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喉源性咳嗽文献系统性评价

中医药治疗喉源性咳嗽文献系统性评价

论文摘要

背景:喉源性咳嗽,亦称为喉咳。近年来,随着气候变迁,空气干燥,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加重,空气粉尘、异味气体的刺激及病毒细菌感染等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上呼吸道的疾病急剧增加,亦使喉源性咳嗽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但目前喉源性咳嗽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发病无明显性别年龄聚集性,分布广泛,常与环境因素有关。主要存在上呼吸道感染、变态反应这两种普遍接受的观点。治疗上西医主要以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止咳嗽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在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的研究。目的:本课题根据1999年-2009年发表在国内各大期刊的关于喉源性咳嗽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的现代文献研究,分析目前中医对喉源性咳嗽诊治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不足,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喉源性咳嗽提供初步循证学依据。方法:通过自由词检索1999-2009年发表在国内各大期刊关于喉源性咳嗽中医药治疗的现代文献题录,阅读题录、全文进行筛选,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中医药治疗喉源性咳嗽文献系统性评价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喉源性咳嗽者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对所有纳入文献进行治疗方案的内容分析,提取相关信息,总结目前中医治疗喉源性咳嗽的方法规律。结果:本研究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66篇。92.42%的文献未对随机情况作任何描述,4篇(6.06%)文献描述了随机序列产生和分配隐藏的方式;1篇文献提及使用双盲,但未描述方法;0篇文献描述了撤除与退出的数目和理由。5篇(7.58%)事先确定了全部的统计分析方法,4篇(6.06%)事先确定了部分的统计分析方法,57篇(86.36%)未描述是否存在事先确定的统计分析方法。60篇(90.91%)运用了统计学方法对组间不均衡的变量进行校正,仅6篇未校正组间不均衡变量。3篇(4.54%)给出了具体的检验统计量与P值,59篇(89.39%)仅给出了具体的检验统计量和P值的范围,但未给出具体的P值,3篇(4.54%)仅有检验统计量,1篇(1.52%)仅有P值范围。使用全国性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卫生部、国家中管局等政府部门等制订的标准6篇(9.09%),地方性学术会议、学会制订的标准1篇(1.52%),教科书、其他权威的学术书籍制订的标准11篇(16.67%),自拟标准20篇,无诊断标准28篇(42.42%)。20篇(30.30%)确定了明确、适合的纳入标准,且与研究目的相关,2篇(3.03%)有一定的纳入标准,但与研究目的的相关性稍差,37篇(56.06%)有散在的相关描述,但无明确的纳入标准的,7篇(10.61%)未描述纳入标准。11篇(16.67%)对可能影响结论真实性的主要混杂因子均设立了合理、明确的排除标准,20篇(30.30%)有一定的排除标准,但有欠缺,35篇(53.03%)未描述排除标准。20篇(30.30%)采用全国性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卫生部等政府部门制订的标准,16篇(24.24%)采用教科书、其它权威的学术书籍制订的标准;30篇(45.46%)为自拟疗效标准。临床研究内容纳入文献305篇,中药汤剂治疗268篇,占总篇数的87.87%;其他治疗方法37篇,占总篇数的12.13%。中药汤剂用药主要是清热药、止咳平喘药、解表药、清化热痰药,其中桔梗、杏仁、蝉蜕是最常用药物。结论:目前的临床研究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且存在发表性偏倚,尚没有符合进行Meta分析条件的文献。通过对纳入文献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表明喉源性咳嗽的中药汤剂治疗用药方面存在一定的一致性,而其他治疗方案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前临床治疗喉源性咳嗽的方法多样但仍以中药汤剂口服为主,中药汤剂用药以清热药、止咳平喘药、解表药、清化热痰药为主,其中桔梗、杏仁、蝉蜕为最推荐药物,而清热药是方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喉源性咳嗽的研究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明显,值得研究者进一步努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 1 现代医学对喉源性咳嗽的认识
  • 1.1 喉源性咳嗽的病因研究现状
  • 1.2 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喉源性咳嗽的认识
  • 2.1 中医对喉源性咳嗽病名的认识
  • 2.2 中医对喉源性咳嗽病因的认识
  • 2.3 治疗
  • 3 结语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1 研究对象
  • 2 资料与方法
  • 2.1 对象的选择
  • 2.2 检索策略
  • 2.3 研究对象的筛选
  • 2.4 评价方法、工具和一致性
  • 2.5 评价内容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描述
  • 3.2 主要研究单位
  • 3.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3.4 纳入研究的标准
  • 3.5 治疗措施
  • 3.6 疗效判定指标及标准
  • 3.7 统计学分析
  • 3.8 不良事件/反应报告与分析
  • 3.9 临床研究分析
  • 4 讨论
  • 4.1 方法学质量
  • 4.2 临床研究内容
  • 4.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布鲁氏菌病发病率的系统性评价[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6(01)
    • [2].附子配伍文献的系统性评价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03)
    • [3].系统性评价联合全程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14)
    • [4].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性评价[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5(11)
    • [5].创伤者死亡后CT扫描对尸检的价值:系统性评价[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06)
    • [6].当代西方循证犯罪预防研究简述及启示[J]. 河北法学 2012(12)
    • [7].我国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系统性评价[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7(02)
    • [8].抗结核药诱导肝损伤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突变相关性的系统性评价[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0(03)
    • [9].《汽车智能化指数》正式发布[J]. 模具工业 2018(03)
    • [10].妊娠早中期服用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人群预防作用的系统性评价[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5(06)
    • [11].高中生物教学中“先遣式教学”及其系统性评价的运用[J]. 广东教育(综合版) 2015(11)
    • [12].Nd:YAG激光泪道成形手术治疗各种泪道阻塞疾病疗效的系统性评价[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2(05)
    • [13].对教学评价的若干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07)
    • [14].天麻钩藤饮治疗失眠症疗效的系统性评价[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12)
    • [15].儿童青少年高血压临床治疗指南质量的系统性评价[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06)
    • [16].后评价指标体系瑕疵及研究方向[J]. 中国石油企业 2018(09)
    • [17].伏马菌素对中药材的污染及其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J]. 中草药 2009(12)
    • [18].论职业教育科研评价的异化与复归[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3(08)
    • [19].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与肝硬化门静脉血栓:一项系统性评价和荟萃分析[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10)
    • [20].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性评价[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03)
    • [21].血清肿瘤标志物研发及临床应用评价新进展[J]. 医学综述 2013(04)
    • [22].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性评价[J]. 针灸临床杂志 2010(07)
    • [23].从国风综艺看传统文化全民传播[J]. 国际公关 2018(03)
    • [24].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系统性评价[J]. 儿科药学杂志 2016(08)
    • [25].让德育评价结出“幸福”之果[J]. 教育家 2016(07)
    • [26].中医药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的系统性评价[J]. 世界中医药 2020(08)
    • [27].西药联合中药及走火罐疗法并延续康复干预对AS的系统性评价[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23)
    • [28].平衡计分卡中国医院实践现状与问题分析[J].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15(01)
    • [29].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剂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用于IVF-ET中正常反应患者的系统性评价及Meta分析[J]. 生殖医学杂志 2015(10)
    • [30].案例浅析恰当运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初中英语教学[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02)

    标签:;  ;  ;  

    中医药治疗喉源性咳嗽文献系统性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