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拉特草原灌溉草库伦的发展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查娜[1](2020)在《阿巴嘎旗畜牧业经济发展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说明
何苗[2](2020)在《“晋蒙粮油故道”内蒙古段传统村落类型与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晋蒙粮油故道”是指从乾隆年间到民国时期,一条始于吉兰泰盐池,沿黄河至碛口的、由蒙入晋、以水路为主的商业道路。通过这条商路,大量产自内蒙古地区的粮油、盐碱、皮毛等物品顺着黄河输入山西北中部。这条商道不仅在山西与内蒙古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对周边村落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1638年至1980年间“晋蒙粮油故道”内蒙段传统村落为案例研究,通过应用文献考证法、田野调查法、社会学研究法、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以定量、定性研究的形式展现“晋蒙粮油故道”内蒙古段传统村落的村落类型与空间特征,希望通过以古鉴今的方式,为当下传统村落的建设提供些许参考。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其一,对“晋蒙粮油故道”作为文化线路的判定。依据文化线路的评判标准,“晋蒙粮油故道”应是一条以商贸文化为主,融合军事文化、宗教文化、移民文化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线路。“晋蒙粮油故道”文化线路的判定,即有助于了解内蒙古地区传统村落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更有助于未来整合该区域内传统村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其二,梳理在1638年至1980年期间,“晋蒙粮油故道”内蒙古段传统村落在时间、空间层面的发展状况。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晋蒙粮油故道”内蒙古段传统村落活态、立体的发展过程,揭露了在同一时空下,故道的兴起、鼎盛、衰败与传统村落总是相继发生的规律;其三,依据地名志中记载的立村原因将“晋蒙粮油故道”内蒙古段的传统村落划分为四类,分别是作为线路上文化传播主要场所的宗教引导型村落、因辅助线路而形成的军事辅助型村落、因线路上贸易活动而形成的贸易驱动型村落、以及为线路提供丰足货物供给的维持生计型村落,并分别对四类村落的形成原因、具体类型、村落特征进行归类解析,以便未来在特定的研究范围内,对不同类型的村落存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与技术来解决。其四,村落作为文化线路上重要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载体,村落空间会因受各类文化影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为了提高研究的准确性,选取各个区域内典型的村落类型深入分析,明确各类型村落在整体布局、以及宗教空间、民俗空间、储藏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附属空间等特色功能空间的布局特征,以便于为后期实现特色村落的建设,对各类型村落的整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作为一种文化景观,传统村落是文化遗产体系中重要组成内容。如何有效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实现村落文化遗产价值的活化利用是当下村落发展研究中的主要方向之一。基于我国农村地域广大、传统村落发展研究领域的宽广与深奥,本文对“晋蒙粮油故道”内蒙古段传统村落的研究尚属浅薄,若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亦属研究意义之一。
任君宇[3](2020)在《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库大道因连接张家口和库伦(今乌兰巴托)而得名,其向南延伸至湖北、福建,向北达恰克图、莫斯科,形成了跨越欧亚大陆,距离逾万里的“万里茶道”。万里茶道是草原丝绸之路衰落后连接欧亚大陆的又一重要陆上通道,对清朝至民国时期中蒙俄三地的交流和沟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万里茶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历史资料,是中蒙俄三国共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连通中俄的“世纪动脉”。作为一个拥有着重要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的域跨多国的线性文化遗产,万里茶道正在积极申报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张库大道作为万里茶道在内蒙古境内的中路,是万里茶道在中国北方极具代表性的线路,其拥有张库官马大道即张家口驿站、张库商道、张库汽车路及张库邮政路四种不同功用的路线,是万里茶道进入蒙俄地区的重要中转站,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万里茶道的申遗、科研、遗产保护及沿线经济的开发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目前学界对张库大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往来、行商文化、兴衰变迁等方面,从考古学角度对张库大道的路线、沿线遗址点及沿线环境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仍属空白。张库大道所涵盖区域十分广袤,整体面积将近6万平方公里,交通线路距离达一千多公里,而且所属区域地理环境复杂、人烟稀少,十分不利于对其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因而需采用遥感考古学的手段对该线路进行调查分析。遥感考古虽在我国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广泛的应用到考古勘探和文物保护中。因其具有耗费时间和财力人力较少、调查范围广、对遗存破坏小、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十分适用于对张库大道此类线性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及保护。本文根据对室内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了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实地田野考古调查的区域和疑似遗址点,并依据在田野考古调查中采集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进行了相关的空间GIS分析,进而解析张库大道线路的环境概况,同时通过田野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分析了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的特点。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遥感考古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对国内遥感考古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梳理。同时分析了线性遗产与万里茶道申遗的内在联系及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的需求,为张库大道进行遥感考古调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第三部分介绍了张库大道暨万里茶道的形成背景,从交通线路的角度对张库大道的变迁和兴衰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研究张库大道的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论证了对其进行考古调查和研究的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地图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张库大道的调查范围和疑似遗址点。同时对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地理环境进行概括,为之后的GIS空间分析提供相关的论证支持。第五部分运用ArcGIS软件对老地图中张库大道的台站路线和汽车道进行矢量化,确定卫星遥感影像的采集区域和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继而通过对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待调查的疑似遗址点,为田野考古调查提供数据支持。第六部分对疑似遗址点、拟调查区域和拟调查的重点村镇进行实地田野考古调查,并依据田野调查收集的资料,总结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同时以伊林驿站考古发掘为例,对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和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和环境进行验证。其后,依据田野调查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并对张库大道进行水文、人口、坡度进行了GIS空间分析,继而解析张库大道沿线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第七部分对本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不足和以后的工作展望进行了陈述。
乌云[4](2019)在《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化过程改变了中国内陆边疆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每个时期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从北部屏藩到抗战边疆,再成为现代国家的边境,如今又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桥梁的使命,互通世界。本文以民族学为视角、历史学为基础,结合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选择乌拉特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小见大”,全面梳理了内蒙古边境地区从边缘到中心、从边疆到边境、再从无国界线到最终确定边界的历史,探究了新的国际格局下中蒙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以期还原真实的边境历史。而这一历史并不仅限于“政治型”的大历史,也关乎不同边境群体的小历史,为人们展现更全面的边疆画卷,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意义所在。乌拉特地区历史变迁是近代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国家边界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条约下与各国之间一种新的合作共赢。也是中国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为止的百年文明复兴历程,由弱变强,为打造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最现实写照。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旨在说明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综述、基本史料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面对外蒙古宣布独立、中苏交往以及日本侵略战争等不同历史危机与挑战,采取的立场和发挥的历史作用。二,建国初在同盟阵营下的中蒙“蜜月”期,内蒙古边境地区从传统边疆转变为现代边境地区,经历了看似和睦、并伴随了人畜越境、移民涌向边疆等不同的过渡状态。三,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下,随着中蒙两国边境矛盾的加深,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成为主要战备区之一,促进了边界的确定,进一步推动了现代边境制度的形成。四,随着国际格局变化,中蒙开启全面开放时代,双方互设口岸进行对外贸易,内蒙古边境地区又变成全球化视野下的经济合作区域,也成为了不同政治实体和社会文化接触的主要场域。五,进入21世纪,中蒙开启战略伙伴关系,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有了新局面,口岸经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成为了跨界民族的聚居地。结论部分指出,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实施,不断巩固和扩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它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开世界范围内区域合作的新局面。而内蒙古边境地区作为互联互通中国与世界的主要通道和窗口,发挥了桥头堡作用,带来了中蒙两国发展的新机遇。
李文龙[5](2019)在《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是阻挡西北部沙漠向东南入侵的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该地区受气候暖干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区。在乡村衰退已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背景下,集干旱灾害频发、贫困集聚、多民族聚集、生态脆弱的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变化表现更加剧烈,成为乡村人地关系深刻变革的典型区,也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具有哪些特征?系统可持续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系统发展过程呈现哪些规律?怎样在减缓乡村人地系统外部干扰的同时,通过调整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以提高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适应性循环等概念、内涵及理论,为量化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表征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化过程,剖析乡村人地系统演化机制提供了分析工具与理论基础,为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成为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研究新范式。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适应性循环等理论,构建了“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与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的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以内蒙古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为案例区,按照“气候变化、城镇化与政策实施扰动—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要素变迁—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特征—乡村人地系统结构、功能及稳态变化规律—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对策与建议”的逻辑思路,运用综合指数、变异系数、障碍度等方法,分析与总结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与机制,解决以上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全文研究结论如下:(1)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自1952年建旗以来,乡村经历了重组阶段(1952-1978):人口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缓慢,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稳步增长,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稳步发展阶段(2003-2016):生态环境逐步治理,社会、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呈现稳步、协调的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地系统演化阶段性特征显着;气候暖干化是制约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经济活动,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乡村人地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功能不断完善;现阶段形成了由农业主导型、畜牧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综合型乡村复合的乡村人地系统,乡村人地系统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2)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间上经历了急速下降、缓慢上升、缓慢下降的变化过程;空间上呈现“南部高脆弱、中部低脆弱、北部中度脆弱”的空间格局,但脆弱性空间碎片化趋势显着;从脆弱性变异特征来看:农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低幅度变化态势,畜牧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随着纬度提高脆弱性变化幅度减小的趋势,旅游业主导型、综合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高幅度变化发展过程;在脆弱性时空演变过程中,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子系统间结构与功能的协调程度波动变化,系统稳定性差;不同类型农牧户生计活动对系统适应能力差异、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系统稳定状态以及脆弱性时空演化产生重要影响,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尺度效应显着。(3)在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的过程中,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是农牧户适应的起因;气候暖干化导致的农牧业投入增加,政策实施导致的自然资本缺失,成为农牧户适应发生的推力,草原旅游开发、快速城镇化是农牧户适应发生的拉力;农牧户基于自身家庭生计资本特征与偏好,追求良好的适应效果,是农牧户适应发生与适应行为选择差异化的内在动因,其中,农牧兼型、务工主导型、旅游参与型适应行为是在生存、经济、社会理性的内在动因下,从纯农户与纯牧户适应行为分异而来,最终形成了现阶段不同适应行为的农牧户;适应能力是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化的根本原因,直接影响着农牧户适应结果;农牧户适应性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关键影响因子,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4)气候暖干化、城镇化与政策实施构成的外部扰动力与系统结构、功能演化产生的系统自组织能力,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主要动力,其中,系统自组织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调节能力),其关键因素是农牧户适应性;外部扰动力对系统给予压力,系统通过自组织来缓冲、适应外部压力对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形成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动力机制。随着系统脆弱性演变,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始终趋于“协调—不协调—协调……”循环往复的发展态势中1,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地系统呈现出快速增长(r)、稳定守恒(k)、释放(Ω)、重组(α)的阶段性适应性演化特征,系统状态始终处于“稳定—不稳定—稳定……”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之中。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政策作用凸显,导致系统尺度关联作用首先是自宏观乡村到微观农牧户,由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转变胁迫农牧户生计转型,形成“大齿轮驱动小齿轮”现象,尔后,农牧户生计转型状态反作用于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演化,成为系统演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甚至决定着乡村人地系统是否能可持续发展。从系统演化尺度效应来看,政策引导下的乡村结构与功能演化对农牧户生计转型的促进作用较小,而小尺度农牧户生计转型发展对于大尺度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变作用较大。(5)提高农牧户适应性,降低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优化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促进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的最终目标,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实质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但在具体制定适应性管理措施时,应该重点考虑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中乡村人地系统与农牧户之间的尺度效应问题、制度与协调问题等,因此,本文从宏观乡镇尺度降低系统脆弱性,微观农牧户尺度提高其适应性两个视角提出对策与建议。
闫欣[6](2019)在《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内蒙古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文中指出土地资源是区域建设乃至国家发展的基础,开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调查、评价及研究,对区域改善国土空间格局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012年,内蒙古编制了《内蒙古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区域资源禀赋、建设开发程度与未来发展潜力,对全区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制定差异化的主体功能、发展方向与发展内容,形成人地关系相和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战略格局。本文以内蒙古为研究区域,通过内蒙古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研究区域分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将主体功能区的不同主导功能作为土地的“承载物”,对其开展研究。根据主体功能区土地所承载的内容不同将土地资源承载力划分为建设用地承载力、耕地承载力、生态系统承载力,分别对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评价。对于不同主体功能区采用相应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分析不同主导功能下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状况,这对于掌握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差异及原因、制定差异化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充分发挥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统筹协调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探讨土地资源承载力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了主体功能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借助统计学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内蒙古103个旗县(市、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差异,并针对各主体功能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土地资源承载力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相互作用机制,不同内容、不同政策、不同程度的人类生产生活对土地资源造成的压力有很大差异,导致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各有差别,土地资源通过一系列状态反馈促使人类对土地资源承载能力问题采取措施。主体功能区划是规划国土空间,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一种方式,不同主体功能区所承载的土地资源压力程度不同,通过合理调整人类生存与土地资源使用之间的关系,引导规范人类生产生活,是主体功能区划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调节。主体功能区与土地资源承载力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2)基于主体功能区主导功能,将土地资源承载力划分为建设用地承载力、耕地承载力、生态系统承载力,分别对应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构建评价体系,计算内蒙古103个旗县(市、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结果显示,重点开发区中建设用地承载力超载旗县(市、区)12个、临界旗县(市、区)15个、不超载旗县(市、区)15个,超载旗县(市、区)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城市圈和各盟市政府驻地;农产品主产区中耕地承载力超载旗县(市、区)4个、不超载旗县(市、区)15个,超载旗县(市、区)集中于乌兰察布市的四个旗县;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生态系统承载力超载旗县(市、区)14个、临界旗县(市、区)12个、不超载旗县(市、区)17个,超载旗县(市、区)主要分布于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西部。(3)根据评价体系中各因子计算结果,分析各主体功能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状态及影响因素。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承载力状态主要受到适宜开发区域和现状建设用地量影响;农产品主产区耕地承载力主要受到耕地生产能力,即粮食单产、粮食农作物比值与复种指数的影响;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承载力主要受到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退化面积的影响。
刘世元,李新,李占江,刘海英[7](2017)在《苜蓿产业发展适宜性评价及布局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文中指出为了获取苜蓿产业发展适宜性等级和确定苜蓿产业布局,选取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13个指标构建评价模型,利用熵值法获取指标权重,对内蒙古自治区苜蓿产业的发展适宜性及布局进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相较于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牧区具备更高的苜蓿生产适宜性,苜蓿产业布局适宜性优势区主要分布于中西部黄河流域平原丘陵、东部西辽河嫩江流域平原丘陵及中北东北部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草原。应从改善灌溉条件、变革耕作方式、协调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强上述区域的苜蓿产业发展。
彭羽[8](2017)在《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培育发展特色小城镇是“十三五”时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特色小镇也是未来小城镇发展中的重要招商引资平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对于内蒙古实现科学发展,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具有重要意义。小城镇数量巨大,上联城市下接农村,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绕不开的问题。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稳定增长重要条件,是增强小城镇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的基础和关键。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仅缺少资金,更缺少吸引资金可持续进入的投融资管理体制,因此,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脱贫攻坚重点地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带动区域性脱贫,引导特色小镇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本地区人民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关系到周边省市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因此,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兼顾绿色、低碳、循环、集约、效率等多重发展目标,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大降低了小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因此,解决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集、使用及管理问题是内蒙古小城镇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另外,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顺畅与否直接决定了投融资效率。内蒙古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建立“资金可获得、融资可持续、用资低成本、权益可主导”的国家、地方、社会和个人的多元化投融资管理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投融资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所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市场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良好的投融资管理体制是规范投融资行为的基础和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政府应逐步转变职能定位,引导和促进社会资本逐步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实现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要加强政府引导,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融资渠道、融资方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决策、资金筹措、投入、使用、监督的全过程的制度安排和运作机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实践,对研究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基础设施与投融资管理体制的关系,并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归纳总结了公共物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政策性金融理论和城市管理理论等理论基础,并阐述了各理论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的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的国际经验。介绍了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5个具有一定先进性和代表性的国家在小城镇建设及基础设施投融资方面的基本情况,总结和分析发达国家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特点,借鉴美国市场主导型、德国政府主导型、英国政府与市场并重型及加拿大区域融资机构主导型的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经验,为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的完善奠定经验基础。第四部分为国内典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案例分析。国内小城镇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多元化投融资主体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功经验。各种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各具特色,对4个国内不同省区市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管理典型案例的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进行研究,分析各类投融资管理体制特点,对其投资主体、融资方式、运行机制、政府职能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创新提供借鉴方案。第五部分为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对内蒙古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基础设施建设总体现状及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现状进行分析,并重点从政府部门职能划分、政府投资范围、融资方式及渠道、投融资管理职责、风险管理、投融资效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资金不足是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参与投资的各类企业、个人仍然很少,内蒙古大多数小城镇基础设施依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在吸引社会资本上扶持政策少、资源稀缺、项目边界条件较差、项目预期收益不明朗、政府财政力量薄弱等因素影响,很难调动社会资本投入到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导致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不畅,制约了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第六部分为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效率的实证研究。运用三阶段DEA和超效率DEA方法全面评估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效率。通过实证反映出改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要考虑的方向。通过提高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融资规模,可以有效提高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融资的整体效率,在当前“三期叠加”、财政赤字进一步加大的宏观环境下,内蒙古应采取多种措施在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共同提高基础设施投融资规模。比如,通过设立内蒙古特色小城镇基础设施政府引导基金,打造“互联网+特色小镇”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到小城镇基础设施领域。另外,纯技术效率较低,说明内蒙古各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在管理体制方面的效率偏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管理体制体现的是从政府到市场的多主体之间权责利关系,通过转换政府职能,内蒙古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效率。第七部分为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政策建议。借鉴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国内外经验,总结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发现的存在问题。结合内蒙古自治区蒙元文化特点和草原特色,因地制宜的完善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市场化投融资管理体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统筹规划,制度先行,突出草原文化特色,明确投融资生态功能定位;定位明确,产业支撑,依托内蒙古小城镇资源优势和特色,构建多元化投资体制,拓宽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健全牧区及“三少民族”生态转移小城镇基础设施资金保障机制,理顺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加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创新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PPP应用机制;推进开发性金融,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因地制宜,发展内蒙古绿色债券市场,完善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特色制度建设,引导社会资本为绿色转型。总之,本文以投融资管理体制为主线,围绕城镇化与小城镇、小城镇与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与投融资之间的关系对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问题展开研究,以公共物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政策性金融理论及城市管理理论为基础,从基础设施基本属性出发,明确政府财政责任边界,以提高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效率为目标,探索城镇化进程中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创新方法和路径。提出了结合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文化特色,因地制宜的完善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地方、社会企业和个人多方参与的投融资管理体制的主要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在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效率实证分析中,首先采用两步法(Spearman检验+Pastor法)筛选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三阶段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扰动对效率的显着影响,对内蒙古69个旗县政府所在建制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效率进行分析,更为全面准确的评估了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效率,为完善内蒙古小城镇投融资管理体制提供依据。2.立足草原文化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明确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生态功能定位,加强生态环境规划,打造宜居草原特色小城镇。完善农牧区、半农半牧区及“三少民族”地区小城镇基础设施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小城镇投融资金融组织体系服务功能等提出相应对策。
阿旺白玛[9](2017)在《申扎县草原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文中认为本文概述了西藏自治区申扎县草原的现状,指出草原当前存在生态资源退化沙化、水土流失、冰川湿地退缩、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提高牧民群众思想认识,更新观念;采取推广禁牧和休牧、围栏封育、补播牧草、草地施肥、草地鼠虫害防治和草地灌溉等技术措施。
荣丽华[10](2015)在《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和“桥头堡”战略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正在由沿海向沿边和内陆延伸。内蒙古因借区位和资源优势,在国家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备受关注。内蒙古空间广阔,地域狭长,城镇规模小,布局松散,一体化网络较难形成,均衡发展投入大见效慢。针对这一独特的地域特征,为了在区域竞争和协作中取得优势地位,论文研究认为,内蒙古应打破行政界域,以跨区域的视角,重新审视区域空间发展条件,选择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优化区域中心城市体系,空间上培育战略门户节点和区域联动轴线,构筑外向型空间格局,通过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发展轴线的扩散效应,融入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发展网络。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资源富集,锡盟南部地区近邻“京津冀”,具有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条件,同时也是我国打通中蒙国际通道、内蒙古连接东西的战略节点。论文研究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内蒙古区域空间布局、锡盟自身发展诉求三个层面,以区域中心城市生成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培育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这一论题,并围绕这一论题对该区域中心城市的必要性、适宜性选址、途径与策略展开论述。首先,论文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生长环境、空间布局特征和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地级以上城市中心性和县级以上城市综合规模的量化测度,认为亟需在锡盟南部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其次,论文研究针对内蒙古地域特征,提出符合内蒙古区情的区域中心城市构建条件,对比分析锡盟南部空间发展条件,初判选址可能,选取适宜性评价因子量化校核,遴选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合宜选址。再次,论文研究认为这个“将有的”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生长型”特征,并以“生长型”规划理念和方法,从产业发展、人口与城镇化、区域交通和城市空间布局等角度,探讨传统草原城镇生长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途径与策略。论文研究认为,培育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锡盟南部可以以这个“将有的”区域中心城市为门户和节点,打通区际联系通道,融入“京津冀”乃至更大区域的发展网络,实现“洼地崛起”。论文研究有助于内蒙古优化区域中心城市体系,完善城镇规模结构;利于内蒙古打通国际性通道和区域联系走廊,构筑外向型空间格局;通过探讨典型草原城镇“生长”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途径与策略,拓展了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的层次性和地域性。
二、乌拉特草原灌溉草库伦的发展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拉特草原灌溉草库伦的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2)“晋蒙粮油故道”内蒙古段传统村落类型与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起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起源 |
1.2 .研究进展 |
1.2.1 .传统村落在乡村聚落地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2 .传统村落在历史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3 .传统村落在建筑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4 .传统村落在文化遗产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5 .研究概况评述 |
1.3 .研究范畴 |
1.3.1 .空间范畴 |
1.3.2 .时间范畴 |
1.3.3 .对象范畴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框架 |
2.“晋蒙粮油故道”作为文化线路的判定 |
2.1 .文化线路的判断标准与构成体系 |
2.1.1 .文化线路的判断标准 |
2.1.2 .文化线路的构成体系 |
2.2 .“晋蒙粮油故道”的发展历程 |
2.2.1 .“晋蒙粮油故道”的兴起阶段 |
2.2.2 .“晋蒙粮油故道”的鼎盛阶段 |
2.2.3 .“晋蒙粮油故道”的衰败阶段 |
2.3 .“晋蒙粮油故道”的文化构成及线路判定 |
2.3.1 .“晋蒙粮油故道”的文化构成 |
2.3.2 .“晋蒙粮油故道”作为文化线路的判定 |
2.4 .本章小结 |
3.“晋蒙粮油故道”内蒙古段传统村落发展研究 |
3.1 .“晋蒙粮油故道”与途径区域内传统村落的时空关系的判定 |
3.1.1 .“晋蒙粮油故道”内蒙古段传统村落形成概况 |
3.1.2 .“晋蒙粮油故道”与途径区域内传统村落的时空关系判定 |
3.2 .“晋蒙粮油故道”内蒙古段传统村落类型的多样化 |
3.2.1 .“晋蒙粮油故道”文化线路影响下村落类型的多样化 |
3.2.2 .“晋蒙粮油故道”文化线路的文化传播的三维解析 |
3.3 .本章小结 |
4.“晋蒙粮油故道”内蒙古段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
4.1 .宗教引导型村落——以鄂尔多斯地区为例 |
4.1.1 .宗教引导型村落的形成原因 |
4.1.2 .宗教引导型村落的具体类型 |
4.1.3 .宗教引导型村落的样本汇总 |
4.2 .军事辅助型村落——以土默特地区为例 |
4.2.1 .军事辅助型村落的形成原因 |
4.2.2 .军事辅助型村落的具体类型 |
4.2.3 .军事辅助型村落的样本汇总 |
4.3 .贸易驱动型村落——以乌兰察布地区为例 |
4.3.1 .贸易驱动型村落的形成原因 |
4.3.2 .贸易驱动型村落的具体类型 |
4.3.3 .贸易驱动型村落的样本汇总 |
4.4 .维持生计型村落——以河套地区为例 |
4.4.1 .维持生计型村落的形成原因 |
4.4.2 .维持生计型村落的具体类型 |
4.4.3 .维持生计型村落的样本汇总 |
4.5 .本章小结 |
5.“晋蒙粮油故道”内蒙古段传统村落空间特征 |
5.1 .宗教引导型村落的空间特征——以鄂尔多斯地区为例 |
5.1.1 .宗教引导型村落布局的影响要素 |
5.1.2 .宗教引导型村落的整体布局特征 |
5.1.3 .宗教引导型村落的宗教空间特征 |
5.1.4 .宗教引导型村落的民俗空间特征 |
5.2 .军事辅助型村落的空间特征——以土默特地区为例 |
5.2.1 .军事辅助型村落布局的影响要素 |
5.2.2 .军事辅助型村落的整体布局特征 |
5.2.3 .军事辅助型村落的储藏空间特征 |
5.2.4 .军事辅助型村落的生活空间特征 |
5.3 .贸易驱动型村落的空间特征——以乌兰察布地区为例 |
5.3.1 .贸易驱动型村落布局的影响要素 |
5.3.2 .贸易驱动型村落的整体布局特征 |
5.3.3 .贸易驱动型村落的生产空间特征* |
5.3.4 .贸易驱动型村落的生活空间特征 |
5.4 .维持生计型村落的空间特征——以河套地区为例 |
5.4.1 .维持生计型村落布局的影响要素 |
5.4.2 .维持生计型村的落整体布局特征 |
5.4.3 .维持生计型村落的生活空间特征 |
5.4.4 .维持生计型村落的附属空间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录] |
附录B [表录] |
附录C [图表录] |
附录D [晋蒙粮油故道”内蒙古段传统村落信息整理表] |
(3)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遥感考古的发展与应用 |
2.1 遥感考古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2.1.1 遥感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
2.1.2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研究概况 |
2.1.2.1 研究成果综述与分析 |
2.1.2.2 研究机构 |
2.1.3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应用 |
2.2 遥感考古的理论与展望 |
2.2.1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
2.2.2 遥感考古的优势与展望 |
2.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的需求 |
2.3.1 线性遗产概念的由来和形成 |
2.3.2 我国线性遗产和万里茶道的申遗 |
2.3.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需求 |
第3章 张库大道的形成与变迁 |
3.1 张库大道的形成 |
3.1.1 草原丝绸之路与茶叶之路 |
3.1.2 中俄贸易 |
3.1.3 万里茶道与张库大道 |
3.2 张库大道的道路及变迁 |
3.2.1 张库大道的路况及运输工具 |
3.2.1.1 张库大道的路况 |
3.2.1.2 主要的运输工具 |
3.2.2 官马大道 |
3.2.3 张库商道 |
3.2.4 张库公路 |
3.2.4.1 商办汽车运输公司 |
3.2.4.2 筹办西北行驶汽车事宜处 |
3.3 张库大道的贸易兴衰 |
第4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室内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4.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区域概况 |
4.1.1 地形与水文 |
4.1.2 气候 |
4.2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的文献及地图资料收集 |
4.2.1 文献资料 |
4.2.1.1 官马大道 |
4.2.1.2 张库商道和张库汽车路 |
4.2.2 地图资料 |
第5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影像收集与解译 |
5.1 老地图的数字化及研究区域的确定 |
5.2 卫星影像的目视判读及分析 |
第6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和GIS空间分析 |
6.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与分析 |
6.2 伊林驿站田野发掘 |
6.2.1 伊林驿站 |
6.2.2 伊林驿站考古发掘 |
6.3 制图及GIS空间分析 |
6.3.1 张库大道路线图的绘制 |
6.3.2 张库大道线路的GIS空间分析 |
6.3.2.1 水资源分析 |
6.3.2.2 人口聚居情况分析 |
6.3.2.3 地势地貌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一)边疆、边境与边界的概念界定 |
(二)边疆与边境的地理范围 |
(三)国际关系与边界意识 |
(四)时间范围的确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中国北部边疆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边疆、边界、边境的研究 |
(三)国际关系研究 |
(四)乌拉特相关研究 |
四、基本史料 |
(一)民国时期史料 |
(二)建国以后的史料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1911—1949) |
第一节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一、清朝的覆亡与“外蒙古独立” |
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三、民国前期的乌拉特草原与中苏交通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一、南京政府的边疆政策 |
二、成为抗战前线的内蒙古地区 |
第二章 同盟阵营下的和睦边境(1949—1962) |
第一节 同志加兄弟般的和睦边境 |
一、友谊边境 |
二、中蒙边界条约的签订 |
第二节 边境轶事 |
一、借境放牧 |
二、越境事件 |
第三节 建国初的边疆移民 |
一、边疆移民 |
二、知识青年支援边境地区 |
第三章 对立时期的中蒙边境(1963—1989) |
第一节 中苏关系与中蒙边境 |
一、中苏关系的恶化 |
二、中蒙边界的最终确定 |
第二节 中蒙边境线上的乌拉特中旗 |
一、中蒙冷淡时期的边境 |
二、乌拉特中旗境内的边界线 |
第三节 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
一、巴彦淖尔盟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 |
二、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
第四节 边境检查制度的雏形 |
一、民兵组织 |
二、武装放牧点和堵卡站 |
三、“净化边境” |
四、会晤站 |
第四章 全面开放的中蒙边境(1990—2004) |
第一节 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 |
一、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概况 |
二、甘其毛都口岸发展现状 |
三、口岸与园区一体化模式 |
第二节 口岸与边境社区的联系——以图古日格嘎查为例 |
一、边境社区——图古日格嘎查 |
二、口岸建设中当地牧民的生活变迁 |
第五章 战略伙伴时期的中蒙边境(2005—2014) |
第一节 中蒙关系演变与对外贸易发展 |
一、中蒙关系及其演变 |
二、中蒙对外贸易 |
第二节 乌拉特中旗边境地区的新格局 |
一、口岸贸易发展对乌拉特中旗经济的影响 |
二、边境城镇化的驱动因素 |
三、新兴口岸城市——甘其毛都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数据与搜集 |
1.4.1 自然基础数据与遥感影像 |
1.4.2 社会统计数据与历史资料 |
1.4.3 实地调查数据与调研样点 |
1.5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研究目标 |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乡村人地系统 |
2.1.2 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转型 |
2.1.3 乡村人地系统体制转换 |
2.1.4 乡村农牧户生计适应能力 |
2.2 理论研究综述 |
2.2.1 社会-生态系统 |
2.2.2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 |
2.2.3 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 |
2.2.4 研究述评 |
2.3 基础理论与方法 |
2.3.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3.2 适应性循环理论 |
2.3.3 可持续生计框架 |
2.3.4 可持续性科学理论 |
2.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的构建 |
2.4.1 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和适应性循环关系 |
2.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与农户适应性的框架联系 |
2.4.3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阶段划分与特征 |
3.1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3 农牧业发展概况 |
3.1.4 生态建设与保护概况 |
3.1.5 研究区典型性 |
3.2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 |
3.2.1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阶段划分 |
3.2.2 乡村人地系统重组阶段(1952-1978 年) |
3.2.3 乡村人地系统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 年) |
3.2.4 乡村人地系统稳步发展阶段(2003-2016 年) |
3.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特征 |
3.3.1 乡村人地系统发展阶段性特征显着 |
3.3.2 气候暖干化在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3.3.3 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发展动力与稳定状态 |
3.3.4 乡村人地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功能不断完善 |
第四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
4.1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框架 |
4.1.1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意义 |
4.1.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过程 |
4.1.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内容 |
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数据处理与确定权重 |
4.2.3 脆弱性演变评价模型 |
4.2.4 脆弱性各维度时空分异评价结果 |
4.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化特征 |
4.3.1 不同产业主导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特征 |
4.3.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总体特征 |
4.4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 |
4.4.1 不同产业主导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异特征分析 |
4.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异总体特征 |
4.5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中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特征 |
第五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 |
5.1 适应结果分析 |
5.1.1 生活满意度 |
5.1.2 生活满意度分析 |
5.2 适应行为分析 |
5.2.1 适应行为 |
5.2.2 适应主体类型划分 |
5.2.3 不同类型适应主体家庭基本特征 |
5.3 适应能力评价 |
5.3.1 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构建 |
5.3.2 权重计算与指标科学性检验 |
5.3.3 农牧户生计资本指数计算 |
5.3.4 评价结果分析 |
5.4 适应能力对适应行为选择的影响 |
5.4.1 数据分析模型 |
5.4.2 数据分析结果 |
5.5 适应能力对适应结果的影响 |
5.5.1 模型检验及相关变量说明 |
5.5.2 实证结果分析 |
5.6 适应机制分析 |
5.6.1 适应障碍分析 |
5.6.2 适应机制分析 |
第六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 |
6.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内涵与分析方法 |
6.1.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内涵界定 |
6.1.2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方法 |
6.2 典型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分析 |
6.2.1 农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2.2 畜牧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2.3 旅游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2.4 综合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分析 |
6.3.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
6.3.2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特征分析 |
6.3.3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分析 |
6.3.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分析 |
第七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政策启示 |
7.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内涵 |
7.1.1 适应性管理的过程与目标 |
7.1.2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框架 |
7.1.3 乡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7.2 乡镇层面的适应性管理政策启示 |
7.2.1 生态功能保持约束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定位 |
7.2.2 制定动态管理体系,实现不同类型乡村差异化管理 |
7.2.3 重视乡村异质性特征,寻求效益与生态兼顾的复合型发展模式 |
7.3 农牧户层面适应性管理政策启示 |
7.3.1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制定差异化补偿政策 |
7.3.2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制定差异化生态保护与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 |
7.3.3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适应障碍,提供不同的扶持政策与行动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内蒙古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土空间规划研究进展 |
1.2.2 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土地资源概况 |
2.1.2 内蒙古主体功能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3 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承载力评价 |
3.1 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承载力评价方法 |
3.1.1 建设开发适宜性 |
3.1.2 现状建设用地开发程度 |
3.1.3 适宜建设开发程度阈值 |
3.1.4 建设用地承载力评价 |
3.2 内蒙古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承载力评价 |
3.2.1 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 |
3.2.2 现状建设用地开发程度评价 |
3.2.3 适宜建设开发程度阈值计算 |
3.2.4 建设用地承载力评价结果 |
3.3 内蒙古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承载力分析 |
4 农产品主产区耕地承载力评价 |
4.1 农产品主产区耕地承载力评价方法 |
4.1.1 人粮关系指数 |
4.1.2 耕地压力指数 |
4.1.3 耕地承载力评价 |
4.2 内蒙古农产品主产区耕地承载力评价 |
4.2.1 人粮关系指数计算 |
4.2.2 耕地开发压力指数计算 |
4.2.3 耕地承载力评价结果 |
4.3 内蒙古农产品主产区耕地承载力分析 |
5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 |
5.1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方法 |
5.1.1 生态退化度 |
5.1.2 生态系统价值 |
5.1.3 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 |
5.2 内蒙古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 |
5.2.1 生态退化度计算 |
5.2.2 生态系统价值计算 |
5.2.3 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结果 |
5.3 内蒙古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承载力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内蒙古土地资源承载力调控建议 |
6.2.1 重点开发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调控建议 |
6.2.2 农产品主产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调控建议 |
6.2.3 重点生态功能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调控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苜蓿产业发展适宜性评价及布局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苜蓿产业发展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2 苜蓿产业发展适宜性评价实证分析———以内蒙古为例 |
2.1 原始数据及其标准化处理 |
2.2 评价模型的建立 |
2.3 评价结果分析 |
3 苜蓿产业布局的适宜性分区研究 |
3.1 苜蓿产业优化布局的原则 |
3.2 苜蓿产业布局的适宜性分区 |
4 结论与讨论 |
(8)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评析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评析 |
1.3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
1.3.1 小城镇 |
1.3.2 基础设施 |
1.3.3 财政投融资 |
1.3.4 投融资管理体制 |
1.3.5 基础设施与投融资的关系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结构图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公共物品理论 |
2.1.1 公共物品理论概述 |
2.1.2 公共物品理论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的指导意义 |
2.2 公共选择理论 |
2.2.1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
2.2.2 公共选择理论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的指导意义 |
2.3 政策性金融理论 |
2.3.1 政策性金融理论概述 |
2.3.2 政策性金融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的指导意义 |
2.4 城市管理理论 |
2.4.1 城市管理理论概述 |
2.4.2 城市管理理论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3章 国外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借鉴 |
3.1 美国市场主导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 |
3.1.1 美国小城镇建设 |
3.1.2 美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的特征 |
3.2 德国政府主导型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 |
3.2.1 德国的小城镇建设 |
3.2.2 德国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的特征 |
3.3 英国政府与市场并重型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 |
3.3.1 英国小城镇的建设 |
3.3.2 英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的特征 |
3.4 加拿大政府区域融资机构主导型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 |
3.4.1 加拿大小城镇的建设 |
3.4.2 加拿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的特征 |
3.5 日本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 |
3.5.1 日本小城镇的建设 |
3.5.2 日本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特征 |
3.6 国外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启示 |
第4章 国内典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案例分析 |
4.1 北京市小城镇建设及其小城镇发展基金 |
4.1.1 北京市小城镇建设 |
4.1.2 北京市小城镇发展基金 |
4.2 河北固安产业园区投融资模式——固安模式 |
4.2.1 背景 |
4.2.2 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
4.2.3 “固安模式”管理体制 |
4.2.4 园区财政支付能力分析 |
4.3 大汉模式——小城镇集中连片综合开发 |
4.3.1 背景 |
4.3.2 管理体制 |
4.4 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化的PPP实践 |
4.4.1 项目简介 |
4.4.2 项目运作的方式 |
4.4.3 项目建设过程中财政投入资金的处置方式 |
4.4.4 项目回报机制 |
4.4.5 监管架构 |
第5章 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现状及问题 |
5.1 内蒙古小城镇发展现状 |
5.1.1 内蒙古城镇化率显着提高 |
5.1.2 城乡规划不断完善 |
5.1.3 小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
5.1.4 小城镇建设呈现边疆民族地区城镇特点 |
5.2 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 |
5.2.1 内蒙古小城镇类型及基础设施特点 |
5.2.2 分类型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5.2.3 分行业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情况 |
5.2.4 按资金来源结构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情况 |
5.2.5 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小城镇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5.2.6 按经济发展类型内蒙古小城镇部分基础设施存量情况分析 |
5.3 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现状 |
5.3.1 内蒙古小城镇分行业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 |
5.3.2 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 |
5.3.3 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 |
5.3.4 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
5.4 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5.4.1 投融资主体的责、权、利不统一,投融资效率较低 |
5.4.2 投资决策集中,管理分散,缺乏完善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
5.4.3 政府投资范围界定不清,“越位”与“缺位”并存 |
5.4.4 投融资渠道逐渐扩展,尚未真正实现多元化 |
5.4.5 融资方式单一,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良好局面尚未形成 |
5.4.6 投融资管理体制缺乏规范和协调,致使地方政府性债务沉重 |
5.4.7 投融资管理体制不完善,风险管理薄弱 |
第6章 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效率的实证研究 |
6.1 研究模型介绍 |
6.1.1 三阶段DEA方法 |
6.1.2 超效率DEA方法 |
6.2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
6.2.1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确定 |
6.2.2 环境变量选取 |
6.3 计量实证分析 |
6.3.1 第一阶段传统DEA |
6.3.2 第二阶段SFA回归模型 |
6.3.3 第三阶段调整后的DEA |
6.4 结论 |
第7章 完善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政策建议 |
7.1 突出草原文化特色,明确投融资生态功能定位 |
7.1.1 加快地方立法工作,完善草原生态保护投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 |
7.1.2 做好基础设施投融资规划,突出生态导向功能 |
7.1.3 支持草原宜居环境塑造和蒙古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工程建设 |
7.1.4 完善农牧区小城镇投融资金融组织体系服务功能,支持草原生态建设 |
7.2 依托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探索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
7.2.1 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
7.2.2 发挥资源优势和特色,拓宽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 |
7.2.3 健全“三少民族”、扶贫开发连片地区小城镇基础设施资金保障机制 |
7.3 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主体责任 |
7.3.1 明确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责权限,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
7.3.2 整合政府内部职责,建立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投融资管理机制 |
7.3.3 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市场环境 |
7.3.4 推进配套改革,建立投资风险管控机制和融资激励机制 |
7.4 投资基金化,健全财政资金可持续介入的投融资扶持方式 |
7.4.1 引入小城镇基础设施产业基金 |
7.4.2 探索设立自治区、盟市政府基础设施开发基金 |
7.4.3 着力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基金 |
7.5 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PPP应用机制 |
7.5.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应用的政府监管机制 |
7.5.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应用的权力监督机制 |
7.6 推进开发性金融,落实供给侧改革,完善投融资管理体制 |
7.6.1 完善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库 |
7.6.2 加强信贷支持,优先提供小城镇基础设施储备库项目贷款 |
7.6.3 创新融资方式,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
7.6.4 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保障投融资管理体制顺畅运行 |
7.7 发展内蒙古绿色债券市场,完善投融资特色制度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申扎县草原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申扎县草原现状 |
1.1 地理分布 |
1.2 气候特征 |
1.3 水资源现状 |
1.4 草地资源现状 |
2 申扎县草原现存问题 |
3 申扎县草原可持续发展对策 |
3.1 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 |
3.2 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观念 |
3.3 实施主要技术措施 |
3.3.1 禁牧和休牧。 |
3.3.2 围栏封育。 |
3.3.3 补播牧草。 |
3.3.4 草地施肥。 |
3.3.5 草地灌溉。 |
3.3.6 草地鼠虫害防治。 |
(10)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方位开放背景下,内蒙古构筑外向型空间发展格局 |
1.1.2 桥头堡战略背景下,锡盟南部地区由边缘向桥梁转变 |
1.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草原城镇构筑城乡发展新格局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1 国家宏观战略层面 |
1.2.2 内蒙古区域空间布局 |
1.2.3 锡盟自身发展诉求 |
1.3 题目及相关概念释义 |
1.3.1 锡盟南部地区 |
1.3.2 区域中心城市 |
1.3.3 城市空间发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必要性和重要性 |
1.4.2 适宜性选址 |
1.4.3 途径与策略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区域中心城市生成理论 |
2.1.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1.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1.4 城市空间布局方法 |
2.2 既有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关于区域中心城市研究综述 |
2.2.2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综述 |
2.2.3 关于城市中心性研究综述 |
2.3 典型案例分析 |
2.3.1 深圳市跨越式发展经验 |
2.3.2 榆林构建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发展 |
3.1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与空间布局 |
3.1.1 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与演进 |
3.1.2 区域中心城市的生长环境 |
3.1.3 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
3.1.4 城镇空间布局特征 |
3.2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现状 |
3.2.1 区位与交通 |
3.2.2 自然与生态 |
3.2.3 经济与社会 |
3.2.4 资源与产业 |
3.3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中心性分析 |
3.3.1 地级以上城市中心性分析 |
3.3.2 县级以上城镇场强格局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宜性选址与构建条件 |
4.1 区域中心城市的构建条件 |
4.1.1 辐射带动能力 |
4.1.2 适宜的城市规模 |
4.1.3 交通通达能力 |
4.1.4 综合服务功能 |
4.1.5 良好的生态环境 |
4.2 锡盟南部及周边区域概况 |
4.2.1 锡林郭勒盟城镇空间布局分析 |
4.2.2 锡盟南部与冀北六县比较分析 |
4.2.3 锡盟南部区域概况 |
4.3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评价 |
4.3.1 评价因子选择及数据获取 |
4.3.2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适宜性指数 |
4.3.3 区域中心城市适宜性选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发展与布局 |
5.1 多伦诺尔产业发展基础及发展环境分析 |
5.1.1 城市产业发展一般规律 |
5.1.2 多伦诺尔产业发展基础 |
5.1.3 锡盟产业经济发展环境 |
5.1.4 首都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和北京产业外迁趋势分析 |
5.2 构建多伦诺尔多元产业体系 |
5.2.1 多伦诺尔未来产业层次划分 |
5.2.2 多伦诺尔未来产业发展选择 |
5.3 多伦诺尔产业空间布局 |
5.3.1 产业空间布局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5.3.2 多伦诺尔地区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与城镇化途径 |
6.1 中心城市适宜人.规模 |
6.1.1 适宜人.规模下限 |
6.1.2 适宜人.规模上限 |
6.2 区域人.发展趋势与多伦诺尔人.现状 |
6.2.1 区域人.发展变化趋势 |
6.2.2 多伦诺尔人.发展特征 |
6.2.3 多伦诺尔人.发展趋势 |
6.3 多伦诺尔人.与城镇化途径 |
6.3.1 产业发展带动人.聚集 |
6.3.2 宜居城市吸引人.聚集 |
6.3.3 新型城镇化引导人.回流 |
6.3.4 承接生态移民迁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
7.1 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7.1.1 区域交通与城市形成及发展 |
7.1.2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交互作用 |
7.2 区域交通基础及发展趋势 |
7.2.1 区域公路交通现状 |
7.2.2 区域铁路交通现状 |
7.2.3 区域航空交通现状 |
7.2.4 锡盟南部交通通达性分析 |
7.3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需求及主要流向分析 |
7.3.1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需求分析 |
7.3.2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主要流向分析 |
7.3.3 区域综合交通发展趋势与前景 |
7.4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策略 |
7.4.1 构建通疆达海区域性通道 |
7.4.2 构建多蓝综合交通枢纽 |
7.4.3 建立便捷高效的内外交通网络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生长型”规划理念下城市空间布局 |
8.1 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
8.1.1 多伦诺尔城市发展历程回顾 |
8.1.2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8.1.3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
8.2 “生态导向”空间拓展条件评价 |
8.2.1 适宜性建设用地评价 |
8.2.2 城市发展方向选择 |
8.2.3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
8.3 多伦诺尔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
8.3.1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特征 |
8.3.2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
8.3.3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9.1.1 主要结论 |
9.1.2 创新点 |
9.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9.2.1 研究不足 |
9.2.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在读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Ⅱ图录 |
附录-Ⅲ表录 |
附录-Ⅳ城镇综合规模指数计算附表 |
四、乌拉特草原灌溉草库伦的发展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巴嘎旗畜牧业经济发展研究(1949~2019)[D]. 查娜.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20
- [2]“晋蒙粮油故道”内蒙古段传统村落类型与空间特征研究[D]. 何苗.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3]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D]. 任君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D]. 乌云.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5]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D]. 李文龙. 西北大学, 2019(07)
- [6]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内蒙古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D]. 闫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7]苜蓿产业发展适宜性评价及布局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 刘世元,李新,李占江,刘海英.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24)
- [8]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D]. 彭羽.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8)
- [9]申扎县草原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 阿旺白玛.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5)
- [10]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 荣丽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