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棉洋中学廖永炼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教学,忽视对学生学习准备状态的了解,更不重视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而现代数学教学认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主要在于启发诱导学生,向学生充分展现这些数学知识被发现、被解决的思维过程。正如谚语所说:可以牵牛到河边,但不能按住牛头强逼它喝水。因此,老师应对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有足够的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心理辅导中,关键的一点是要科学地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课堂心理氛围是指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的状态。努力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活动环境中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不仅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也是学生形成各有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愉悦的学习情绪和高度的注意力的重要途径。这里就谈谈如何运用心理辅导策略,来迎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方式,营造快乐氛围
快乐情绪是人类生活的一项基本取向,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研究表明:愉快、轻松的心境能使人头脑清醒,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力,对他们的学习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快乐的教师满面春风、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地走进课堂伊始就能激发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幽默感,诙谐逗趣的语言,一个小笑话,都可以兴奋学生的神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就会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课堂知识吸收率就高。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时,学生计算中总出现丢掉2倍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我编了一句顺口溜:“首平方,尾平方,乘积的2倍在中央”,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记住了公式,再计算时,这种错误就很少出现了,同时也形成了师生互动、彼此接纳的教学心理气氛,进而使每个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良好的自我形象。并调动他们的成就动机,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主动创设学生情绪教学的快乐环境。
二、激发好奇心,诱导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心理欲望
根据青少年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每个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往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怀着求知的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去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可见,采用能吸引注意力的材料,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心理辅导策略的有力手段之一。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提供充足的机会,按科学的教学程序启发、激励、引导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如在讲授新知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让学生课下准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细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由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出上述性质,加强了直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新的学习任务在学生怀着好奇心的同时不知不觉的被他们所接受了。所以,数学老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科学疏导求胜心理,带领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自己对学习变得更加自信,达到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这是现代发展性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成功所产生的是一种自我满足和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它与自尊自信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学生自我潜能得以发挥的强大动力。对学生来说,成功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享受成功的感觉,也是体验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的计划的那种满意的心情。如教学“有理数的减法”的过程中,为了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我设计了一节竞赛课,以“口答”、“抢答”、“甲方出题乙方答”等方式对知识进行加深理解,并设计了“聪明花”、“机智花”、“优胜花”、“进步花”等奖项,让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渗透数学故事,激起向往与期待的心理
很多时候,纯粹的数学知识会让学生觉得枯燥,这时,就要恰当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史的教育,让一个个数学发展的故事与人物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有前进的勇气与信心。常常,我在教学中会谈谈我国的数学成就。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引用这些素材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神往与沉思。鼓励他们继承先辈们爱国,爱民,追求真理的高贵品质,弘扬他们为攀登科学高峰而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精神。
五、严爱相济,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尊重、信任、称赞、关爱学生,但并非一味地宠惯学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必不可少的。但只有在爱的基础上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自觉、自律、自尊的性格,才能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并养成关心集体、尊重他人的好习惯。再者,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避免使用惩罚性的控制技巧,不挖苦、讽刺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尊重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人格。另外,由于青少年心理不够成熟等多种原因,少数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走神”现象,此时,教师要善于运用手势、眼神、表情等体态语言,强弱适度、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提醒监控学生。
总之,数学教学中,用心理辅导策略,是提高课堂效率,形成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了综合素质。因此,数学教学与心理辅导的同步进行,也就是开启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情感与意志的一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