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增殖特性与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研究

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增殖特性与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对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ARV)鸡胚增殖特性进行了探索,建立了检测该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为开展该病的病原分离鉴定、疫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种毒经鸡胚增殖后收集尿囊膜毒、尿囊液毒、卵黄液毒和胚体毒,再分别接种卵黄囊,以胚体毒致死鸡胚的时间最短,尿囊膜毒致死鸡胚的时间最长;病毒经氯仿处理后接种卵黄囊,鸡胚死亡时间比未经氯仿处理的对照组推迟15h,说明病毒对氯仿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病毒经卵黄囊、尿囊腔和尿囊膜3种途径接种鸡胚,最早死亡时间分别为51h、53h和56h。将ARV鸡胚毒分别用50%饱和(NH4)SO4沉淀、10%PEG6000沉淀和差速离心纯化,测得蛋白含量分别为8.699mg/ml、17.684mg/ml和5.35mg/ml,其中,前2种方法杂蛋白含量相对较高。差速离心的样品,电镜下观察到了大量规则排列的病毒粒子,无囊膜,有双层衣壳,直径约为75nm。以差速离心纯化的病毒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AR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确定了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252μg/ml,1%BSA封闭1.5h,血清最佳工作浓度为1:160,37℃反应1.5h,酶标兔抗鸡的稀释度为1:5000,37℃作用1h,底物37℃作用15min。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NDV、IBDV、支原体的阳性血清OD值均小于ARV阴阳性血清的临界值,与抗原没有交叉反应;未加ARV抗原阻断的对照ARV阳性血清的OD值大于抗原阻断的阳性血清的OD值,而加ARV抗原阻断的各稀释度的阴性血清OD值较接近;人工感染鸡在接种ARV鸡胚毒7d、15d、20d和25d用间接ELISA进行抗体检测,均能检出血清抗体阳性,能检出血清的最高稀释倍数为1:640,比对照试验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论文目录

  • 缩写说明
  • 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1. 病原学
  • 1.1 历史与分布
  • 1.2 病毒分类及理化特性
  • 1.3 血清型
  • 1.4 病毒分离
  • 1.5 病毒的保存
  • 2. 分子生物学
  • 2.1 基因组
  • 2.2 病毒蛋白
  • 3. 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
  • 4. 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4.1 血清学方法
  • 4.2 分子生物学方法
  • 5. 防治
  • 6. 问题与展望
  •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仪器
  • 2. 方法
  • 2.1 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增殖特性研究
  • 2.2 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结果
  • 1. 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增殖特性研究
  • 2. 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讨论
  • 1. 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增殖特性研究
  • 2. 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2.1 包被抗原的制备
  • 2.2 间接ELISA最佳工作条件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增殖特性与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