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庙油田庙北东一段Ⅱ油组储层研究与建模

老爷庙油田庙北东一段Ⅱ油组储层研究与建模

论文摘要

老爷庙油田位于南堡凹陷西北部,主要含油层位为庙北东一段,是一个受凹陷北部边界断层西南庄断层控制的正向二级构造,为继承性发育的滚动背斜构造。本文以储层沉积学、测井地质学、石油地质理论和油矿地质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以油田主力含油层位东一段Ⅱ油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现代储层评价理论与技术为平台,利用研究区内86口井的钻井、测井资料、岩心分析报告以及物性等资料,通过岩心相标志、测井相、铸体薄片等分析,对东营组东一段Ⅱ油组进行了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储层沉积相和砂体的展布规律、储层物性特征及其非均质性等研究,并得出以下成果及认识:1、通过寻找区域对比标志层,采用旋回控制,并参考厚度原则等方法对研究区内86口井进行了油组的划分与对比,从而较准确地界定了东一段Ⅱ油组的顶、底;然后根据岩性以及地层厚度可将Ⅱ油组进一步细分为13个小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4条纵、横连井剖面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以控制全区。2、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岩石类型及其特征、沉积结构和构造、古生物和测井相等标志,采用岩相和测井相相结合的方法,对目的层段进行了单井相和剖面相分析,并通过编制砂体厚度等值线图进而分析了各小层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及演化。研究认为老爷庙油田庙北东一段Ⅱ油组储层为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可识别出水上分流河道、漫滩沼泽、分流河道间和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支流间湾等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是主要的储集砂体;各小层的沉积相平面展布大致相似,均呈北—北东向条带状,且自下而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3、储层基本特征研究表明,该区东一段Ⅱ油组储层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质长石砂岩。砂岩岩性多为泥质胶结,较疏松,初步分析其结构成熟度较低;填隙物成份主要为粘土、碳酸盐胶结物,其中粘土含量为2.0%~17.0%,平均5.05%,且以粘土杂基为主,平均为3.52%;碳酸盐含量为0~28.0%,平均3.43%,其次为菱铁矿胶结物,平均含量为0.99%。储层的孔隙度平均值为24.1%,渗透率平均值为306.6×10-3μm2;多数小层属中渗透储层。4、综合物性和测井解释资料,研究了东一段Ⅱ油组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着重分析了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研究表明,本区东一段Ⅱ油组储层总体上非均质性较强。砂体分布受控于沉积相的展布,几何形态多呈条带状,为北—北东向展布,厚度变化不均匀;沿物源方向的砂体连通性较好,垂直于物源方向的砂体连通性较差。物性在平面上的展布与砂体形态基本相吻合,其中工区北东部的物性较北部的物性要好,且砂岩厚度大的地方物性也相对较好。5、东一段是一套近岸快速堆积的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储层横向变化快,构造被断层复杂化,非均质性强。通过综合应用地质、地震、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应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及,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建模软件Petrel,建立了油藏的三维地质模型,其中包括砂体骨架模型、构造模型、相模型和属性模型,为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油田地质特征
  • 第3章 地层划分和对比
  • 3.1 地层对比划分方法
  • 3.2 标志层的确定
  • 3.3 地层的划分对比及结果
  • 第4章 储层沉积微相
  • 4.1 沉积相划分标志
  • 4.2 单井相特征
  • 4.3 沉积微相时空展布特征
  • 第5章 储层研究
  •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5.2 储层分布特征
  • 5.3 储层物性特征
  • 5.4 储层非均质性
  • 5.5 储层综合评价
  • 第6章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 6.1 储层地质建模概述
  • 6.2 建模流程
  • 6.3 三维建模约束条件
  • 6.4 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准备
  • 6.5 三维地质模型的实现
  • 6.6 模型评价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老爷庙油田庙北东一段Ⅱ油组储层研究与建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