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星体金属吸收线及高速云谱线的模拟观测

类星体金属吸收线及高速云谱线的模拟观测

论文摘要

1963年通过氢21cm谱线观测发现了高速云,40多年来其起源一直是天文界争论的焦点之一。近年来通过高分辨率观测、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对其中几类高速云及全天性的研究都有了很大突破。主要进展有对新发现的两类致密高速云和高度电离高速云的总体性及个别性的观测研究;对南天区最大的MS和北天区最大的Complex C的高分辨率观测;唯一确定了Complex A的距离在4—10kpc之间;此外还有人利用Hα发射线对高速云的距离作了粗略的限制;而在高速云内寻找恒星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高速云(HVCs)的起源众说纷纭。因为一方面,虽然现在星系形成的大尺度结构研究已比较清楚,然而气体过程非常复杂是星系形成与演化研究的难点;一方面由于这些气体不发光,本身性质难以被观测。因此探讨这些气体云的起源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很有意义的课题。这些冷气体对类星体吸收线有重要的贡献,因此通过类星体吸收线来研究其性质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本论文建立了比较合理的星系模型,包括:星系盘(漩涡星系)、暗晕(冷气体云被热气体包围)、卫星星系。首先利用该模型模拟观测星系MgⅡ(2796(?))吸收线光谱并与观测比较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然后再对星系SiⅡ(1260(?))和FeⅡ(2600(?))的吸收线做模拟观测得出一些统计上的重要性质,并比较了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最后利用该模型并考虑碰撞电离研究了高电离OVI(1032(?))的吸收得到单个OVI与整个星系OVI的模拟观测光谱,同时把这些冷气体云的低电离MgⅡ和SiⅡ、FeⅡ吸收线和高电离OVI吸收线的模拟光谱比较,得出这些冷气体就是高速云的可能性,并希望得到高速云有可能起源于星系内部和外部小暗晕两种解释,并且可以通过高分辨率光谱来将其分开的结论。

论文目录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一般背景
  • 1.2 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高速云研究近况
  • 2.1 引言
  • 2.2 几类HVCs的研究进展
  • 2.3 起源之争
  • 2.4 Hα发射线与距离的测定
  • 2.5 寻找恒星成分
  • 2.6 总结讨论
  • 第三章 模型
  • 3.1 引言
  • 3.2 星系模型
  • 第四章 模拟观测过程
  • 4.1 Cloudy程序简介
  • 4.2 模拟观测过程
  • 4.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MgII吸收线的模拟观测
  • 5.1 引言
  • 5.2 模拟过程
  • 5.3 与观测比较
  • 5.4 分析
  • 第六章 SiII与FeII吸收线性质及模拟观测谱线
  • 6.1 引言
  • 6.2 SiII吸收线的性质及模拟观测谱线
  • 6.3 FeII吸收线的性质及模拟观测谱线
  • 6.4 总结
  • 第七章 高电离吸收线与高速云的模拟观测
  • 7.1 高度电离与低度电离
  • 7.2 模拟观测
  • 7.3 分析
  • 第八章 结束语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进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类星体金属吸收线及高速云谱线的模拟观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