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006年至2007年,在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定点观察法、GPS定位、样方法、样线法、总体数量调查法、因子测定法以及t检验、F检验、因子分析、对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的巢区结构、巢空间分布格局及繁殖期不同阶段的觅食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夜鹭在保护区内的营巢生境单一,只在人工杨树林群落内进行筑巢。夜鹭所选择的杨树林的树龄在31年,杨树平均高度在21.39m,杨树的直径在20.94cm,杨树林的密度在0.128棵/m2,距离水源地的距离为173m,海拔在142m。夜鹭巢的巢平均值外径为43.25cm,巢内径平均值为23.95cm,巢高平均值为44.25cm,巢深平均值为11.32cm,巢材平均长度为32.34cm,巢材平均直径为0.38cm。(2)通过对113个巢进行测量,夜鹭巢的巢间距一般在2-4m。其中一棵树上仅有一个巢的占50.09%,且多在树的主枝上筑巢。一棵树上有两个巢的占44.6%。在杨树上筑巢的巢位高一般在18-19m。夜鹭巢的扩散系数C=1.67>1,巢的分布状态服从集群分布。(3)夜鹭繁殖期可分为筑巢期、孵化期和育雏期三个阶段。夜鹭在筑巢期觅食生境因子调查有3个主成分因子:食物因素、隐蔽因素和水因素。用T检验对夜鹭觅食生境和对照样方的觅食生境因子进行对比得出:植被盖度和水深有显著性差异。夜鹭在孵化期觅食生境因子调查有4个主成分因子:食物因素、隐蔽因素、水因素和植物因素。用T检验对夜鹭觅食生境和对照样方的觅食生境因子进行对比得出:芦苇密度和水深有显著性差异。夜鹭在育雏期觅食生境因子调查有4个主成分因子:食物因素、隐蔽因素、水因素和植物因素。用T检验对夜鹭觅食生境和对照样方的觅食生境因子进行对比得出:植被密度和水深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对筑巢期、孵化期和育雏期的觅食生境因子进行比较,得出夜鹭觅食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