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旧经济的巨头对话(论文文献综述)
李昭仪[1](2021)在《政治类文本英汉翻译中的情感再现 ——《中国全球化与“一带一路”倡议》(第1-6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
侯恩宾[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推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人士已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引领民营经济人士,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始终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聚焦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供切实的经验与建议。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开展整体性研究。首先,阐释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其次,系统论述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纵深发展。再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态势、历史经验。最后,指出了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需要优化加强的四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内容如下:第一,界定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内涵,并探讨其功能。依据政策界定的四重维度,即政策对象、政策制定主体、政策目标、政策领域,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以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目标,围绕着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人士成长,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稳定民营经济人士信心,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团结民营经济人士的一系列方法与法规的总和。本文将方针政策主要内容界定为政治认识和政治引导两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具有政治引导、政治吸纳、政党调适三种功能。政治引导以实现“两个健康”为中心,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价值观、企业经营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政治吸纳既是党开展统战工作,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又承担着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功能。政党调适是政党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面对着新生的社会阶层,党及时制定统战方针政策,开展统战工作,积极吸纳民营经济人士,进行组织建设调整以及阶层关系调适,促使党在时代发展变化中永葆先进性。第二,系统论述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以及纵向深化。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制定了“八字方针”,明确了工商联管理和引导民营经济的新使命。党的十四大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两个健康”“两个毫不动摇”等政治引导方针政策相继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的论断,深化了对“两个健康”的认识,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第三,总结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总体态势以及七条经验。在政策价值理念上,方针政策的服务倾向明显;在政策对象地位的变化上,民营经济人士地位越来越高;在政策落实效果上,治理效能越发突出。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得出,我国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七条重要经验: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社会舆论是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国际环境是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利益是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方针政策协同推进。第四,进一步提出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和加强:从时代发展进程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交接班的现实需要。“民二代”交接班面临着三重考验。党和国家要强化对企业交接班的重视程度;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注重政治引导的方式与内容;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建立导师制度,有效提升“民二代”自身的企业管理能力;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积极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组织。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重要机制来看,政治安排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严格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标准;政治安排要凸显企业的差异性;发挥民营经济人士民主监督作用。从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统战部门需要结合当下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积极制定相应的政治引导方针政策。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功能。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组织依托来看,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问题;全面认识党组织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挥民营经济党组织联系性、协调性、示范性作用;提升民营企业党组织活力。
卢建昊[3](2021)在《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文中研究说明在改革开放的40余年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成为全球生产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崛起也推动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航空服务市场的发展,为国际与中国民航飞机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整机的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与麦道这样的商用客机公司合作进行总装生产,一方面通过技术合作的“三步走”战略来自主开发支线飞机,但遗憾的是这两条路径均以失败告终。但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出现重大调整。2002年4月,支线飞机ARJ21项目正式立项。时隔4年后,在ARJ21项目尚未完成之时,干线飞机C919项目于2007年2月得到了立项。这两个表面上看起来相似的项目为何会先后出台?是哪些国内外因素与力量促使中国政府对民用航空产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如何从产业政策制订的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中国重大产业战略调整进行解释?这些问题是本研究重点回答的问题。论文采用“倡导联盟框架”(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或称ACF)对中国民航制造业战略调整进行解释。该框架强调政策子系统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特别提出以社会为中心的视角解读不同部门的政策联盟的重要性。本论文在研究中试图将该分析框架运用于中国民航制造业的重大战略调整问题的分析上。本研究主要结论性的观点包括:伴随着国际航空制造业的日渐全球化,出现了主制造商-国际供应商的系统集成开发方式。中国决定利用该系统集成开发方式,推出ARJ21与C919两个重大项目。这两个项目是中国国家和社会对国际航空制造业全球化的挑战与系统集成开发方式出现的机遇的战略反应。1990年代以后中国日益高涨的经济民族主义主张,提倡实施战略产业政策,以促进中国的产业安全与大国发展战略施行。在社会力量的推动下,2003年新一任领导集体上台以后,将国家再一次设定为发展主体,《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是新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象征。ARJ21项目是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前提下,瞄准“缝隙”市场的阶段式发展方式;而C919项目则充分考虑与波音和空客这两个国际航空制造巨头的可能竞争与冲突,通过集中国家资源,利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与关键零部件的可获得性,实现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跳跃式发展。在这个方面,论文提出C919项目决策正是中国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政策观念调整与上海地区特殊政治地位相互结合的产物。目前呈现出的研究结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术意义:第一,论文展示了在全球生产网络环境下国家以战略贸易政策为基础形成选择性产业政策的过程,并通过C919项目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研究。第二,国际政治经济学对于产业政策形成过程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行为者层位分析,微观地观察了政策集团之间的相互竞争,系统地考察了作用于国家-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压力,并为此将广泛用于政策过程分析的“倡导联盟”框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第三,关于C919项目的立项过程及相关的各种信息,在各方的争论过程中呈现出了分散和碎片化的状态。同时,由于各方的不同立场,又使得彼此之间的视角和信念有着微妙的差异。本论文以此为基础,通过政策联盟行为对政策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再现,同时对国际航空制造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航空制造业商用客机发展战略展开了综合分析,并对ARJ21和C919之间所产生的发展政策变化脉络进行了结构性的把握。
杜庆昊[4](2019)在《中国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机器人、无人机等新产品不断升级,迭代速度原来越快;电子商务、网约车、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不断涌现,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共享经济、云制造、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不断发展,数字经济正在重塑整个社会生态,已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数字经济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诸如隐私保护、网络安全、产权保护、消费者维权、行业垄断等问题不断涌现和放大,现有监管方式已无法适应数字经济的治理,如何做到同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与维护数字经济发展秩序,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研究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上看,传统的监管理念以政府监管为主,监管手段也以监管人员的线下监管为主,已经难以适应数字技术变化快、技术壁垒高、融合联通能力强的特点,政府监管面临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信息难题、成本难题和法治难题。而数字经济的创新性、虚拟性、跨界性、流动性和平台性等特征,亟待多元主体发挥各自治理优势和作用,共同参与数字经济治理。从实践上看,首先,协同治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应用在对数字经济细分领域的治理,具备一定的经验积累;其次,一些发达国家互联网治理起步较早,在协同治理应用实践上取得了可借鉴的积极成效,而中国正在经历传统政府监管模式的转型,数字经济领域的协同治理格局尚未形成;最后,中国政府、企业和社会主体的治理水平已发育到一定程度,具备参与协同治理的能力。因此,无论是从理论和实践看,还是从国内和国外现状看,运用协同治理模式推动中国数字经济治理具有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构建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理论分析框架是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指导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国内外一些学者从理论层面尝试了构建协同治理分析模型,从已有研究成果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分析模型是“JM模型”,也有国内学者将其进一步发展为“关系、互动与协同模型”。理论分析模型必须要与治理对象的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理论的光芒。考虑到中国数字经济协同治理主体的复杂性,既要考虑不同类主体之间的协同,也要考虑同类主体内部的协同,仅政府内部就存在中央和地方、地方之间、部门之间的协同,因此本文结合中国数字经济协同治理实际,对现有理论分析模型作了适应性修正,形成“关系、互动与协同模型(修正)”,重点增加了主体协同这一重要要素,以此为理论框架指导构建中国数字经济协同治理体系。数字经济协同治理体系主要包括关系协同、主体协同和机制协同。一是关系协同,这是实现协同治理的前提。要做到目标协同,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治理能力、增进人的福祉为协同共治的目标;要做到理念协同,以人民性、法治性、科学性的共治理念推动协同;要明确协同原则,既鼓励创新、又审慎包容;既强调自律、又坚持底线。二是主体协同,这是实现协同共治的关键。要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等主体各自在数字经济治理中的角色分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自治作用和社会的共治作用;要重点做好同类主体内部的协同,实现主体内部职责明确、关系融洽,提高治理的效率和效果;要做好不同类主体之间的协同,重点实现组织网络、工作制度和技术平台的协同。三是机制协同,这是实现协同共治的保障。根据爱莫森的协同治理统一模型,数字经济协同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建立数字经济法律和规则体系协同机制、多元主体信息公开与信息共享机制、多元主体协调与利益平衡机制、大数据技术手段应用机制、国际合作治理机制等,以确保多元治理主体的实质参与、共同行动和高效协同。当然,数字经济与数字经济协同治理是个新的不断发展的研究课题,推动数字经济治理研究还要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统计体系,明确数字经济的范畴和测算依据。此外,还要建立数字经济协同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为数字经济协同治理效果的评判提供重要参考。
林海帆[5](2018)在《产业融合与汤森路透的产业转型 ——产业链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传媒产业的发展正经历着颠覆性的结构调整。伴随产业融合的深化,以信息流为主导的传媒产业链网状结构逐渐取代线性的产业链结构。我国传媒企业何去何从?如何为传媒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我国传媒产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2008年,传统新闻资讯市场上享誉盛名的路透集团与加拿大出版集团汤姆森公司完成合并为汤森路透集团,之后企业深耕于专业信息资讯服务并跨界融合运营。近年来,依靠企业强大的路透新闻信息服务建设,通过产业链网的科学布局和价值链关联点的耦合搭配,企业组合开发了高级设备终端和产品服务,完成了对涵盖金融与风险、法律、税务与会计、知识产权与医疗科技等几个专业领域的重点涉足,实现了较为可观的经济创收和社会价值。汤森路透集团用自身实践证明了产业链整合及对价值链网的科学布局在产业融合时代所创造的价值。本文依托产业融合的现实背景,借助产业链理论对汤森路透集团的产业转型做系统的考察与分析。通过理论综述和梳理认为:汤森路透集团在前期阶段集中于大量、高速的产业链购并,中期阶段(现阶段)则趋向于布局产业链的专业化整合,开发网状产业链业务的价值共享模式。本文主要以着名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对产业价值链和五力模型的理论为参考,尝试构建汤森路透集团的产业链架构,并通过对大型的同类传媒企业彭博社的对比分析,观察汤森路透集团的发展不足之处,结合我国传媒业现实的运营经验,得出对我国传统传媒行业的些许启示,以冀为其找寻转型发展之路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殷朝[6](2017)在《搜索市场企业竞争战略研究 ——以搜狗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大陆以来,百度始终以最高的市场份额占据霸主地位。不过360、搜狗等搜索引擎也在不断壮大,一直紧追百度,搜索市场逐渐形成鼎立之势。根据CNNIC发布的《2015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百度搜索在搜索引擎用户中的渗透率为93.1%,其次是360搜索和搜狗搜索,渗透率分别为37.0%和35.8%。搜狗作为中国搜索市场竞争中的挑战者,如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不断缩小和领头企业的差距,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其竞争战略的选择和实施是关键问题。本文以搜狗为研究对象,以波特竞争战略理论和互联网经济特征为研究基础,对搜狗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进行分析,运用SWOT矩阵分析工具对搜狗公司的优劣势和机会挑战进行论述,最终对搜狗提出竞争战略选择和实施方面的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选择搜狗公司最新的发展情况为案例样本,在搜索引擎这样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分析市场挑战者如何减小市场差距、创造竞争优势,是新形势下对于竞争理论的再一次讨论和验证。
黎永红[7](2017)在《资本视域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资本”的全球化,意味着资本竞争和增值的原则贯彻到整个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国际资本和市场机制,进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国家治理出现权力缺乏限制的上层建筑和资本缺乏约束的经济基础等问题,迄今尚未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陷入困境,主要是政府权力控制与资本增值冲动的矛盾和权力崇拜与资本财富追逐的矛盾。困境产生的原因复杂,其历史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体制残余根深蒂固,现实原因在于地方保护主义阻碍资源流动和垄断行业限制民营资本,但更重要的体制上的原因在于市场体系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彻底,归根结底在于政府与市场关系长期处于被扭曲的状态。国家治理现代化需借鉴国外治理经验。日本灵活实施政府完全统制经济、政府主导经济、限制政府主导经济的策略,实现崛起。拉美主张自由市场机制、全球贸易自由化和资本全球化,反对国家干预,实现经济腾飞,但引发金融危机,落入“现代化陷阱”。亚洲“四小龙”倡导“经济优先主义”,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建立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从国外治理状况来看,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和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是要警惕新自由主义,防范金融风险,避免跌入“现代化陷阱”。实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维”建构。在理论建构维度上,与以资本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国家治理不同,我们要形成“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价值取向,并以此引导国家治理。在实践建构维度上,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我们既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调动人民治理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探索现代国家治理的新模式,让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同时还要把握现代国家治理的资本逻辑,把利用资本和超越资本有机结合,限制资本负面影响,使资本利益惠及人民,形成“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在制度建构维度上,我们用社会主义制度匡正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活力有机结合,建立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形成有利于“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制度安排。国家治理现代化凸显中国特色,注重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发展完善“以人民为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搭建人民当家作主的平台,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自由和权利。二是坚持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党不仅是国家治理的领导者、组织者,而且是依法治理国家的坚定执行者,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三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我们不仅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要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核心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政府与市场协同发挥作用,最迫切的是深化国家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黄志荣[8](2017)在《中国互联网立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变革,互联网的勃兴与演进是继以铁器为标志的农业革命、以蒸汽机和电力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之后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互联网技术以其互联互通、开放共享、跨越国界、结构权威、追求平等的品性,重新定义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状态、生产关系、生活方式和组织结构,对于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颠覆性效应,直接推动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跨越式发展进入信息文明时代。论文的着眼点在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商业模式的革新已经对于基于现实物理空间而创制的法律规则和法律制度形成了前所有未的冲击与挑战,信息技术的高度时空压缩性改变了传统法律制度赖以运行的土壤根基,现有的法律规范对于网络社会公共场域之利益关系调整面临着诸多不适应、不符合困境,因此有必要从理论视角和实践层面认真审视中国互联网立法的发展现状与突出问题,根据网络信息技术架构与互联网运行逻辑建构完善信息时代的中国互联网立法体系架构。文章总共分为四章,总体逻辑结构是从中国互联网立法的问题意识出发,集中论述网络空间立法的必要性和加强互联网立法及其研究的可能性,全面分析了当代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特殊性、互联网引发的社会法律变革、国外网络立法经验的比较借鉴、国内互联网立法的现状特征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优化中国互联网立法的建议和措施。第一章主要是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视角论证了当代中国互联网立法的技术条件和制度环境。论文发现,互联网技术的加速发展型构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物理空间的虚拟网络空间,互联网的跨越国界、交流互动、开放共享、去中心化、融合渗透等特性塑造了全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的新型公共场域和网络公共空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塑造了全新的网络社会形态,引发了社会结构、交往形式、价值观念和认同力量的结构性变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赋权功能,重新整合了政治权力、政治过程、政治制度、政治关系等政治生态体系,扩大了公众政治参与的范围与效度,促进了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显着跃升。第二章则是从互联网时代的法律变革层面为深化互联网立法的法理研究提供理论证成。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颠覆式创新必然会对权利义务、法律原则、法律关系、法律行为、法律责任等法学基本范畴形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并导致法律规则、法律制度、法律文化、法律理念等的系统性重构。论文还从比较法的角度全面对比研究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在发展互联网产业、加强互联网空间法治化治理过程中的立法实践经验,对标分析了当前我国互联网立法的不足,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中国互联网立法提供参考借鉴。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当代中国互联网立法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论文认为,互联网的技术性构造决定了网络立法必然是兼具法理性与技术性的有机统一,经过多年的互联网立法和司法实践,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涵盖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等多层级的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但也存在着统筹规划之缺乏、法律操作性不强、关键领域立法空白、立法滞后现象突出、国际经验借鉴不足和司法解释的弥补性功能需进一步加强等突出问题,有待在今后的互联网立法实践中着力加以解决。第四章提出了完善中国互联网立法的若干思考和建议,论文认为未来的中国互联网立法亟需加强顶层设计,审慎处理传统法律规范在网络空间的延续适用和专门性网络法律规范的创新性制定之内在紧张关系,坚持稳健立法、重点立法和必要限度立法的基本理念,以传统法律原则确保网络立法的合宪性,以技术中立、安全保障等专属性法律原则发挥互联网立法的指引促进功能,通过重点加强网络中介服务平台、信息数据保护和法律纠错机制等三大重点领域的网络立法实现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和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价值目标之间的妥适平衡。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作为决定网络空间社会资源的权利义务配置方式,互联网立法具有政治政策妥协性特征,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第二,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及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互联网立法应该谨守法律规制的边界,实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三,互联网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平台化、生态化发展及数据信息在网络空间之枢纽核心地位,决定了中介服务平台立法和信息数据立法应成为未来中国互联网立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杨起予[9](2017)在《“中国道路”的实践生成研究》文中认为今日学界所用的"中国道路"一词本由最初的"中国模式"转变而来。"中国模式"则由乔舒亚·库拍·雷默于2004年第一次提出。作者指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摸着石头过河"式的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并称之为"北京共识"。自此,关于"北京共识"能否取代"华盛顿共识"的争论便成为一种思想现象。几年之前,"中国模式"作为一个更具理论形态的概念,成为"北京共识,,的代名词。之后,国内学术界对所谓"中国模式"的提法进行了更多样化的思考,并相继出现了"中国道路"、"中国路径"、"中国经验"等概念,以此替代原先的"中国模式"。相对于"中国模式"、"中国路径"、"中国经验",本文更倾向于使用"中国道路",因为这个概念更能彰显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恢宏历程的历史性、探索性和实践性。本论文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道路"的实践生成为研究对象,从改革、开放的起点开始论述,将改革至今的道路作为一个历史过程看待,着重关注这个过程里自上而下的力量和自下而上的力量之间的彼此呼应;关注发展的实践对于认知和理论深化及完整性的促成作用;关注这个过程里所呈现出的困境与进取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并以这种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来认识与理解历任领导人结合其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与"中国梦"相关的种种论述,进而把中国的改革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把"中国道路"与我们最近一百七十年历史,与我们两千多年文明史联系起来,在更深层次上展示了 "中国道路"的历史内涵。"中国道路"的阐述今天更多地是注重于"中国道路"的理论形态,本文之所以立足于实践生成,初衷是为了认识、理解和说明这种理论形态的实践起点和来源。除"引言"和"后记"之外,全文主体部分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改革肇始:起于上层的重心转移和来自底层的人民力量。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到了经济建设,之后的变化则从农村开始,由安徽小岗村的联产承包为起点,引发了城镇的个体经济、乡镇企业,以及沿此发展而来的民营企业经济等等。这些变化皆起于底层民众的意愿和主动,而后才影响上层的意向,并由此获得了可以实施的具体性,进而又使得上层意向形成了丰富性,这种上下呼应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仅体现于中国改革的肇始阶段,而且体现于"中国道路"的实践生成的整体过程之中,并构成了日新又新的中国改革不竭的动力源泉。第二章:渐进的开放:从逐步引进到自觉走向世界。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因目睹"大逃港"的惨痛景象而反思中国贫穷的根源,并由此促成了学习和引进西方资本与技术的取向,带来了开放的最初构想。随着西方资本与技术的引进,必然会对现有经济体制造成冲击,继而引发了国人从被动地开放转向自觉地开放,这个过程又带着中国由引进外资、技术等到加入WTO,再到最近的"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的对外开放从最初的外国资金、技术进入中国,到主动融入已有的世界秩序,再到现在中国走向世界,并以自己的主张努力使世界秩序走向合理化的历程。这个过程同时也引进了大量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学说,其中合理的内容曾被吸纳并影响了中国经济在制度上的变迁,使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由单一产权变为多种产权。这一面明显地反映了中国道路内含的现代性和世界性。第三章:社会主义:中国道路不能改变的方向。改革开放大幅度地释放了中国的经济活力,但同一个时间里又出现过因否定文革的自我纠错而被一部分极端化地引向怀疑社会主义方向,以及因开放而进入国门之内的西方思潮所引发的全盘西化的倾向。这两种错误倾向都说明了改革开放虽然是从经济开始的,但却一定会与政治和思想同行相伴。因此,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到十八大提出的不走老路不走邪路,都不能不从政治思想上着力阐述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不可动摇的唯一方向,这个过程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来意义,也反映了中国道路内在的社会主义性质。而正是这种阐述,使得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也越来越明了地化为说服力而为亿万人民所接受。第四章:现代化转型中的时代变迁和理论创新。在改革和开放的过程中形成了今天人们所认识的邓小平理论,其核心内容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们既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实现的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继邓小平之后,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人相继结合各自的时代背景,提出了新理论和新观点。在江泽民时代,最为突出的是已在经济增长中成为重要社会力量的新的经济形式及其应有的政治权力,与我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矛盾以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关系,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和容纳性得以解决,从而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在之后的胡锦涛时代,与经济发展相伴而来的,是社会领域内因为市场领域的法则过度泛化地移入到社会,而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群体性矛盾凸现。中央在回应这些矛盾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体现了我党对社会建设和社会保护的自觉性。在习近平任总书记后,由于之前几十年的发展而积累了多方面的问题,促成中央开始了全面深化改革。在习近平发表的一系列讲话中,"中国梦"是尤其引人关注的,因为"中国梦"第一次将中国的改革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连在了一起,使"中国道路"不仅有了现实内容,而且有了历史内容,从而体现了 "中国道路"在理论上的深化和更恢宏的意境。第五章:百年回望:"中国道路"的历史由来。"中国道路"一词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的,但对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却应当追溯到19世纪中叶以来的近代中国历史。自从西方人东来之后,中国人在西方的冲击下就已经开始了为中国寻路的探索,并延续了百年之久,其间经历了孙中山的民主共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这个过程中有过成功,有过失败,但其核心始终都是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陈晗[10](2016)在《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对俄投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更加密切,交往日益频繁。作为经济互动中的重点突进方向,中国对俄罗斯的投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对俄罗斯投资步伐的加快,投资机制的完善不仅会为两国的经济提供新的机遇,更会为未来的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拓宽道路。在中国对俄投资过程中,应十分注意当前多变的俄罗斯经济环境和影响双方合作的因素变化,应做到审慎分析,步步为营。自2014年以来,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先后步入新常态经济时期。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详细分析中国对俄投资的环境与对策是十分必要与迫切的。对其正确理解与运用,有助于中国在当下“新常态”背景下拓展国际合作、抢占创新动力。本文首先对中国对俄罗斯的投资总体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同时采用PEST分析法和指标权重分析法对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对俄罗斯的投资环境进行科学分析,同时兼顾考虑影响中国对俄进行投资合作因素对投资合作的影响。并基于目前中国对俄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新常态背景下中国企业对俄投资的对策建议。
二、新旧经济的巨头对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旧经济的巨头对话(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研究 |
(二)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研究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一) 论文创新点 |
(二) 论文难点 |
第一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统一战线 |
二、民营经济 |
三、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 |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蕴含的对资产阶级统战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思想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三重功能 |
一、政治引导功能 |
二、政治吸纳功能 |
三、政党调适功能 |
第二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初步探索(1978-1992) |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生与党对民营经济人士初步认识 |
一、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与民营经济产生 |
二、“看一看”方针 |
三、邓小平对民营经济人士群体的判断 |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波动与民营经济人士选择 |
一、治理整顿与左倾思想抬头:民营经济发展波动 |
二、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境遇表现:红帽子与假集体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正式出台 |
一、制定统战工作“八字方针” |
二、赋予工商联新历史使命 |
第三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1992-2012) |
第一节 促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完善的因素 |
一、南方谈话破除社会主义传统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群体新需要 |
三、民营经济发展引发新争议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的突破 |
一、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身份再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可以入党 |
三、政治安排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
一、坚定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
二、首倡“两个健康” |
三、协调劳动关系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
四、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提上日程 |
五、推进光彩事业引导先富帮后富 |
第四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纵深发展(2012——) |
第一节 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深化的多重因素 |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调整 |
二、“民营经济离场论”引发热议 |
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深化 |
一、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 |
二、“两个始终”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益深化 |
一、“两个健康”新阐释 |
二、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 |
三、光彩事业助力精准扶贫 |
四、民营企业党建出现多种形式 |
第四节 新课题: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
一、政商关系畸形的三重因素 |
二、新型政商关系内涵 |
三、构建政商交流常态化机制 |
第五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回顾总结 |
第一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总体态势 |
一、政策价值理念的调整 |
二、政策对象的地位变化 |
三、政策实施效果突出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经验启示 |
一、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 |
三、社会舆论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 |
四、国际环境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
五、必须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 |
六、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七、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同发展 |
第六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优化完善 |
第一节 创新“民二代”统战政策 |
一、“民二代”交接班的三重考验 |
二、提高对“民二代”交接班的重视程度 |
三、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 |
四、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 |
五、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 |
第二节 优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政策 |
一、严格政治安排标准 |
二、凸显政治安排差异性 |
三、发挥民营经济人士的监督作用 |
第三节 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一、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弘扬企业家精神 |
三、保障互联网从业者劳动权益 |
四、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统战功能 |
第四节 完善统战方针政策的组织依托 |
一、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 |
二、全面认识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三、科学发挥党组织的结构性功能 |
四、提升党组织活力 |
结语: 基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提出问题 |
1.2 研究方法 |
1.3 分析范围 |
1.4 本论文的组成 |
第二章 理论背景和分析框架 |
2.1 政策过程视角下的产业政策形成和变化 |
2.2 用于政策过程分析的倡导联盟框架 |
2.2.1. 倡导联盟框架的核心逻辑 |
2.2.2. 倡导联盟框架与贸易政治经济学的衔接 |
2.2.3. 国家和宪政体制 |
2.3 产业政策倡导联盟的信念基础:发展主义 |
2.3.1. 战略产业政策的经济逻辑 |
2.3.2. 李斯特的不均衡发展观 |
2.3.3. 不均衡发展观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2.3.4. 日本的官僚制 |
2.3.5. 中国产业政策体制 |
2.4 全球生产网络和战略性产业政策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国际民用航空制造行业的结构变化 |
3.1 航空运输市场“去管制”及其对航空制造业的影响 |
3.1.1. 轴辐式航线的发展对干线飞机的影响 |
3.1.2. 馈线航路的发展与支线飞机 |
3.1.3. 航空运输的国际自由化 |
3.1.4. 波音和空客双寡头结构形成 |
3.2 喷气式支线飞机的出现与小双寡头的新生产组织 |
3.3 系统集成的Tier-1开发模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商用飞机制造的发展历程 |
4.1 改革开放后中国航空制造产业变化概述 |
4.1.1.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 |
4.1.2. 首个商用客机研制项目:“运-10” |
4.2 学习的开始:MD-80组装生产 |
4.3 MPC-75项目 |
4.4 三步走战略 |
4.4.1. 商用客机干、支之争的苗头 |
4.4.2. MD-90 |
4.4.3. AE-100 项目 |
4.5 小结:存活下来的政策子系统 |
第五章 经济学者认知共同体的政策信念分化 |
5.1 1990 年代经济学家的主流化与思想分化 |
5.1.1. 新左派的经济体制构想 |
5.1.2. 民族主义情绪的扩散 |
5.2 非主流经济学派的出现和成长 |
5.3 非主流经济学家与民族主义者的联手 |
5.3.1. 大国优势和大国战略 |
5.3.2. 战略产业和航空制造 |
5.3.3.入世与非主流经济学者的活跃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产业政策导向变化 |
6.1 “追赶期”产业政策体系概况 |
6.2 “入世”前后的改革和产业政策体系 |
6.3 国有企业制度改革:郎顾之争和反思改革 |
6.4 创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 |
6.4.1. 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 |
6.4.2. 高铁建设与集成创新 |
6.4.3. 大型飞机项目 |
6.5 小结 |
第七章 从系统集成商的道路到大飞机项目 |
7.1 支线飞机项目的推进 |
7.1.1. 新舟60 |
7.1.2. 喷气式支线飞机ARJ21的推进 |
7.1.3. ERJ-145合作生产项目 |
7.2 大飞机争论的序幕:运-10的神话化 |
7.2.1. 大飞机与大型运输机 |
7.2.2. 摇摆不定的ARJ21 |
7.3 大飞机论证 |
7.3.1. 支线道路与大飞机道路 |
7.3.2. 第一次论证 |
7.3.3. 第二次论证 |
7.4 大飞机政策形成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以及博弈 |
7.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社会形态从农业社会演变到信息社会 |
二、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
三、数字经济发展挑战社会治理能力 |
四、数字经济治理研究具有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互联网治理的发展演变 |
二、协同治理的研究综述 |
三、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相关研究 |
四、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应用价值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内涵及逻辑基础 |
第一节 数字经济治理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数字经济 |
二、数字经济治理 |
第二节 协同治理理论内涵 |
一、协同的内涵 |
二、治理理论 |
三、协同治理的内涵 |
第三节 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逻辑基础 |
一、逻辑起点:防范和化解数字经济风险 |
二、现实困境:传统政府监管已不适应数字经济特征 |
三、动力引擎:数字经济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参与 |
四、路径选择: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内在逻辑 |
第四节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现状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外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现状分析 |
一、政府主体协同治理方面 |
二、非政府主体协同治理方面 |
三、系统协同治理方面 |
第二节 中国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现状分析 |
一、数字经济协同治理注重战略制定 |
二、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格局尚未形成 |
三、数字经济治理主体的协同性亟待提高 |
第三节 中国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分析框架 |
一、中国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必然性 |
二、数字经济协同治理模式理论分析框架 |
第四节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数字经济治理的关系协同研究 |
第一节 数字经济治理目标的协同 |
一、直接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二、根本目标: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
三、最终目标:增进人的福祉 |
第二节 数字经济治理理念的协同 |
一、坚持人民性的价值立场 |
二、遵循法治的治理理念 |
三、注重科学性的治理导向 |
第三节 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原则 |
一、国际互联网治理原则 |
二、中国数字经济协同治理原则 |
第四节 数字经济治理议题的协同 |
一、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正当性 |
二、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边界性 |
三、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权力主体 |
四、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国别特色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经济治理的主体协同研究 |
第一节 数字经济协同治理主体分析 |
一、政府主体分析 |
二、企业主体分析 |
三、社会主体分析 |
第二节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分析 |
一、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
二、发挥政府主体的主导作用 |
三、加强企业主体的自我规制 |
四、发挥行业组织和公民的共治作用 |
第三节 数字经济治理主体的内部协同 |
一、政府主体的内部协同 |
二、企业主体的内部协同 |
三、社会主体参与协同治理 |
第四节 数字经济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 |
一、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保障分析 |
二、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要素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数字经济治理的机制协同研究 |
第一节 数字经济协同治理机制分析 |
一、协同治理机制分析 |
二、数字经济协同治理机制的要素分析 |
第二节 中国数字经济协同治理机制建设 |
一、共同行动保障:数字经济法律和规则体系协同机制 |
二、共享动机保障:多元主体信息公开与信息共享机制 |
三、实质参与保障:多元主体协调与利益平衡机制 |
四、高效协同保障:大数据技术手段应用机制 |
第三节 中国参与数字经济国际治理的机制建设 |
一、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
二、注重中国规则与国际规则的协同 |
三、发挥新型国际组织的治理作用 |
第四节 本章小节 |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产业融合与汤森路透的产业转型 ——产业链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思路 |
1.1.1 选题背景简述 |
1.1.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2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1.2.1 选题意义简述 |
1.2.2 研究方法简述 |
1.3 产业链理论研究综述 |
1.3.1 产业链的概念论说 |
1.3.2 传媒产业产业链理论研究 |
第2章 产业融合下汤森路透集团的演变历程 |
2.1 产业融合的内涵界定与特性 |
2.1.1 产业融合的概念由来 |
2.1.2 产业融合的动因与发展趋势 |
2.2 汤森路透集团的并购成长史 |
2.2.1 汤姆森公司的发展概述(1934-2007) |
2.2.2 路透集团的发展简述(1851-2007) |
2.2.3 汤森路透集团:战略双赢的转型实践(2008-至今) |
2.3 汤森路透集团的转型新变 |
2.3.1 五力模型分析汤森路透的竞争环境 |
2.3.2 从竞争环境看汤森路透的现状与转型之变 |
2.3.3 从黑石收购案剖析F&R业务的价值 |
第3章 汤森路透集团的经营管理研究 |
3.1 汤森路透产业链的运行机制研究 |
3.1.1 组织业务的重构和增值服务 |
3.1.2 差异化策略实现长尾效应 |
3.1.3 保持业务线固定增长 |
3.2 汤森路透产业链的纵向关系研究 |
3.2.1 上游技术开发树立竞争优势 |
3.2.2 中游开展业务的拓展和延伸 |
3.2.3 下游配合多方渠道实现与客户互联互通 |
3.3 汤森路透产业价值链的构建和延伸 |
3.3.1 汤森路透产业链的优化整合 |
3.3.2 价值链的生成:以金融业务为核心的四大业务协同发展 |
3.3.3 上中下游关联企业之间的行业价值链延伸 |
3.3.4 汤森路透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的价值链延伸 |
第4章 汤森路透产业价值链整合的新趋势 |
4.1 价值链之本:核心竞争力的塑造 |
4.1.1 以数据信息服务为核心竞争力 |
4.1.2 以优质人才建设为核心竞争力 |
4.1.3 以高价值产品和用户服务为核心竞争力 |
4.1.4 以构建网络型企业组织为核心竞争力 |
4.2 产业价值链整合转向产业价值网的延伸 |
4.2.1 产业价值链整合催生新的产业联动力 |
4.2.2 产业价值网之核:价值共创、共赢发展 |
第5章 汤森路透产业转型的机遇及对我的启迪 |
5.1 汤森路透产业转型所面临的机遇 |
5.2 当前及未来汤森路透应对的挑战 |
5.3 对当前我国传媒企业的启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搜索市场企业竞争战略研究 ——以搜狗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经济背景 |
1.1.2 企业竞争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逻辑结构 |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2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波特竞争战略理论 |
2.1.1 五种竞争作用力模型 |
2.1.2 三种基本竞争战略 |
2.1.3 价值链和价值链优势 |
2.2 互联网经济的特征 |
2.2.1 网络外部性特征 |
2.2.2 双边市场特征 |
2.2.3 长尾效应 |
2.2.4 大数据管理 |
3 外部环境分析 |
3.1 搜索行业简介 |
3.1.1 相关专业技术背景介绍 |
3.1.2 搜索产品的评价指标 |
3.1.3 搜索行业的商业模式 |
3.2 搜索行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治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搜索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3.1 搜索市场的发展现状 |
3.3.2 行业竞争环境的五力模型分析 |
3.3.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4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4.1 搜狗公司基本情况 |
4.2 企业资源的分析 |
4.2.1 人力资源分析 |
4.2.2 财务资源分析 |
4.2.3 无形资产分析 |
4.2.4 流量渠道分析 |
4.3 企业能力的分析 |
4.3.1 研发能力分析 |
4.3.2 营销能力分析 |
4.3.4 企业文化分析 |
5 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
5.1 SWOT矩阵分析 |
5.1.1 优势分析 |
5.1.2 劣势分析 |
5.1.3 机会分析 |
5.1.4 挑战分析 |
5.2 竞争战略的制定 |
5.3 竞争战略的实施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资本视域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本文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 |
2.1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
2.1.1 国家基本问题 |
2.1.2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 |
2.1.3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指导 |
2.2 治理理论 |
2.2.1 “治理”缘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 |
2.2.2 西方治理理论 |
2.2.3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 |
2.2.4 治理理论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指导 |
2.3 现代化阐释: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
2.3.1 西方现代化理论 |
2.3.2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
2.3.3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现代化之异同 |
2.4 马克思的资本理论 |
2.4.1 资本概念的嬗变 |
2.4.2 资本在当今中国存在合理性 |
2.4.3 运用国家力量对资本进行控制性使用 |
2.5 资本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的切入点 |
2.5.1 资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的崭新视域 |
2.5.2 资本全球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空背景 |
第3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困境 |
3.1 政府权力控制与资本增值冲动的困境 |
3.1.1 权力控制 |
3.1.2 资本增值冲动 |
3.1.3 权力控制与资本增值冲动之矛盾 |
3.2 权力崇拜与资本财富追逐的困境 |
3.2.1 权力崇拜及其批判 |
3.2.2 资本财富追逐及其与权力崇拜的矛盾 |
3.2.3 资本将公共财富转化为私人财富之批判 |
第4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困境之本质原因分析 |
4.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国家治理 |
4.1.1 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根深蒂固 |
4.1.2 政府排斥市场问题严重 |
4.1.3 政府利用行政权力干涉企业行为 |
4.2 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国家治理 |
4.2.1 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市场分割 |
4.2.2 地方保护主义损害政府公信力 |
4.2.3 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企业发展 |
4.3 垄断行业改革滞后影响国家治理 |
4.3.1 垄断行业限制民营资本 |
4.3.2 垄断行业市场竞争不充分 |
4.3.3 垄断行业出现利益集团 |
4.4 市场体系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彻底影响国家治理 |
4.4.1 市场体系不完善 |
4.4.2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
第5章 走出国家治理现代化困境的国际借鉴 |
5.1 西方发达国家治理的利与弊 |
5.1.1 利:资本的文明作用 |
5.1.2 弊:“现代病” |
5.2 东亚治理模式 |
5.2.1 日本国家治理模式特征 |
5.2.2 亚洲“四小龙”治理模式特征 |
5.2.3 对东亚治理模式的评价 |
5.3 拉美国家模仿西方国家治理模式 |
5.3.1 治理模式特征之一:引入新自由主义 |
5.3.2 治理模式特征之二:落入“现代化陷阱” |
5.3.3 对拉美国家治理模式的评价 |
5.4 借鉴东亚、拉美国家治理模式 |
5.4.1 强力政府主导经济发展 |
5.4.2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
5.4.3 警惕新自由主义 |
5.4.4 防控金融风险与避免跌入“现代化陷阱” |
5.4.5 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本位的治理理念 |
5.4.6 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 |
第6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维”建构 |
6.1 理论建构:形成“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价值取向 |
6.1.1 以资本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国家治理 |
6.1.2 “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
6.1.3 资本“双重性”的辩证批判 |
6.2 实践建构:形成“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 |
6.2.1 现代国家治理中的人民主体地位 |
6.2.2 现代国家治理的新模式 |
6.2.3 现代国家治理的资本逻辑 |
6.3 制度建构:形成有利于“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制度安排 |
6.3.1 用社会主义制度匡正市场经济 |
6.3.2 “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 |
6.3.3 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 |
第7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
7.1 坚持发展完善“以人民为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7.1.1 “以人民为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7.1.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
7.1.3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7.2 坚持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 |
7.2.1 共产党:国家治理的领导者、组织者 |
7.2.2 党依法治理国家 |
7.3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
7.3.1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
7.3.2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7.3.3 深化国家治理体制机制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互联网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研究现状 |
(二) 观点聚焦 |
1. 互联网立法的必要性 |
2. 互联网立法的可能性 |
3. 互联网立法的价值导向 |
4. 互联网立法的范围边界 |
5. 网络立法规制的法理基石 |
(三) 国内研究状况述评 |
四、研究构思与框架 |
(一) 为什么要进行互联网立法研究?互联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何在? |
(二) 目前我国互联网立法的现状如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
(三) 互联网立法的体系架构设想 |
五、研究方法 |
(一) 比较分析方法 |
(二) 哲理研究方法 |
(三) 价值分析与实证分析方法 |
(四) 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方法 |
第一章 互联网的发展演变及网络公共场域的形成 |
第一节 互联网的兴起与演进 |
第二节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态势 |
一、现状概况 |
二、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互联网公共场域的形成 |
第四节 网络空间的政治社会变迁 |
一、网络社会形态之形成 |
二、网络空间社会结构变迁 |
三、网络空间政治结构变迁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的法律制度变革 |
第一节 互联网立法的内涵及特性 |
一、互联网立法的概念 |
二、互联网立法的内涵 |
第二节 互联网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互联网对法学基本范畴及法律制度的冲击与挑战 |
一、互联网技术及商业模式丰富了法律关系的内涵和外延 |
(一) 主体要素的异质多元 |
(二) 客体要素的衍生创新 |
(三) 内容要素的开放包容 |
二、网络空间法律责任的认定归结更具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
(一) 因果关系的异化裂变 |
(二) 认定归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
(三) 责任边界的跨越国界性 |
第四节 域外互联网立法经验的比较研究 |
一、域外立法的纵向考察 |
二、网络法律制度的横向比较 |
(一) 网络安全立法 |
(二) 互联网中介服务平台立法 |
(三) 信息数据保护立法 |
(四) 网络信息传播立法 |
(五) 网络行政监管立法 |
三、以法系为视角的比较法考察 |
四、网络法律规制经验的域外借鉴 |
第三章 中国互联网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互联网立法 |
一、中国互联网立法之现状及特征 |
(一) 当前中国互联网立法的发展现状 |
(二) 中国互联网立法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中国互联网立法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规划上缺乏顶层设计 |
二、法律的操作性和实效性欠缺 |
三、关键领域存在法律空白 |
四、立法滞后现象突出 |
五、国际经验借鉴不足 |
六、司法解释的弥补性功能需进一步加强 |
第四章 完善中国互联网立法的若干思考 |
第一节 互联网立法的顶层设计和基本思路 |
一、互联网立法的顶层设计 |
(一) 网络空间法治化治理亟需加强全盘统筹规划 |
(二) 坚持必要限度立法、稳健立法和重点立法的基本理念 |
(三) 理性的认识互联网立法的能与不能 |
二、互联网立法的基本思路 |
(一) 传统法律规范的网络化应用 |
(二) 专门性网络法律规范的创制 |
第二节 互联网立法的主要原则 |
一、确立互联网立法原则的必要性 |
二、传统立法原则和专属性立法原则相结合 |
(一) 以传统法律原则确保互联网立法的合宪性 |
(二) 以专属性法律原则实现互联网立法的指引促进功能 |
三、妥善平衡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与网络秩序维护及产业发展促进之关系 |
(一) 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与公共利益保护之平衡 |
(二) 产业发展促进与公共秩序维护之平衡 |
(三) 立法规制与行业自治之平衡 |
第三节 未来互联网立法的三大重点领域 |
一、网络平台和信息数据法律规制应成为互联网立法的核心架构 |
二、网络中介服务平台立法 |
三、信息数据保护立法 |
四、法律纠错机制立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道路”的实践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革肇始:起于上层的重心转移和来自底层的人民力量 |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当代中国的历史转折 |
第二节 改革过程中的自发和自觉:家庭联产承包制 |
第三节 乡镇企业和农村的工业化过程 |
第四节 民营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
一、民营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缘起 |
二、对于民营经济政策的演变历程 |
三、民营经济和社会主义 |
第五节 改革在延伸中的深化 |
第二章 渐进的开放:从逐步引进到自觉走向世界 |
第一节 "大逃港"和开放的缘起 |
一、逃港潮 |
二、逃港潮频发的历史原因 |
第二节 经济特区的建立 |
第三节 深圳经济特区的典型意义 |
第四节 开放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
一、全面引进外资 |
二、体制与接轨 |
三、在互利共赢中走向世界 |
第三章 社会主义:"中国道路"的既定方向 |
第一节 "四项基本原则"的由来和内涵 |
一、"四项基本原则"的形成 |
二、"四项基本原则"的内涵 |
三、"四项基本原则"贯通了改革开放前后的理论和历史 |
第二节 改革引发的争议和南巡讲话 |
一、改革深化过程中引发的起伏和争议 |
二、走出争论:邓小平南巡讲话 |
第三节 "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同一性 |
一、南巡讲话中内含的"四项基本原则"内容 |
二、南巡讲话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
第四章 现代化转型中的时代变迁和理论创新 |
第一节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
一、邓小平所面临的时代 |
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前提和实质内涵 |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变迁与"三个代表"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及贡献 |
第三节 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科学发展观" |
一、改革面临的矛盾和科学发展观 |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贡献 |
第四节 习近平的贡献 |
一、在深化改革中治国理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学说 |
二、中国梦和"中国道路" |
第五章 回望历史:"中国道路"的源远流长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的历史选择 |
一、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1919-1921) |
二、五四新思潮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体制的现代变迁 |
三、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对俄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简述 |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简述 |
二、俄罗斯经济新常态简述 |
三、投资策略 |
第二节 相关理论综述 |
一、国际资本移动的经济效应理论 |
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
三、垄断优势理论 |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六、内部化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对俄投资状况分析 |
第一节 历史沿革发展 |
一、投资萌芽阶段(1996年-2000年) |
二、投资维稳发展阶段(2001年-2009年) |
三、投资大规模扩张阶段(2010年至今) |
第二节 中国对俄投资的特点 |
一、投资规模急剧扩大,地理位置作用明显 |
二、投资主体以东北地区为主,东北地区以黑龙江省为主 |
三、投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合作结构互补性增强 |
四、投资方式以直接投资为主,以间接投资为辅 |
五、中方投资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公司共同推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对俄投资环境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对俄投资的PEST分析 |
一、俄罗斯政治环境趋好 |
二、俄罗斯经济环境低迷但蕴藏机遇 |
三、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投资企业信心 |
四、较好的技术环境拓展投资新领域 |
第二节 俄罗斯投资环境的指标权重分析 |
一、指标权重分析法简述 |
二、俄罗斯投资环境指标权重分析 |
三、俄罗斯与韩国投资环境指标权重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常态下影响中国对俄投资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分析 |
一、需求互补 |
二、供给互补 |
三、目标契合 |
四、政府共促发展 |
第二节 投资的风险因素分析 |
一、政治风险 |
二、经济风险 |
三、法律风险 |
四、社会风险 |
五、文化差异风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常态下进一步推进中国对俄投资的问题和对策 |
第一节 目前中国对俄投资存在的问题 |
一、受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影响较大 |
二、俄方政策多变,办事效率低 |
三、双方信息交流存在滞后性 |
四、俄方对境内企业及外资企业的税收负担重 |
五、中方缺少熟知俄方市场和法律的人才 |
六、停留于初级产业投资,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 |
七、卢布汇率风险大 |
第二节 新常态下推进中国对俄投资策略分析 |
一、稳定性策略 |
二、可控性策略 |
三、预测性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新旧经济的巨头对话(论文参考文献)
- [1]政治类文本英汉翻译中的情感再现 ——《中国全球化与“一带一路”倡议》(第1-6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李昭仪.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D]. 侯恩宾. 山东大学, 2021(11)
- [3]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D]. 卢建昊. 北京大学, 2021(09)
- [4]中国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研究[D]. 杜庆昊.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产业融合与汤森路透的产业转型 ——产业链理论的视角[D]. 林海帆.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6]搜索市场企业竞争战略研究 ——以搜狗公司为例[D]. 殷朝.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2)
- [7]资本视域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D]. 黎永红.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9)
- [8]中国互联网立法研究[D]. 黄志荣.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9]“中国道路”的实践生成研究[D]. 杨起予.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
- [10]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对俄投资研究[D]. 陈晗. 黑龙江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