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论文-李楠,廖建科,郑文茜,刘红

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论文-李楠,廖建科,郑文茜,刘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冷却顶板与置换通风,热舒适,送风温度,垂直温差

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论文文献综述

李楠,廖建科,郑文茜,刘红[1](2012)在《冷却顶板与置换通风复合空调系统的热舒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冷却顶板与置换通风复合系统(CC/DV)的舒适性,通过对送风温度、垂直温差、吹风感以及平均辐射温度等几个影响人体舒适性的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冷却顶板与置换通风复合系统具有较小的垂直温差,能有效降低吹风感风险,并具有均匀的辐射温度,这有助于提高人体舒适性;与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冷却顶板与置换通风系统是一种兼具节能和舒适性的新型空调方式,能有效结合冷却顶板较好的热舒适性和置换通风良好的空气质量的优点。(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闵凯,苗玉涛,刘斌[2](2011)在《地铁站厅置换通风加冷却顶板系统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层高较高的地铁站厅提出了置换通风加冷却顶板的空调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考察了室内流场、温湿度分布及热舒适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不影响热舒适性问题的前提下,可满足站厅内的环控要求。(本文来源于《制冷与空调》期刊2011年06期)

隋鲁彦,王晋生,缪小平,贾代勇,彭关中[3](2011)在《加膜冷却顶板/置换通风系统及其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冷却顶板/置换通风系统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冷却顶板易"结露"以及形成"下降气流"破坏置换通风的流型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用对长波具有高透过性的薄膜包裹冷却顶板,在冷却顶板下表面和薄膜之间保留真空或空气夹层的解决方法,并且设计了实验系统,选定了长波高透过性薄膜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实验对新系统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外界环境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加装长波高透过性薄膜后,冷却顶板/置换通风系统的室内温度略有升高,平均升高1.8%;污染度明显下降,在呼吸区以下,平均降低60%;在呼吸区以上,平均降低40%,空气品质明显得到了提高。(本文来源于《制冷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王利霞[4](2011)在《置换通风加冷却顶板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置换通风加冷却顶板空调系统,分析了冷却顶板所承担制冷量的大小和冷板在顶棚的位置对室内气流的影响,总结了针对该系统结露问题的解决措施,为该系统在工程上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郭少朋,王晓彤,陈俊俊[5](2009)在《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房间露点温度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房间的模拟研究,提出了顶板贴附层概念。分析在该空调系统下顶板贴附层和室内工作区空气温湿度的变化规律,并对两个区域内的露点温度进行了计算比较,从而指出了用工作区空气露点温度替代贴附层露点温度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制冷与空调(四川)》期刊2009年04期)

郭少朋,王晓彤,陈俊俊[6](2009)在《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结露问题的动态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房间动态仿真研究,分析了这一过程中室内空气温湿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为防止冷却顶板结露,系统启动初期置换通风系统先行的运行时间,并对后期系统正常运行时的露点温度变化进行了动态仿真研究。(本文来源于《建筑节能》期刊2009年06期)

郭少朋[7](2009)在《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空调系统热环境与除湿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空调系统是一种经济、节能、舒适性良好的空调系统形式。它结合了置换通风系统在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方面的优势和冷却顶板系统在提高人体热舒适性方面的特点,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空调系统的室内热环境与系统启动初期的顶板结露问题进行了研究,模拟并分析了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空调系统室内空气的温度场和相对湿度场,提出了顶板贴附层概念,分析了顶板贴附层和室内工作区空气温度场和相对湿度场的变化规律,并对两个区域内的空气露点温度进行了计算比较,指出了用工作区空气露点温度替代贴附层露点温度的可行性。为了解决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空调系统启动初期的顶板结露问题,本文对原运行系统进行了如下改进:将系统单一的运行过程分为系统运行初期和正常运行期两个阶段。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分别研究并分析了室内空气温度场和相对湿度场在这两个阶段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系统启动初期置换通风系统先行的运行时间,拟合了系统启动初期贴附层内的空气露点温度与系统运行时间的关系式,并对第二阶段系统正常运行时贴附层内空气露点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对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PMV-PPD的分析,验证了系统改进方法的可操作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期刊2009-06-05)

马玖辰[8](2009)在《冷却顶板—置换通风空调系统中冷负荷分配比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就送风温度、送风速度和顶板供水温度变化等工况进行了不同的模拟实验,对冷却顶板—置换通风复合空调供冷参数提出了建议取值范围。同时,根据实际测试数据加以分析研究,确定了冷却顶板系统和置换通风系统两者所承担的合理供冷份额。(本文来源于《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期刊2009年02期)

王晋生,龙惟定,董涛,王庆莉,杨秀泉[9](2009)在《置换通风加冷却顶板系统避免结露和下降气流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避免结露和下降气流的方法:用对长波具有高透过性的薄膜密封包裹冷却顶板,该薄膜和冷却顶板下表面之间保留一空气或真空夹层。实验测试了办公室内的温度场、速度场和CO2浓度场,结果显示薄膜的温度等于或大于冷却顶板下表面和室内空气温度的平均值,薄膜表面和冷却顶板不可能结露,下降气流也相应减少,冷却顶板的制冷量基本保持不变。(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09年01期)

汪建[10](2008)在《浅谈置换通风/冷却顶板混合系统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初步研究了置换通风/冷却顶板混合系统的节能特性,发现该系统能有效降低送风量,利用低品位能源,从而减少了系统能耗,因此在节能建筑空调设计中可逐步推广该混合系统。(本文来源于《江苏建筑》期刊2008年05期)

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层高较高的地铁站厅提出了置换通风加冷却顶板的空调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考察了室内流场、温湿度分布及热舒适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不影响热舒适性问题的前提下,可满足站厅内的环控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论文参考文献

[1].李楠,廖建科,郑文茜,刘红.冷却顶板与置换通风复合空调系统的热舒适性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2].闵凯,苗玉涛,刘斌.地铁站厅置换通风加冷却顶板系统的数值模拟[J].制冷与空调.2011

[3].隋鲁彦,王晋生,缪小平,贾代勇,彭关中.加膜冷却顶板/置换通风系统及其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2011

[4].王利霞.置换通风加冷却顶板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5].郭少朋,王晓彤,陈俊俊.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房间露点温度的模拟研究[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9

[6].郭少朋,王晓彤,陈俊俊.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结露问题的动态仿真研究[J].建筑节能.2009

[7].郭少朋.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空调系统热环境与除湿的模拟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09

[8].马玖辰.冷却顶板—置换通风空调系统中冷负荷分配比例研究[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9

[9].王晋生,龙惟定,董涛,王庆莉,杨秀泉.置换通风加冷却顶板系统避免结露和下降气流的方法[J].暖通空调.2009

[10].汪建.浅谈置换通风/冷却顶板混合系统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江苏建筑.2008

标签:;  ;  ;  ;  

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论文-李楠,廖建科,郑文茜,刘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