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二战后,随着国际分工形式的进步与发展,国际贸易的模式也发生着变化,产业内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形式也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学术界对国际贸易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在我国大陆与台湾的双边贸易发展中,产业内贸易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两岸贸易中机电产品一直占有主导地位,随着两岸经贸合作越来越紧密,深入分析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结构模式、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产业内贸易理论主要是以“产品差异性”、“规模经济”、“需求偏好相似”这三个理论为基础而形成,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产品差异性、规模经济、偏好相似理论、需求重叠理论。从产业内贸易理论可以总结出影响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具体因素。本文运用G-L指数对海峡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在两岸机电产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并存,前者略占优势;同时也对两岸机电产品进行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动态分析,得出两岸机电产品贸易的增长主要是靠产业间贸易的增长所拉动的,产业内贸易的增长作用就不太明显;运用GHM模型对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贸易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主要呈现垂直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所占的比重较低。结合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选取1992年——2009年这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两岸人均GDP差异对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为正,表明人均GDP差异越大,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主要是因为两岸的总体经济水平差异较大所导致的;大陆机电行业规模经济与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正相关,不过显著性较弱,这主要是因为大陆虽然有些大规模的机电生产企业达到了规模经济,但是总体的规模经济尚未达到标准,所以规模经济效应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台商对大陆的直接投资对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为正,表明台商越增加对大陆的直接投资,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则越增高。为了促进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发展,我们应该重视机电产品生产技术开发;提高机电产品生产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借鉴投资于大陆的台资企业的经验,促进台商对大陆直接投资的升级等方法,积极开展海峡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