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探析问雍

路桥工程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探析问雍

望都县交通运输局河北望都072450

摘要:桥头跳车是公路的普遍病害,为了缓解、消除桥头跳车对行车舒适性的影响,需要做好路桥工程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基于此,文章对影响路桥工程台背回填施工的因素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更好的提高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路桥工程;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

1路桥工程台背回填施工的影响因素

台背主要指桥涵、通道墙身等与路基相连接的刚柔过度段。一般来说,在基坑开挖和挡墙砌筑完工之后,很难对其回填、碾压使用大型设备进行施工,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公路三角地带。同时影响工程台背回填施工的因素,主要指台背回填沉陷对路桥工程造成的破坏,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1路面、地基强度的影响

在路桥工程的路基施工过程中,一般会选择平行施工法,以将桥涵、通道及路基在同一年进行施工,同时由于路基工程对桥涵有较高的要求,一般会选择刚性体充当桥涵,以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固。但由于路基工程的台后填方段地基不会被加固处理,很容易使桥台和台后填方出现差异沉降变形,进而形成台阶。其次由于桥面往往采用刚性强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浇筑方式,及天然石材修砌而成,并辅以柔性的表面结构,然而和桥体连接的路面,通常采用半柔性半刚性的多层次公路架构,加之桥体与公路的刚性程度不同,使得车辆的振动程度也会不同,从而造成跳车问题。另外由于桥面对行车的振动吸收少,而路面吸收程度较大,因此还会造成桥头两边的抗变形程度不一,从而造成沉降差距。

1.2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路桥工程施工中,施工进度不可避免的会遭到高温或低温恶劣环境的影响,从而造成路基的载重能力降低,加之受雨水污水、地下水位和太阳光照的侵蚀,会使得路基松软,孔隙增大,从而产生变形,致使路基的抗剪能力和载重能力持续走低。

1.3人为影响

首先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周密考虑路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碾压程度,没有严格选择施工材料,也没有充分考虑台后排水问题,加之路基施工一般在工程末期,会出现台背回填问题,而人工处理台背的工作量巨大,夯实力度小,竣工之后会迅速产生沉降现象,增大落差,同时由于部分施工企业过于追求施工进度,没有对路基工程层厚和压实度进行严格控制,促使填方体在竖向上出现固接变形,在施工完成后出现明显沉降。其次在公路施工处理台背区域时,因为压路机械设备的自身特殊性,压路机会降低振动频率或强度,致使设备在碾压路面时产生压实不均的现象,从而造成碾压死角,造成路面综合稳定性、寿命和强韧程度的降低,最终产生下沉、变形、开裂等现象,另外在进行质量控制时,施工的工序也会对其造成影响。

1.4回填材料的影响

在路桥工程施工中,台背回填的填充材料和铺设路基时使用的填充材料是不同的,台背回填的填料往往是具有较强渗水能力的砂石或砂砾,质量要求和成本较高,而路基填料具有较低的透水性,且质量要求和成本都较低。由于二者间渗水性的差异较大,在承担负重的长期影响下,台背回填材料因其透水性强,填料中的水会渗透到连接的路基填料中,增加路基水分,造成路基抗载能力降低,外表变形愈加严重,最终造成差异性沉降。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因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回填材料,且没有严格控制台背回填材料,从而对路基台背回填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2路桥工程台背回填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台背施工方案一般会选择分层回填砂砾和透水材料的方法,并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回填,以确保回填高度、长度和厚度,其每层的厚度一般在15cm。同时为保证结构物的完好无损,压实的方法一般会选择机械加人工压实,并要使用小型机动夯压实一些压路机不能够进行作业的地方,从而可确保死角的消除,使其达到规范的要求。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需控制以下几方面:

2.1回填材料的选择

在路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台背回填的填充材料必须要具有板体性能优良、压缩性能较低、透水能力较高的特点,其主要对填料的透水性和粒径两方面进行控制,同时填料的选择须依靠施工的实际进度情况来操作不同的基层作业,以减少路堤填土的沉降量。首先在将石灰作为台背回填的填料时,施工人员应把固定土视为公路最下基层的平整程度来进行可靠的控制,并且石灰的基本等级要不低于三级,在施工时要能够通过平地机来将其作为平石灰表面,以保障路面的平整度。其次将水泥作为填料,其对于平整程度的操作难度和要求,比使用石灰土来作为填料的难度要高,由此在将水泥作为回填材料时,可在终压阶段通过监控作业时间来发现平整度的控制情况,如较差,会造成公路整体的性质改变,最终破坏公路整体的平整程度。因此概括来说,台背回填材料的选择需依据节约实用、来源方便的准则,以此才能实现较好的公路压实效果。

2.2地基加固的处理

公路地基的加固处理,主要是为了解决桥台和台后填方段出现的差异沉降变形。首先需彻底清理台背原地表,确保压实度高于90%,以使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针对台背填土以下的软弱土基,需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常使用的方法有砂袋沙井法、塑料排水板法、换土法等。其次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结构物基坑回填,而原地面的回填最好选择石灰稳定土或是砂砾,并采用分层回填的方法进行回填,以保证台后填方路段的地基与桥台地基的沉降变形能够保持一致。

2.3辅助枕梁施工

在设计过程中,路面基层或混凝土枕梁上一般会设置搭板端头,并且还要设置辅助枕梁,而辅助枕梁实质上为一块水泥稳定砂砾枕梁,其需设置在路面基层或混凝土枕梁上,一般宽0.4cm,深1.0cm,目的在于防止由于基层或混凝土枕梁沉陷而导致的搭板滑落问题。

2.4碾压施工

首先在离结构物较近的位置,如1m范围之内,或一些重型机械不好施工的死角,要选择平板振动器振,而若离结构物较远,可选择16t振动压路机碾压,同时在碾压时,要遵循先快后慢,先弱后强的原则,并且两个相连面之间的重叠部分要在1/3以上,确保不存在漏压现象。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扩大施工范围,确保大型填方压实机械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以确保路基得到充分压实,同时在台背回填的施工过程中,为使大型压实机械发挥作用,可采用横向压实法,以确保其能够最大限度的靠近台背,若例如遇到回填填料场地面积较为窄短的区域,且不可驾驶大型机械设备碾压夯实时,就应使用专用的小型机械对台背回填土进行压实,比如平板振动夯。

另外对于填料细小的颗粒,每一层的碾压夯实度不得高于15cm;而对于填料为砂砾石、风化砂岩等较大颗粒时,碾压夯实的高度应不高于20cm,同时在对公路进行冲击夯实时,旨在避免公路架构遭到毁坏,其要求施工人员需谨慎调节冲击夯实的区域面积,当离架构支撑物3m-5m,并距离洞顶面高度不到2cm时,不可进行操作冲击夯实作业。

3总结

总之,在路桥工程施工中,台背回填施工工艺的难度较小,并且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施工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管理力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及相关要求进行台背回填的施工,做好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工作,以此才能较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提升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金照.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4):65.

[2]王霞.台背回填施工与质量控制[J].山西交通科技,2004(S1):108-109.

[3]蔡华英.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2(10):11-114.

标签:;  ;  ;  

路桥工程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探析问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