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禽波氏杆菌病是由禽波氏杆菌(Bordetella avium)引起家禽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国最早是由朱瑞良等在1990年初发现的,该病主要引起鸡胚死亡、孵化率降低和雏鸡急性死亡及成年鸡的眼炎等。据报道该病在不同地区的感染率为10%~50%,患病鸡群生长迟缓,饲料报酬低,给养鸡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细菌细胞膜中的一种重要组成成分外膜蛋白(outer-membrane-protein,OMP)的免疫作用越来越受到科技人员的关注,并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OMP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不仅可刺激体液免疫,而且也可刺激细胞免疫作用。因此本试验验提取了禽波氏杆菌的OMP,制备了兔抗禽波氏杆菌OMP高免血清,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标记抗体检测方法,为快速检测禽波氏杆菌病原或抗体提供了手段,为禽波氏杆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禽波氏杆菌的致病机理与其本身所含的一些毒力因子密切相关,据推测这些毒力因子可能在禽波氏杆菌的病理发生和免疫方面产生重要的作用。基于上述目的本课题制备了禽波氏杆菌内毒素精制品,禽波氏杆菌DNT及FHA粗提物,为研究禽波氏杆菌的保护性抗原提供了重要依据。建立的禽波氏杆菌菌株培养物感染离体的SPF鸡胚气管环模型,为禽波氏杆菌其他相关毒素对气管环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试验一、禽波氏杆菌OMP高免血清的制备及其标记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本试验采用改良的Wooldridge法提取了禽波氏杆菌OMP,通过Bradford方法测定禽波氏杆菌OMP含量为320ug/mL,SDS-PAGE电泳检测禽波氏杆菌P5株OMP含有5种成分,分子量分别为58、47、41、36、24KD;P8株OMP含有6种成分,分子量分别为58、47、41、38、21、16KD。将提取的禽波氏杆菌OMP免疫健康青紫兰家兔,每周免疫1次,共计免疫4次,获得了兔抗禽波氏杆菌OMP高免血清,以此高免血清建立了检测禽波氏杆菌的间接ELISA和IFA的方法,并对其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间接ELISA抗原、抗血清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0ug/mL、1:12800,酶标二抗工作浓度为1:5000,最佳包被条件为4℃、24h包被;最佳封闭条件为37℃、1h; IFA兔高免血清稀释度为1:20,FITC标记羊抗兔IgG稀释度为1:10,感作时间为45min时,禽波氏杆菌特异性黄绿色荧光最清晰,非特异性荧光最弱。经临床检测证明该两种方法均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的特点,为禽波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和临床快速诊断奠定了基础。试验二、禽波氏杆菌致病性相关毒素的提取及生物学特性检测本试验对禽波氏杆菌内毒素进行了提纯,并首次粗提了禽波氏杆菌DNT及FHA。用制备的毒素对青紫兰健康家兔、Balb/c小鼠、雏鸡、SPF鸡胚、豚鼠进行动物试验,对禽波氏杆菌的致病性及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同时建立起鸡胚气管环模型,验证气管细胞毒素的存在及其对气管纤毛上皮的致病作用。结果表明:禽波氏杆菌内毒素可使动物呈急性败血症病变。DNT能够致死小白鼠和雏鸡,并对肌肉组织产生损害。FHA只凝集豚鼠红细胞,对家兔和鸡的红细胞不产生凝集作用。禽波氏杆菌P5、P8株分别作10-8.5、10-8.3倍稀释,可使SPF鸡胚气管环接种0.1mL后50%出现气管环纤毛脱落,气管环粘膜出现凹陷、空洞,初步验证了气管细胞毒素的存在及禽波氏杆菌对气管纤毛的损伤机理。对禽波氏杆菌相关毒素的生物学特性的初探为研究禽波氏杆菌的保护性抗原提供了重要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鸡波氏杆菌病的防治[J]. 畜禽业 2018(11)
- [2].鸡波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控[J]. 现代畜牧科技 2020(05)
- [3].鸡波氏杆菌病的防治[J]. 畜禽业 2019(03)
- [4].由禽波氏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共感染为主所致鸡胚发病死亡的生物学鉴定[J]. 中国兽医学报 2013(11)
- [5].应用23S rRNA对禽波氏杆菌分离株的进化分析[J]. 中国兽医学报 2011(04)
- [6].秋季易发新禽病:禽波氏杆菌病[J]. 北方牧业 2009(20)
- [7].安徽省部分地区禽波氏杆菌病的血清学调查[J]. 家禽科学 2008(09)
- [8].一例禽波氏杆菌病的治疗[J]. 中国畜禽种业 2008(22)
- [9].禽波氏杆菌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J]. 中国兽医学报 2008(01)
- [10].兔波氏杆菌分离株的药敏试验[J]. 福建畜牧兽医 2015(06)
- [11].兔波氏杆菌研究进展及防控对策思考[J]. 中国养兔 2014(04)
- [12].禽波氏杆菌免疫荧光检测和抗体检测ELISA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 畜牧兽医学报 2008(12)
- [13].禽波氏杆菌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技术[J]. 科学种养 2015(12)
- [14].间接免疫酶组化检测禽波氏杆菌在感染鸡体内的抗原定位[J]. 中国兽医学报 2013(12)
- [15].鹧鸪禽波氏杆菌感染的诊断与防治[J]. 畜禽业 2011(04)
- [16].兔波氏杆菌分离鉴定及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J]. 畜牧与兽医 2014(03)
- [17].鸡胚中禽波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 [18].猪败血型波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J]. 今日畜牧兽医 2019(08)
- [19].猪波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J]. 现代畜牧科技 2019(06)
- [20].仔猪波氏杆菌病的诊断[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8(07)
- [21].禽波氏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J]. 饲料博览 2019(08)
- [22].禽波氏杆菌外膜蛋白A的克隆测序与生物信息分析[J]. 畜牧兽医学报 2011(04)
- [23].鸡组织中禽波氏杆菌间接免疫荧光组化定位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畜牧兽医 2015(11)
- [24].32株禽波氏杆菌分离株特性的初步研究[J]. 中国家禽 2008(06)
- [25].福建省部分地区兔波氏杆菌的分离和鉴定[J]. 中国养兔 2018(02)
- [26].獭兔肝型球虫并发波氏杆菌病的诊治[J]. 养殖技术顾问 2014(01)
- [27].禽波氏杆菌RAPD-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中国兽医杂志 2013(11)
- [28].水貂波氏杆菌与支原体混感的诊治[J]. 今日畜牧兽医 2014(06)
- [29].兔感染波氏杆菌的诊治[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03)
- [30].冷应激对兔波氏杆菌感染传播的影响[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