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民族主义是建立在民族性、民族认同、民族利益等民族要素基础上的思想情感、意识形态或社会运动。共生于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民族主义和奥林匹克运动彼此影响、相互联结;民族主义演化出不同的范式和类型,奥林匹克运动也在民族国家博弈的场域中探寻实现和平国际主义理想的发展路径。现代奥运会的复兴与欧洲民族主义的兴起之密切关联绝非偶然。以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西欧民族主义的原发、普法战争的失利、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近代体育民族主义的时代风貌均为顾拜旦复兴奥运会提供了民族主义的动因。顾拜旦设计的奥林匹克体系以悖论的方式得以展现:思想上的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博弈、组织上的国际化和跨国化同构、人员上的个人本位和民族国家并存。民族主义扩张的历史伴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初步成长。新旧欧洲殖民地强国的相互围猎在体育地理与政治地理的夹缝中展开,民族国家对获取奥林匹克承认和奥运会胜利的渴望初现端倪。以语言、种族为趋向的日耳曼文化民族主义者将这种渴望最终变成了纳粹主义的野心。象征着极端民族主义的旗帜在柏林奥运会上高扬,也插在了世界大战的阵地上,奥林匹克运动也在血与剑的洗礼中逐步成长。民族主义的全球弥散确立了战国法则,使得坚持“体育独立于政治原则”的奥林匹克运动限于空前的思想和行动困境。获得承认、塑造英雄、地缘团结以及混合了反种族主义的非洲结盟凸显了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反殖反帝的民族解放、民族强大的诉求。冷战分立和集团对抗无法掩盖民族利益纷争和沙文主义霸权,抵制奥运会凝结着多重意识形态的面向,几乎宣告了奥运会的终结。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转向中,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民族主义问题出现了消解和隐退的契机,然而文明的冲突似乎预言着民族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复杂图景,夹杂着媒介帝国主义、全球资本主义、民族国家话语的文化霸权成为奥林匹克文化单一化的一个向度,融合了天下主义的中国民族文化承担着本土文化自救和实现奥林匹克文化多元化的新使命。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魔幻奥林匹克塔[J]. 工会博览 2019(35)
- [2].奥林匹克价值观的本土贡献及其认知纠偏[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9(09)
- [3].《奥林匹克2020议程》与北京冬奥会筹办:多维影响与践行之道[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0(01)
- [4].中国奥林匹克40年:历程、价值、思路[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0(01)
- [5].《奥林匹克2020议程》实施进展与北京冬奥会实践[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0(04)
- [6].基于《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中国奥林匹克教育开展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20(05)
- [7].2020年中国·哈尔滨帆板奥林匹克场地赛举行[J]. 奋斗 2020(18)
- [8].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研究[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01)
- [9].张家口市高校奥林匹克人文教育调查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5)
- [10].前言[J]. 职业 2017(07)
- [11].奥林匹克精神对大学生教育价值之研究[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16(01)
- [12].浅析奥林匹克精神的当代价值[J]. 商 2015(45)
- [13].《奥林匹克2020议程》解析——兼论新时期奥林匹克运动改革新动向[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6(02)
- [14].奥林匹克公园之雕塑[J]. 金属世界 2016(04)
- [15].奥林匹克:中国融入世界文明的伟大进程[J]. 文明 2019(12)
- [16].奥林匹克宣言:现代世界文明共同体的标识[J]. 文明 2019(12)
- [17].为什么洛桑被称为“奥林匹克之都”[J]. 小溪流(作文画刊) 2019(12)
- [18].北京奥林匹克塔[J]. 旅游 2020(05)
- [19].磨难中创新[J]. 上海教育 2020(12)
- [20].当奥林匹克遇上红领巾[J]. 少先队活动 2020(06)
- [21].浅谈跆拳道推进奥林匹克正式项目的过程[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13)
- [22].北京奥林匹克塔[J]. 旅游 2020(08)
- [23].奥林匹克梦想在这里发芽——以“教育”为核心的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教育博物馆[J]. 体育教学 2020(02)
- [24].冬季奥林匹克人文价值的思考[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19)
- [25].他首创了“国际模特奥林匹克大赛”[J]. 侨园 2019(06)
- [26].奥林匹克宣言 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J]. 文明 2019(09)
- [27].奥林匹克宣言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J]. 文明 2019(11)
- [28].2019~2022 北京:世界首个双奥之城[J]. 文明 2019(10)
- [29].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共通性[J]. 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1(04)
- [30].奥林匹克精神与武术精神的时代契合[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