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威海新闻史始于英租时期《威海卫琴报》(The Weihaiwei Lyre)的创办,英租时期“国中之国”的自治性为威海报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1923年,威海创办了第一份中文报纸《威海新报》,四年后,威海又出现了影响范围较广的《威海午报》。这三份报纸构成了英租时期威海报纸发展的基本脉络。本文旨在通过对现存的《威海卫琴报》及《威海午报》的诞生背景、经营状况及内容特色进行详尽的分析,期望描绘出英租时期威海报纸发展的详细情况。绪论部分概括这一课题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材料、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研究的独特性。“英租时期威海卫报纸概况”部分结合英国租占威海卫的历史背景,分析英租时期威海卫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并将英租时期威海卫报纸发展放在整个山东乃至全国范围内考察,从而确定其坐标。“《威海卫琴报》研究”部分详述了《威海卫琴报》出版与发行的基本情况,对《威海卫琴报》社区报性质的界定是本文的创新点。在文本分析上,围绕社区报的性质重点分析了《威海卫琴报》的体育报道和服务性信息。此外,对《威海卫琴报》停刊原因的推测是本文所做的一次大胆尝试,论证了《威海卫琴报》极有可能是《威海卫公报》的前身。“《威海午报》研究”部分廓清了《威海午报》创办背景以及出版发行方面的详细信息。通过对相关史料与报纸文本的分析确定其创办人孙汉川的政治身份,进而将《威海午报》定性为亲国民党的民营商业性报纸。这一部分的分析重点在于《威海午报》的言论和社会新闻。本章最后追溯了英租威海卫行政长官庄士敦及骆克哈特与《威海午报》的渊源。对英租时期威海卫报纸的调查和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调查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挖掘、整理、分析和总结。既充分利用史料,但又时刻警惕史料本身的局限性,力求在文献搜集和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期望通过对英租威海卫新闻史的研究再现英租威海卫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威海卫,漫长回归路上的血雨腥风[J]. 春秋 2020(05)
- [2].威海卫:香港警察曾经的招募地[J]. 档案记忆 2018(02)
- [3].《威海卫佚事——废弃的铁船》[J]. 齐鲁艺苑 2018(01)
- [4].米字旗下的威海卫警事[J]. 春秋 2017(05)
- [5].1930.10.1收复威海卫[J]. 当代油画 2017(02)
- [6].中国收回威海卫始末[J]. 开心老年 2016(02)
- [7].威海卫大厦:重铸辉煌 专访威海卫大厦总经理李舫[J]. 旅游世界 2016(07)
- [8].威海卫首位“特首”[J]. 晚报文萃 2016(10)
- [9].威海卫大厦 美食的极致[J]. 旅游世界 2016(09)
- [10].威海卫:香港警察的来源地[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4(01)
- [11].“一地两制”下英租威海卫商业规则探究[J]. 环球人文地理 2014(14)
- [12].基于SWOT分析的英租威海卫时期治理模式研究[J]. 黄海学术论坛 2011(01)
- [13].威海卫:十五分钟,三十二年[J]. 看历史 2011(12)
- [14].英国威海卫租借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市政建设及其启示[J]. 城市史研究 2020(01)
- [15].试论中国租界与租借地区域法制的差异——以上海租界与威海卫租借地区域法制的差异为例[J]. 现代法学 2017(01)
- [16].郑维屏与威海卫行政区流通券[J]. 春秋 2016(05)
- [17].甲午战后日本占领威海卫(1895-1898)[J]. 暨南史学 2018(02)
- [18].香港警局曾从威海卫招募“鲁警”[J]. 晚报文萃 2016(03)
- [19].英租威海卫商事纠纷处理探析[J]. 东方企业文化 2014(17)
- [20].米字旗时期的威海卫贸易[J]. 东方企业文化 2014(17)
- [21].英租威海卫的经济特点[J]. 商 2014(20)
- [22].英租威海卫时期的烟酒研究分析[J]. 商 2014(21)
- [23].英租威海卫时期的盐业商事制度分析[J]. 商 2014(21)
- [24].威海卫:曾经的香港警察来源地[J]. 档案春秋 2013(09)
- [25].徘徊于东西方之间:英租威海卫时期的法治[J]. 开放时代 2009(02)
- [26].英租威海卫时期的威海政治体制[J]. 文史博览(理论) 2008(12)
- [27].中英收交威海卫租借地交涉之探析[J]. 泰山学院学报 2011(05)
- [28].英租威海卫时期的监狱制度[J]. 法制与社会 2009(22)
- [29].英租威海卫乡村治理的制度演进[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 [30].东鸣西应:英租时期威海卫警察制度的建立与调适[J]. 城市史研究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