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生存哲学综论

白居易生存哲学综论

论文摘要

白居易生活的唐中期,传统儒家的古典音调,不单为佛教的精神阴影所遮掩,而且为道教的浪漫色彩所平衡。本文着眼于这个大的历史文化环境,主要采用“以白注白”内部求证以及结合当时历史、宗教、学术、社会思潮等外部求证的方式,对其生存哲学本身进行了四个层面的考察,与之同时,还进一步考察了白居易生存哲学的横向比较与纵向受容。本文第一章分为两节,第一节通过白居易姓、名、字、号的透视,可以看出,白居易的姓、名、字、号不仅体现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社会文化关系以及现实的社会生活环境,而且生动地体现了白居易这个生命个体的主体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因此,通过白居易姓、名、字、号的分析透视,我们也就可以初步感知白居易生存哲学形成的文化心理意蕴。第二节通过白居易主体人格某些心理缺失如衰病死亡意识的困扰、失子之痛与无嗣之忧以及对自身政治命运不能把握的无奈等方面的考察,大致可以分析其宗教信仰人生观形成的心理流程。第二章论述了白居易生存哲学的思想渊源与内在理路。首先,作为“仆本儒家子”、“上遵周孔训”的白居易,“十年之间,三登科第”,科举考试的捷报频传,迎来了他人生中的巅峰体验。可见,作为一名典型的科举官僚,研究白居易生存哲学的思想渊源与内在理路,首先从白居易与科举考试的关系,尤其是其与科举考试相关的辞赋诗文创作作为研究起点,应该说最为合乎情理和逻辑。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会发现,白居易的儒家思想主要来自《礼记》、《周易》、《论语》、《孟子》及《诗经》等儒家经典。当然,“世敦儒业”的家庭背景和中唐经世致用的思潮,对白居易儒家思想的影响也颇为明显。同时,通过对白居易相关诗文创作的考察,我们也看到,在“老诲心不乱,庄戒形太劳”这种思想的规约下,白居易道家思想的主要文本资源则来自《老子》、《庄子》,而道家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则主要是受了魏晋风流的影响,但其道教信仰则无疑应归功于道风盛行的时代思潮,以及《周易参同契》、《黄庭经》等道教经典与道友们的引导和诱入。另外,“通学大中小乘法”、“礼彻佛名百部经”的白居易,佛、禅信仰的文本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像《维摩》、《楞伽》、《涅盘》、《法华》等,无不在他的视域当中,这样,加上时代习气与僧朋禅友的影响,共同造就了“似处非处”、“在家出家”的香山居士形象。第三章主要通过对白居易一生行迹的纵向考察,从儒、释、道三个不同层面分析了白居易的生存哲学的实践形态与外在表现。众所周知,锐意进取的唐宪宗,其早年政治上的积极有为,激活了一代正直士子们参政预政的热情。基于这样的背景,白居易开始了“助立太平基”的政治使命,但满腔的激情,换来的结果却是“须臾成黜辱”,元和十年的江州之贬,让诗人充分体验到了仕途的险恶和无奈,宦情于是大减。文宗大和三年(829),更以闲职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开始了完全独善其身的人生抉择,儒家有为政治理念也随之完全淡化。与之同时,白居易尽管接触道教并对其表现出信仰的热情,很早就开始了。但是,对道教的态度,白居易从一开始就徘徊在信仰与怀疑之间,面对道教信仰的这种危机,白居易选择了多种途径进行了超越。此外,“前生应是一诗僧”、“交游一半在僧中”的白居易,其佛、禅信仰,我们大致可以归结为三层:即理论兴趣层、功利实用层和虔诚信仰层。不过,有必要说明的是,这三层境界在白居易佛、禅信仰的时间段上虽有比较明显的界限,但并不能截然分开,而是三而一,一而三的统一在白居易的佛、禅信仰中。第四章通过对构成白居易生存哲学独特性的七个层面,亦即:“中人”与“中隐”观;“情”在我辈;由“儒士”、“文儒”向“文士”的滑落;对“才”、“时”、“名”、“位”与天命观之关系的省察;“世间”、“超世间”及“出世间”的不即不离;“思乡”与“恋阙”;“乐可理心”、“酒能陶性”与“诗以申怀”。对这七个层面进行集中思考,我们发现,白居易的生存哲学恰恰是在儒、道互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中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单单从佛、禅信仰来看,它根本构成不了白居易生存哲学的独特面目。但应当看到的是,作为“奉佛且深切体佛”的白居易,如果脱离佛、禅思想这一块来考察他的生存哲学,也是不完整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欠缺的。第五章主要着眼于中唐文学史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这便是此期最重要的文人,由于政治、文学、私交友谊等因素,往往被后世加以并称,如“韩柳”、“元白”、“刘柳”、“刘白”、“韩白”等,这些并称的本身就表明,作为德宗贞元末登上政治舞台,历经顺宗永贞革新、宪宗元和中兴的同辈士子韩愈(768~824)、柳宗元(773~819)、刘禹锡(772~842)、白居易(772~846)、元稹(779~831),他们之间具有很强的可比性。通过他们之间的横向比较,毫无疑问,会更加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白居易的生存哲学。第六章是论文的最后一章,主要论述了白居易生存哲学与后世士大夫所构成的关系,亦即其生存哲学对后世士大夫的影响,我们知道,白居易作为传统人格的范型,其生存哲学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刻的,概要而言,大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其仕宦人生中所持的进退行藏的生存理念而造就的人格范式,为后世士大夫的从政方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法宝;一是与他留下大量优秀的、影响深远的艺术精品而造就的艺术或者说审美人生,为后世士大夫提供了可供仰慕和效法的对象。因此,我们在论述白居易生存哲学对后世士大夫影响时,也就主要从后世士大夫对艺术人生以及仕宦人生两个方面为着眼点进行考察,具体到影响对象,则主要考察了白居易与晚唐五代诗人、宋初“白体”诗人以及苏门文人群之间的受容关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一个漫步在儒释道文化丛林中的俗世“精灵”
  • 第一章 白居易生存哲学形成的心理基础
  • 第一节 从白居易姓名字号透视其生存哲学形成的文化心理意蕴
  • 第二节 白居易主体人格的心理缺失及宗教信仰人生观的形成
  • 第二章 白居易生存哲学的思想渊源与内在理路
  • 第一节 白居易生存哲学与儒家思想
  • 一、《中庸》、《周易》与白居易中和圆融思想性格的形成
  • 二、《论语》、《孟子》对白居易儒家人格的影响和浸润
  • 三、“世敦儒业”及中唐思潮转型与白居易经世品格的形成
  • 四、白居易对《诗经》的推尊及其诗学思想多元倾向的重新检讨
  • 第二节 白居易生存哲学与道家思想
  • 一、《老子》、《庄子》与白居易知足、适性思想的形成
  • 二、道风盛行的时代习气对白居易道教信仰的刺激和导入
  • 三、魏晋风流对白居易诗酒琴棋生活情趣的影响
  • 第三节 白居易生存哲学与佛、禅思想
  • 一、佛、禅盛行的时代思潮与白居易的佛、禅信仰
  • 二、从思维模式、梦幻人生反观白居易所受佛、禅经典的影响
  • 三、《维摩洁经》对白居易居士人生选择的直接导向
  • 第三章 白居易生存哲学的实践形态与外在表现
  • 第一节 白居易儒家生存哲学的两次转折和三个阶段
  • 一、“出贬江州”之前的人生早期
  • 二、“出贬江州”至“退居洛下”之前的人生中期
  • 三、“退居洛下”的人生晚期
  • 第二节 白居易道家生存哲学的曲折之途与超越之路
  • 一、道家生存哲学的曲折之途
  • 二、道教信仰危机的超越之路
  • 第三节 白居易人生历程中佛、禅信仰的三层境界
  • 一、佛、禅信仰的理论兴趣层
  • 二、佛、禅信仰的功利实用层
  • 三、佛、禅信仰的虔诚投入层
  • 第四章 白居易生存哲学的独特性考察
  • 第一节 “中人”与“中隐”
  • 第二节 “情在我辈”
  • 第三节 “儒者”、“文儒”抑或“文士”
  • 第四节 对“才”、“时”、“名”、“位”与“命”之关系的省察
  • 第五节 “世间”、“超世间”与“出世间”的不即不离
  • 第六节 “思乡”与“恋阙”
  • 第七节 “乐可理心”、“酒能陶性”与“诗以申怀”
  • 第五章 白居易生存哲学的横向比较
  • 第一节 元、白生存哲学之比较
  • 第二节 刘、白生存哲学之比较
  • 第三节 韩、白生存哲学之比较
  • 第四节 柳、白生存哲学之比较
  • 第六章 白居易生存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一节 白居易与晚唐五代诗人
  • 第二节 白居易与宋初“白体”诗人
  • 第三节 白居易与苏门文人群
  • 第四节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地质通报》第38卷第12期要目预告[J]. 地质通报 2019(11)
    • [2].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9年第41卷第1-6期总目次[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06)
    • [3].《地质通报》第39卷第1期要目预告[J]. 地质通报 2019(12)
    • [4].《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20年第41卷第2期优秀论文名单[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20(03)
    • [5].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6].《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20年第41卷第3期优秀论文名单[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20(04)
    • [7].《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20年第41卷第4期优秀论文名单[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20(05)
    • [8].《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20年第41卷第6期优秀论文名单[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20(07)
    • [9].《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20年第41卷第8期优秀论文名单[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20(09)
    • [10].《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年第39卷第12期优秀论文名单[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9(01)
    • [11].更正[J]. 化学通报 2018(04)
    • [12].《对2016年浙江省小高考物理卷第20题的商榷》一文的再思考[J]. 物理教师 2017(01)
    • [13].一道常规题中的不寻常——2016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第36题评析[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7(05)
    • [14].2017年理综全国Ⅰ卷第21题的多种解法[J]. 物理教师 2017(08)
    • [15].《医学与法学》2016年总目录(2016年第8卷第1期~2016年第8卷第6期)[J]. 医学与法学 2017(01)
    • [16].《国际卫生质量》目录2016年10月第28卷第5期[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7(01)
    • [17].《国际卫生质量》目录2016年9月第28卷第4期[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7(01)
    • [18].《地质通报》第36卷第8期要目预告[J]. 地质通报 2017(07)
    • [19].本刊封面将启用学校新校徽[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6(05)
    • [20].本刊第56卷第3期勘误表[J]. 电讯技术 2016(04)
    • [21].更正[J]. 全科护理 2014(34)
    • [22].本刊第54卷第9、11期勘误表[J]. 电讯技术 2014(12)
    • [23].本刊更正[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06)
    • [24].更正[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5(02)
    • [25].《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年第35卷第4期广告目次[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5(04)
    • [26].五代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七十九[J]. 中国书法 2014(17)
    • [27].《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年第35卷第9期广告目次[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5(09)
    • [28].另解2017年福建省高三单科质检理科数学卷第21题[J]. 福建中学数学 2017(03)
    • [29].以退为进:挑战新定义考题的有效策略——北京海淀九上期末卷第29题解析与赏析[J]. 中学数学 2017(04)
    • [30].从试题、解题赏析走向“一题一课”教学——以2016年温州卷第23题为例[J]. 中学数学 2017(08)

    标签:;  ;  

    白居易生存哲学综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