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地理学文献的发展特征—兼论地理文献研究的实际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马强,曾维英[1](2021)在《出土文物与当代历史地理学的互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出土文物研究历史地理述评》文中指出出土文物作为"二重证据法"的重要实物史料,已经普遍应用于中国古代史等研究领域,历史地理研究也不例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历史地理学者围绕鄂君启节、出土地图、出土简牍与出土隋唐墓志为主展开相关研究,利用新中国出土文物对我国历史时期的水陆交通路线、历史政区、历史地图编绘及其反映的丰富内涵、地名、乡村和基层社会诸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特征。但同时也存在对出土文物的历史地理内容和价值做单个的、独立的研究较多,综合的、全面的研究较少的问题,出土文物与传世历史文献的比勘、印证分析往往有所缺失,提高到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也相对较少,见木不见林的现象较为普遍。
马立志[2](2021)在《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地理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西周金文所见邦国的地理为研究对象。绪论首先对“邦国”的概念进行界定:西周时“邦”是普遍的称呼,是以血缘氏族爲核心的政治实体;“国”表示地域概念,东周以後变成政治学概念“国家”。“邦国”一词是西周实际内涵之“邦”与现代政治学概念之“国家”的结合,具有包容性。接下来对百年以来邦国地理研究的学术史进行了回溯,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利用铭文资料,结合考古发现的邦国遗址,对传世文献中的地理记载进行批判总结,分析地理、族群要素,説明邦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邦国是构建西周王朝国家的基石,考察分析邦国的区位地形、交通、部族关系等要素,可以认识西周地缘政治结构,并为政体研究提供素材;邦国是东周领土国家的前身,对其考察有助於认识前行政区划时代的面貌。整理的对象,以位於宗周和成周以北、古黄河以西范围内的畿外邦国爲主。文章把西土、北土划分为七个单元,各为一章。第一章整理了泾河流域的邦国。密国於先周时已在灵台县一带,处在达溪河谷通道上,西周甲骨文、金文中有一些与密有关的材料。灵台县白草坡墓地的字释潶或泾均非确释,释为(申)则较可能,墓葬性质显示、是殷遗身份的邦伯。是周初亲附的边缘友邦,先祖称“王”,可能位於泾河上游一带。姜姓四岳之後的吕、申,西周时位於泾河上游地区,覆灭宗周的即是西申,西周晚期申、吕的分支氏族迁至南阳盆地。国族名“”在金文出现了几例,有的出土在泾河上游,释为“缯”有待验证。“”字释为“豳”在文字学上有合理的解释,豳王、豳公的特殊身份有待研究,豳地是宗周北面的军事交通枢纽。第二章整理了位於陇山两侧的夨和秦。汧水谷地的夨在西周时期是一个较有实力的部族,夨可以读为虞,可能与汧水附近的吴山及周初“虞芮质讼”之虞有关,夨可称“王”,在政治体系中不同於周朝内服的“侯”,与称“侯”的平陆虞国、宜侯夨簋之“虞侯”、东南吴国,均不会是同一个。秦人出自商奄之民,周公东征後被迁徙到陇右,与戎杂处,西汉水上游礼县附近的城邑与西周晚期的西陲、犬丘有关,陇西牛头河流域的清水县李崖遗址或是孝王时封赐非子的“秦”邑。第三章整理了宝鷄渭河附近的虢、二氏族。虢是位於今宝鷄虢王镇一带的西虢,始自虢仲、虢叔二人,後世分衍出虢仲氏、虢叔氏、虢季氏数支,诸支系的源流和相互关系有待辨明,兴起於两周之际的陕县之虢是西虢分支。是周初来自西南地区的友邦,周朝将其安置在宗周腹地外围的清姜河附近,扼守古嘉陵道入口,进入西周中期後氏贵族政治经济地位从周室疏远、孤立,此後消失不见。第四章整理了南流黄河沿岸的邦国、族氏。无终族在殷墟二三期时可能生活在晋陕之间,殷墟附近出土多件无终铜器,显示其与商朝曾有密切关系,无终部族春秋时渐迁到太原盆地与晋国接触,後又沿代谷迁至今河北蔚县一带,今蓟县之地名无终是後起。梁国在今韩城市西南,春秋初期周平王册封秦仲少子为梁伯,《系年》等参证此秦仲指秦襄公,梁伯戈铭文字体、语句风格与春秋早期秦戈铭文一致,是梁氏出自嬴秦的物证,内容显示梁国受命在北方防御蛮方。韩城梁带村附近是芮国最晚段的居点,已发掘的遗存年代从西周晚期後段持续到芮国之亡,在秦晋到达河西之前,芮一度是该地实力最强的氏族;流散芮国铜器中有不少属於西周早期,但此时的芮居地尚不明确。金文之“”、“”可释为“韩”,乃武王之子受封的韩侯之国,西周之韩国应在汾河下游的河津县一带,控制着从宗周经梁山之南越河到河东汾浍地区的交通。第五章整理了河东地区的邦国。姬姓杨国在今洪洞县,为宣王之子始封,它建立在此前杨地的基础上,姬姓杨侯之前的杨氏或是姞姓,杨国在临汾盆地的北缘、西周文化在河东地区的最北端,目的是防御玁狁。公簋之(疏)是生活在唐叔虞领地之内的一个先代氏族,疏公之妻姚是帝舜後裔,簋铭反映了晋地唐、夏遗民并存的多元环境。文王玉环、唐叔虞方鼎、疏公簋代表了商末周初唐、晋变迁的历史,河汾之间的“唐”具体地望有待确认,天马-曲村遗址是叔虞之子燮父徙封为侯的“晋”之所在,唯具体名字尚有争议。晋国附近翼城大河口之霸、绦县横水之倗、绦县雎村的某不知名氏族,性质可能属於“怀姓九宗”,具有王臣身份,有独立地位,同时也受到晋国的监管。荀国受封在今临猗县涑水附近为“侯”,控制着宗周与汾浍之间的交通,後为邻近的晋室曲沃支系兼并。虞国在平陆县北中条山脉之顶的原上,扼守汾浍地区通往河南成周的交通綫“虞阪-巅軨道”,武王别封虞仲为虞侯,是因爲吴国已奉祀太伯为始祖,别封虞国可使虞仲一支在宗法上独立奉祀仲雍为始祖。第六章整理了燕山附近的邦国、族氏。商末周初的孤竹族与商室有亲缘关系,周初活动在燕山东侧,喀左一带孤竹等窖藏铜器以及多个考古学文化的发现,显示燕山南北衆多族群共存的面貌,其背景是中原的殷周革命;而孤竹与山戎、令支不能简单等同。西周早期的燕国位於北京琉璃河一带,与广安门一带的蓟共处,以後燕国可能兼并了蓟据以为都;周初相继为燕侯的克、旨可能是太保的两个儿子;燕是边陲封国,是周朝控制北方的锁钥,也是与东北民族交流对抗的前沿。涞水县北子铜器,或称北伯,是周初当地的北氏之长,与三监之邶未见关联证据;涞水北子器与湖北江陵北子器无关,後者是当地制作的。第七章整理了太行山沿綫与古黄河之间的邦国。《軝》一节对元氏西张村西周墓作了补充説明,軝侯所封之地位於元氏县槐河之滨,古为泜水,《地图集》等所绘泜水偏南可能不确,軝是邢国之北的附庸小国,任务是防御自井陉突出的戎族。《邢》一节分析了记录初封的麦尊等器应该在前,邢侯簋偏後;邢在商代井方故地建立,初封即在邢台,与温县之邢丘、畿内之丼氏均无关系;邢侯之封目的是防御北戎、控制太行东麓成周至燕国的交通綫,邢与戎对抗交流,有臣谏簋、省命铜剑以为物证。太行西麓上党盆地的黎是周初戡黎後封建的侯,始封君是毕公之子,金文中写作(楷),黎国的任务是防御晋北和太行山区的戎狄,并扼守东出太行的壶关道。河内地区附近是文武周公之胤衆氏族定居的渊薮。康叔初封於康丘为侯,在殷畿故地内,目的是监管殷遗民,淇水附近的卫是康之鄙,对康、卫铜器的分组整理,表明卫作爲国名要在西周中期以後,“夷王命卫为侯”可能反映了康、卫变迁的历史。另外整理了金文中的凡、柞:凡在今辉县市西南,旧释为“同”的字现已改释为“凡”,沈子它簋是凡国铜器,器主它以凡氏小宗的身份作了祭祀周公的礼器。柞即胙,在今延津县北,是周公之後,目前发现的胙氏铜器有柞伯簋、柞伯爵、柞伯鼎等。第八章以山形水系为要素将西土、北土划分爲小的地理单元,描述了各自的地貌背景,进而勾勒了不同单元之间的交通綫:汧水河谷通道,由周原或宝鷄出发至六盘山东麓,或逾陇山至陇右秦地;泾河上游通道,自栒邑-彬县的古豳地出发,沿泾河、马莲河河谷至宁夏南部,这两条通道之间有东西向的泾河支流河谷互通。由丰镐渡渭,经合阳县至河滨韩城之梁、芮,再渡河溯汾水经韩国至上游杨国或汾浍之交的晋国;也可由丰镐至河曲处渡河後上溯涑水,经荀国、倗邑越绦山亦至晋国。汾浍地区与洛阳盆地的交通跨越中条山脉,一是经过虞国的虞坂-巅軨道,二是由中条-轵关道至河内地区,渡河後均可至洛阳成周。自成周经河内沿太行东麓北行,经卫、邢、軝至於燕国。太行东西的陉道,黎国在西侧扼守上党盆地东口之壶关道,诸陉东口,邢在滏口、井陉之间,軝侯守在井陉。这些綫路以宗周、成周为中心,构成了西土、北土的交通网络。周初西土、北土的复杂族群背景,塑造了封建邦国的地缘政治格局。泾河上游是西周的边疆,它没有明确的界綫,而是多种文化人群并存的地带,该区域内周文化、寺洼文化、殷遗民等人群共处。周王朝在这一带没有封建军事性质的“侯”,只是出於镇抚和防御目的安置了一些盟好的小邦国,其中有一些人群是殷遗民,周室还通过边鄙邦伯与戎族通婚等方式维持政治稳定。西周中期以後殷遗民等缓冲要素消失,使得宗周失去西北屏障,屡遭玁狁入侵。在河东地区有先代的唐、夏遗民和戎狄,以及与殷商亲近的一些方国,燕国附近有土着的围坊三期文化和多个族群,这些因素既成爲晋、燕封建的多元背景,也是後来发展壮大的资源。黎、邢原本只是扼守交通,卫国周初监管殷遗民的使命也渐告终结,缺少交流壮大的发展空间,终在戎狄的侵扰下而迁徙。第九章是对邦国与西周王朝关系的历史概述。西周肇建前夕的周邦联盟联合伐商,成康时期迅速封建亲戚以爲藩屏,奠定了西周王朝四土的基本格局;中期王朝对外围邦国的管理事务渐繁,边徼戎狄、淮夷势力濅盛,交侵入境;晚期又有南土噩国联合淮夷的大叛乱,北方又有玁狁入侵,遂因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对邦国进行重建、移徙的调整,仍极力维持王朝的经营,但幽王末年与西土申侯关系的破裂,直接招致内外的联合入侵,覆灭宗周。文末附录,包括《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分布图》、《宗周西北诸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两张地图,以及文中邦国各自的金文材料分类表。
赵宇翔[3](2021)在《香山静宜园营造研究》文中提出香山受灵千载,岩峦怪特,林薄华滋。清嘉的山水环境,在本土空间美学与哲学的推动下,逐渐实现由自然山水向“胜揽舆区”的转型。东晋“丹井”为香山风景营造之嚆矢,此后渐至蕃昌,至明季已具“修真秘府”之局面。清乾隆丙寅春三月静宜园落成,“为景二十有八”。为探寻香山静宜园园林空间的营造机制,本文从人居环境科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视角,通过田野调研、历史文献梳理和历史传统还原的研究方法,对香山静宜园的营造缘起、营造线索和营造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3点结论:第一,香山静宜园的风景营造始自东晋,“葛稚川丹井”是香山风景营造的肇始。在金世宗时期开始营建行宫和佛寺,此后香山在千余载的风景营造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佛寺”“宫廷”“人居支撑”和“景致”并行的营造线索。第二,静宜园在宫廷、佛寺、人居支撑营造的同时,伴随着功能空间还有一条贯穿在人工营建之后的景致营建线索,基于佛寺、宫廷、交通防御等空间的凝练提升,贯穿了香山八景到静宜园二十八景景致线索的形成、发展和变革,最终形成一种由景致空间来呈现静宜园的营造结果的展现。这种景致空间并不等同于建筑空间或建筑空间的组合关系,而是山水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相互契合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种营造价值。第三,香山八景和静宜园二十八景在香山和静宜园的风景营建过程中形成了风景体系,而这种风景体系的形成正反映出了自然空间、文化空间,佛寺、宫廷等建筑空间以及交通、防御、水利等人居支撑共同凝练形成的一种风景体系的综合展现,也即是“香山八景”“静宜园二十八景”风景体系的呈现结果,反映出本土园林营造的一种特有的实践途径。
许子潇[4](2021)在《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梦家(1911.4-1966.9),现代着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在古文字学的诸多分支学科中,陈梦家留下了一批极具分量的学术着作,尤以甲骨学领域的《殷虚卜辞综述》最为系统全面。该书闳中肆外,在总结前人意见的基础上创立己说,全面消化了当时所见的甲骨材料,基本构建起了甲骨学学科框架,代表了陈梦家甲骨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终成果。本研究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参照陈梦家的其他甲骨学、历史考古学论着,从甲骨学的若干重点问题出发,梳理陈梦家学术观点的改易。参照《殷虚卜辞综述》之前、之后以及同时期的甲骨学着作,从学术史的角度讨论陈梦家观点的来源、成就、不足和影响。结合陈梦家亲友们的信札、日记、回忆录等史料,复原陈梦家所处的学术环境和甲骨治学历程。本文主体共六个部分,分为上下两编:一、绪论。界定本文的研究范围;介绍陈梦家甲骨学的研究现状和本次研究的意义-、立场、方法、局限与不足。二、学术生涯研究。探讨陈梦家从诗人转变为学者的原因;解释陈梦家甲骨治学历程中几次研究方向和旨趣的转换;钩沉相关史料,复原作为甲骨学者的陈梦家。三、专题研究。本部分包括正文的第二章至第七章。选择文字考释、断代、祭祀、宗教、地理、职官、世系、继统法、名谓、集合示名等在甲骨学和商代史上较为有代表性的问题,考察陈梦家在这些问题上观点的改易、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相关甲骨学论着和不同学科理论,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对陈梦家意见进行全面探讨。四、余论。以论着目和通论性着作为主要材料,梳理甲骨学的学科发展脉络,分析《殷虚卜辞综述》对甲骨学框架的搭建;对陈梦家甲骨学研究和《殷虚卜辞综述》的学术价值做出总结评价。五、附录。在论文撰写时,对《殷虚卜辞综述》论及的若干问题有所思考,择与“甲骨文内容分类”、“二人共贞”、“征人方排谱”问题相关的三篇文章作为附录。以上为论文上编。六、《殷虚卜辞综述》引用甲骨材料研究。从骨片、辞条和文字三个层面对《殷虚卜辞综述》所见引用甲骨材料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制作《殷虚卜辞综述》引甲骨材料整理表,对陈梦家引用的甲骨进行分类、替换《甲骨文合集》号码,全面清理材料引用所见的问题。以上为论文下编。
呼斯乐[5](2021)在《基于人教版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地理学科属性提出的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应在理论上成为地理课程共同的学科核心素养。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类型多样,目标鲜明,合理地优化“活动”系统能够有效落实课程标准;源于蒙古民族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从身边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教学案例能让蒙授学生更好地了解身边的地理现象,真正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本文以基于“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载体,在相关理论和研究背景下,研读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蒙授初中地理教学现状调查,典型案例分析,实施教学设计,提出实施策略,促进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初步形成并拓展学生学习人地协调观的学习思路和提高学习能力。本文首先通过遴选适合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11个“活动”系统,结合蒙授学生学情选择贴近蒙古族生活环境和蒙古族文化习俗的案例进行人地协调观教育。第二,进行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了解蒙授初中生和教师对人地协调观的了解和教育现状并对存在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认识现状存在的问题: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基本内涵的了解不够深刻、对蒙古族文化中蕴含的人地协调思想了解不够全面、缺乏具体的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实践活动;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缺少学习兴趣、学习途径较为单一、学习方式传统;蒙授初中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培养存在的问题:对人地协调观的了解不够系统、培养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策略不合理、人地协调观评价方式单一。第三,通过分析16个培养人地协调观为主的典型教学案例,得出教学目标将人地协调观培养水平具体化、教学过程突出人地协调观内涵、教学评价可测量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组成要完整、研读教材和课标是基础、分析学情是出发点和落脚点,6个案例分析启示,和基于“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包括:依据课标和蒙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人地协调观培养水平制定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蒙授初中生生活环境和文化习俗相关的案例,教学评价设计要注重将内隐的人地协调观素养通过外显的行为动作或言语表现出来。最后通过教学设计的实施与完善,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通过“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3个教学策略:观察民俗,举一反三激发思维火花策略、深学细悟,提升人地协调观认知策略、知行合一,融会贯通强化实践操作策略。培养初中生人地协调观四级认知水平,需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在教学案例中突出蒙古族文化习俗或居住环境,教学过程中模拟蒙古族文化习俗或居住环境,运用情境教学;突出人地问题,提供充分的人地协调信息,让学生主动去摸索和探究人地问题;设计开放式结论,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碰撞和思考的空间,避免结论单一、缺乏创新性,而且开放式的作业中,提升地理学习的兴趣,促进蒙授初中生达到培养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目标。
罗坤燕[6](2021)在《云南农村金融排斥的空间地理因素分析 ——基于农户视角的实证》文中提出普惠金融是现代金融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为了消除金融排斥而诞生的。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弱势阶层和贫困群体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金融排斥。普惠金融为这些没有接触到金融的个人或企业建立渠道,给他们提供符合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排斥是金融活动中的现象,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难题,是多方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金融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交易成本是造成金融排斥最根本原因,而交易双方空间地理上的距离决定了交易成本的大小。一方面,金融供给主体为缩小成本,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贫困地区撤并,倾向于选择富裕人群作为服务对象,将弱势群体排斥在外;另一方面,金融需求主体在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限制下无法获得金融服务,或由于自身因素不愿意接触金融。金融体系中不论是供给方“金融排斥”还是需求方“排斥金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农户享受社会上的其他服务,引发收入与分配不平等、贫富差距扩大、制约“三农”发展等问题。农村贫困地区是推进普惠金融的重难点区域。云南省受空间和地理的限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金融排斥程度较深,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缓慢。特别是云南省有部分居住于山区深处的农户,他们到达城镇的交通不便利,收入仅仅依靠种植农作物,导致他们一直处于贫困状态。云南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收入水平受地理和区位因素制约,那么空间地理因素是否会对云南农村的金融排斥产生影响,这一问题在学术研究上尚未被证实。文章针对云南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突出,但研究文献较少的现实情况,在回顾已有农村金融理论和金融排斥研究的基础上,对金融排斥、空间地理等概念进行一一界定,结合金融地理学理论、信贷配给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根据地理距离对金融排斥影响的分析,形成研究假说,再通过建立模型检验假说。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的数据库中,2017年的数据共127012个。文章从中筛选出云南省的样本3592个,其中有农村样本2093个,城市样本1499个,在农村样本中剔除重复项和缺失项,最终使用云南农村515个样本作为文章的数据。文章先使用Probit模型实证农户到最近金融营业网点的距离、农户到乡镇的距离、农户到州市的距离和农户到省城的距离与农户受到的支付、储蓄、信贷和保险四种排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农户到最近金融机构的距离和储蓄排斥正相关,农户到县城距离与信贷排斥负相关,其他距离对支付和保险排斥均没有产生影响。之后文章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金融排斥指数,再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到各个地点的距离与金融排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户到最近金融机构的距离与金融排斥正相关,农户到州市的距离与金融排斥负向相关。根据数据描述和实证结果,文章得出三点结论:第一,空间地理因素对金融排斥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户到金融营业网点的路程决定他们承担的交易成本的大小,不仅是农户达到金融机构花费时间和资金,金融机构自身也因为距离的加大而负担更重的交易和技术成本。这些成本作用于农户排斥金融或金融机构排斥农户,因此农户到金融营业网点的距离与金融排斥之间负相关。而云南农村贫困人口较多,由于国家对贫困户的扶持具有积极作用,农户离所属州市越远,受到的金融排斥反而减轻。第二,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对云南省金融排斥具有重要作用,户主的互联网使用率与金融排斥线性相关。第三,收入水平对金融排斥产生显着影响。针对以上结论文章提出缓解“地理距离”和“思维距离”制约云南省金融发展的三点对策:第一,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改善互联网发展现状,推动云南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第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经济、思维双向发展。
丁继昭[7](2021)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着学科本质特征,要求我们深化学科理解、响应学科大观念要求,通过对学科的深度研究来推进课程与教学,关注学科视角及其培养过程。“物质能量传输”作为自然地理学科的一个视点(焦点),可以为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提供发展路向指引。系统构建并运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把握丰富、庞杂且主线索常常内隐的高中自然地理内容,相当于明确了一个能够使之结构化的大观念。然而,当前对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之于高中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性并未充分关注。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应用”思路,本研究主要聚焦三个核心问题:物质能量传输蕴含了什么样的地理学科视角?如何运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增进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有何指向性要求?致力于达成构建学科视角、分析课程内容和探讨教学指向三大目标。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两方面,系统探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引。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寻觅视点”“构建视角”和“确立视角”三方面内容。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找寻地理学科中的“物质能量传输”视点,明晰其概念内涵及对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积极意义。第二,具体主要从地理学家普遍较为关注物质能量传输的“流”空间背景,物质能量传输中的具体过程序列,物质能量传输中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的辩证统一关系,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状况和物质能量传输的整体功能表现等方面,沿着“空间背景→过程序列→重要特点→功能表现”的思路逐步递进、延展,建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基本框架、维度构成和内容要点。第三,根据专家意见修正并确立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框架,主要包括: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和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等5个子视角,地理物质流视角、关注物质能量的输入基础和关注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相互表达等12个内容要点。应用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分析课程内容”和“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探讨教学指向性要求”两方面。第一,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结合课程组织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法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进行“总体把握”和“具体分析”,构建课程内容组织框架、分析课程标准和分析具体课程内容等。首先,以“物质能量传输”为大观念,基于该组织中心派生出:从“自然地理环境和外界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到“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再到“自然地理环境对物质能量传输过程的综合响应”三个“大单元”,最终落脚于“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从“大观念”到“大单元”是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的一条“明线”,和“阐明人地关系”课程内容组织“暗线”一同搭建起了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组织框架,其核心要素为:一个“大观念”、三个“大单元”、一条“暗线”、一条“明线”和一个“落脚点”。其次,针对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明确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所对应的课程内容侧重点。再次,总体分析地理和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在大观念视野下围绕物质能量传输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基本交集状况。最后,基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之间的科学演进关系及其整合机制,结合知识、能力、思维(视角)和价值观念等课程组织要素,主要从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视角和地理价值观等方面,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来增进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组织中的“逻辑链”,明晰地理学科能力解构中的“核心项”,捕捉地理学科视角中的“着眼点”,明确地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第二,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针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提出指向性要求,引导教学预期、体现学科本质,同时,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既有教学案例,依据“发现教学问题→分析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设计”思路,阐述教学指向的实践应用。具体来说,第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把直观看到的事物抽象归纳为相应层次的地理物质能量;(2)引导学生运用学科逻辑建构起基本的物质能量概念体系;(3)引导学生运用动态视角从事物联系中认识物质能量“流”。第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过程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基础,明确地理过程思维起点;(2)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作用主体,把握地理过程思维中项;(3)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输出结果,抵达地理过程思维终点。第三,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及早提示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关系,做好教学铺垫;(2)着重关照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双过程,察觉教学盲区。第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认识地域差异时充分关注其地理过程本源;(2)引导学生认识地理过程时注重比较其地域差异特点。第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以组合思维把握要素和地域,认识空间结构;(2)引导学生以整体观念统筹多地理过程,理解整体功能。
张重洲[8](2021)在《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昌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佛教势力的发展及寺院经济兴衰问题,一直是吐鲁番佛教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高昌国建政及对初期佛教的政策,奠定了佛教发展和寺院经济的基本走向。佛教地理决定了寺院经济的根本发展模式和路径,但高昌国佛教经济体制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间,呈现出相近及相悖的两种趋势。高昌国的寺院经济以佛教主导,同时包含有多种宗教下的经济成分,其在高昌国内兴衰与发展均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素支撑。高昌国的寺院经济是以佛教寺院和僧尼寺户为主体,围绕这两个主体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形成了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济形态,寺田在性质、数量、来源等方面均与世俗社会保持一致,经营门类和方式也大致相当。寺院经济具有宗教性、社会性、封闭性、地域性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寺院内部财务收、支平衡,兼营多种经营门类,有完整且成熟的“常住”管理制度与财务核算方法。国家设置有专门的僧务机构,形成了僧官阶层,两种制度和体系共同运行管理寺院财产。此外,还通过《僧尼籍》来管理寺院僧尼及其附属人口,按照一定标准征收赋税劳役,其征收标准随着经济体制而发生改变。寺院内部僧尼群体间地位高低和财产分化明显,存在“中层僧尼”群体,普遍在寺院之外还从事着各自的经济活动,与豪门望族往来密切,深入到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高度的世俗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益,尼僧群体、货币支付、国家体制、社会动荡等诸问题均与寺院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均加剧并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和寺院经济的固化。唐西州建立后,寺院经济并没有发生“衰落”,而是逐步在改革中转型重构,最终逐渐适应新政权的改革并完成自我革新。总体而言,高昌国寺院经济自身是一个闭环的完整链条,其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最终至衰落的全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经济体系,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共同体。
辛欣[9](2021)在《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汉代以来,历代诸家对于《楚辞·九歌》的研究从未止歇,无论是从义理、词章,还是考据,亦或文化思想方面,都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通观来看,这些研究或是裹挟于《楚辞》学史之下不够深入或深讨细节于《九歌》的具体篇章而不够宏观,或仅仅呈现于某一个作家的《九歌》研究中较为局限,因此,针对《九歌》研究这一命题始终未形成一个单独的学术体系,更未能从宏观、微观、纵横性对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沿着学术思潮发展的走向,以1644年即清代以来《楚辞·九歌》研究为核心,分成上、下两编,上编为清代古典学术总结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下编为古典向现代学术转型期的《楚辞·九歌》研究,具体则以清代前期、清代中期、清代晚期、清末民初以及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九歌》研究几个方面进行探寻,对清以来三百年的《楚辞·九歌》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以期揭示出不同时段研究之特征、变化,发现其内在规律。本论文除绪论外包括五章内容。其各章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清代以来《楚辞·九歌》研究的缘起与探究意义,并回顾综述了近40年学术界关于清初、清中期、清末的《九歌》研究现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展望,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路线、重难点以及创新点。第一章清代前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主要分为明末清初与康雍时期两个时间节点进行探讨。明末清初的遗民诸老如钱澄之、王夫之等人将故国之思寄托于论注《楚辞·九歌》之中,抒发对故国的眷恋,且面对理学的空疏弊象,以考经证史之法,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治学研屈。康雍时期,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有所转变,忠孝节义之观念与程朱理学的教义依然处于思想的正统地位,一些理学名臣如李光地、林云铭等人,通过涉足楚辞研究,意欲以注骚来宣达性理、提倡儒学,发挥了性理道德和自我意识的观念。清代前期的《楚辞·九歌》的研究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在楚辞学术史上呈现出具有清初时代印记的鲜明特点。第二章清代中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主要以乾嘉考据学派研究为主,同时兼有文脉一派。乾嘉两朝,研屈学者如蒋骥、戴震、胡文英、王念孙父子等人凭借考据学训诂、考证的方法,以谦逊质朴、谨严务实的治学态度融汇于楚辞学研究中,其中不乏大家之作。乾嘉朴学的繁荣也促进了《楚辞·九歌》研究新发展,在整个楚辞学史上呈现鼎盛之态。此时期也出现了主张文脉一脉的学者,如屈复、刘梦鹏、陈本礼,他们在研究中更加专注于文本自身的探究,从《楚辞》的章法入手,对文章的脉络进行梳理,从而避免了文气的割裂,能够更好地阐释篇旨文义。清代中期的楚辞研究善于运用乾嘉考据学理论和章句文脉之论进行治骚,对楚辞学发展进一步演绎,呈现出与清代前期完全迥异的精神风貌,成就楚辞学史上辉煌鼎盛之时。第三章清代晚期的《楚辞·九歌》研究。面对“西学东渐”的影响,仍有一些学者用行动、思想和着述坚守古人之成规,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守住中国古典传统的血脉和精义。在对《楚辞·九歌》的注疏中,刘熙载用《艺概》传播了中国传统的文艺学理论、俞樾以《俞楼杂纂》承接并阐扬了乾嘉考据学、王闿运的《楚辞释》则秉持今文经学的公羊学主张。三人作为古典的士大夫,通过对楚辞学的探究使旧调重新演绎,共同奏响出传统楚辞学的嫋嫋余音,与近代中后期的求新、求变的学术思潮遥相呼应,使传统楚辞学继续前行,在中国楚辞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第四章清末民初的《楚辞·九歌》研究。此时的楚辞学生发了巨大的历史性新变。随着“西学东渐”思想的不断传播,近代西方的地理学、政治学、哲学、戏剧理论、文艺理论等学术理论、学术主张被逐渐纳入到我国的学术浪潮中。支持新学的一派代表如马其昶、刘师培、王国维、梁启超等学者用新的文学理论和开阔的思维方式,拓展出前所未有的治骚视野,使楚辞学研究在近代后期至现代学术的背景下呈现出与时俱进、辉光日新的繁荣景象,更使《楚辞·九歌》在此时期展现出中西交融、新意迭起的全方位的新变特征,在中国楚辞史中大放异彩,奏鸣出时代焕化的嘹亮凯歌,并且承前而启后,为“五四”以后的现代化楚辞学发展创造条件,开辟新境,是中国楚辞史上极具冲击力的关键一环。第五章“五四”以后的《楚辞·九歌》研究。此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学术思想在延续着近代“西学东渐”思潮的基础上加入了民主科学等进步理论。《楚辞·九歌》的研究在上一阶段基础上继续开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更加丰硕的多元化局面。在闻一多、郭沫若、刘永济、游国恩等人的努力下,它既有完全继承传统乾嘉考据学风的研究内容,又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更有充分吸收西学思想的《九歌》研究着作的出现。因此,此时期的楚辞学发展可谓是对近代楚辞学研究之余续与拓展。
丁斯甘[10](2021)在《《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文中提出《通报》(T’oung Pao)创刊于1890年,是一份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汉学刊物,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研究的论文与书评,具有很高的汉学研究价值。期刊如实反映出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沙畹、伯希和等法国着名汉学家的治学策略,是法国汉学史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通过梳理期刊1890-1944年的论文、书评、纪事信息,对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作整体认识的尝试。文章首先重建《通报》的总体办刊背景,包括期刊19世纪法国在华活动、19世纪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出版技术的更新、交通运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文章逐一分析《通报》与其前身《远东杂志》的承接关系、《通报》的期刊定位栏目设置、期刊主编对《通报》办刊的影响、《通报》的发行情况、撰稿人群体等基本情况。从研究领域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主题索引”为依据,整理《通报》自1890-1944年的各类文章,证明《通报》对汉学各领域都有涉猎,每个领域的研究程度各不相同,专业汉学不断深入又相互隔绝的特点。从研究地区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地区索引”为依据,可以发现《通报》尤为关注西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考察与研究,刊载的文章多以文献释读为主,通过文献进而深入其他研究领域,与法国汉学发展趋势一致。《通报》积极引入了西方历史语言学、语音学、考古学、碑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先进研究方法,充实汉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专业汉学正如《通报》所显示的一样,研究涉及汉学领域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了全新发展,法国专业汉学进入鼎盛时期并对20世纪后期的国际汉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积极使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碑铭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汉学领域,积极与中国学界交往,学术自觉性不断加强,充分体现出沙畹、伯希和鲜明的个人学术特色,重点梳理沙畹与伯希和的文章、书评为法国汉学研究理清学术思路、推动法国汉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二、略论地理学文献的发展特征—兼论地理文献研究的实际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地理学文献的发展特征—兼论地理文献研究的实际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物与当代历史地理学的互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出土文物研究历史地理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铜器铭文与历史地理研究 |
二、出土古代地图与历史地理研究 |
(一)马王堆汉墓地图与历史地理研究 |
(二)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与历史地理研究 |
三、简牍材料与历史地理研究 |
(一)简牍与政区地理研究 |
(二)简牍与地名地望研究 |
(三)简牍与交通地理研究 |
(四)简牍与军事地理研究 |
(五)简牍与农业地理研究 |
(六)简牍与环境地理研究 |
(七)简牍与历史城市地理、人口地理、文化地理研究等 |
四、出土隋唐墓志与历史地理研究 |
(一)出土墓志与城坊、地名和基层政区研究 |
(二)出土墓志与历史军事地理研究 |
(三)出土墓志与历史民族地理研究 |
(四)出土墓志与其他历史地理研究 |
(2)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地理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邦国”概念的界定 |
(一)邦 |
(二)侯 |
(三)地域概念的“国”、“土” |
(四)诸侯、邦国概念的混同 |
(五)本文所用“邦国”一词的含义 |
二、邦国研究的内容 |
三、百年来西周邦国地理研究史述略 |
四、选题的意义 |
五、本文的整理范围 |
第一章 泾水流域的邦国 |
第一节 密 |
一、文献及甲骨、金文中与密有关的材料 |
二、密国的位置 |
三、可能与密国有关的考古发现 |
第二节 甘肃灵台县白草坡墓地( (?)、 (?) ) |
一、“ (?) ”、“ (?) ”二字释读平议 |
二、“ (?) ”和“ (?) ”的性质 |
第三节 |
一、“ (?) ”字的释读 |
二、对 (?)伯归刍簋铭文的认识 |
三、 (?)伯归刍簋所见史事 |
第四节 吕 |
一、吕氏的起源与分衍 |
二、吕氏早期居地的讨论 |
三、西周晚期的吕国 |
第五节 西申 |
一、“申”字的释读 |
二、畿内之申与“南申” |
三、西申地望 |
四、西申、申戎、姜戎关系的辨析 |
五、西申之一支迁徙南阳的原因和意义 |
第六节 (?) |
一、金文中的(?) |
二、 (?)字释读及其与缯的关系 |
第七节 (?)(豳) |
一、 (?)字释读 |
二、西周金文中的豳 |
三、豳的地理考察 |
第二章 陇山两侧的邦国 |
第一节 汧水谷地的夨 |
一、夨国的发现和研究简史 |
二、铜器及铭文的分组 |
三、 (?)的文字学解释 |
四、夨的族姓 |
五、夨国的地理意义 |
六、夨、虞之关系 |
第二节 陇山西侧的秦 |
一、秦人早期的活动地点 |
二、秦人西迁的时间 |
三、秦与戎的关系 |
四、与西周之秦关系存疑的一些铜器 |
第三章 宝鷄渭河沿岸的邦国 |
第一节 西虢 |
一、虢氏的地理问题 |
二、虢氏氏族的分衍 |
第二节 (?) |
一、 (?)氏墓葬分析 |
二、 (?)氏铜器、陶器文化因素反映的历史 |
三、 (?)氏对外关系分析 |
第四章 南流黄河沿岸的邦国 |
第一节 无终 |
一、“无终”的释读与无终铜器的年代 |
二、无终族的迁徙 |
第二节 梁 |
一、梁伯戈与梁国 |
二、梁国史事与地理 |
三、梁姬罐的分析 |
第三节 芮 |
一、西周芮国铜器及铭文整理 |
二、芮国史事与考古发现 |
三、芮国地望综理 |
第四节 韩 |
一、西周金文“ (?) ”字的释读 |
二、西周之韩国 |
三、三晋之“韩”的地望 |
四、《诗·韩奕》的争论和西周韩国地理 |
第五章 河东地区的邦国 |
第一节 杨 |
一、西周金文中的杨 |
二、西周末年杨国的历史地理背景 |
附:西周与“昜”有关的铜器铭文分析 |
第二节 (?) (疏) |
一、 (?)字释读 |
二、对 (?)公簋 (?)公、妻姚身份的认识 |
第三节 昜(唐)-晋 |
一、西周晋国都邑(侯马新绦之前)的探索 |
二、晋国始封地“唐”的考述 |
三、出土材料所见唐、晋的变迁 |
第四节 霸 |
一、金文霸字的分析 |
二、金文所见霸氏史事 |
第五节 朋(倗) |
一、倗字形体来源分析 |
二、金文中的“倗”氏 |
三、西周倗氏的来源 |
附论:倗、霸的性质 |
(一)倗、霸墓地的葬俗特徵 |
(二)倗、霸的族姓来源 |
(三)倗、霸的地位和性质 |
第六节 荀(郇、 (?) ) |
一、金文 (?)字的释读 |
二、西周郇国 |
三、荀的地望 |
第七节 虞 |
一、文献中的平陆虞国 |
二、虞国铜器 |
三、虞国地理 |
附:西周“吴”氏铭文的整理 |
第六章 燕山南北的邦国、族氏 |
第一节 孤竹 |
一、孤竹铜器和铭文的发现 |
二、文献中的孤竹历史和地理 |
三、孤竹铭文反映的族氏关系 |
四、喀左窖藏铜器的历史背景分析 |
第二节 匽(燕) |
一、匽字的释读总结 |
二、金文所见燕国初封 |
三、匽国附近的氏族 |
四、西周匽都 |
五、封建燕国的历史地理背景 |
第三节 北 |
一、涞水张家洼“北伯”铜器与文献中的“邶” |
二、“北子”、“北伯”铜器的分析 |
三、涞水、万城铜器之间的关系 |
第七章 太行山与古黄河之间的邦国 |
第一节 軝(泜) |
一、元氏县西张村西周墓的补充説明 |
二、軝国地理及其军事意义 |
第二节 邢 |
一、西周早期的邢国 |
二、西周邢国地理问题 |
三、邢国的地理意义及其与戎的关系 |
第三节 楷(黎) |
一、 (?)字释读 |
二、楷国的发现与确认 |
三、楷国铜器反映的史实 |
四、楷国地理 |
第四节 康-卫 |
一、康、卫铜器的整理 |
二、从康徙卫 |
三、相关地名考证总结(沬、朝歌、卫、淇卫、旧卫) |
四、关於“夷王命卫爲侯” |
附:“康侯鬲”跋 |
第五节 河内地区附近邦国 |
一、凡 |
二、柞(胙) |
第八章 西土北土邦国与西周地缘政治 |
第一节 西土的地理与交通 |
一、关中渭河谷地平原区 |
二、陕北高原区 |
三、关中、陕北地区之间的交通 |
四、关中与西南地区的交通 |
第二节 北土的地理与交通 |
一、河东汾浍地区的地理 |
二、太行山两侧、古黄河以西的地理 |
三、晋南汾浍、涑水流域与洛阳盆地之间的交通 |
四、成周至燕山以南的交通 |
五、太行山东西的交通 |
六、西土渭河谷地与河东地区的交通 |
第三节 西周的西北边疆 |
第四节 北土邦国与西周地缘政治 |
一、山西地区 |
二、太行山以东地区 |
第九章 邦国与西周王朝关系史略 |
一、?受万邦:文王时代的小邦周 |
二、遹征四方的武王时代 |
三、成王“奠四国万邦”和康王“ (?)尹亿疆” |
四、昭王南征不复 |
五、穆王时期 |
六、东南淮夷的兴起 |
七、恭懿孝夷诸世 |
(一)恭王 |
(二)懿王 |
(三)孝王 |
(四)夷王 |
八、厉宣之世的西北玁狁和东南淮夷 |
九、宣幽时期的四方忧患 |
十、西周末世的氏族东迁 |
结语 |
附录 |
地图 |
西周金文邦国材料分类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3)香山静宜园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畴 |
1.3 研究动态 |
1.3.1 静宜园研究综述 |
1.3.2 清代离宫研究综述 |
1.3.3 中国园林史学研究综述 |
1.4 理论支撑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支撑 |
1.4.2 理论适配与方法筛选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景致 |
1.6.2 文人山水空间 |
1.6.3 文匠 |
2 香山静宜园风景营建的演进历程 |
2.1 香山风景营建演进 |
2.1.1 香山的山水概况 |
2.1.2 香山风景营建的历史过程 |
2.2 静宜园二十八景的形成与演进 |
2.2.1 香山与燕京八景 |
2.2.2 香山八景的问世 |
2.2.3 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的形成 |
2.3 香山静宜园形成的影响因素 |
2.3.1 山泉——擅泉之胜的空间线索 |
2.3.2 佛寺——渐至大观的营建线索 |
2.3.3 山陵——居山之层的立基线索 |
2.3.4 行宫——峯头岭腹的选址线索 |
2.4 香山静宜园风景营建的历史影响 |
2.4.1 香山的文化地位 |
2.4.2 香山静宜园风景营建的历史影响 |
2.5 香山静宜园风景演进规律 |
3 香山静宜园宫廷空间营造研究 |
3.1 香山静宜园宫廷空间营造历史概况 |
3.2 香山静宜园宫廷空间布列特征 |
3.2.1 静宜园宫廷空间的范畴界定 |
3.2.2 静宜园宫廷空间的建筑组团 |
3.2.3 宫廷建筑布列 |
3.3 勤政殿 |
3.3.1 清代皇家苑囿“勤政殿”营造之历史传统 |
3.3.2 静宜园“勤政殿”营造特征 |
3.3.3 清代皇家宫苑勤政殿园林空间比较研究 |
3.3.4 清代皇家苑囿勤政殿园林空间营造特点总结 |
3.4 丽瞩楼 |
3.4.1 丽瞩楼的山水特点 |
3.4.2 丽瞩楼的功能辨析 |
3.4.3 丽瞩楼园林空间营造 |
3.5 中宫 |
3.5.1 静宜园中宫历史演进 |
3.5.2 香山行宫 |
3.5.3 静宜园中宫 |
4 香山静宜园佛寺空间营造研究 |
4.1 香山静宜园宗教空间营造历史概况 |
4.2 静宜园佛寺空间布列特征分析 |
4.2.1 静宜园佛寺空间的历史演进 |
4.2.2 静宜园佛寺空间的结构关系 |
4.2.3 静宜园典型佛寺空间辨析 |
4.2.4 静宜园佛寺空间布列 |
4.3 香山寺营造研究 |
4.3.1 香山寺营造历史演进 |
4.3.2 香山寺相地选址 |
4.3.3 香山寺空间布局 |
4.3.4 香山寺营造特点总结 |
4.4 宗镜大昭之庙 |
4.4.1 宗镜大昭之庙的营造缘起及其功能定位 |
4.4.2 宗镜大昭之庙相地选址 |
4.4.3 宗镜大昭之庙空间布局 |
4.4.4 宗镜大昭之庙与避暑山庄仿藏昭庙比较 |
4.4.5 宗镜大昭之庙营造特点总结 |
4.5 其他 |
4.5.1 洪光寺 |
4.5.2 玉华寺 |
5 香山静宜园景致空间营造研究 |
5.1 景致空间概述 |
5.1.1 香山静宜园景致空间概述 |
5.2 景致空间的性质及类型 |
5.2.1 性质 |
5.2.2 类型 |
5.3 典型景致空间 |
5.3.1 蟾蜍峰 |
5.3.2 来青轩 |
5.3.3 园中园——见心斋 |
6 香山静宜园人居支撑空间营造研究 |
6.1 香山静宜园人居支撑空间的历史概况 |
6.1.1 概况 |
6.1.2 形成过程 |
6.2 香山静宜园水利空间营造 |
6.2.1 静宜园及其下游水系衍变 |
6.2.2 静宜园对玉泉山湖山格局衍变的影响 |
6.2.3 静宜园对万寿山湖山格局衍变 |
6.3 香山静宜园交通空间营造 |
6.3.1 香山交通功能概况及其历史演进 |
6.3.2 香山静宜园交通体系建设 |
6.3.3 香山静宜园交通空间总结 |
6.4 军事 |
6.4.1 香山静宜园军事形势分析 |
6.4.2 香山健锐营及其历史事件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尽事宜和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图录 |
附录 Ⅱ 表录 |
(4)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节 陈氏甲骨学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局限与不足 |
第一章 作为甲骨学者的陈梦家 ——生平概要及甲骨治学始末 |
第一节 从诗人到学者(1928-1936) |
第二节 从宗教、神话、礼俗到古文字、实物、古史(1932-1937) |
第三节 从材料的收集整理到《综述》(1937-1956) |
小结 |
第二章 陈梦家的甲骨文字考释 |
第一节 确释例 |
第二节 误释例 |
第三节 备考例 |
第四节 陈氏甲骨文字考释的特点 |
第三章 陈梦家的甲骨断代学 |
第一节 陈梦家甲骨断代学研究始末 |
第二节 有关《甲骨断代学》四篇与《殷虚卜辞综述》差异的考察 |
第三节 陈氏甲骨断代研究的基础 |
第四节 陈氏甲骨断代的成就 |
第五节 陈氏断代的不足与遗憾 |
小结 |
第四章 陈梦家与甲骨文中的祭祀和商代宗教 |
第一节 本部分讨论的逻辑与范围 |
第二节 陈氏早期的祭名研究 |
第三节 《综述》中的周祭研究 |
第四节 陈梦家的商代宗教神灵研究及商代宗教观 |
第五节 商代晚期的宗庙制度 |
第五章 陈梦家的商代地理研究 |
第一节 陈氏早年商代地理研究述评 |
第二节 《禹贡》与陈氏的家国情怀 |
第三节 方法与问题——陈氏所见的卜辞地理研究史 |
第四节 “方国地理”——陈氏的总结与推进 |
第五节 “政治区域”——陈氏的突破与贡献 |
第六章 陈梦家的卜辞职官研究 |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陈氏的研究范围 |
第二节 《综述》之前的卜辞职官研究 |
第三节 《综述》第十五章中提到的商代职官 |
第四节 《综述》中的职官分类 |
小结 |
第七章 陈梦家的卜辞名谓世系集合庙主研究 |
第一节 商代先公诸王名谓、世系研究 |
第二节 商代王位的继承法则 |
第三节 商王名谓所见的商代日名制度 |
第四节 集合示名 |
第五节 本部分的反思与小结 |
第八章 余论及结语 |
第一节 甲骨学与甲骨学科 |
第二节 构建甲骨学的框架 |
第三节 结语 |
附录一:甲骨分类史小考 |
附录二:《综述》“并卜卜人”概念补证 |
附录三:谈《综述》征人方排谱中误收的两版甲骨 |
主要参考文献(上编) |
《殷虚卜辞综述》所见甲骨材料引用问题 |
第一节 骨片问题 |
第二节 辞条问题 |
第三节 释字问题 |
第四节 余论 |
《殷虚卜辞综述》引用甲骨材料整理表 |
凡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5)基于人教版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国内外研究背景 |
1.国内外“活动”系统研究背景 |
2.国内外人地协调观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外初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研究现状 |
2.国内外初中地理人地协调观研究现状 |
3.国内外中学民族课程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活动 |
2.地理活动 |
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
4.人地协调观 |
(二)理论基础 |
1.地理科学论 |
2.活动课程理论 |
3.建构主义理论 |
4.多元智能理论 |
二、初中地理教材“活动”中适宜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内容分析 |
(一)教材“活动”系统中蕴含人地协调观的内容统计 |
(二)教材“活动”系统中蕴含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内容分析 |
(三)初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培养水平分析 |
三、蒙授初中地理教学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调查 |
(一)基本情况 |
1.调查对象的选择 |
2.调查的主要内容 |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1.初中地理教师对人地协调观的理解与认识 |
2.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对人地协调观培养情况调查 |
3.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了解程度现状调查 |
4.蒙授初中生已有人地协调观水平分析 |
(三)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
1.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认识现状存在的问题 |
2.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
3.蒙授初中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培养存在的问题 |
四、培养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说明 |
1.案例来源 |
2.案例分析目的 |
3.案例分析视角 |
4.案例分析方法 |
(二)案例分析呈示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1.教学目标将人地协调观培养水平具体化 |
2.教学过程突出人地协调观内涵 |
3.教学评价需可测量人地协调观 |
4.教学设计组成要完整 |
5.研读教材和课标是基础 |
6.分析学情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五、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与实施 |
(一)利用活动系统培养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 |
1.教学案例选择 |
2.依据4F教学模式 |
3.教学案例设计 |
(二)《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实施 |
1.实施准备 |
2.实施过程 |
3.实施启示 |
(三)《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实施 |
1.实施准备 |
2.实施过程 |
3.实施启示 |
(四)利用“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实施策略 |
1.观察民俗,举一反三激发思维火花 |
2.深学细悟,提升人地协调观认知 |
3.知行合一,融会贯通强化实践操作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1.遴选适合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活动”系统 |
2.基于“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案例设计的一般程序 |
3.提出基于“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策略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汇总表 |
附录二: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报告 |
附录三:案例分析目录 |
附录四:其他教学案例分析 |
附录五:教学设计 |
致谢 |
(6)云南农村金融排斥的空间地理因素分析 ——基于农户视角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与思路 |
一、研究的目标 |
二、研究的思路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金融排斥的内涵研究进展 |
一、金融排斥的概念 |
二、金融排斥的分类 |
第二节 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一、影响金融排斥的地理因素研究 |
二、影响金融排斥的人文因素研究 |
第三节 空间地理因素的研究进展 |
一、经济领域的空间地理因素 |
二、金融领域的空间地理因素 |
三、地理距离与金融排斥的关系研究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金融排斥的空间地理因素分析:概念框架 |
第一节 金融排斥与空间地理的概念界定 |
一、金融排斥的概念界定 |
二、空间地理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空间地理因素影响金融排斥的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空间地理因素影响金融排斥的理论分析 |
一、金融地理学理论的解释 |
二、信贷配给理论的解释 |
三、交易成本理论的解释 |
第四节 空间地理因素影响金融排斥的研究假说 |
一、地理距离抬升交易成本 |
二、地理距离加剧信息不对称 |
第四章 云南省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描述 |
第一节 云南省农村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情况描述 |
一、云南省农村人口基本情况描述 |
二、云南省各州市农村人口基本情况描述 |
三、云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描述 |
四、云南省各州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描述 |
第二节 云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描述 |
一、云南省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描述 |
二、云南省各州市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描述 |
三、云南省互联网使用情况描述 |
第三节 云南省“六维度”排斥状况描述 |
一、地理排斥 |
二、条件排斥 |
三、评估排斥 |
四、营销排斥 |
五、自我排斥 |
六、价格排斥 |
第五章 云南农村金融排斥与空间地理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择 |
一、模型设计 |
二、变量选择 |
三、数据来源 |
第二节 空间地理因素对支付、储蓄、信贷和保险排斥的影响:Probit模型 |
一、Probit模型变量统计分析 |
二、Probit模型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空间地理因素对金融排斥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 |
一、多元线性回归变量统计分析 |
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运用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
二、推动数字普惠金融 |
三、改善农户收入水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完善变量选取 |
二、拓展对策研究 |
三、加强环境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1978-2019 年云南省生产总值 |
附录 B 2019 年我国各省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分类指标 |
附录 C 2010-2017 年我国各省不良贷款率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7)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深化课程改革需要回归到扎实的学科本体研究 |
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关注学科视角及其培养 |
三、关注物质能量传输具有地理学科大观念的意蕴 |
四、高中地理课程教学需要深究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 |
四、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综述 |
一、关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范围 |
二、高中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研究综述 |
三、关于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研究综述 |
第二节 高中课程与教学对物质能量传输的研究综述 |
一、课程理解时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关注 |
二、教学实施中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关注 |
第三章 地理大观念视野下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初步构建 |
第一节 寻找具有课程与教学意义的物质能量传输视点 |
一、从综合自然地理学自上而下梳理学科组织体系 |
二、洞察地理学科研究中的物质能量传输内在视点 |
三、建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之于课程与教学的意义 |
第二节 围绕学科视点初步构建地理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
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 |
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 |
三、物质能量传输的统一关系视角 |
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 |
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 |
第三节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框架的初步确立 |
第四章 基于专家认同度调查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确立 |
第一节 专家意见咨询问卷设计与改进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改进 |
第二节 专家意见咨询与调查结果分析 |
一、调查过程 |
二、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分析 |
第一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课程内容总体把握 |
一、搭建课程内容“组织框架” |
二、把握课程内容的“侧重点” |
三、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交集 |
第二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课程内容具体分析 |
一、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组织“逻辑链” |
二、明晰地理学科能力中的“核心项” |
三、关注地理学科视角中的“着眼点” |
四、明确地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 |
第六章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指向 |
第一节 大观念视野下从学科本体到教学指向性要求的逻辑进路 |
第二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 |
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三、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专家咨询问卷试用版 |
附录二:专家咨询问卷正式版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史概述 |
第三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高昌国佛教及寺院经济的结构 |
第一节 高昌建国前后对佛教的政策 |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佛教地理 |
第三节 寺院经济的概念及与其他宗教 |
小结 |
第二章 高昌国佛教寺院的经营模式及财务收支 |
第一节 高昌国寺院的基本经济模式 |
第二节 寺院日常收入 |
第三节 寺院日常支出——对《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解斗帐历》再探讨 |
小结 |
第三章 高昌国的僧官、僧众和寺户 |
第一节 僧官阶层的执掌及管理 |
第二节 国家政权对僧众的管理及其赋税劳役 |
第三节 寺户制度及依附人口 |
小结 |
第四章 高昌国僧尼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僧尼个人的私有经济 |
第二节 释门群体与豪门望族间的往来 |
第三节 佛教僧尼的宗教活动与社会角色 |
小结 |
第五章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和衰落 |
第一节 多维视野下的寺院经济与高昌社会 |
第二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 |
第三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衰落再探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s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论题研究的缘起 |
二、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一)清代前期“遗民学者”的《九歌》研究 |
(二)清代中期“乾嘉学派”的《九歌》研究 |
(三)清末以降“西学东渐”的《九歌》研究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上编 清代古典学术总结期的《楚辞·九歌》研究 |
第一章 清代前期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初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清初的社会文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变迁 |
二、清初的楚辞学发展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经世遗民与《九歌》 |
一、钱澄之《九歌》研究 |
(一)《屈诂》中《九歌》的注解特征 |
(二)《屈诂》中《九歌》的“诗意”特点 |
二、王夫之与《九歌》 |
(一)《楚辞通释》中《九歌》的评注特征 |
(二)《楚辞通释》中《九歌》的楚俗解读 |
第三节 康雍时期的学人着述与《九歌》 |
一、李光地的《九歌注》研究 |
二、林云铭《楚辞灯》中《九歌》评注 |
(一)逐句分疏、笺品宜彰 |
(二)文脉分明、时文运用 |
(三)择善纠缪、情景融合 |
三、徐焕龙之《九歌》研究 |
(一)勿牢陈说、理精而确 |
(二)注重章法与比兴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中期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代中期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清中叶的社会文化演进与乾嘉学术思想 |
二、清中叶的楚辞学鼎盛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朴学繁荣与《九歌》 |
一、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之《九歌》研究 |
(一)《九歌》正文评注特征 |
(二)《馀论·九歌》评解 |
二、戴震《九歌》研究 |
(一)《屈原赋注》之《九歌》注疏 |
(二)《屈原赋注》中《九歌》的文学观点 |
三、胡文英《屈骚指掌》中《九歌》疏解 |
(一)严谨务实、信而有征 |
(二)简约谦逊、时文运用 |
(三)阐发精义、创见迭起 |
四、王念孙父子的《九歌》研究 |
(一)《读书杂志》中《九歌》训解 |
(二)《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中《九歌》研究 |
第三节 乾嘉时期的文脉之论与《九歌》 |
一、屈复《楚辞新注》与《九歌》研习 |
(一)篇章脉络、悉从文气 |
(二)肯定前注、出人意表 |
(三)临文不赘、善用寄托 |
二、刘梦鹏《九歌》疏解 |
(一)独出机杼、不拘格套 |
(二)文脉梳理、以意逆志 |
三、陈本礼《屈辞精义》中《九歌》研究 |
(一)探析章法、阐扬奥义 |
(二)探赜诗意、时见慧心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晚期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代晚期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晚清的社会文化变革与传统学术思想保留 |
二、晚清的楚辞学旧调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道咸时期的学术复古与《九歌》 |
一、刘熙载《艺概》中《九歌》研究 |
(一)“真博必约”的《九歌》研究方法 |
(二)“朴至深远”的《九歌》研究内涵 |
二、俞樾《俞楼杂纂》的复兴古学与《九歌》考辩 |
(一)《读楚辞》中“因文见道”的《九歌》训诂 |
(二)《楚辞人名考》中的《九歌》名物解读 |
三、王闿运《楚辞释》中《九歌》臆注 |
(一)不拘古人、善标新说 |
(二)对《九歌》的政治化阐释 |
(三)求其比附、以释作意 |
小结 |
下编 古典向现代学术转型期的《楚辞·九歌》研究 |
第四章 清末民初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衍变与西学思想东渐 |
二、清末民初的楚辞学新声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同光以降的学术巨变与《九歌》研究 |
一、马其昶《屈赋微》中《九歌》研究 |
(一)“博采众说、折衷去取”的《九歌》评注特征 |
(二)“真知其文、发其指趣”的《九歌》内涵阐释 |
二、刘师培的新学引入与《九歌》研究 |
(一)地理文化视域下《南北文学不同论》中《九歌》探究 |
(二)《楚辞考异》中《九歌》异文阐释 |
三、王国维的西学接受与《九歌》研究 |
(一)南北文化分析与《屈子文学之精神》阐释 |
(二)《宋元戏曲考》中《九歌》之戏剧萌芽论 |
(三)《人间词话》中《九歌》的词体特征联想 |
四、梁启超的近代文艺观与《九歌》研究 |
(一)《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楚辞文献整理与《九歌》涉猎 |
(二)《屈原研究》中楚辞文学观念与《九歌》探寻 |
(三)地缘理论与屈原思想阐析 |
小结 |
第五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近代末至现代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五四运动至建国时期的现代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多元化 |
二、五四运动至建国时期的楚辞学开拓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近现代时期的学术演进与《九歌》研究 |
一、闻一多楚辞研究诸作中《九歌》论及 |
(一)对《九歌》考据学运用的字词训解 |
(二)对《九歌》背景阐释的文化综合阐析 |
二、郭沫若的屈原与《九歌》研究 |
(一)屈原研究 |
(二)《九歌》论译 |
三、刘永济的传统治学与《屈赋通笺》中《九歌》研究 |
(一)对《九歌》解题、训诂之审定 |
(二)对《九歌》属性之剖析与情感体悟 |
四、游国恩楚辞学研究中《九歌》论列 |
(一)《楚辞》概观 |
(二)《九歌》诸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通报》创立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文化格局 |
一、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活动 |
二、19 世纪后期的实践性汉学家 |
第二节 19 世纪法国本土的汉学格局与《通报》的创立 |
一、19 世纪法国专业汉学机构和汉语教学 |
二、《通报》的创立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通报》概况 |
第一节 《通报》的前身——《远东杂志》 |
一、考狄的《远东杂志》概况 |
二、《远东杂志》的文章梳理 |
三、《远东杂志》与《通报》 |
第二节 《通报》概况 |
一、《通报》的关注范围 |
二、《通报》的栏目设置 |
三、《通报》的历任主编 |
四、《通报》的发行情况 |
第三节 《通报》的作者群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报》的内容(上)——《补充索引》中的主题研究 |
第一节 《通报》目录索引中的研究主题分布 |
一、《通报》目录索引 |
二、《通报》的主题内容与研究领域分布 |
三、《通报》汉学主题分类 |
第二节 《通报》的文献学研究 |
一、语言比较研究 |
二、碑铭及各种考古材料的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报》的内容(下)——《补充索引》的地区研究 |
第一节 《通报》西域地区研究 |
一、西域地区文章分类 |
二、《通报》西域史地探险纪事 |
第二节 《通报》的“Tibet”研究 |
一、“Tibet”文章分类 |
二、《通报》西藏探险纪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报》的发展与20 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汉学 |
第一节 《通报》汉学地位的确立 |
一、《通报》的撰稿人特征 |
二、《通报》的汉学定位 |
三、开放的汉学交流平台 |
四、《通报》的影响力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 |
一、专业汉学范围的专精 |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 |
三、不断完善的研究方法和持续加强的学术自觉 |
四、法国学界与中国学界的交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略论地理学文献的发展特征—兼论地理文献研究的实际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物与当代历史地理学的互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出土文物研究历史地理述评[J]. 马强,曾维英.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地理整理与研究[D]. 马立志. 吉林大学, 2021(01)
- [3]香山静宜园营造研究[D]. 赵宇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D]. 许子潇. 吉林大学, 2021(01)
- [5]基于人教版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研究[D]. 呼斯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6]云南农村金融排斥的空间地理因素分析 ——基于农户视角的实证[D]. 罗坤燕.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7]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D]. 丁继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 张重洲. 兰州大学, 2021(09)
- [9]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D]. 辛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10]《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D]. 丁斯甘. 兰州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