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儒家思想与基督宗教思想是东西方文化中的瑰宝,以世俗伦理为特征的儒家“仁爱”与以宗教精神为特征的基督教“圣爱”,都以“爱”为各自思想的核心内容。由于两家“爱”的思想建立在各自不同的人性观和宇宙论基础之上,因此,两家的“爱”的思想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质的差异。在“爱”的内涵与本质上,它们一个是人性之爱,一个是神性之爱,然而却都是对现实人、现实世界的一种超越;在“爱”的伦理关系结构上,儒家是以“我”为中心,形成血亲家庭关系之爱、一般社会关系之爱以及人与万物之爱的同心圆结构,而基督教神、人、物纵向关系之爱与人人横向关系之爱形成十字结构,它们分别表现出自足式与制衡式的两种“爱”的模式,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共同的经典要求与难以实现的现实;从伦理行为的过程去分析两家“爱”伦理所赋予人的行为动力因、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则儒家的“爱”是“自发式”的,以忠恕之道与克己复礼为表现,以达到“内圣外王”为目的,而基督教的“爱”为“回应上帝”,以遵行上帝的诫命为表现,并以荣耀上帝和盼望神国为目的,它们都是符合普遍的道德规范,然儒家是自我实现的过程表现,而基督教是宗教信仰的表达方式。通过比较两家“爱”的思想,可知,赋予“爱”的伦理信念、塑造“爱”的伦理关系、规范“爱”的伦理实践、明确“爱”的理想追求,在现代社会构建“爱”的伦理及和谐世界有重要作用。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其创新点第二章 儒家与基督教“爱”的思想背景分析一、儒家与基督教“爱”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一) 儒家“爱”思想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二) 基督教“爱”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土壤二、儒家与基督教的人性观与宇宙论(一) 儒家性善说与自然天道论(二) 基督教原罪说与上帝创世论第三章 儒家与基督教“爱”的内涵及其本质比较一、儒家的“爱”的基本内涵及其本质:人性之爱(一) 儒家“爱”的起源及其根据(二) 儒家“爱”的表现二、基督教“爱”的基本内涵及其本质:神性之爱(一) 基督教“爱”的起源或根据(二) 基督教“爱”的表现三、“爱”的内涵及其本质比较(一) 共同点:对现实人、现实世界的超越(二) 不同点:作为人性的仁与作为神性的爱第四章 儒家与基督教“爱”的伦理关系及其比较一、儒家“爱”的伦理关系图式:同心圆式(一) 中国儒家伦理关系产生的渊源(二) 同心圆结构伦理关系二、基督教“爱”的伦理关系图式:十字式(一) 基督教之创造论及其秩序说(二) 十字结构伦理关系三、儒家与基督教“爱”的伦理关系比较(一) 不同点:爱的两种模式——自足式与制衡式(二) 相同点:共同的经典要求与难以实现的现实第五章 儒家与基督教“爱”的伦理行为比较一、儒家“爱”的伦理行为(一) 爱的行为动力因:“为仁由己”的自发式(二) 爱的行为表现:忠恕之道与克己复礼(三) 爱的行为目的:内圣外王二、基督教“爱”的伦理行为(一) 爱的行为动力因:效法基督的回应上帝(二) 爱的行为表现:遵行神的诫命与旨意(三) 爱的行为目的:荣耀上帝、盼望神国三、两家“爱”的伦理行为比较(一) 相同点:符合普遍的道德规范(二) 不同点:自我实现过程与信念的表现方式第六章 两家“爱”思想比较之现代启示一、赋予“爱”的伦理信念二、塑造“爱”的伦理关系三、规范“爱”的伦理实践四、明确“爱”的理想追求结语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儒家论文; 基督教论文; 伦理论文; 比较论文; 启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