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玉器研究

吴越玉器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对吴越地区考古出土的春秋战国玉器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分析了吴越玉器的形制、纹饰、工艺等方面的特征,探讨了吴越玉器的谱系和源流以及各种文化因素的交流和互动等,并对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的用玉制度、观念以及功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经过研究,本文基本解决了出土玉器的吴越贵族墓葬的国属问题,总结了吴越玉器的部分特征,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些问题,从而填补了吴越玉器研究的空白。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对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玉器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从黄河流域的中原列国到长江流域的吴越楚等国,都流行使用高等级玉器。相对于其它诸侯国玉器而言,吴越玉器的研究存在缺如,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时空的玉器进行立题研究。本文从考古学、文物学、文献学等角度出发,并重点结合层位学、类型学等方法,对吴越出土玉器进行分析。第二章为玉器的发现与时空分析。首先,本文界定了吴越玉器的概念,然后对江、浙、沪三省市出土玉器的26处墓葬、遗址资料进行了重点收集和整理。除了墓葬形制、棺椁、随葬品的种类、数量、组合、布局等埋藏信息外,还对墓葬所在的区位、墓葬之间的位置、是否属于同一墓葬群等加以观察。另外,还收集了楚地及其它地区东周墓葬、秦汉墓葬所出吴越玉器资料。第三章为出土玉器的文化属性分析。首先对吴越疆域进行辨析,其次对吴越贵族墓葬加以甄别,最后讨论26处出土玉器的墓葬、遗址的国属。在这个基础上,分析玉器的埋藏状态特别是玉器及其与共存青铜器、陶瓷器的布局关系。这些研究不仅是了解玉器与其它随葬品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能从随葬品组合的角度对墓葬的国属进行认定。在对吴墓、越墓进行区分后,我们对吴墓、越墓出土的玉器进行分类,同时对典型玉器及其组合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吴墓、越墓出土玉器的部分特征。第四章为出土玉器的文化因素分析。在对这些玉器进行编年的基础上,本文从形制、纹饰、工艺等方面探讨了吴越玉器的源流、谱系。首先讨论了吴越玉器与史前玉器特别是良渚玉器之间的关系,其次讨论了吴越玉器与楚玉、中原玉之间的关系,最后从玉器的形制、纹饰、工艺方面总结出吴玉、越玉的特征。通过文化因素分析,我们发现吴玉、越玉之间的文化特征不是很明显,与早期的良渚玉和同时期的中原、楚玉存在一定的联系。第五章为吴越玉器的相关研究。首先是通过对吴越文献的分析,探讨文献记载的先秦玉礼和考古出土的吴越玉器之间的关系,回答先秦玉礼在吴越玉器中是否有所体现等问题。其次是通过吴越玉器与中原玉器的比较,探讨吴越地区的用玉观念和用玉制度、是否出现礼制的僭越等问题。最后是对吴越玉器的发展演变等进行分析,探讨吴越玉器的发展动力以及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技术交流等,从而了解吴越玉器在中国玉器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玉器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无论是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还是长江流域的吴越地区,玉器的生产、交流较为开放,玉器的形制和品种较为丰富。在孔子等思想家、政治家所强化的“内圣外王”过程中,作为身份等级象征的玉器内化为道德准则,起到了维护秩序、加强统治的作用。而远在中原东南部的吴越玉器,也程度不同地浸润了中原玉器礼器化、符号化、政治化等特点,成为了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尽管在形制、纹饰以及工艺上的地域特征不是很明显,也很难对吴玉、越玉进行严格的区分,但是,经历了商周时期的没落和停滞,吴越地区再次出现了高等级玉器,凸显其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因此,吴越玉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东周时期的用玉制度、多元一体的文化发展格局、吴越国家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吴越楚等国之间的交流等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本文的研究填补了吴越文化研究的空白。另外,本文在考古材料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建立假设、修正结论、构建新说,采取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类型学和文化因素分析相结合、文物考古学和一般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吴越玉器的过程中尝试创新玉器研究的方法,这些都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玉器的发现与时空分析
  • 2.1 江苏省出土的东周玉器
  • 2.1.1 吴县严山玉器窖藏
  • 2.1.2 苏州真山吴国大墓D9M1
  • 2.1.3 苏州小真山D1M1、D3M1、D4M2、D4M3
  • 2.1.4 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地
  • 2.1.5 邳州九女墩春秋墓
  • 2.1.6 江阴大松墩土墩墓等其它墓葬
  • 2.2 浙江省出土的东周玉器
  • 2.2.1 绍兴坡塘306号战国墓
  • 2.2.2 绍兴印山大墓
  • 2.2.3 湖州长兴鼻子山越国贵族墓
  • 2.2.4 金华东阳前山春秋越国贵族墓
  • 2.2.5 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
  • 2.2.6 绍兴凤凰山木椁墓等其它墓葬
  • 2.3 上海市出土的东周玉器
  • 2.3.1 青浦重固福泉山战国墓
  • 2.4 其它地区出土的吴越玉器
  • 2.4.1 楚地及其它地区东周墓葬出土的吴越玉器
  • 2.4.2 楚地及其它地区秦汉墓葬出土的吴越玉器
  • 2.5 讨论
  • 第三章 出土玉器的文化属性分析
  • 3.1 出土玉器墓葬国属分析
  • 3.1.1 吴越疆域分析
  • 3.1.3 墓葬国属及墓主身份
  • 3.2 出土玉器的位置和布局
  • 3.2.1 玉器的位置
  • 3.2.2 玉器的布局
  • 3.3 出土玉器的种类和组合
  • 3.3.1 玉器的种类
  • 3.3.2 玉器的组合
  • 3.4 讨论
  • 第四章 吴越玉器的文化因素分析
  • 4.1 吴越玉器的编年
  • 4.1.1 史前时期
  • 4.1.2 商周时期
  • 4.1.3 春秋时期
  • 4.1.4 战国时期
  • 4.2 吴越玉器的形制及特征
  • 4.2.1 璧类玉器的特点和源流
  • 4.2.2 璜类玉器的特点和源流
  • 4.2.3 兵器类玉器的特点和源流
  • 4.3 吴越玉器的纹饰及特征
  • 4.3.1 特点
  • 4.3.2 源流
  • 4.4 吴越玉器的工艺及特征
  • 4.4.1 特点
  • 4.4.2 源流
  • 4.5 讨论
  • 第五章 吴越玉器的相关研究
  • 5.1 吴越玉器所体现的先秦玉礼
  • 5.1.1 文献中的先秦玉礼
  • 5.1.2 玉礼在吴越地区的体现
  • 5.2 吴越地区用玉制度及观念
  • 5.2.1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使用及功能
  • 5.2.2 春秋战国时期玉观念的形成及发展
  • 5.3 吴越玉器的发展演变
  • 5.3.1 吴越玉器发展的动力分析
  • 5.3.2 吴越玉器所体现的文化技术交流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文化交错地带的玉器
  • 6.2 统一分裂时期的玉器
  • 6.3 社会演化进程的玉器
  • 参考文献
  • 图录
  • 附表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清宫档案话玉器》出版[J]. 历史档案 2019(04)
    • [2].元清时期玉器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的可行性分析[J]. 西部皮革 2020(01)
    • [3].本土产业发展视角下的乡村地方性重构——基于阳美玉器产业的文化经济地理分析[J]. 地理科学 2020(03)
    • [4].浅谈当今玉器收藏的误区[J]. 收藏界 2019(05)
    • [5].我们还缺什么样的玉器书?[J]. 新阅读 2020(04)
    • [6].宋代玉器的世俗化特征研究[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04)
    • [7].人物造型玉器的流传与演变[J]. 收藏家 2020(02)
    • [8].浅析揭阳阳美玉器产业的竞争优势[J]. 中外企业家 2020(17)
    • [9].平州玉器街翡翠市场前景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18)
    • [10].扬州玉器坊[J]. 城市环境设计 2020(02)
    • [11].红山遗珠——鸡骨白玉器[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10)
    • [12].浅谈商代玉器的功能与文化内涵——以新乡市博物馆藏商代玉器为例[J]. 收藏家 2020(07)
    • [13].浅议现代玉器设计的审美变化及创新[J]. 中外企业家 2018(32)
    • [14].查海玉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07)
    • [15].浅析玉器鉴赏与保护之间的关系[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11)
    • [16].商代遗址出土早期玉器初识[J]. 文物天地 2019(08)
    • [17].齐家文化玉器赏鉴[J]. 收藏界 2019(03)
    • [18].玉器制作工艺的发展[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19)
    • [19].浅议“玉器时代”[J]. 黑河学刊 2019(06)
    • [20].汉代玉器特征与鉴别[J]. 收藏家 2017(12)
    • [21].浅议修复玉器的鉴别[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12)
    • [22].浅谈明代玉器的特点[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12)
    • [23].产学研协同合作,推动玉器行业创新发展——四会创办全国首家翡翠博物馆[J]. 中国科技产业 2018(03)
    • [24].玉器的收藏价值探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17)
    • [25].试论玉器的改制现象[J]. 收藏家 2018(09)
    • [26].由制造工艺区分玉器新老[J]. 收藏家 2016(12)
    • [27].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动物形玉器的研究[J]. 华夏考古 2016(04)
    • [28].粗犷豪放的元代玉器[J]. 东方收藏 2017(02)
    • [29].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三大玉器系统功能浅析[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 [30].浅谈先秦祭祀玉器——以楚简为新材料[J]. 赤子(上中旬) 2017(04)

    标签:;  ;  ;  ;  ;  

    吴越玉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