵级别影响的异质性 |
4.3 潜在机制研究 |
4.3.1 无桩共享单车作为公共交通站点的接驳工具 |
4.3.2 城市中心效应的异质性 |
4.4 稳健性检验 |
4.4.1 平行趋势检验 |
4.4.2 空间计量模型 |
4.4.3 基于共享单车可得性的稳健性检验 |
4.4.4 替换因变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共享出行通过协助公共交通系统缓解工作日交通拥堵 |
5.1 数据收集与模型设定 |
5.1.1 共享乘车订单数据及地铁系统数据收集 |
5.1.2 模型设定 |
5.2 实证结果 |
5.2.1 主模型结果 |
5.2.2 对不同距离长度下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影响分析 |
5.2.3 对既有及新增站点的不同影响分析 |
5.2.4 网络分析 |
5.3 稳健性检验 |
5.3.1 主结论稳健性检验 |
5.3.2 复杂网络分析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利用共享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优化策略 |
6.1 共享出行对城市交通拥堵缓解作用的总结 |
6.1.1 利用共享出行促进城市非机动车出行 |
6.1.2 利用共享出行降低城市机动车流量 |
6.1.3 利用共享出行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使用 |
6.1.4 利用共享出行减少城市工作日的拥堵 |
6.1.5 利用共享出行缓解城市早晚高峰的严重拥堵 |
6.1.6 利用共享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调节因素 |
6.2 共享出行在未来对城市交通拥堵缓解作用的展望 |
6.3 利用共享出行对城市交通拥堵进行缓解的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出行行为影响机理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硏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综合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拥堵收费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论证分析 |
2.1 拥堵收费策略 |
2.1.1 拥堵收费策略机理 |
2.1.2 拥堵收费策略类型 |
2.1.3 国外拥堵收费策略实施方法及效果研究 |
2.2 可交易通行权策略 |
2.2.1 可交易通行权策略工作机制 |
2.2.2 可交易通行权策略机理 |
2.3 拥堵收费和可交易通行权关联性及差异性分析 |
2.4 基于拥堵收费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2.4.1 区域化策略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
2.4.2 基于交通控制小区划分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可行性分析 |
2.5 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工作机理及优势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交通控制小区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收取单元划分 |
3.1 交通控制小区划分 |
3.1.1 交叉口关联度 |
3.1.2 谱聚类算法 |
3.1.3 基于多路谱聚类算法的交通控制小区划分技术 |
3.1.4 交通控制小区微调、合并和分割技术 |
3.2 基于交通控制小区的交通影响因素指数计算 |
3.2.1 交通控制小区的交通影响因素指数影响因素 |
3.2.2 基于熵权-TOPSIS合成模型的交通影响因素指数多指标集成 |
3.3 基于交通影响因素指数的交通控制小区通行权收取数量 |
3.3.1 交通影响因素指数及通行权收取数量对照表确定 |
3.3.2 交通影响因素指数及通行权收取数量对照表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下的出行者出行行为影响建模 |
4.1 出行行为研究理论基础 |
4.1.1 非集计模型基本理论 |
4.1.2 常用的Logit模型 |
4.2 Nested Logit(NL)模型构建 |
4.2.1 基本思想框架 |
4.2.2 出行者异质性 |
4.2.3 出行者出行目的 |
4.2.4 基于NL模型的出行行为预测模型 |
4.2.5 基于LOGSUM的模型层间联系搭建 |
4.2.6 PA矩阵转换成OD矩阵 |
4.3 数据调查方法及结果分析 |
4.3.1 调查方法 |
4.3.2 调查方案及调查问卷的内容 |
4.3.3 RP出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4.3.4 SP出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4.3.5 基于RP+SP的 NL模型参数标定 |
4.4 出行行为影响模型与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优化模型耦合思想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差异化目标导向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优化模型 |
5.1 基于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的多用户及系统均衡分配模型 |
5.1.1 传统的交通网络均衡模型 |
5.1.2 基于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的多用户交通网络均衡条件 |
5.1.3 基于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的多用户及系统均衡分配模型构建 |
5.1.4 模型求解方法 |
5.2 路网容量最大化导向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研究 |
5.2.1 路网容量最大化目标的研究必要性 |
5.2.2 路网服务水平的限制条件 |
5.2.3 环境容量约束条件 |
5.2.4 基于路网容量最大化的双层规划模型 |
5.3 路网容量最大化导向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求解 |
5.3.1 基于变分不等式的灵敏度分析 |
5.3.2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双层规划模型求解方法 |
5.4 社会福利最大化导向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研究 |
5.4.1 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的研究必要性 |
5.4.2 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需求计算 |
5.4.3 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双层规划模型 |
5.5 社会福利最大化导向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求解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系统稳定性研究及保障方法 |
6.1 基于蛛网理论的交易系统稳定性分析 |
6.1.1 蛛网理论 |
6.1.2 简单路网系统稳定性分析 |
6.1.3 复杂路网下供需与价格关系及系统稳定性分析 |
6.1.4 可交易通行权系统稳定性的敏感性分析 |
6.2 出行者与交易所之间交易履约行为策略的演化稳定分析 |
6.2.1 信用风险及履约率 |
6.2.2 履约监管演化博弈论模型 |
6.2.3 演化稳定性分析 |
6.2.4 履约率与交易价格之间的定量关系 |
6.3 购买者和出售者之间订单交易履约行为策略的演化稳定分析 |
6.3.1 订单履约率下的博弈行为 |
6.3.2 演化稳定性分析 |
6.3.3 订单履约率与交易价格之间的定量关系 |
6.4 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收取识别技术及交易平台框架构建 |
6.4.1 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收取识别技术及流程 |
6.4.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交易平台框架构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例分析 |
7.1 路网基本概况 |
7.1.1 路段流量调查 |
7.1.2 交叉口流量调查 |
7.1.3 公共交通调查 |
7.1.4 停车实施调查 |
7.2 常规状态下的交通分配结果 |
7.2.1 初始交通控制小区划分 |
7.2.2 不同出行目的下异质性出行群体PA分布 |
7.2.3 交通分配结果分析 |
7.3 目标导向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模拟研究 |
7.3.1 初始交通控制小区通行权收取数量 |
7.3.2 路网容量最大化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模拟结果 |
7.3.3 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模拟结果 |
7.4 模拟结果比较及分析 |
7.4.1 路网运行状况评价 |
7.4.2 路网容量状况评价 |
7.4.3 路网稳定性状况评价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7)绿色交通视角下黄冈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 |
1.4.1 绿色交通 |
1.4.2 停车设施 |
1.4.3 停车设施规划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绿色交通及相关理念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念 |
2.1.2 低碳交通理念 |
2.1.3 TOD发展模式 |
2.1.4 绿色交通理念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关于停车设施规划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2 关于绿色交通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
2.3 国内外停车案例研究 |
2.3.1 新加坡 |
2.3.2 香港 |
2.3.3 杭州 |
2.3.4 郴州 |
2.4 停车设施规划的发展变化 |
2.4.1 传统停车设施及其规划 |
2.4.2 新时代交通发展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色交通视角下的停车设施规划研究 |
3.1 绿色交通的影响与发展特征 |
3.1.1 绿色交通理念影响下的交通要素发展 |
3.1.2 绿色交通的发展特征 |
3.2 绿色交通与停车设施规划的衔接要点 |
3.2.1 体现交通发展绿色化的停车设施规划 |
3.2.2 体现交通环境绿色化的停车设施规划 |
3.2.3 体现交通工具绿色化的停车设施规划 |
3.2.4 体现交通管理绿色化的停车设施规划 |
3.3 绿色交通视角下停车设施规划方法 |
3.3.1 总量控制且差异供给的停车需求预测 |
3.3.2 因地制宜的建筑物配建停车指标 |
3.3.3 灵活调整的低影响路边停车设置 |
3.3.4 集约高效的路外公共停车场布局 |
3.3.5 通过需求管理优化出行的停车管理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冈市中心城区停车现状调查 |
4.1 黄冈市中心城区社会经济及城市交通现状 |
4.1.1 黄冈市社会经济概况 |
4.1.2 城市交通概况 |
4.2 黄冈市中心城区城市停车设施供给现状 |
4.2.1 小汽车保有量与泊位总体情况 |
4.2.2 各类停车设施供应特征 |
4.2.3 停车设施供需现状评价 |
4.3 相关群体停车特征调查与分析 |
4.3.1 相关群体调研与咨询 |
4.3.2 停放时间特征分析 |
4.4 现状停车问题总结 |
4.4.1 车位总量不足且违章现象严重 |
4.4.2 路内停车位停放秩序混乱 |
4.4.3 空间分布不均且供需差异大 |
4.4.4 公共服务设施周边停车设施不足 |
4.4.5 停车设施建设滞后 |
4.4.6 停车管理滞后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冈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规划研究 |
5.1 停车需求预测与发展策略 |
5.1.1 总体发展态势 |
5.1.2 机动车发展预测 |
5.1.3 停车需求预测 |
5.1.4 差异化分区分类预测 |
5.1.5 城市停车发展策略 |
5.2 路外公共停车设施规划 |
5.2.1 布局规划 |
5.2.2 建设形式 |
5.3 路内停车设施规划 |
5.3.1 路内停车方案 |
5.3.2 路内停车管理措施 |
5.4 建筑物配建停车标准 |
5.4.1 黄冈市建筑分类 |
5.4.2 黄冈市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标准 |
5.4.3 充电桩配建要求 |
5.5 停车管理政策 |
5.5.1 市场化停车收费制度 |
5.5.2 停车产业化发展政策 |
5.5.3 停车执法管理政策 |
5.5.4 停车智能化信息化政策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系统动力学视角下兰州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提出 |
1.1.2 实践背景 |
1.1.3 学术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交通拥堵评价相关研究现状 |
1.3.2 交通拥堵成因分析相关研究现状 |
1.3.3 交通拥堵治理对策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4.1 兰州市交通拥堵现状分析 |
1.4.2 兰州市交通拥堵成因分析 |
1.4.3 兰州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1.4.4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相关治堵措施仿真及分析 |
1.4.5 兰州市交通拥堵治理对策及建议 |
1.5 研究方法 |
1.5.1 调查研究法 |
1.5.2 文献研究法 |
1.5.3 问卷调查法 |
1.5.4 系统动力学的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6.1 论文结构 |
1.6.2 论文技术路线框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相关理论 |
2.1.1 城市交通相关理论 |
2.1.2 交通拥堵相关理论 |
2.1.3 国内外城市交通治理主要措施 |
2.2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2.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2.2.2 系统动力学的几个核心概念 |
2.2.3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 |
2.2.4 系统动力学研究交通拥堵问题的优势和可行性 |
第三章 兰州市城市交通拥堵分析 |
3.1 兰州市交通发展现状及评价 |
3.1.1 城市道路网络现状及评价 |
3.1.2 道路交通运行现状及评价 |
3.1.3 城市公交系统现状及评价 |
3.1.4 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评价 |
3.1.5 私人交通工具现状及评价 |
3.1.6 居民出行特征现状及评价 |
3.1.7 城市停车系统现状及评价 |
3.2 兰州市交通拥堵成因分析 |
3.2.1 基于文献研究法的交通拥堵影响因素归纳 |
3.2.2 基于兰州交通现状的致堵成因分析 |
3.2.3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兰州致堵成因分析 |
3.2.4 兰州市城市交通拥堵致堵成因清单 |
3.2.5 兰州市城市交通拥堵关键致堵成因详析 |
第四章 兰州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4.1 系统边界与模型要素 |
4.1.1 系统边界 |
4.1.2 模型要素 |
4.2 系统反馈结构 |
4.2.1 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
4.2.2 系统因果回路图 |
4.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4.3.1 模型基本假设 |
4.3.2 模型存量流量图 |
4.3.3 模型相关数据 |
4.3.4 模型系统动力学方程 |
4.4 模型检验 |
第五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治堵对策仿真与分析 |
5.1 模型原始情景运行结果分析 |
5.1.1 主城区GDP发展趋势 |
5.1.2 主城区常住人口发展趋势 |
5.1.3 主城区城市道路里程发展趋势 |
5.1.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发展趋势 |
5.1.5 主城区小汽车保有量发展趋势 |
5.1.6 主城区载货汽车保有量发展趋势 |
5.1.7 主城区居民出行总量发展趋势 |
5.1.8 主城区地面公交出行量发展趋势 |
5.1.9 主城区小汽车出行量发展趋势 |
5.1.10 轨道交通出行量发展趋势 |
5.1.11 主城区道路交通承载能力发展趋势 |
5.1.12 主城区机动车出行数量发展趋势 |
5.1.13 兰州市主城区交通拥挤程度发展趋势 |
5.2 相关治堵措施实施仿真与分析 |
5.2.1 增加道路建设投资比例影响仿真与分析 |
5.2.2 增加轨道交通投资比例影响仿真与分析 |
5.2.3 限行政策影响仿真与分析 |
5.2.4 限货政策影响仿真与分析 |
5.2.5 限号政策影响仿真与分析 |
5.2.6 限制市域大巴入城量影响仿真与分析 |
5.2.7 各类治堵对策实施效果对比(多因素对比)分析 |
第六章 兰州市交通拥堵治理对策及建议 |
6.1 交通供给管理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
6.1.1 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公共交通 |
6.1.2 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优化城市路网结构 |
6.1.3 建设立体交通提高各类交通工具衔接水平 |
6.1.4 建设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
6.1.5 加快停车设施建设提升静态交通疏导水平 |
6.2 交通需求管理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
6.2.1 引导居民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出行量 |
6.2.2 分散城市功能疏导交通流量 |
6.2.3 实施交通限行政策 |
6.2.4 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限购政策 |
6.2.5 必要时启动收取交通拥堵费政策 |
6.3 交通运行管理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
6.3.1 优化道路交通运行组织 |
6.3.2 提高应对突发性拥堵的能力 |
6.3.3 加大交通执法力度 |
6.4 交通主体管理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
6.4.1 科学规划城市交通 |
6.4.2 提升交通决策开放水平 |
6.4.3 重视交通文明教育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成果与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兰州市交通拥堵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F市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历史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历史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基本假设及研究内容 |
1 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问题的基本假设 |
2 研究内容 |
(三)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
1 相关概念 |
2 研究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既有理论研究 |
1 文献统计分析 |
2 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研究综述 |
(二)交通系统管理与交通需求管理角度的研究 |
1 文献统计分析 |
2 交通需求管理(TDM)研究综述 |
(三)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研究 |
1 文献统计分析 |
2 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研究综述 |
三、F市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的现状问题 |
(一)城市概况 |
1 F市城市及交通概况 |
2 F市空间结构概况 |
(二)F市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问题 |
1 F市公共交通设施发展较慢 |
2 F市停车不规范 |
3 F市公共交通现状 |
四、国内外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经验借鉴 |
(一)国外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经验 |
1 新加坡公共交通政策与创新方案 |
2 韩国首尔市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经验 |
3 英国伦敦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经验 |
(二)国内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经验 |
1 广州市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经验 |
2 武汉市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经验 |
3 北京市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经验 |
五、F市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对策 |
(一)公交优先 |
1 “公交优先”组织原则 |
2 “公交优先”原则的具体实施方式 |
(二)规范停车 |
1 停车收费制度 |
2 优化停车设施 |
(三)TOD模式的发展方向 |
1 TOD模式的特点 |
2 加强综合管理的力度 |
六、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1 重点发展公共交通 |
2 以TOD模式为未来发展方向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1 研究方法的不足 |
2 研究内容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不同规模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1.2.2 出行方式选择的建模方法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出行方式选择的含义 |
2.2 结构方程模型 |
2.2.1 SEM的基本原理 |
2.2.2 传统SEM与偏最小二乘法SEM的比较 |
2.2.3 多指标多原因模型 |
2.2.4 信度和效度检验 |
2.2.5 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 |
2.3 非集计模型 |
2.3.1 二项Logit模型 |
2.3.2 多项Logit模型 |
2.3.3 有序Logit模型 |
2.3.4 巢式logit模型 |
2.3.5 Logit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方法 |
2.3.6 非集计模型的集计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设计 |
3.1.1 调查方法 |
3.1.2 问卷设计 |
3.2 调查实施及数据检验 |
3.2.1 调查地点的选择 |
3.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2.3 数据检验 |
3.3 描述性统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规模城市居民公交出行方式选择机理研究 |
4.1 理论模型的假设和构建 |
4.2 模型的检验和估计 |
4.2.1 大城市SEM的检验和估计 |
4.2.2 中等城市SEM的检验和估计 |
4.2.3 小城市SEM的检验和估计 |
4.2.4 所有城市SEM的检验和估计 |
4.3 模型结果分析 |
4.3.1 不同规模的城市的对比分析 |
4.3.2 影响因素的总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规模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及意向研究 |
5.1 MIMIC模型的构建和估计 |
5.2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研究 |
5.2.1 大城市NL模型的估计结果 |
5.2.2 中等城市NL模型的估计结果 |
5.2.3 小城市NL模型的估计结果 |
5.2.4 所有城市NL模型的估计结果 |
5.3 情境假设下居民公共交通选择意向研究 |
5.3.1 公交优惠政策对居民出行方式转移的影响 |
5.3.2 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对太原市居民出行方式转移的影响 |
5.4 措施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大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政策视角下城市交通治理模式发展趋势的推演[A]. 李佳敏,郭亮,罗佳.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交通规划), 2021
- [2]建成环境与交通需求管理的协同效应研究展望[J]. 丁川,张慧,杨励雅,曹新宇.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1(04)
- [3]共享出行对城市交通拥堵的缓解作用研究[D]. 秦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基于熵权TOPSIS法的交通需求管理多维综合评价[J]. 孙超,陈小鸿,张俊峰,韩广广. 城市交通, 2021(04)
- [5]基于出行行为影响机理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 李维佳. 长安大学, 2021(02)
- [6]基于交通需求管理的保定市主城区停车规划策略研究[D]. 赵玉川.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7]绿色交通视角下黄冈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规划研究[D]. 战永祥.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系统动力学视角下兰州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研究[D]. 韩家福. 兰州大学, 2020(01)
- [9]F市公共交通设施使用管理问题研究[D]. 包含.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10]不同规模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机理研究[D]. 郭季. 长安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