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莱芜市莱城区和庄中学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分层布置作业对于我们的教学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更具有实效性,在一个班集体里,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逻辑思维能力,认知水平都不尽相同,加之农村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比较多,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成绩普遍较差,优秀生较少,学困生较多。很多老师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只好降低难度,对于好的学生来说,感觉课堂没有挑战性,学习兴趣降低,不利于人才的培养。而对于学困生而言,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稍有难度,他们就不能积极面对,感觉什么都不会,有一种失落感。最终导致我们的课堂没有活力,死气沉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差生更差,优生不优。而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布置作业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布置作业呢?
一.首先分层作业要以人为本。
通常我们设计作业,都是统一题目,好、中、差生一个样,而每个学生理解、应用等能力都有所不同,这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对于我们的要求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因此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也应该有所区别。同时我们应该打破常规,布置作业的出发点不应只考虑考试要考什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更多的应该先考虑学生自身的需要,他们能运用我们所学的新知识能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其实这样每个孩子都能乐意愉快地、成功地完成作业,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果教师能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赞扬,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自信,他们今后就会加倍努力,这样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对于确实是能力非常欠缺的学生,我们要多给些鼓励与宽容,可以给他布置一些简单易做的基础性题目提高他们上课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对于这些学困生我们要容许他们出错,并根据出错的情况合理设置作业难度,循序渐进,慢慢感化,从而建立他们的信心。相信有信心就有希望,这就为成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二.其次分层作业要具有发展性、延续性。
分层作业的个性化主要是指要是我们要正视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使我们的学生在作业选择中有一定的自主权。然而,我们在实际操作时,我们总是剥夺学生的自主选择,总是不放心学生自己,生怕学生做的少或是做不好,殊不知这样我们就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于是,教师往往让一部分学生完成这个作业,让另一部分学生完成另一个作业。殊不知,这样简单的布置分层作业的方式,久而久之,不但一般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有效调动,而且优秀生的发展也受到了打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只让他们自己选择,他们才有动力和信心去完成好。
三.再次分层作业要实现个性化、实效性。
作业分层并不只是简单地把学生按学习成绩和能力进行区分,假如这样理解就完全曲解了分层作业的实效性意义。真正的分层作业不是静止的、孤立的,是发展的。分层作业只是暂时的缓冲,我们要在学生不断的进步中慢慢调整,最后的目的是要实现学生的继续发展。比如我在实际教学中将学生分成A、B、C三个梯队,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如果达到高一级梯队的要求,可以自动进入高一级的梯队,真正实现个人发展。这种动态的、弹性的发展模式充分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分层作业要体现能力分层与目标分层相结合原则。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三个段: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基础较差的为C梯队、学习能力一般的为B梯队、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秀生为A梯队。学生亦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调换,亦可在得到教师的考察答应下适当调换。对于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本性作业、提高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基本性作业以课本的随堂练习为主,对于一些简单作业,A梯队学生具有自主选择权,可以不做;提高性作业为基本作业的适当延伸,可供B梯队和A梯队学生来完成;拓展性作业为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供A梯队学生来完成。不同梯队的学生与不同层次的作业结合,在教师布置主体作业的基础上,对作业进行科学的分类、分层,使作业分层更趋合理、科学,又具有实效性,同时确立学生在作业选择中的自主性,使作业分层更趋人性化、发展性、延续性。
比如学完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在上习题课时,我让C梯队的同学做基础性的题目,同时要求A、B梯队的学生如果认为基础性的题目很简单,一看就会,可以忽略不做,从而要求B梯队的学生主做能力提高题和A梯队的学生主做拓展探究题。于是就把各类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使得差生吃得了,优生吃饱,效果明显,当然这节课也就比较成功。
五.分层作业还应具有肯定性与鼓励性。
实践证明,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其实谁都爱听表扬和肯定的言语,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表现被肯定,以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内心获得满足感。然而,人都是有惰性的,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每时每刻留意学生的点滴进步,以便我们能及时地去鼓舞和肯定他们,才有可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才有可能形成良性的循环,挖掘学生不断发展的潜力。
六.分层作业要注意.实施激励性评价。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就要有一定的评价策略,评价机制要分类、完整。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捕捉瞬时评价时机,实施激励性评价。对学习能力不同A、B、C三个梯队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A梯队的学生需要适当从严;对于B、C梯队的学生可适当宽松,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实,分层作业具有诸多优势,它能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让各类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分层作业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平台,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