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彝语腊鲁话研究

新平彝语腊鲁话研究

论文摘要

论文对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建兴乡彝语腊鲁话的结构和功能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语言结构部分,采用参考语法的研究范式和体例,以现代描写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理论为指导,从语音、词汇、语法展现了腊鲁话的基本面貌;语言的功能使用部分,借助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腊鲁人居住比较集中的两个区域——马鹿塘村和磨味村的语言保持及青少年的词汇磨蚀进行了探讨。论文共由九章组成。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是论文的引题部分,“第一章绪论”回顾了彝语方言研究的现状和动态,引出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意义;“第二章新平建兴乡彝族腊鲁人的概况及调查点概况”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概述了建兴的腊鲁人生活、文化、风俗、经济等基本情况。第三章到第七章属于论文的主体部分,重点对腊鲁话的语音、词汇、词类、语法等进行条分缕析,其中,“第三章语音”,描写总结了腊鲁话的声母、韵母、声调及音变的各种情况;“第四章词汇”分析了腊鲁话的构词法及词汇系统的组成;“第五章词类”,详细归纳了腊鲁话的十二种词类系统;“第六章词组”和“第七章句子成分”分别对腊鲁话的词组和句法成分进行了描写和总结;“第八章句子类型”把腊鲁话的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两类,并分别描写了单句和复句的基本形态。论文的第九章主要从语言的功能的视角,分析腊鲁人的语言使用情况,同时对部分青少年的词汇磨蚀进行相关探讨。论文最后附有新平建兴彝语腊鲁话的词汇表、长篇语料及调查问卷。通过系统描写分析,我们发现新平建兴的腊鲁话主要有下面一些特征:一、新平彝语腊鲁话的语音特征:声母系统中,塞音、塞擦音和擦音皆有清浊对立,且塞音、塞擦音的清音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浊音没有送气音;没有送气擦音和舌尖中音;韵母松紧对立,但分布不平衡;有三种调类;音节结构简单,全部为开音节;语流音变和句尾合音现象普遍。二、词序是新平彝语腊鲁话的主要构词途径。构词方式有十种。有为数不多的前加词和后加词,大多集中在名词类;谓词性词语的语法范畴相对简单,用分析性的手段表示体、态、式的区别;量词比较丰富,能描摹事物的性状和特点,存在有限的反响型量词;有丰富的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三、虚词和语序是新平建兴腊鲁话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单句中,“主语+宾语+谓语”是新平彝语腊鲁话的主要语序结构;复句中,各单句之问的内在联系既可以通过语义组合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关联词来连接,但后者数量比较有限,大多为汉语借词。四、建兴的腊鲁人聚居区语言保持差并不一致,其中,磨味的腊鲁人母语保持良好,这与他们较强的母语态度和浓厚的乡土观念有关;马鹿塘的腊鲁人母语已呈衰变趋势,尤其是离开母语环境的马鹿塘的腊鲁青少年,母语磨蚀是明显的,在年龄和受蚀时问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相关动态
  • 一、彝语各方言土语的结构描写研究
  • 二、少数民族语言保持和磨蚀研究
  • 第三节 主要内容、方法及预期目标
  • 一、主要内容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预期目标
  • 第二章 新平彝族腊鲁人概况
  • 第一节 新平县概况及腊鲁人历史
  • 一、新平县概况
  • 二、关于腊鲁人
  • 第二节 腊鲁人现状及其文化
  • 一、生产、生活情况
  • 二、服饰和建筑
  • 三、家庭关系和姓氏
  • 四、婚俗、丧俗和生育习俗
  • 五、节日文化
  • 六、民间禁忌及宗教信仰
  • 第三节 调查点及发音合作人概况
  • 第三章 语音
  • 第一节 声母系统
  • 第二节 腊鲁话的韵母系统
  • 第三节 声调及音节结构
  • 一、声调
  • 二、音节结构
  • 第四节 变调和音变
  • 一、语法变调
  • 二、语流音变
  • 第四章 词汇系统
  • 第一节 构词法
  • 一、词的语音形式
  • 二、单纯词和合成词
  • 第二节 词的聚合系统
  •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 二、腊鲁话的汉语借词
  • 三、词义的聚类系统
  • 四、黑话
  • 第五章 词类
  • 第一节 名词
  • 一、名词的类别
  • 二、名词的语法、语义范畴
  • 三、名词的语法功能
  • 第二节 动词
  • 一、动词的分类
  • 二、动词的语法特点
  • 三、动词的语法功能
  • 第三节 形容词
  • 一、形容词的类别
  • 二、形容词的语法范畴
  • 三、形容词的重叠
  • 四、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五、形容词重叠表选择疑问
  • 六、形容词的句法功能
  • 第四节 数词
  • 一、数词的构成
  • 二、数词的语法特征
  • 第五节 量词
  • 一、名量词
  • 二、动量词
  • 三、量词的语法功能
  • 第六节 代词
  • 一、代词的分类
  • 二、代词的句法功能
  • 第七节 副词
  • 一、副词的分类
  • 二、副词的语法功能
  • 第八节 连词
  • 一、词语连词
  • 二、句间连词
  • 第九节 介词
  • 一、介词的分类
  • 二、介词的语法特征
  • 第十节 助词
  • 一、结构助词
  • 二、动态助词
  • 三、语气助词
  • 第十一节 感叹词
  • 一、表示提示
  • 二、表示应答
  • 三、表示内心情绪及感受
  • 四、表示吃惊
  • 第十二节 拟声词
  • 第六章 词组
  • 第一节 词组的种类
  • 一、主谓词组
  • 二、动宾词组
  • 三、偏正词组
  • 四、中补词组
  • 五、并列词组
  • 第二节 几种特殊的词组
  • 一、同位(复指)词组
  • 二、连动词组
  • 三、兼语词组
  • 四、比况词组
  • 第七章 句子成分
  • 第一节 主语谓语宾语
  • 一、主语和谓语
  • 二、宾语
  • 第二节 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
  • 一、定语
  • 二、状语
  • 三、补语
  • 四、独立语
  • 第八章 句子类型
  • 第一节 单句
  • 一、句型
  • 二、几种特殊句式
  • 三、句类
  • 第二节 复句
  • 一、联合复句
  • 二、偏正复句
  • 第九章 腊鲁人的母语保持的个案探讨
  • 第一节 磨味腊鲁人母语使用情况
  •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
  • 二、磨味腊鲁人的语言使用分析
  • 第二节 磨味腊鲁人母语保持与母语态度
  • 一、语言态度与母语保持
  • 二、乡土观念与母语保持
  • 第三节 马鹿塘腊鲁人母语使用情况
  • 一、调查数据来源及样本基本情况
  • 二、马鹿塘腊鲁人的语言使用现状
  • 三、小结
  • 第四节 马鹿塘腊鲁人青少年词汇磨蚀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三、变量与磨蚀组的相关因素分析
  • 四、小结
  • 附录一 话语材料
  • 附录二 词汇表
  • 附录三 新平彝族腊鲁人语言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四 看下面的图用腊鲁话说出物体的名字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声调演变类型学视角下的凤庆俐侎彝语中升24调的平化[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彝语研究概述[J]. 民族翻译 2020(03)
    • [3].“凉山”“圣途”与民俗再现——从彝语电影《我的圣途》说起[J]. 中国艺术时空 2017(03)
    • [4].新平彝语腊鲁话的隐语分类及文化成因分析[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6(06)
    • [5].彝语连读、失音、重叠现象研究[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 [6].彝语配音电视剧的播出与收视分析——以凉山州喜德县实地调查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 2016(07)
    • [7].彝语北部方言语音对应规律研究——以喜德县和米易县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10)
    • [8].浅析彝语语音特征特性[J]. 参花(下) 2020(07)
    • [9].论彝语课程的教材编写——以中央民族大学现行彝语教学为例[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1(02)
    • [10].阿库乌雾彝语诗歌创作中的传统与现代——以《招支格阿鲁魂》为焦点[J]. 阿来研究 2016(02)
    • [11].彝家儿童快乐的节日[J]. 新少年 2017(04)
    • [12].从《猓猡译语》看彝语修饰语的位置[J]. 南开语言学刊 2016(02)
    • [13].垭口(外四篇)[J]. 金沙江文艺 2017(02)
    • [14].分层教学在彝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 新课程(中学) 2017(04)
    • [15].凉山与毕节彝语动植物名词比较研究[J]. 知识窗(教师版) 2017(05)
    • [16].大专院校中彝语文教学情况研究[J]. 毕节学院学报 2014(11)
    • [17].凉山彝语动词音节结构[J]. 文教资料 2014(28)
    • [18].“梅葛”新论——对彝语诗歌总体称谓、形式分类与生态特征的新阐释[J]. 毕节学院学报 2013(12)
    • [19].试析彝语颜色词与方位的对应关系[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 [20].凉山彝语形容词语法特征解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5)
    • [21].彝语语序中的几个问题[J]. 毕节学院学报 2014(05)
    • [22].彝族古代文艺理论及彝语诗歌中的押调实证研究[J]. 毕节学院学报 2013(01)
    • [23].论彝语诗歌“连”的概念及其格律特征[J]. 毕节学院学报 2012(11)
    • [24].仡央语言和彝语的接触关系[J]. 民族语文 2011(01)
    • [25].谈凉山彝语副词词法及其与形容词的区别[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26].彝语广播30年[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09)
    • [27].江城田房彝语结构助词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8].彝语新词术语翻译初探——以黔西北彝语乌撒土语为例[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7(06)
    • [29].诺苏彝语话题的指称特征[J]. 语言研究 2017(01)
    • [30].汉彝语四音格词的比较[J]. 北方文学 2018(18)

    标签:;  ;  ;  ;  

    新平彝语腊鲁话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