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盗窃既遂的认定标准

网络盗窃既遂的认定标准

论文摘要

网络盗窃作为盗窃罪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既遂标准应当与普通盗窃罪相同,但在适用上有其应当特别注意的一些问题。对于盗窃罪的既遂标准,理论界有诸多观点,笔者较为赞成失控说。笔者认为,学界的其他观点都无法适用于网络盗窃,各学说本身也有不合适之处。网络盗窃区别于普通盗窃的实质特征,同时也是网络盗窃的共同特点:网络盗窃都与计算机数据库有关。网络盗窃行为人往往都通过各种方式取得账号、密码,这些操作、直接或间接修改数据库的权限,取得或转移账号中的资产。明确这一点,对于网络盗窃既遂标准在实践中的确定与适用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失控说可以适用于无形财产,失控说适用于该类盗窃犯罪较其他学说都更加适宜,能很好地解决这一实践难题,使问题清晰,解决问题方式也符合网络盗窃的特征。并针对网络盗窃这一犯罪,对失控说的适用进行了论证。与普通盗窃不同,在网络盗窃中有三方主体涉及其中,一是犯罪行为人,二是财产所有人,三是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是指银行、游戏服务商等等。在网络盗窃中,被盗的财物都不是单纯地被财产所有人控制,财物都是由网络服务者和财产所有人同时控制的。笔者认为,失控说适用于网络盗窃更加合适,同时失控标准适用于网络盗窃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不以犯罪行为人取得权限为标准;(二)不能单纯以财产所有人失控为标准;(三)以财产所有人与服务提供者共同失控为既遂标准;(四)区分对财物转移后的控制状态;1.如果犯罪分子对财物的转移只是在同一网络服务提供者控制下的转移,尚未对财物进行提取或是使用的,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仍然是未遂状态。2.如果犯罪分子对财物的转移是不同网络服务提供者间的转移,则一但转移就构成既遂。(五)以虚拟财产为犯罪对象的网络盗窃以虚拟财产失控为既遂标准。

论文目录

  • 摘要
  • 序言
  • 第一章 网络盗窃的概念和特征
  • 一、网络盗窃的概念界定
  • 二、网络盗窃的实质特征
  • 三、网络盗窃的种类及案例
  • (一) 盗窃网上银行电子货币
  • (二) 盗窃网络平台虚拟财产
  • (三) 盗窃网络服务
  • 第二章 不适用于网络盗窃的既遂标准评析
  • 一、接触说
  • (一) 不宜适用于网络盗窃
  • (二) 接触说缺乏公平性,随意性过大
  • (三) 既遂与否不能体现行为危害性的差别
  • (四) 与社会大众一般标准相悖
  • 二、转移说
  • (一) 不宜适用于网络盗窃
  • (二) 犯罪既遂标准应当有其明确性
  • (三) 该说也不能体现犯罪既遂、未遂之间的实质差别
  • 三、藏匿说
  • (一) 不宜适用于网络盗窃
  • (二) 藏匿行为并非犯罪行为的实行行为,不宜作为既遂标准
  • (三) 忽视了一类犯罪,局限于特定犯罪形态
  • (四) 盗窃行为与藏匿行为无必然的共存关系
  • 四、损失说
  • (一) 不宜适用于网络盗窃
  • (二) 该说的标准不明确,损失的概念非常宽泛
  • (三) 主客观无法统一
  • 六、控制说
  • (一) 不宜适用于网络盗窃
  • (二) 学界赞同该说的主要理由
  • (三) 控制说存在的问题
  • 七、失控+控制说
  • 第三章 适用于网络盗窃罪的失控说既遂标准评析
  • 一、失控说可以适用于无形财产
  • 二、满足实践对犯罪行为处罚的需要
  • 三、符合社会大众的一般判断标准
  • 四、失控说举证上科学公平合理
  • 五、危害结果的理解
  • 六、失控说下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
  • 七、从刑法保护的角度出发,而非犯罪行为人角度
  • 第四章 网络盗窃既遂标准的适用
  • 一、网络盗窃的控制关系
  • 二、网络盗窃失控说的适用
  • (一) 不以犯罪行为人取得权限为标准
  • (二) 不能单纯以财产所有人失控为标准
  • (三) 以财产所有人与服务提供者共同失控为既遂标准
  • (四) 区分对财物转移后的控制状态
  • (五) 以虚拟财产为犯罪对象的网络盗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共同正犯整体既遂之部分未遂形态研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8(03)
    • [2].诱惑侦查下贩卖毒品罪既遂标准二阶论[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19(06)
    • [3].盗窃未遂与既遂的区分及扒窃概念的界定[J]. 中国检察官 2017(16)
    • [4].路某的行为是否属故意伤害既遂[J]. 派出所工作 2017(09)
    • [5].论诈骗罪的既遂认定[J]. 商 2016(11)
    • [6].浅析贩卖毒品罪既遂标准问题[J]. 法制与社会 2016(27)
    • [7].论盗窃罪数额犯的既遂标准[J]. 人民检察 2014(19)
    • [8].危险犯“既遂”后中止新论[J]. 清华法律评论 2014(01)
    • [9].罪犯自杀的规律与排查防范机制的构建[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0(01)
    • [10].危险犯既遂后犯罪中止之否定及理论评介[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0(02)
    • [11].论抢劫罪的既遂标准[J]. 法制博览 2016(15)
    • [12].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既遂标准探析[J].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5(01)
    • [13].论危险犯的既遂后自动恢复[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5(05)
    • [14].论诈骗罪的既遂标准[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09)
    • [15].浅析盗窃罪既遂的标准[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06)
    • [16].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既遂形态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1(27)
    • [17].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既遂形态研究[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5)
    • [18].强奸罪共同犯罪中既遂与未遂的认定[J]. 人民司法 2011(12)
    • [19].浅论入户盗窃的既遂与未遂[J]. 法制与社会 2013(10)
    • [20].论拐卖妇女、儿童罪既遂的判断标准[J]. 法治研究 2013(04)
    • [21].拐卖妇女、儿童罪既遂标准研究[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11)
    • [22].绑架罪的既遂标准探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3].行为犯既遂后中止的法理分析[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 [24].论盗窃罪既遂未遂的区分标准和具体认定[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0(05)
    • [25].网络盗窃既遂标准的确立[J].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0(06)
    • [26].对盗窃共犯能否按参与程度区分既遂与未遂[J]. 人民检察 2008(01)
    • [27].共同犯罪的着手实行与既遂认定[J]. 学术交流 2015(06)
    • [28].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12)
    • [29].论绑架罪的既遂标准[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08)
    • [30].受贿罪既遂标准探讨[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08)

    标签:;  ;  ;  ;  

    网络盗窃既遂的认定标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