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技术信息》编辑部声明

《地球科学技术信息》编辑部声明

一、《地质科技情报》编辑部声明(论文文献综述)

谭方玉[1](2021)在《高密度电法在污水处理厂岩溶探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贵州省某市污水处理工程,位于贵州省某市区城南东向约6千米处,工程中央位置有一河流流过。该应急污水处理工程一期于2013年开始兴建,目前一、二期工程已经完工,三期工程正在施工,主要为处理已经被污染的地下岩溶管道水,在已完工的一、二期污水处理工程场地内,部分场地水泥硬化地面出现开裂现象,为了避免已建项目及拟建项目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查明地下岩溶情况及断层空间分布情况,对应急污水处理装置项目工程一带开展地质、物探工作。本论文依托某污水处理工程场地地质灾害勘查项目选题。高密度电阻率法有抗干扰能力强,分辨率高等优点,故选择高密度电阻率法来开展污水处理工程场地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研究。通过对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数据处理,并结合开展的地质调查工作,进行研究区物探异常推断解译,得到以下主要认识和成果。1、本次物探测量同圈定11个低阻异常,其中推断为地表浮土层和回填土引起的低阻异常共3处;推断为地表排水管引起的低阻异常1处;推断为已蓄水应急池引起的低阻异常1处;推断为断层引起的低阻异常3处;推断为河流引起的假异常1处;推断为岩溶引起的低阻异常2处。确定了2条断层的分布位置和2个岩溶区的基本特征。2、L1号高密度剖面位于河流西侧,其下伏基岩较完整,现状地质灾害进一步发育可能性低。3、L2号高密度剖面位于污水处理工程场地中部,从高密度反演数据可知其东部存在低阻异常,结合现场实地调查东侧高密度低阻异常主要为污水处理厂正在施工的污水沉淀池引起,且上部人员活动少,危险性小,危害性小。4、L3号高密度剖面位于河流转角处,下部有两条断层经过,在建筑物自重、断层、基岩软弱夹层、人类工程活动及河水掏蚀的综合作用下,下部溶蚀严重,现存地质灾害进一步发育的可能性大,危险性大。5、在L3号高密度剖面共布设了3个钻孔,通过钻孔验证的结果与高密度电阻率法推断的低阻异常特征基本吻合,证明了高密度电法在研究区使用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王勇[2](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建立了系统完备的科研院所或类似的组织架构体系,经济发达国家更是借助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信息加工与传播等领域获得的竞争优势,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对科研院所实行计划式管理体制,迅速构建起了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短时间内提升了科技实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对科技体制进行调整,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入融合,依靠科技进步带动了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西特有的科学技术积淀、国民经济结构、人才与资源优势为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由此陕西科技资源逐渐丰富,科研院所的聚集程度和发展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但是,受诸多因素影响,改革开放前很长时间陕西并未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陕西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不够。因而,深入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转型,正确评价省内各类科研院所的历史贡献,辨析科研院所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为新时期陕西科研院所创新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与经验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陕西科研院所改革与创新中的科技引领作用进行剖析,探讨如何将地区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进而增强陕西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战略意义。因此,在研究中,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历史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力求进行全面考察,从而较为详实地阐明陕西科研院所的历史基础与发展现状,总结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特点,把握科研院所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而分析陕西科研院所的结构与分布、资源开放共享程度、科研绩效评价机制、科研创新环境、院所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层面,揭示陕西科研院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影响,最终提出和构建适宜于陕西现代科研院所发展的相应对策与建议。纵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历程,国民经济恢复之初,陕西积极改造和创建科研院所;党中央“向现代科学进军”号召发出后,陕西科研院所迎来第一次发展高潮;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为平衡全国工业布局,促进内地经济开发,又向陕西迁移、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院所,进一步充实和提高了陕西科研院所的综合实力,奠定了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地位。改革开放后,陕西科研院所围绕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制度变革与体制调整的全新发展阶段,建立了完整的科研院所体系,形成了丰富的科学研究成果,壮大了陕西的科研人才队伍,从宏观、微观层面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发展经验。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历程呈现出鲜明的发展特点:科研院所在省内形成西安、杨凌两个区域中心;自身发展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阶段性特征显着;外部整建制嵌入式的集中迁建;遵循非完全市场化的科研院所转型路径。陕西科研院所与陕西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着紧密联系,陕西科研院所为地方经济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当然,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诸如科研院所改革与市场接轨不够,评价机制存在缺陷,发展呈现结构性失衡与流动性不足,院所的创新与发展环境改善滞后,科研院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陕西科研院所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在市场化发展中,需要不断调整和适应新的变化,将自身所拥有的科学技术优势转化为价值创造优势,并利用科技资源实现对各类传统资产的配置和优化,形成能够顺应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新型资产结构,从依靠技术和管理的发展模式,转向依靠技术、管理与资本运作的发展道路;从顶层设计上建立新型现代化的科研院所制度,加快陕西科研院所自身调整的步伐,克服自身发展中的种种障碍,为陕西科研院所实现更高等级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有:第一、总结并提炼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转型的主要特点。国民经济恢复之初,陕西积极改造、迁移、创建科研院所,充实和提高了陕西科研院所的综合实力,奠定了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后,陕西科研院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制度变革与体制调整的全新发展阶段。经过70年的发展,陕西科研院所具有鲜明的发展特点,在省内形成西安、杨凌两个科研院所高度聚集的区域中心;科研院所发展与陕西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表现出较为显着的阶段性特征;科研院所从省外整建制嵌入式的集中迁建特点非常突出;遵循非完全市场化的科研院所转型发展路径。第二、在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成就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实证分析模型,定量分析和测度了陕西科研院所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已构建完整的科学研究与管理体系,形成门类齐全且覆盖领域广泛的学科体系,形成丰硕的科技体制改革成果,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成熟思路和成功经验。在科研院所恢复与发展中,陕西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显着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越资本和劳动投入,成为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与此同时,陕西科研院所的经济效率也随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调整,科研院所经济效率的提升会受到科研院所类型、行业景气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第三、揭示了陕西科研院所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实证分析和检验了这些问题对科研院所创新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冲击。主要包括:科研院所改革与市场接轨不够,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评价机制存在缺陷,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发展呈现结构性失衡与流动性不足,开放与共享机制不健全;各类要素供给相对不足,科研院所创新与发展环境改善滞后;科技进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内在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科研院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待提高。第四、阐明陕西科研院所在改革、创新与发展进程中,要着力促成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研院所的运营模式和研究模式正逐步从低级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科研院所需要要将自身所拥有的科学技术优势转化为价值创造优势,并利用科技资源实现对各类传统资产的配置和优化,形成能够顺应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新型资产结构;逐步从依靠技术和管理的发展模式,转向依靠技术、管理与资本运作的发展道路上,并从顶层设计上建立新型现代化的科研院所制度,以促进陕西科研院所加快自身调整的步伐,从而为陕西科研院实现融合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王茜[3](2020)在《西峰地区长81致密砂岩储层评价及有利区优选》文中指出西峰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1亚油层组是该区主要的勘探层系之一,该层与顶部长7烃源岩直接接触,厚层砂体发育,成藏条件较好。但由于储层整体较为致密、非均质性强,有利储层发育主控因素不明确,勘探效果不理想,尚未取得突破。因此,明确有利储层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进而指导有利勘探目标评选是目前勘探面临的主要难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沉积学、岩石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测井学为指导,通过野外剖面、岩心观察、钻井、测井资料及多种实验测试手段,综合分析储层沉积、岩石学、物性及含油性、成岩作用及微观孔喉特征,揭示有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建立储层综合评价标准,优选有利建产区。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认识:(1)根据标志层及沉积旋回将长81亚油层组自下而上分为三个小层,研究更为精细。(2)长81亚油层组为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纵向上砂体叠置频繁,多期叠置的水下分流河道是主要储集体。平面上河道砂体呈条带状以西南、东北方向连续展布。(3)长81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以剩余粒间孔为主,喉道类型以孔隙缩小型、缩颈型及片状、弯片状为主,填隙物含量较高,孔喉结构复杂,物性较差。(4)早期压实作用、中后期绿泥石胶结及铁方解石胶结作用是孔隙度损失的主要原因,长石溶蚀作用是孔隙度增加的主要方式。(5)长81储层可分为三类。Ⅰ类储层质量最好,Ⅱ类储层次之,Ⅲ类储层质量最差。(6)结合储层评价及油藏特征建立有利区优选标准,共预测Ⅰ型有利区19个,Ⅱ型有利区18个,Ⅲ型有利区11个,预测总面积为853.24km2。研究成果为油田后续勘探开发提供一定技术支指导。

马鹏辉[4](2020)在《黄土地质灾害链链生演化特征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黄土独特的力学特征(垂直节理发育、湿陷性、大孔隙等),导致黄土地质灾害的发生多与水有关,再加上国家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在黄土高原陆续实施和进行,黄土地质灾害以单体灾害存在形式越来越少,一种黄土灾害发生后,往往会引起其他类型黄土地质灾害相继或滞后发生,形成了复杂的黄土地质灾害链,呈现着随机性、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其链生效应导致黄土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更广,破坏性更强。黄土地质灾害链是当前黄土地质灾害研究的热点新命题。本论文选题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黄土重大灾害及灾害链的发生、演化机制与防控理论”,首先,基于大量的黄土地质灾害链实例调研,建立黄土地质灾害链的科学框架。其次,水源型黄土地质灾害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地质灾害链,因此以水作用(灌溉、降雨)→黄土湿陷→地面沉降→黄土地裂缝→黄土塌陷→崩塌滑坡→黄土泥流为切入线索,以文献收集-野外调研与监测-土工试验-模型试验-数值模拟-数据分析-机理探索为研究方法,对黄土地质灾害链生演化特征及转化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土地质灾害链演化过程伴随着三过程四阶段五状态。三过程指黄土结构面的扩张、分离、解体。四阶段指孕灾阶段、激发阶段、成灾阶段、衰退阶段。五状态指连续固体、变形体、破碎体、散体、流体。(2)分别从因果关系、成因、灾变机制上对黄土地质灾害链进行了分类。从因果关系上可以分为伴生黄土地质灾害链,派生黄土地质灾害链。从成因上可以分为内动力黄土地质灾害链、外动力黄土地质灾害链、人为黄土地质灾害链、复杂动力黄土地质灾害链。从灾变机制上可以分为水源型黄土地质灾害链,力-水源型黄土地质灾害链、震源型黄土地质灾害链。(3)连续固体→变形体可以概述为四个过程:1.水沿结构面入渗阶段;2.水-结构面作用阶段;3.结构面松动阶段;4.湿陷沉降阶段。(4)变形体→破碎体可以概括为两个过程:1.水-结构面作用下形成黄土地裂缝、黄土洞穴等灾害过程;2.坡体整体变形过程。第一个过程经历三个阶段:(1)填充物冲刷阶段;(2)黄土地裂缝形成阶段;(3)黄土洞穴形成阶段。第二个过程中坡体变形分布情况分为三个区:湿陷拉裂区、压裂区、剪切破坏区。(5)破碎体→散体可以概括为两个过程:1.黄土崩滑启动脱离边坡母体的过程;2.土体脱离斜坡母体后形成散体过程及散体的运动过程。在转化过程中散体在运动过程中伴随有常见的四大特点:1.结构面放大效应;2.双液化效应;3.散体与基底相互作用效应—逆冲推覆现象;4.多级次滑动。进而导致散体形成六种类型:拉裂破坏型、反倾破坏型、直立错落型、高位抛出型、错落平铺型、基底剪出型。(6)根据黄土地质灾害链的时效性,将散体→流体过程的宏观链生模式分为两种:直接转化型、间接转化型。地质条件、物源条件、水力条件、土体条件四大因素共同控制着散体向流体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其运动特征主要表现为四大特点:1.流动距离远;2.流动速度大;3.铲刮效应和加积效应;4.放大效应。(7)散体→流体外在灾种表现实质是黄土滑坡转化泥流。通过模型试验得出:黄土滑坡转化泥流的关键是高孔隙水压力能否的持续保持。散体→流体是库伦失稳和液化两种破坏形式共存,坡度和视摩擦角共同影响着堆积体的稳定性,视摩擦角同时影响着其破坏形式,直接导致堆积体从库伦失稳转化为任意失稳状态。而坡度则影响着滑坡转化泥流的规模和程度。由坡面冲刷型为主导逐渐转化为深部液化型泥流占主导。

龙克树[5](2020)在《黔北新民铝土矿中稀土富集地质特征及其富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铝土矿作为世界大宗矿产之一,国内外学者先后在不同领域(地质、工业提取、商业利用)对铝土矿及其伴生资源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在地质领域上,对于Al、REE是否具有同源性,含矿岩系稀土分布规律与直接顶、底板地质特征之间的耦合关系等方面的报道成果鲜少。本文通过前期工作取得的认识,选取贵州具有代表性的黔北新民铝土矿,使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分析(XRD)、电子探针、地球化学等技术手段,开展黔北新民铝土矿中的稀土富集地质特征及其富集机制的相关研究工作;相对侧重于新民铝土矿Al、REE是否具有同源性,含矿岩系稀土底部富集的影响因素等科学问题的探讨。基于上述手段及内部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在稀土富集地质特征方面:含矿岩系稀土空间富集位置,与直接底板的岩溶古地貌、古流域,和直接顶板炭质泥岩或劣质煤线的厚度、分布面积及沉积环境密切相关。而随着风化作用的增强,在“母岩→矿化地质体→各类型铝土矿”的演变过程中,稀土前期富集后期亏损。虽然在各类型铝土矿中,稀土的富集特征略有差异。但在同类型铝土矿中,各样品的稀土总量的差异明显,以半土-土状、鲕豆状两自然类型铝土矿最为突出,其主要与淋滤作用强弱、氧化还原环境及水体相对振荡频率高低等因素有关。作为岩矿石基本组成单元——矿物而言,矿物和矿物组合与稀土富集具有“含独高稀、鲕绿富稀、豆状少稀、高铝贫稀”的表征关系特征,其受到矿物的主要阳离子与稀土阳离子之间离子势相近程度的内因影响。在稀土富集机制方面:通过矿物成因分析、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及投图法(Ni-Cr、Ti O2-Zr、δCe-δEu、Sr/Cu-∑REE、Sr/Ba-∑REE、δCe-∑REE)等分析方法,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新民铝土矿Al、REE最终物源可能具有一致性,但直接物源存在略微的差异,Al主要来源于韩家店群泥岩;而REE来源以韩家店群泥岩为主,黄龙组灰岩为辅。而在赋存特征上稀土元素不仅以独立矿物和含铈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也可能以类质同象或离子吸附的形式赋存于层状硅酸盐矿物表面、层间域及晶格内,且富稀土的锆石、金红石等重矿物,亦是其重要载体。虽然含矿岩系形成于温湿与干热气候更替、海陆过渡及氧化还原不断交替的环境中,但在干热气候、海相沉积及还原环境中,其伴生稀土元素更易富集。因此,在研究区稀土物质来源基本相同的背景下,含矿岩系稀土底部富集程度受到直接顶、底板地质特征,含矿岩系岩石学特征(岩矿石组构、类型及矿物或矿物组合),稀土赋存状态及其富集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共同决定了其底部富集“勺状”分布特征规律。同时,上述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认识,为研究区的富稀土地质体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资源潜力分析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得研究区下比上矿化段不仅在富稀土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方面复杂,且其伴生稀土资源潜力比上矿化段大。

李百强[6](2020)在《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特征及识别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五_5~马五_1亚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天然气资源丰富,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是天然气赋存的重要储集层类型,成岩相一定程度上控制低渗、特低渗储层分布,因此,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特征研究与识别具有重要意义。马五-5~马五-1亚段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发育,本论文研究工作以盆地中东部马五-5~马五-1亚段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观察、常规和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扫描电镜分析、X衍射实验、压汞实验并结合分形理论等方法,分析了区内主要的储集岩石和储集空间类型、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成岩环境和成岩作用,进一步明确了主要成岩相类型及岩石学识别标志;利用同位素、常、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测试方法明确了不同成岩相的地球化学识别特征;依据测井资料及Forward软件编程方法,研究了不同成岩相的测井定量识别技术;基于单井成岩相分析,通过测井技术预测了各成岩相的时空展布特征,并利用平面叠合图技术,分析了成岩相对储层分布的影响。研究认为:区内主要发育早期大气淡水溶蚀、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浅埋藏活跃回流渗透云化以及浅埋藏隐伏回流渗透云化亚相4类成岩相,其岩石学识别标志依次为膏盐溶蚀泥—粉晶白云岩+膏盐模孔隙和示底孔隙+示底构造,岩溶角砾泥—粉晶白云岩+角砾间孔隙和溶蚀孔洞+角砾结构,残余砂屑粉—细晶白云岩+晶间孔隙+残余结构和雾心亮边结构,斑状细晶含灰白云岩+晶间孔隙和生物钻孔+豹斑构造和生物扰动构造。δ18O,δ13C、87Sr/86Sr,Fe、Mn、Al、Ti、Sc和Cs等常、微量元素以及∑REE、∑LREE、∑HREE、∑LREE/∑HREE、δCe和δEu以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等分析方法是识别不同成岩相的有效地球化学途径。DEN—Pe、RLLD—Pe交会图(缺乏相关测井资料时可采用RLLD—AC交会)方法是定量识别不同成岩相的有效测井方法。马五-5亚段主要发育浅埋藏活跃回流渗透云化亚相,广泛分布于研究区北部、中部及东南部,其次为分布于西南部的浅埋藏隐伏回流渗透云化亚相;马五-4和马五-3亚段主要发育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前者仅分布于区内西南部,后者扩大至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马五-2亚段广泛分布早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马五-1亚段两种溶蚀亚相规模相当,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在北部孤立发育,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连片分布。优质储层发育的最有利成岩相为早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其次为浅埋藏活跃回流渗透云化亚相。

李梦霞[7](2020)在《贵州省晴隆县大厂锑矿成矿模式综合研究》文中提出贵州晴隆大厂锑矿地处滇、黔、桂三省交界处的晴隆县大厂镇,位于扬子陆块与右江造山带的接触带上,主要受北东-南西向构造控制。近年来,前人对研究区的地质勘探工作不断进行,在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围岩蚀变、矿床地球化学等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在矿床成因类型、成矿流体来源方面依旧存在一些争议。通过对贵州省晴隆县大厂锑矿广泛收集资料,结合对大厂锑矿的野外矿山实际地质调查和研究,本论文掌握大厂锑矿的矿体数量、矿体产状、规模等宏观地质特征;对锑矿石开展深入细致的矿石学研究,观察大厂锑矿的岩石、矿石的微观地质特征,掌握矿石及围岩的类型,矿石的矿物组成(脉石矿物、矿石矿物),确定矿石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矿石结构和构造,厘定矿物形成的先后顺序,划分成矿阶段、成矿期;系统开展矿石的透明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利用冷热台对包裹体片进行流体包裹体测温实验,包括显微岩相学观察和研究,计算包裹体参数,以帮助确定含矿热液类型、成矿温度、压力、成矿深度等;开展矿石的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成矿物质来源以及成矿时代,综合分析成矿时期的大地构造环境,成矿流体类型及流体迁移机制、矿物质堆积空间、有用矿物的结晶沉淀机制,为建立大厂锑矿成矿模式提供支持数据。(1)锑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锑矿石的主要构造有块状构造、脉状及网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晶洞状构造、土状构造、胶状构造、浸染状构造;主要结构有自形结构、半自形结构、半自形-他形结构、他形结构、揉皱结构等。矿区的矿石组成简单,金属矿物主要以辉锑矿为主、其次有黄铁矿、锑华、黄锑石、黄铜矿等:脉石矿物种类多,以石英、萤石、高岭石为主,其次为重晶石、石膏、贵翠(绿色石英)、方解石、雌黄、辰砂、粘土矿物等。(2)通过流体包裹体分析和测试数据,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加热而演变成含矿热液,温度和盐度降低结晶沉淀成矿。(3)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在上升过程中有地壳元素混入。成矿时代推定大约为125.2~148Ma,大厂锑矿形成于燕山期。(4)论文认为大厂锑矿受层位、构造、岩性、剥蚀面、古喀斯特地貌等因素的综合控制作用明显。根据上述研究取得结果,论文认为大厂锑矿属于超浅成-浅成低温热液锑矿床。

宋建欣[8](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文中指出“南海争端”主要是指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文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的争议与分歧。改革开放后,针对南海声索国对南海岛礁的大肆侵占以及美、日等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频繁干预,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外交、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层面着手,坚定地维护中国南海主权权益,为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南海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报刊文本、国外相关文献等资料,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以及交叉研究等方法,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向逻辑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具体策略与实践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并在总结经验与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尝试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对策及启示。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这部分内容系统地回答了为何开展本研究、如何开展本研究等问题,为本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第二章是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南海争端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是开展本研究的逻辑前提。这一部分主要从产生根源、基本内涵与现实状况三个层面来介绍南海争端的基本方面。首先,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地缘因素以及法律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海争端产生的根源。其次,从岛礁主权问题、海域划界问题、海洋资源问题以及“航行自由”问题四个层面论述了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最后,概括了南海争端的现状,即域外大国继续干预,域内国家磋商合作,整体局势依然严峻。第三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四个维度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与基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与命名、持续开发与管制,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承认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历史依据。适用于处理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原则、与南海问题有关的具有法律性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中国法律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理论依据。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有效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南海局势的发展态势,在不同历史阶段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政策,并将其落实为了具体实践。本部分主要从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四个向度梳理与概括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本章与第四章共同构成了全文的核心部分,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本章主要从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四个方面爬梳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所作的大量工作。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即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顺利完成北部湾划界、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以及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共产党南海维权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这四个方面。最后,本文从南海问题的现状出发,并结合过去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较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此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四点启示: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友好关系、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孙俊杰[9](2020)在《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表明科技信息交流工作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信息工作基础薄弱,科技信息交流活动效率低下。随着党和政府对该问题的重视,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艰难探索,逐渐走上了有序发展的轨道,并在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新中国初期(1949—1966)的科技信息交流工作为研究对象,以中苏关系破裂为时间节点,将新中国初期的科技信息交流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以期给我国当前科技信息交流工作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除绪论、结语外,主体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的初步开展(1949—1960)。面对贫弱的科技信息工作基础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新中国制定了相应的科技信息交流政策制度,逐步成立了专门的科技信息交流机构,并开展了对内对外的科技信息交流活动,初步建立起来了国家科技信息交流工作体系。第二部分为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的调整与探索(1960—1966)。随着中苏关系的完全破裂和国家科技战略方向的调整,我国制订了新的科技信息交流工作方针政策,调整和优化科技信息交流机构体系,进一步拓展了国内外科技信息交流渠道和活动内容,我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体系得到了有效地优化和完善。第三部分为新中国初期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的特征和启示。新中国初期科技信息交流工作具有以吸收国外科技信息为主、以重工业科技信息交流为中心及以正式交流渠道为主的时代特征,其发展历程也为我国当前科技信息交流工作在政策制定、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启示。

朱谨谨[10](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6特低渗油藏储层特征研究 ——以甘谷驿油田为例》文中认为由于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延长组长6储层勘探开发程度的逐渐深入,油层中的油水分布关系变的更为复杂,相应的开发规律及驱油特性均发生了改变,现有的生产开发资料难以满足下一阶段勘探开发的需求,因此急需对甘谷驿油田的砂体展布和储层特征进行研究,来寻找相对优质储层,为后期油田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在油气储层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和油矿地质学的理论指导下,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各类分析化验资料,再结合恒速压汞和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延长组长6储层的特征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其中重点研究了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和渗流能力之间的联系,并对后期储层的评价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标准。研究表明,甘谷驿油田延长组长6储层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发育稳定、厚度大、分布广、呈带状分布,岩性主要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储层的成岩作用相对较强,主要包含压实压溶、胶结、交代蚀变、溶解溶蚀和破裂等作用,对储层的储集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储层的孔隙结构复杂,以III类(中排驱压力-细孔喉型)、IV类(高排驱压力-微孔喉型)为主;储层的平均孔隙度为8.21%,平均渗透率为0.52×10-3μm2,整体物性较差,是典型的特低渗透储层。甘谷驿油田长6储层的物性主要受到喉道的控制,而且孔喉之间的关系与油田勘探开发效果密切相关。根据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延长组长6储层的沉积相分布及储层特征的各项参数,结合其试油生产资料,建立符合甘谷驿油田长6储层实际情况的综合评价标准,将延长组长6储层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I类、II类储层是甘谷驿油田内最好的储层,它们主要集中在水动力条件较强的水下分流河道中心的巨厚砂体中,砂体分选较好,其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都很发育,主要代表为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是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长6储层的优质储层。

二、《地质科技情报》编辑部声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质科技情报》编辑部声明(论文提纲范文)

(1)高密度电法在污水处理厂岩溶探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概况
    1.7 研究工作量
    1.8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地层
    2.2 研究区构造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2.4 研究区工程地质调查及评价
第3章 高密度电法野外数据采集
    3.1 高密度电法应用的物理前提
    3.2 高密度电法工作部署
    3.3 高密度电法野外数据采集
    3.4 质量控制与评述
第4章 高密度电法数据解译
    4.1 高密度电法测量数据预处理
    4.2 高密度电法正反演研究
    4.3 研究区物探异常推断解释
    4.4 研究区地质、物探综合解译
    4.5 高密度电法异常钻孔验证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2)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回顾
        (一)分析科研院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效率提升的因素
        (二)探讨科研院所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三)阐述科研院所科技协同的方式及作用
        (四)揭示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的方式和途径
        (五)研究陕西科研院所的改革与发展
    三、研究目标、思路和创新点
        (一)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界定
        (二)研究的主要目标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四、史料与理论依据
        (一)史料依据
        (二)理论依据
第一章 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一、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历史基础
        (一)近代陕西科学技术事业和科研院所的雏形
        (二)民国时期陕西科学技术与科研院所的发展
        (三)陕甘宁边区科学技术与科研院所的发展
    二、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现实条件
        (一)陕西农业生产发展对科研院所存在刚性需求
        (二)雄厚的制造业引领陕西科研院所的创建与发展
        (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为陕西科研院所提供智力支撑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与转型
    一、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陕西科研院所的恢复和建设(1949-1963)
        (一)对旧有科研院所的接收和改造
        (二)“重点建设”带动下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
        (三)“向现代科学进军”的提出与陕西科研院所的兴起
    二、“三线”建设时期陕西科研院所的充实和提高(1964-1977)
        (一)陕西“三线”建设的背景
        (二)“三线”建设时期陕西科研院所的建设高潮
        (三)“三线”建设时期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
    三、改革开放后陕西科研院所的调整和探索(1978-1991)
        (一)改革开放初期陕西科研院所的恢复与整顿
        (二)科技体制调整后陕西科研院所发展探索
    四、市场经济下陕西科研院所的改制和转型(1992-2015)
        (一)市场化改革下陕西科研院所的改革与发展
        (二)“科技强省”战略实施与陕西科研院所的转型与发展
        (三)“一院一所”模式下陕西科研院所的创新发展
第三章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成就与经济贡献
    一、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成就
        (一)建立完整的科学研究与管理体系
        (二)形成了门类齐全且覆盖领域广泛的学科体系
        (三)形成了丰硕的科技体制改革成果
        (四)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获得举世瞩目成就
        (五)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成熟思路和成功经验
    二、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一)生产函数的构建
        (二)相关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三)陕西科研院所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三、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经济效率分析
        (一)DEA及 Malmquist指数的构建
        (二)指标选择及DEA效果评价
        (三)Malmquist生产效率指数分析
    四、影响陕西科研院所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FAVAR模型的构建
        (二)变量的选择与分析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特点
    一、陕西科研院所逐步分化并形成两个区域聚集中心
        (一)陕西主要科研机构集中在西安
        (二)陕西农业科研院所集中于杨凌
        (三)陕北与陕南科研院所聚集区正在形成
    二、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农业科研院所在20 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居于优先发展位置
        (二)工业与国防科研院所在20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得到壮大
        (三)新时期陕西科研院所得到全面发展
    三、陕西科研院所具有“嵌入式”发展的特点
    四、陕西科研院所呈现非完全市场化改革模式
第五章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一、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研院所改革与市场接轨不够
        (二)陕西科研院所的评价机制存在缺陷
        (三)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呈现结构性失衡与流动性不足
        (四)陕西科研院所创新与发展环境改善滞后
        (五)陕西科研院所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有待提高
    二、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陕西科研院所改革滞后的原因分析
        (二)陕西科研院所评价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陕西科研院所存在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分析
        (四)陕西科研院所科技资源流动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五)陕西科研院所创新与发展环境改善滞后的原因分析
        (六)陕西科研院所对地方经济贡献有限的原因分析
    三、陕西科研院所存在问题的影响及实证检验
        (一)数据指标的选择
        (二)实证分析模型的构建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第六章 新形势下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建立符合市场化要求的科研院所制度
        (一)推动陕西科研成果实现其价值转化
        (二)加快陕西科研项目运行的市场化进程
        (三)促使陕西科研管理实现资产化
        (四)推动陕西科研院所资产的证券化进程
    二、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化科研院所评价体系
        (二)建立符合现代科研院所发展要求的市场化人事管理体制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和收入分配体系
    三、统筹全省科研院所,推进科技资源融合发展
        (一)统筹管理科研院所,实现各类资源的渗透与融合
        (二)整合地方科研院所,实现体制机制的融合与创新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并发展全产业链,推动科技资源在高层次融合
    四、改善外部发展环境,提升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经济的潜力
        (一)改善外部发展环境,增强科研院所内在活力
        (二)发展科技金融,增强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经济的潜力
结语
    一、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历程回顾
    二、陕西科研院所改革与发展展望
        (一)转制科研院所的“主体类型”演变趋势明显
        (二)传统科研院所将根据功能与定位进行重新划分
        (三)科研院所呈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态势
        (四)科研院所参与区域合作,科技资源实现广度和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3)西峰地区长81致密砂岩储层评价及有利区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致密砂岩储层研究现状
        1.2.2 储层评价研究现状
        1.2.3 西峰地区长8油层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地质概况
    2.1 工区概况
    2.2 延长组地层特征
    2.3 延长组地层沉积演化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地层划分方法
        3.1.1 标志层确定
        3.1.2 沉积旋回对比
    3.2 地层划分单井分析
    3.3 地层划分剖面对比
    3.4 顶面构造特征
第四章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
    4.1 沉积相标志
        4.1.1 颜色标志
        4.1.2 粒度标志
        4.1.3 层理构造标志
        4.1.4 生物成因构造标志
    4.2 沉积微相类型
        4.2.1 水下分流河道
        4.2.2 分流间湾
        4.2.3 河口坝
        4.2.4 前缘席状砂
    4.3 沉积微相分析
        4.3.1 单井相分析
        4.3.2 连井相分析
        4.3.3 沉积微相平面分析
    4.4 砂体展布特征
        4.4.1 砂体剖面展布特征
        4.4.2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第五章 储层特征
    5.1 岩石学特征
        5.1.1 碎屑组分
        5.1.2 填隙物组分
        5.1.3 岩石结构特征
    5.2 物性及含油性分析
        5.2.1 物性特征
        5.2.2 含油性特征
    5.3 成岩作用
        5.3.1 成岩作用类型
        5.3.2 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5.4 微观孔喉特征
        5.4.1 孔隙类型及其组合
        5.4.2 喉道类型
        5.4.3 恒速压汞表征孔喉结构
        5.4.4 高压压汞表征孔喉结构
        5.4.5 成岩综合指数表征孔喉结构
第六章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及综合评价
    6.1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6.1.1 沉积作用对储层的控制
        6.1.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
    6.2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6.3 储层分类评价结果
第七章 有利区优选
    7.1 成藏条件分析
        7.1.1 烃源岩条件
        7.1.2 储集条件
        7.1.3 盖层特征
        7.1.4 圈闭条件
        7.1.5 输导及保存条件
    7.2 油藏特征
        7.2.1 油藏剖面特征
        7.2.2 油藏平面特征
    7.3 有利区优选依据
        7.3.1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7.3.2 储层物性特征
        7.3.3 储层评价
        7.3.4 油藏特征
        7.3.5 试油结果
    7.4 有利区优选标准
    7.5 有利区优选结果
        7.5.1 长8_1~1小层有利区优选结果
        7.5.2 长8_1~2 小层有利区优选结果
        7.5.3 长8_1~3 小层有利区优选结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4)黄土地质灾害链链生演化特征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灾害链研究
        1.2.2 灾害链研究方法
        1.2.3 地质灾害链研究现状
        1.2.4 黄土地质灾害链转化机制研究
    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3.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2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黄土地质灾害链类型及特性
    2.1 黄土地质灾害链分类
        2.1.1 黄土高原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2.1.2 黄土地质灾害链的分类
    2.2 黄土地质灾害链的主要特征
        2.2.1 复杂变化性
        2.2.2 周期性和时效性
        2.2.3 水作用明显
        2.2.4 放大效应与衰减效应
    2.3 黄土地质灾害链的演化过程
        2.3.1 黄土地质灾害链的链式结构
        2.3.2 常见的黄土地质灾害链的链式结构
        2.3.3 结构面与黄土地质灾害链的互馈过程
        2.3.4 黄土地质灾害链中土体状态变化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连续固体→变形体演变特性及机理
    3.1 黄土入渗规律
        3.1.1 降雨入渗规律
        3.1.2 灌溉入渗规律
        3.1.3 降雨和灌溉入渗的比较
    3.2 水-结构面相互作用下黄土湿陷沉降过程
        3.2.1 试验所需设备和材料
        3.2.2 试验方案
        3.2.3 结果分析
    3.3 连续固体→变形体链生演化过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形体→破碎体演变特性及机理
    4.1 水土互馈作用
        4.1.1 冲蚀作用
        4.1.2 静动水压力
        4.1.3 崩解作用
        4.1.4 溶滤潜蚀作用
        4.1.5 湿陷作用
    4.2 变形体→破碎体转化过程
        4.2.1 水-结构面作用下边形成黄土地裂缝、黄土洞穴等灾害过程
        4.2.2 坡体整体变形过程
    4.3 变形体→破碎体灾种转化形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破碎体→散体演变特性及机理
    5.1 破碎体→散体的特征和链生模式
        5.1.1 控制因素
        5.1.2 散体主要类型
    5.2 链生演化过程
        5.2.1 第一阶段:黄土崩滑启动脱离边坡母体过程
        5.2.2 第二阶段:土体脱离斜坡母体后形成散体过程及散体运动过程
    5.3 散体运动特征
        5.3.1 结构面放大效应
        5.3.2 双液化效应
        5.3.3 散体与基底相互作用效应—逆冲推覆现象
        5.3.4 多级次滑动
    5.4 案例分析—泾阳南塬“5.26”黄土滑坡
        5.4.1 滑坡特征
        5.4.2 滑坡诱发因素
        5.4.3 破碎体→散体链生演化过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散体→流体链生演变特性及机理
    6.1 散体→流体的特征和链生模式
        6.1.1 链生模式
        6.1.2 控制因素
        6.1.3 运动特征
    6.2 散体→流体的转化机制
        6.2.1 模型试验
        6.2.2 黄土滑坡转化泥流机制
    6.3 散体→流体典型案例分析
        6.3.1 沟谷型黄土泥流—大沟滑坡-泥流
        6.3.2 坡面型黄土泥流—陕西泾阳“3.8”蒋刘黄土滑坡-泥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黔北新民铝土矿中稀土富集地质特征及其富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方向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3.1 褶皱
        2.3.2 断裂
    2.4 岩相古地理
        2.4.1 成矿时期前后岩相古地理
        2.4.2 成矿时期岩相古地理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矿区地质概况及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概况
        3.1.1 矿区地层
        3.1.2 矿区构造
    3.2 矿床地质特征
        3.2.1 含矿岩系
        3.2.2 矿体特征
        3.2.3 野外露头
第四章 岩石学特征
    4.1 韩家店群
    4.2 黄龙组
        4.2.1 岩石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2.2 岩石学垂向演化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3 大竹园组
        4.3.1 半土-土状铝土矿
        4.3.2 致密块状铝土矿
        4.3.3 鲕豆状铝土矿
        4.3.4 碎屑状铝土矿
        4.3.5 绿泥石岩
        4.3.6 含铝及铝质粘土岩、铝土岩
    4.4 梁山组和栖霞组
第五章 稀土富集地质特征及其富集机制探讨
    5.1 物质来源
        5.1.1 铝的物质来源
        5.1.2 稀土的物质来源
    5.2 稀土分布规律与直接顶底板地质特征的耦合关系
    5.3 大竹园组岩石学特征与稀土富集关系探讨
        5.3.1 矿(岩)石组构与稀土富集关系探讨
        5.3.2 矿(岩)石类型与稀土富集关系探讨
        5.3.3 矿物(组合)与稀土富集关系探讨
    5.4 赋存状态
    5.5 沉积环境
        5.5.1 气候环境
        5.5.2 海陆环境
        5.5.3 氧化还原环境
        5.5.4 沉积环境与稀土富集的耦合关系
    5.6 小结
第六章 富稀土地质体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资源潜力分析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新民铝土矿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单位:×10~(-6))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参与科研项目

(6)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特征及识别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五_5~马五_1亚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来源、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研究
        1.2.2 白云岩成因研究
        1.2.3 碳酸盐岩成岩相研究
        1.2.4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成岩相研究
        1.2.5 存在的科学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1.3 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沉积及构造演化特征
        2.2.1 区域沉积特征及演化
        2.2.2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2.3 地层划分与对比
        2.3.1 奥陶系地层划分
        2.3.2 马五段地层划分与对比
    2.4 小结
第三章 白云岩储层特征
    3.1 岩石学特征
        3.1.1 岩石分类标准
        3.1.2 研究区岩石类型及主要岩相特征
    3.2 储集空间类型
        3.2.1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的划分
        3.2.2 研究区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3.3 储层物性特征
    3.4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3.4.1 微观孔隙结构类型
        3.4.2 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
    3.5 储层岩石物理相类型及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成岩相特征与岩石学识别方法
    4.1 成岩环境
        4.1.1 近地表早期淡水环境
        4.1.2 近地表—浅埋藏超咸水环境
        4.1.3 近地表—浅埋藏变盐度海水环境
        4.1.4 近地表表生期淡水环境
    4.2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4.2.1 早期淡水溶蚀作用
        4.2.2 表生期风化岩溶作用
        4.2.3 白云岩化作用
    4.3 成岩相类型及其岩石学识别
        4.3.1 成岩相划分依据以及划分结果
        4.3.2 不同类型的成岩相特征及其岩石学识别
    4.4 小结
第五章 成岩相地球化学识别方法
    5.1 常、微量元素测试技术
        5.1.1 对应分析基本原理及计算过程
        5.1.2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5.1.3 常、微量元素测试
    5.2 同位素测试技术
        5.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5.2.2 氧、碳稳定同位素测试
        5.2.3 锶同位素测试
    5.3 稀土元素测试技术
        5.3.1 样品采集及实验分析
        5.3.2 稀土元素测试结果
        5.3.3 数据处理及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
        5.3.4 稀土元素含量分析及铈、铕异常
        5.3.5 稀土元素对不同成岩相类型的指示
    5.4 小结
第六章 成岩相测井识别方法
    6.1 不同成岩相测井响应特征
        6.1.1 早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
        6.1.2 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
        6.1.3 浅埋藏活跃回流渗透云化亚相
        6.1.4 浅埋藏隐伏回流渗透云化亚相
    6.2 成岩相定量表征与识别
        6.2.1 测井曲线交会图分析及定量识别
        6.2.2 测井定量识别成岩相方法及步骤
    6.3 关键取芯井成岩相解释结果符合率验证
    6.4 成岩相单井解释
    6.5 小结
第七章 成岩相展布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7.1 成岩相展布特征
        7.1.1 成岩相剖面展布
        7.1.2 成岩相平面展布
    7.2 成岩相对储层分布的影响
        7.2.1 成岩相对储层微观储集空间的影响
        7.2.2 成岩相对储层平面分布的影响
    7.3 小结
主要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贵州省晴隆县大厂锑矿成矿模式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大厂锑矿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
    1.2 大厂锑矿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1.3 全球锑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研究现状
    1.4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1.6 论文完成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3.1 断裂构造
        2.3.2 褶皱构造
    2.4 岩浆岩
    2.5 区域变质作用
    2.6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
    3.2 矿体地质特征
        3.2.1 赋矿层位及岩石
        3.2.2 矿体产状、规模及数量
    3.3 矿石特征
        3.3.1 矿物组成
        3.3.2 矿石化学成分
        3.3.3 矿石结构、构造
        3.3.4 矿石类型
    3.4 围岩蚀变
    3.5 成矿阶段、成矿期划分
第4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4.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4.2 包裹体显微岩相学特征
        4.2.1 包裹体形态及大小
        4.2.2 包裹体的分布
        4.2.3 包裹体的类型
    4.3 包裹体物理性质
        4.3.1 包裹体均一温度、冰点温度
        4.3.2 包裹体盐度
        4.3.3 包裹体密度和压力
    4.4 包裹体成分
        4.4.1 气相成分
        4.4.2 液相成分
第5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1 氢、氧同位素
    5.2 硫、铅同位素
    5.3 成矿时代
第6章 矿床成因讨论
    6.1 成矿物质来源
    6.2 成矿流体类型及其迁移机制
    6.3 成因模式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图版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
    2.1 南海争端的产生根源
        2.1.1 历史因素
        2.1.2 经济因素
        2.1.3 地缘因素
        2.1.4 法律因素
    2.2 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
        2.2.1 岛屿主权问题
        2.2.2 海域划界问题
        2.2.3 海洋资源问题
        2.2.4 “航行自由”问题
    2.3 南海争端的现实状况
        2.3.1 域外国家继续干涉
        2.3.2 域内国家磋商合作
        2.3.3 整体局势依然严峻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
    3.1 历史依据
        3.1.1 最早发现与命名
        3.1.2 持续开发与管治
        3.1.3 国际社会的承认
    3.2 法理依据
        3.2.1 相关国际法律
        3.2.2 相关中国法律
    3.3 理论基础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
        3.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
    3.4 实践基础
        3.4.1 晚清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3.4.2 国民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3.4.3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第4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1978-2012)
    4.1 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
        4.1.1 主权宣示与外交抗议
        4.1.2 反对域外大国的干预
    4.2 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
        4.2.1 执行国家海防战略
        4.2.2 发展南海军事力量
        4.2.3 实施军事维权行动
    4.3 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
        4.3.1 开展南海科学考察
        4.3.2 逐步开发南海资源
        4.3.3 修建南海基础设施
    4.4 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
        4.4.1 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4.4.2 与南海各国建立双边对话合作机制
        4.4.3 与东盟建立政治与安全互信机制
        4.4.4 建立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4.4.5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南海主权权益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
    5.1 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5.1.1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5.1.2 倡导“双轨思路”解决争端
        5.1.3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5.2 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
        5.2.1 升级南海行政建制
        5.2.2 改革海上执法体制
        5.2.3 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5.2.4 加速南海资源开发
    5.3 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
        5.3.1 与南海各国建立多领域务实合作
        5.3.2 倡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5.3.3 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5.4 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
        5.4.1 警告与拦截擅闯中国南海的美舰美机
        5.4.2 推动中国同域外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第6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
        6.1.1 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
        6.1.2 顺利完成北部湾的划界
        6.1.3 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6.1.4 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
    6.2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经验
        6.2.1 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
        6.2.2 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
        6.2.3 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6.2.4 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
    6.3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启示
        6.3.1 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合作关系
        6.3.2 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
        6.3.3 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
        6.3.4 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9)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主要的研究内容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初步开展(1949—1960)
    第一节 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开展的背景
        一、新中国科技信息工作基础薄弱
        二、国际科技信息交流环境复杂
    第二节 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的初步探索
        一、相关科技信息政策制度制订
        二、科技信息交流机构成立
        三、科技信息交流流动开展
第二章 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调整探索(1960-1966)
    第一节 我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形势新变化
        一、国内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的背景
        二、国际科技信息交流工作新形势
    第二节 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的艰难调整
        一、新的科技信息交流方针政策提出
        二、科技信息交流机构调整
        三、科技信息交流活动深入开展
第三章 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的特征和启示(1949-1966)
    第一节 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的特征分析
        一、吸收国外科技信息为主
        二、以重工业科技信息交流为中心
        三、以正式交流渠道为主
    第二节 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的启示
        一、重视政府政策的科学性和导向性
        二、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三、注重科技信息人才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10)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6特低渗油藏储层特征研究 ——以甘谷驿油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1.2.2 微观渗流特征研究
        1.2.3 储层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地层划分与对比
        2.2.1 研究区地层发育情况
        2.2.2 研究区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三章 地层特征及砂体展布
    3.1 区域沉积背景
    3.2 沉积微相划分标志
        3.2.1 沉积学标志
        3.2.2 测井相特征
    3.3 沉积微相及其展布
        3.3.1 沉积微相类型
        3.3.2 沉积微相剖面演化
        3.3.3 沉积微相平面演化
    3.4 砂体平面展布
第四章 储层特征研究
    4.1 储层岩性及物性特征
        4.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1.2 储层物性特征
    4.2 储层微观结构特征
        4.2.1 孔隙类型
        4.2.2 孔隙结构类型
        4.2.3 恒速压汞测试分析孔隙结构特征
        4.2.4 相渗实验分析微观渗流特征
    4.3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4.3.1 成岩作用类型
        4.3.2 成岩阶段划分及成岩演化序列
第五章 储层综合评价及主控因素分析
    5.1 储层单因素评价
        5.1.1 存储系数评价法
        5.1.2 地层系数评价法
        5.1.3 流动单元分析法
    5.2 储层综合评价
    5.3 储层主控因素
        5.3.1 沉积作用
        5.3.2 成岩作用
        5.3.3 构造作用
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地质科技情报》编辑部声明(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密度电法在污水处理厂岩溶探查中的应用研究[D]. 谭方玉.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研究[D]. 王勇. 西北大学, 2020
  • [3]西峰地区长81致密砂岩储层评价及有利区优选[D]. 王茜.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4]黄土地质灾害链链生演化特征及机制研究[D]. 马鹏辉. 长安大学, 2020(06)
  • [5]黔北新民铝土矿中稀土富集地质特征及其富集机制研究[D]. 龙克树. 贵州大学, 2020(03)
  • [6]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特征及识别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五_5~马五_1亚段为例[D]. 李百强. 西北大学, 2020
  • [7]贵州省晴隆县大厂锑矿成矿模式综合研究[D]. 李梦霞.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D]. 宋建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9]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研究(1949-1966)[D]. 孙俊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6特低渗油藏储层特征研究 ——以甘谷驿油田为例[D]. 朱谨谨. 长安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地球科学技术信息》编辑部声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