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由于公共财力均等化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利用财力均等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公正,形成社会公正的价值观念,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只有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和公共财政体制,切实改变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匹配状态,才能更好地健全公共财政支出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通过扩大民生性财政支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我国财政改革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公共化为取向,以均等化为主线,以规范化为原则,不断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和制度保障。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提出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本文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分别阐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和我国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总结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国际经验,并提出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容。第三章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财政问题,分析了支出结构有待完善、财税体制不够健全、基层缺乏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基础、区域间的财力差距导致了服务差异较大等问题。第四章是完善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建议,提出了健全我国财税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基层财政支出体系、调整和优化基层财政支出结构等政策建议。第五章是分析结论,对全文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