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城游憩带成长模式及创新系统研究 ——基于体验经济视角

环城游憩带成长模式及创新系统研究 ——基于体验经济视角

论文摘要

随着国内城市旅游的迅猛发展和中国假日旅游经济的启动,人们的旅游意识逐渐发生了变化,中国居民外出旅游的偏好明显表现为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同时,由于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休闲观念的更新,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市场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即长线旅游有所减少,短线旅游和城市周边休闲度假旅游不断增加,小范围内进行的休闲度假和康体娱乐活动,逐渐构成了城市居民旅游消费市场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城游憩带在城市外围地区孕育而生并不断发展,成为适应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度假需求一种重要的土地利用形式,环城游憩带也逐渐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一块重要版图,并以其特有的地域特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环城游憩带在空间状态上呈现出带、环状分布特征,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康体、教育等多种功能。环城游憩带地区蕴涵丰富的旅游资源,只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环城游憩带发展必将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贯彻休闲产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佳方式,环城游憩带是中国城市化水平推进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并将成为今后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新的方向。本文在对国内外休闲游憩产业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从体验经济的视角出发阐述了环城游憩带的基本概念及其涵义,概括了环城游憩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现状,探讨了环城游憩带培育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分析了环城游憩带的成长过程,总结了三种典型的成长模式即卫星模式、哑铃模式、轴承模式,并进行了实证研究。而后,本文阐述了环城游憩带动力系统的功能及价值,并构建了环城游憩带动力系统模型,将动力系统的需求系统、中介系统、创新系统、支持系统等四个分支系统进行了解析,强调创新系统对于环城游憩带动力系统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创新系统是环城游憩带发展的要旨,并对环城游憩带创新系统的作用及其运行过程进行分析和建模。最后,结合环城游憩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环城游憩带培育的创新路径,并分析了不同成长模式下路径选择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环城游憩带发展的创新对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分析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环城游憩带概述
  • 一、环城游憩带的概念
  • 二、环城游憩带的情景分析
  • 三、环城游憩带的特征
  • 四、环城游憩带的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体验经济理论
  • 二、经济学理论
  • 三、生态学理论
  • 四、区位理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环城游憩带研究回顾
  • 二、国内环城游憩带研究回顾
  • 第三章 环城游憩带的成长模式研究
  • 第一节 环城游憩带成长的要旨与阶段演进
  • 一、体验是环城游憩带成长的要旨
  • 二、环城游憩带体验效用提升的途径
  • 第二节 环城游憩带成长模式及实证分析
  • 一、环城游憩带:卫星模式及实证分析
  • 二、环城游憩带:哑铃模式及实证分析
  • 三、环城游憩带:轴承模式及实证分析
  • 第四章 环城游憩带的创新系统研究
  • 第一节 环城游憩带创新系统及模型分析
  • 一、环城游憩带动力系统
  • 二、创新系统:环城游憩带动力系统的要核
  • 三、创新系统模型及分析
  • 四、基于体验特征的环城游憩带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
  • 第二节 环城游憩带培育的创新路径
  • 一、环城游憩带的阶段演进
  • 二、环城游憩带阶段演进的内因
  • 第三节 环城游憩带发展的创新对策
  • 一、统筹兼顾,进一步完善游憩产业体系
  • 二、强化游憩产业宏观调空和统一规划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现状成熟度实证研究[J]. 度假旅游 2019(04)
    • [2].新一线城市环城游憩带成熟度实证研究——以长沙为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3].长春市环城游憩带的发展对策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10)
    • [4].1970—2015年上海环城游憩带时空演变与动力机制研究[J]. 旅游学刊 2017(11)
    • [5].城乡和谐型环城游憩带的构建分析——基于共生理论的探讨[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8(03)
    • [6].新乡村主义视域下环城游憩带建设模式及开发路径研究[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 [7].基于山地户外运动的贵阳市大数据环城游憩带发展探析[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34)
    • [8].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哈尔滨环城游憩带空间布局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3)
    • [9].贵州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J]. 纳税 2017(15)
    • [10].重庆开州:乡村旅游环城游憩带发展[J]. 当代旅游 2019(09)
    • [11].基于休闲视角的武汉环城游憩带乡俗产品发展研究[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12].以“环城游憩带”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J]. 中国乡镇企业 2014(05)
    • [13].哈尔滨环城游憩带发展现状浅析[J]. 知识经济 2011(11)
    • [14].上海新“三城七镇”发展环城游憩带特色旅游的思考[J]. 上海商业 2009(03)
    • [15].发展环城游憩带的市场分析——以长沙市为例[J]. 中外企业家 2008(04)
    • [16].城市化发展对环城游憩带影响的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8(02)
    • [17].环城游憩带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以河南省许昌市为例[J]. 北方经贸 2018(01)
    • [18].乌鲁木齐环城游憩带旅游特征分析[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9(02)
    • [19].山地旅游城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特征——以贵州铜仁市为例[J]. 科技通报 2018(10)
    • [20].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南昌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策略探析[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0(05)
    • [21].大城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和空间结构特征——以哈尔滨市为例[J]. 经济师 2017(08)
    • [22].环城游憩带对周边县域旅游产业影响机制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3].南昌市发展都市农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环城游憩带理论[J]. 江西农业学报 2011(05)
    • [24].清远环城游憩带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透视[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2(09)
    • [25].我国环城游憩研究综述[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2)
    • [26].城市居民环城游憩满意度评价——以天津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4(08)
    • [27].环城游憩带空间配置研究[J]. 特区经济 2010(07)
    • [28].计划行为还是理性行为?上海居民近城游憩行为研究[J]. 人文地理 2017(06)
    • [29].吉林省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探析[J]. 中国商论 2016(27)
    • [30].连云港市环城游憩带的初步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1)

    标签:;  ;  ;  ;  

    环城游憩带成长模式及创新系统研究 ——基于体验经济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