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坝美——云南的桃花源(论文文献综述)
韦紫怡[1](2021)在《“隐士桃源”的理想景观模式及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隐”是古典美学中的重要概念,贯穿于文学艺术发展史,隐逸思想也寓意着人们对于畅游自然山水的憧憬。“桃花源”是我国古代文人想象并建构的生活环境意象,是和谐美好,无忧无愁,和平自由的理想世界。自古以来,在纷扰喧嚣的繁杂社会,人们更是青睐于田园自然的生活环境,乐土思想也成为文人志士所追求的美好愿望。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首先在满足于基本的生存条件下,会衡量环境的质量来选择宜居的生活住所;其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有着探究未知世界的欲望,对神仙居所向往的念想。古时期的文人志士逃避纷扰崇尚避世,从而隐居深林,当代人们依旧向往着生态田园生活,想要寻得一处“休闲之地”来净化心灵,用空间感知的变换来缓解生活的快节奏。本文以古人创造建构的隐士桃源理想景观意象为中心,探究一套景观模式,并解读景观模式在景观场地案例中的现实转变。基于隐士桃源的描绘及勾勒其理想景观形制,提炼出独特的空间特点,探讨桃源景观意境中的感知变化,总结出了隐士桃源意境的空间营造所具备的景观要素,用形式四则、光影四则的空间营造原则归纳出了狭口、阡陌、洞居、若谷、潋波、凌跃的营造六景。在研究理想景观原型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利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去创造人之向往的景观环境营造路径。
刘雨[2](2019)在《基于全域旅游思考的坝美传统村落规划及民居改造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传统村落发展存在众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全域旅游理念是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传统村落建设提供新思路。本文以全域旅游理论为基础结合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归纳整理、学科交叉等方法,研究传统村落规划及民居改造设计。对全域旅游理论产生历史背景、概念、内容、政策进行梳理,阐述基于城市地域结构理论、景观生态学空间理论、旅游空间理论三大理论,提出全域旅游空间理论旅游区、旅游廊、旅游场域的空间模型理念的过程。对国内在全域旅游空间构建、产业联动、管理创新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案例进行简要概括,重点分析了莫干山庾村和计家墩两个乡村规划案例。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思考坝美传统村落规划的特点、原则、内容及策略。从村落区位历史、人口经济、旅游资源、建筑现状情况等方面透彻分析坝美村存在问题。以桃花源作为规划理念,从道路交通规划、旅游设施规划、产业规划等;方面将全域旅游理论应用于规划实践,探讨解决当下传统村落问题的策略。提出坝美村整体风貌引导与控制策略,提取坝美村传统壮族民居元素,选取典型传统民居、非传统民居作为范例进行改造,探讨符合地域特色的新民居设计。
丁智强,王平,李玉辉,吕雪蕾[3](2019)在《滇东南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分析,选取景观资源质量、环境条件、资源开发建设条件3方面的7个属性,23个指标因子,构建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HP法对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总结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劣势。结果表明,公园内的旅游资源分属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14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旅游资源主类、亚类、基本类型的100%、100%和73.55%,说明公园内景观类型丰富;对博吉金旅游资源评价有重要影响的综合层因子为"景观资源质量",准则层因子为"自然属性",指标层因子为"与附近景点的异同",说明要提高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地位,应注重公园自身独特资源的挖掘,保持旅游资源的自然属性,避免旅游地景观均质化、模式化,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科学规划,完善基础设施。
唐希文,梁福兴[4](2019)在《文创旅游背景下云南坝美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大众旅游休闲观念的转变和旅游消费的升级,传统景点旅游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日益增加的文化精神内涵提升的需求,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提托针对乡村旅游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云南坝美村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开发资源丰富,本文在对文创旅游背景阐述和坝美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梳理的前提下,提出坝美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相关思考和建议。
周建松,林之梅,游春梅[5](2017)在《广南坝美村:旅游开发评述与建议》文中研究说明广南坝美"世外桃源"景区因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描述有高度相似性而得名,经过精心打造,已经成为了广南旅游的名片。由于在开发中规划、管理滞后于发展,景区内居民资源保护意识不足及其局外人的身份等因素影响,使得坝美旅游发展中存在着建筑污染严重、与区内居民利益矛盾突出、现实与预期差距大等问题。转变行政部门在开发和管理中的角色,实现开发权、经营权和管理权的统一,加大管理中的行政执法力度,提高区内居民保护意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罗维有[6](2016)在《作为“世外桃源”的坝美村: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可能》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世外桃源"的广南县坝美村自然生态景区实施旅游开发以来,因缺乏系统的规划保护,对原居民的利益维护不到位,导致该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古朴的壮族历史文化面临着被损毁的困境。鉴于此,保护坝美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壮族历史文化的艰巨任务摆到了议事日程最重要的位置。从生态移民与山地城镇化建设的角度,探索坝美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安娜[7](2015)在《坝美 中国最后的桃花源》文中认为坐落在云南广南县的坝美村,近年来成了各地旅游者们到云南文山必去的一个热门景点。在这里,进村子要经过一个巨大的溶洞水道。船缓行十余分钟,临近洞口,眼前便是河谷、流水、翠竹、水车、农田、茅舍……对于坝美村的人们来说,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简直就是自己的家。在广南坝美村的壮族同胞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整座山谷就是他们开垦出的风景。春天,桃花
白娜,李海[8](2014)在《坝美旅游资源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文山州广南县坝美旅游区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和原生态的壮族人文环境,通过分析旅游开发基础条件、调查坝美旅游资源品质、掌握旅游资源空间布局、提炼旅游资源总体特征及科学细化旅游资源分类评价,论述了坝美旅游区的开发及可持续发展。
郝涛[9](2014)在《陶宪宝 “世外桃源”守护人》文中认为"坝美是云南的,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这是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一段描写。春节过后,云贵高原天高云淡,一陇又一陇的油菜花竟相绽放。本刊记者来到位于云南广南县的坝美村,所见的传奇景象不仅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形似,而且极其神似。乘一叶扁舟(当地人称之为猪槽船),沿潺潺溪水逆流而上,只见一座状如巨笔的石山,山体腹部有一大石洞。进入洞中,洞壁四周中错落着嶙峋的石笋,偶尔有燕子在上空盘旋。几分钟后,洞外嘈杂的人声、水流声会完全消失,光
金昌庆[10](2013)在《影像艺术中的桃源原型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桃源"原型植根于乡土生活和山水文化的独特传统,在不同时代中被不同的艺术形式不断书写,形成一种叙事序列。在影像艺术叙事中,桃源原型也依稀可辨,可以《梦·水车村》、《寻找世外桃源》和《桃花源里人家》为代表。它们不仅营造了具有东方气韵和生态意义的影像世界,还具有反思现代化的文化价值。
二、坝美——云南的桃花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坝美——云南的桃花源(论文提纲范文)
(1)“隐士桃源”的理想景观模式及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古籍中的隐士桃源意象 |
1.3.2 园林景观中的隐逸思想 |
1.3.3 现实景观中的映射对比 |
1.3.4 设计实践中的空间营造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实证分析法 |
1.5.3 比较归纳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研究框架 |
2 解读隐士与桃源的意象 |
2.1 隐士情怀 |
2.1.1 中国隐逸思想的解读 |
2.1.2 中西方隐士意象异同 |
2.2 桃源思想 |
2.2.1 桃源乐土思想的解读 |
2.2.2 中西方桃源意象异同 |
2.3 本章小结 |
3 古籍中桃源理想景观的空间元素提炼 |
3.1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景观解析 |
3.1.1 自然人文景观 |
3.1.2 空间意境呈现 |
3.2 古诗词中隐士桃源景观的营造形式 |
3.2.1 隐居遁世的环境特点 |
3.2.2 诗情画意的环境布局 |
3.3 古绘画中描绘的隐士桃源景观特点 |
3.3.1 构图布局上的共性 |
3.3.2 自然人文景物配置 |
3.4 本章小结 |
4 隐士桃源景观空间模式的特点 |
4.1 空间的布局形态 |
4.2 “狭口”的设置 |
4.3 道路的类型划分 |
4.4 意境的层次递进 |
4.5 本章小结 |
5 隐士桃源景观模式的现实营造 |
5.1 自然景象的现实营造 |
5.2 建筑居住的现实营造 |
5.3 主题公园的现实营造 |
5.4 本章小结 |
6 “隐士桃源”景观模式的组合应用 |
6.1 隐士桃源意境的空间组合归纳 |
6.1.1 形式四则 |
6.1.2 光影四则 |
6.1.3 营造六景 |
6.2 设计场地的选址——以老周三村为例 |
6.2.1 自然环境的优劣 |
6.2.2 设计概念及设想 |
6.3 隐士桃源六景元素在场地中的应用 |
6.3.1 “狭口”——景观入口的设计 |
6.3.2 “阡陌”——道路布局的划分 |
6.3.3 “洞居”——居住空间的更新 |
6.3.4 “若谷”——景观植物的营造 |
6.3.5 “潋波”——泉涌空间的展示 |
6.3.6 “凌跃”——动态空间的串联 |
6.4 老周三村更新的设计亮点 |
6.4.1 逸景——沉浸体验 |
6.4.2 乐土——土地活化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全域旅游思考的坝美传统村落规划及民居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专题研究篇 |
1.全域旅游政策梳理 |
2.全域旅游概念解读 |
3.全域旅游理论解析 |
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
景观生态学空间理论 |
旅游空间理论 |
全域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
4.全域旅游实践案例 |
全国实践案例 |
莫干山庾村 |
计家墩 |
5.全域旅游背景下对乡村规划思考 |
6.全域旅游背景下对乡村民居思考 |
二 规划篇 |
1.上位规划分析 |
广南县旅游规划分析 |
坝美镇旅游规划分析 |
2.区位分析 |
坝美村区位分析 |
3.坝美村概况 |
坝美村人口资料 |
坝美村产业资料 |
自然风景旅游资源 |
人文风景旅游资源 |
4.坝美村用地范围图 |
坝美村域范围图 |
坝美村用地范围图 |
5.现状分析 |
土地利用现状 |
产业现状情况 |
基础设施情况 |
交通道路情况 |
村落空间肌理 |
建筑结构 |
建筑年代 |
建筑质量 |
建筑风貌 |
建筑层数 |
建筑屋顶形式 |
景观现状析 |
SWOT析 |
6.坝美村规划 |
用地适宜性分析 |
设计概念 |
功能定位 |
功能结构 |
总平面图 |
效果图 |
道路交通规划 |
旅游设施规划 |
景观绿化规划 |
消防设施规划 |
产业规划 |
7.坝美村空间体系更新 |
空间肌理梳理 |
降层建筑统计 |
街巷引导控制 |
传统建筑材料颜色引导 |
街巷天际线控制 |
街巷节点引导 |
建筑引导 |
沿街立面改造 |
组团1改造 |
组团3改造 |
三 民居改造设计篇 |
1.传统民居改造 |
青砖房改造 |
红砖房改造 |
2.非传统民居改造 |
院落式民居改造 |
院落式民居现状 |
改造策略 |
平面 |
节点大样图 |
立面改造 |
院落式剖面 |
院落式剖透视 |
3.新民居设计 |
传统民居分析 |
设计依据 |
设计特点 |
院落特点 |
平面特点 |
元素提取 |
户型一 |
户型二 |
户型三 |
新民居平面混合使用分析 |
四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和参加设计项目情况 |
附件一 |
附件二 |
(3)滇东南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旅游资源类型划分 |
2.2 旅游资源评价 |
2.2.1 AHP原理 |
2.2.2 指标体系构建 |
2.2.3 构建比较判断矩阵和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3 结果分析 |
3.1 旅游资源类型结构 |
3.2 各指标权重分析 |
3.3 博吉金旅游资源优劣势分析 |
3.3.1 旅游资源优势 |
1) 资源类型多样 |
2) 垂直景观丰富 |
3) 资源组合状况好 |
4) 科普、科研价值高 |
3.3.2 旅游资源劣势 |
1) 生态环境脆弱, 易破坏, 难恢复 |
2) 区域支撑水平低,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4 讨论与结论 |
(4)文创旅游背景下云南坝美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云南坝美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一) 坝美村简介 |
(二) 坝美村乡村旅游开发优势 |
1. 自然生态景观优美 |
2. 民族文化资源丰富 |
3. 旅游业态已有基础 |
(三) 坝美村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
1. 经营管理水平低 |
2. 设施建设较混乱 |
3. 乡土气息正消失 |
三、文创背景下云南坝美村旅游资源提升建议 |
(一) 乡村景观重构营造 |
(二) 民俗活动体验设计 |
(三) 旅游商品文创研发 |
(5)广南坝美村:旅游开发评述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坝美景区旅游开发中的问题 |
(一)管理滞后于旅游发展 |
(二)相关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足,管理工作低效 |
(三)建筑污染严重 |
(四)与当地居民的利益矛盾突出 |
(五)规划实施滞后于旅游发展,发展远低于规划预期 |
二坝美景区开发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
(一)功课不足,缺少研究与总结 |
(二)对村民的资源保护意识宣传不足,居民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缺乏 |
(三)开发的市场行为,管理中的行政行为和当地居民的“局外人”身份 |
(四)缺乏大规模、高质量旅游规范性开发的经验 |
三解决措施 |
(一)总结经验,加强研究,加大管理力度 |
(二)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宣传,提升居民资源保护意识 |
(三)开发权、经营权、管理权的统一 |
(四)重新定位政府部门在旅游管理中的职责 |
(五)当地居民由“局外人”身份转变为“局内人”身份 |
(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提高资源保护效率 |
四小结 |
(6)作为“世外桃源”的坝美村: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可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坝美村既是自然文化遗产,又是壮乡历史文化遗产,是天然的“世外桃源” |
二、坝美村自然生态景观旅游开发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 |
(一)坝美村自然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取得的成果 |
(二)坝美村自然生态环境和壮乡历史人文景观正遭受侵蚀损毁 |
三、坝美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最佳契合点 |
(一)坝美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原则 |
(二)坝美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建议及对策 |
(7)坝美 中国最后的桃花源(论文提纲范文)
与世隔绝的“香格里拉”——坝美 |
感受浓郁的坝美民族风情 |
美哉!坝美的山水,坝美的人 |
(8)坝美旅游资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坝美旅游开发基础条件 |
2 坝美旅游资源空间布局 |
3 坝美旅游资源总体特征 |
4 坝美旅游资源分类 |
5 坝美旅游资源评价 |
(10)影像艺术中的桃源原型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桃源原型的文化渊源与流变 |
二、桃源原型叙事与艺术魅力 |
三、声画:相生相成, 意境深远 |
四、桃源原型叙事的文化价值 |
四、坝美——云南的桃花源(论文参考文献)
- [1]“隐士桃源”的理想景观模式及营造研究[D]. 韦紫怡. 海南大学, 2021(09)
- [2]基于全域旅游思考的坝美传统村落规划及民居改造设计研究[D]. 刘雨.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3]滇东南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 丁智强,王平,李玉辉,吕雪蕾. 林业调查规划, 2019(02)
- [4]文创旅游背景下云南坝美村旅游发展研究[J]. 唐希文,梁福兴. 智库时代, 2019(01)
- [5]广南坝美村:旅游开发评述与建议[J]. 周建松,林之梅,游春梅. 红河学院学报, 2017(01)
- [6]作为“世外桃源”的坝美村: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可能[J]. 罗维有.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08)
- [7]坝美 中国最后的桃花源[J]. 安娜. 中国西部, 2015(14)
- [8]坝美旅游资源分析[J]. 白娜,李海. 文山学院学报, 2014(03)
- [9]陶宪宝 “世外桃源”守护人[J]. 郝涛. 中华儿女, 2014(05)
- [10]影像艺术中的桃源原型叙事[J]. 金昌庆.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