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对我国的适用性研究](https://www.lw50.cn/thumb/2682c278b2a3b359e5a1c73f.webp)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基础、内涵及利益的分析研究,并对自1990年代以来,有关国家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深入考察,特别是结合我国目前的货币供应量目标缺乏有效性的状况,探讨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重新界定,进而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框架可以作为今后我国货币政策较为合理且可行的选择。尽管短期内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还受一些条件的限制,但仍可为当前制定货币政策时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对我国今后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目前应注意研究和改进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导言0.1 研究问题的意义0.2 思路及结构0.3 研究方法0.4 创新及不足1. 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内涵及利益1.1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经济学解释1.1.1 理性预期理论1.1.2 信息不对称理论1.1.3 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1.1.4 货币中性经济思想1.1.5 公共选择理论1.2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设计1.2.1 目标度量1.2.2 目标取值1.2.3 时间跨度1.2.4 点目标和目标区间1.2.5 目标偏离和例外条款1.3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利益与成本1.3.1 引导公众形成合理的预期1.3.2 增强了公众对央行货币政策的理解与支持1.3.3 有利于形成对中央银行的外部监督1.3.4 增强了政策的透明度和可信度1.3.5 增强了市场的有效性1.3.6 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感和信誉2.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实践状况考察2.1 不同发展类型国家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起因及基本情况2.1.1 西方发达国家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情况2.1.2 发展中国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情况2.1.3 隐性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美国的情况2.2 有关国家实践情况的比较分析2.2.1 央行独立性方面的差别2.2.2 通货膨胀目标设定方面的差别2.2.3 例外条款的差别2.2.4 决策机制及责任性方面的差别2.3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实践的主要特点3. 通货膨胀目标制及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3.1 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的条件3.1.1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3.1.2 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较高3.1.3 利率的市场化3.1.4 弹性汇率制或浮动汇率制3.1.5 对央行的要求比较严格3.2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3.2.1 货币政策目标转为通货膨胀率的主要原因3.2.2 我国货币供应总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困境4. 现阶段通货膨胀目标制对我国的适用性及借鉴意义4.1 通货膨胀目标制对我国的适用性问题4.2 现阶段的借鉴意义4.2.1 保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可信度4.2.2 进一提高货币政策目标的透明度4.2.3 推进汇率改革进程4.2.4 加快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步伐4.2.5 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通货膨胀目标4.2.6 关注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目标的关系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通货膨胀目标制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 重新界定论文; 适用性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