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壳理论下的英汉中间结构研究

VP壳理论下的英汉中间结构研究

论文摘要

中间结构作为一种跨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英语和汉语中。它特殊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中间结构进行了研究,例如,它的特征,制约条件,生成过程以及在两种语言中的比较。对于它的特征,语言学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在语义上,它具有施事性,泛指性,非事件性,和情态性。在句法上,它需要主语提升以及性状副词或形容词修饰。但是对于中间结构的制约条件以及生成过程还是备受争议。尤其是它生成过程,在语言学界形成了两大派别:句法生成派和词汇生成派。前者认为中间结构在句法阶段形成,因为中间动词丧失了给逻辑宾语赋格的能力,所以逻辑宾语必须移位到主语位置上才能获得格。而后者坚持中间结构在词库中生成,不涉及任何句法移位,纯粹是一种前句法操作。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缺陷。本文指出了两者的不足之处,并且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主张用VP壳理论对中间结构进行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结合了语义与句法研究,从研究中间结构的语义特征入手,采用句法生成,这种句法生成有别于之前的名词短语移位,而是在VP壳理论下推出的一套新的句法生成模式。通过对中间结构生成制约条件的分析,我们认为主语责任制是其生成的核心条件,根据主语责任制,我们得出主语是原位生成的,隐含使役性动词的存在,类似于VP壳中轻动词。这种分析为我们采用VP壳理论奠定了基础,我们把隐含施事论元视为附加在vp上的IMP,从而确立了其句法地位,进而分别推导出英汉中间结构的句法生成树形图。同时,中间结构作为一种跨语言现象,至今没有统一的生成模式,而在VP壳理论框架下,英汉中间结构的统一生成模式也得到了解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Main Properties of Middle Constructions
  • 1.1 Semantic Properties of Middle Constructions
  • 1.1.1 Agentivity
  • 1.1.2 Non-eventivity
  • 1.1.3 Genericity
  • 1.1.4 Modality
  • 1.2 Syntactic Properties of Middle Constructions
  • 1.2.1 Adjunct Requirements
  • 1.2.2 Subject Raising
  • Chapter 2 Constraints on Middle Constructions
  • 2.1 Affectedness Condition
  • 2.2 Aspectuality Condition
  • 2.3 Responsibility Condition
  • Chapter 3 Previous Studies on Middle Constructions
  • 3.1 The Derivation of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s
  • 3.1.1 The Syntactic Approach
  • 3.1.2 The Lexical Approach
  • 3.2 The Derivation of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s
  • 3.2.1 The Syntactic Approach
  • 3.2.2 The Lexical Approach
  • Chapter 4 Theoretical Framework
  • 4.1 VP-shell Theory
  • 4.2 VP-internal Subject Hypothesis
  • 4.3 Theta Theory
  • 4.4 Binding Theory
  • Chapter 5 Middle Constructions within VP-shell Theory
  • 5.1 The Reason for the VP-shell Approach
  • 5.2 On the Empty Argument in Middle Constructions
  • 5.3 A Unified Account
  • 5.3.1 An Alternative Account of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s
  • 5.3.2 An Alternative Account of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s
  • 5.3.3 A Unified Account of Middle Constructions
  • Conclusion
  • Note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言语-体势联动与直接引语结构“VP道”[J]. 世界汉语教学 2020(04)
    • [2].基于Grice适量准则的почти VP意义——兼看隐含义的“可取消性”[J]. 林区教学 2017(01)
    • [3].现代汉语中“不要+VP”结构探析[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4)
    • [4].试论固始方言“很vp”结构[J]. 青年文学家 2020(17)
    • [5].马来西亚华语口语中的“VP没有”特殊问句[J]. 国际汉语学报 2016(01)
    • [6].试析语用构式“有+你(S)+Vp+的”[J]. 国际汉语学报 2016(02)
    • [7].湖北英山方言的“VP冇”和“VP不”[J]. 中国方言学报 2016(00)
    • [8].“差点儿没+VP”之“没”的羡余性再探[J]. 人文丛刊 2015(00)
    • [9].“VP”语音提示的运用前景[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02)
    • [10].从“VP的”的转指谈“VP的VP”的结构和语用[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3)
    • [11].“让我VP”祈使句研究[J]. 语言研究集刊 2016(01)
    • [12].VP方案治疗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例疗效分析[J]. 江西医药 2013(07)
    • [13].情态动词的隐性否定功能——以“能+不+VP”构式为例[J]. 汉语学习 2013(05)
    • [14].从“去”语义指向角度看“去+VP”和“VP+去”[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5].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VP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04)
    • [16].“有+VP”_2结构的主观性及语用功能[J]. 学术交流 2017(03)
    • [17].“(去_1)+VP+去_2”结构中的“去_2”在河北方言中的特殊读音形式及语法性质[J]. 语文研究 2013(04)
    • [18].基于VP的某全挂车牵引架助力机构优化设计[J]. 专用汽车 2012(02)
    • [19].基于VP的虚拟试验系统仿真设计[J]. 宇航计测技术 2012(04)
    • [20].造成自动站VP报缺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1)
    • [21].VP前“给”的语义功能[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 [22].1株鹅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特性、VP基因特征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07)
    • [23].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12)
    • [24].“差点儿(没)+VP”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 [25].试论《祖堂集》中“V得VP”结构的句法性质[J]. 汉语史学报 2010(00)
    • [26].VP的有界性与连动式的事件结构[J]. 现代外语 2013(02)
    • [27].冰冻血浆联合VP方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观察[J]. 临床误诊误治 2010(05)
    • [28].vP壳理论与使役结构[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03)
    • [29].“不/没+VP”的时间意义[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7)
    • [30].河南上蔡方言中的祈使义虚拟表达结构“去VP去去”[J]. 汉字文化 2020(21)

    标签:;  ;  ;  ;  

    VP壳理论下的英汉中间结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