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用心灵感悟音乐,音乐创新教学思路构建

让小学生用心灵感悟音乐,音乐创新教学思路构建

郝红儒沈阳铁路第五小学110005

【摘要】音乐是一种艺术体现形式,在人类的发展中能够看出,音乐能够对人的情绪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有效地培养人的情感,促进人类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社会的发展中,音乐是一门具有交流功能的语言,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而展开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对于小学生的个性化和身心健康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在研究小学音乐创新教学思路的基础上,对音乐学习中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利用音乐为学生带来美的体验。

【关键词】音乐教学;教学思路;用心感悟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7-115-01

引言:在传统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主要目的在于对小学生展开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如学会认识音谱、学会个别的乐器。这种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活动忽视了音乐的本质特点,即以音乐作为交流的方式,让小学生能够感受到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因而要不断改进当下的音乐教学理念,构建创新型的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一、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学活动作为一个“副科”存在,一个星期往往只有两个课时左右,由教师根据音乐教材,教授学生进行打拍子、认识乐谱、学会一些经典曲目的歌唱的技巧等等。在此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掌握一些音乐技巧,其音乐审美能力、音乐的素养等都无法构建起来,整体上而言,小学生是用技巧来感受音乐的。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通过音乐来推动学生身心发展的音乐教学目的。因而如何推动学生用心来感受音乐,首要之义是要求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学习的主体性,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发展基于教材内容展开积极向上的音乐的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主观选择性,展开音乐曲目的选择,并且由此展开灵活的教学活动。如根据最近流行的音乐曲目来指导学生进行乐谱的认知,并且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演唱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对于曲目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二次创作,从而赋予音乐更多的内涵,也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另外是发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够拓宽音乐的学习时间,如学生自觉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进行音乐曲目的哼唱,在哼唱的过程中保持着一个平静的心态。

二、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

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示范性的演唱,学生在下面跟唱的形式来完成一个音乐曲目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式较为枯燥,音乐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会大大降低。因而要求能够创设丰富的音乐教学活动形式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用心感受音乐的机会。第一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音乐教学活动。如在学习《打麦号子》的时候,教师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内每一个人分唱一句歌词,由此在互动中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并且有的学生会采用声嘶力竭的方式来唱高潮部分,在此过程中,小组内的其他学生会被其的情绪所感染,从而能够敢于并且勇于将自己对歌曲的感悟“唱”出来;第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给学生丰富多样的音乐教学资源内容。如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主要的教学工具是音乐碟片以及教师的演唱示范,而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强烈,无法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在歌曲演唱中,而通过视频网络的方式,能够实现对音乐背景以及音乐表演现场的播放,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情境,让学生能够更轻易地融合到音乐的内容表达中。同样,《打麦号子》现场版具有“很燃”的渲染效果,学生通过对《打麦号子》演唱视频的观看,能够更加轻易地融入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中,从而自行用心去演唱这首歌曲。第三是教师还可以通过创新音乐教学内容的方式来提高小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能力。如不同的乐器所具有的音色不同,用来演绎同一首曲目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同,在小学生音乐教学中的乐器教学只有较为便携的、易学的竖笛教学,而当前教师通过创新多种乐器形式的教学方式,来为小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音乐情感感悟。

三、为小学音乐健全音乐教学考核制度

传统中的小学音乐教学考核方式是在期末的时候,学生每个人演唱或吹奏一段曲目,并且由教师对学生当场的演唱情况进行评分。这种考核制度过于单一且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音乐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当前需要重新设定小学音乐教学考核制度的方式来推动学生对音乐有更亲密的认知,从而能够用心去感悟音乐。众所周知,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拥有良好的乐感,能够很好的进行音乐演唱,有的学生确实先天五音不全,但是这并不影响其感受音乐的美。当前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要求能够丰富教学考核的形式,如学生在期末的音乐考核中,能够自行选择考核方式,如可以通过唱一首自己喜欢的曲目、选择乐器演奏一首音乐,或是对一首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进行口语的表达等形式多样的考核形式,从而为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学生能够融入到音乐学习中,能够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表达形式以及音乐的类型。如有的学生静心学习并且自行展开民乐《江南丝竹》的背景学习,并且通过反复的用心听,最终同《江南丝竹》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这离不开教师对音乐学习环境的营造以及展开对音乐的学习的有效指导。

四、结语

总之,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能够用心灵去感悟音乐中的美,利用音乐实现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而推动学生利用音乐来完成自身与外界的交流活动。因而要求小学音乐教学活动能够以学生的主体性为主,即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要角色,而不是为了完成某种教学目的而展开的教学活动,要求通过小学音乐教学后,小学生能够自主的完成音乐的审美体验;其次是要求能够采用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方式,为小学生用心感悟音乐提供更多的形式;最后是要求能够创新改变小学音乐的教学考核方式,淡化音乐技能考核突出音乐的审美作用。

参考文献:

[1]文星裕.小学音乐创新教学初探——让学生用心灵感悟音乐[J].北方音乐,2017,37(11):186-186.

[2]王福德.浅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神州,2018(7):102-102.

[3]莫坤怡.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与理念的改革与创新[J].求知导刊,2017(11):138-141.

标签:;  ;  ;  

让小学生用心灵感悟音乐,音乐创新教学思路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