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啊氏啮小蜂Tetrastichus hagenowii(Ratzeburg)是蜚蠊卵荚的一种重要卵寄生蜂,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可寄生多种大蠊卵荚,对控制蜚蠊的危害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选择美洲大蠊卵荚做繁殖啊氏啮小蜂的寄主,研究了几种因素对啊氏啮小蜂繁殖能力的影响,探讨了冷藏卵荚对啊氏啮小蜂繁殖能力的影响及饲料营养含量对啊氏啮小蜂寄主——美洲大蠊生长生殖的影响,评价了室内释放人工繁殖的啊氏啮小蜂的控害能力,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几种因素对啊氏啮小蜂繁殖能力的影响 啊氏啮小蜂的寄生特性。啊氏啮小蜂营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其子代雌蜂所占比例分别为0%、46.02%。啊氏啮小蜂产卵期为羽化后1—11天,平均产卵期为3.63天。羽化后第一天产卵量低,第二天为产卵高峰期,羽化六天后产卵量逐渐减少。一生最多寄生5粒美洲大蠊卵荚,平均寄生1粒。啊氏啮小蜂的后代性比以雌蜂较多,多数雌蜂所占比例在60%以上。 啊氏啮小蜂的怀卵量。啊氏啮小蜂的雌性成虫具有一对卵巢,每个卵巢有卵巢管8—12根,左右卵巢的卵巢管数量相同;一条卵巢管怀卵1—6粒。1日龄啊氏啮小蜂卵巢平均怀卵量为45.2粒,2日龄啊氏啮小蜂卵巢怀卵量最高平均为80.1粒,4—7日龄啊氏啮小蜂卵巢怀卵量不存在差异,一般在62.5—70.4粒。 温度影响啊氏啮小蜂的发育历期,温度升高,啊氏啮小蜂的发育历期缩短,啊氏啮小蜂的世代发育起点温度C=15.46℃,有效积温K=459.13日度。温度影响每粒卵荚的出蜂量和啊氏啮小蜂的子代性比,27℃时每粒寄主卵荚的出蜂数量最多,平均为59.58头,子代雌雄性比最高为3.72:1.00。随着温度的升高,啊氏啮小蜂成虫的寿命缩短。结合发育历期、出蜂量及性比的结果认为25—30℃范围内是啊氏啮小蜂的适宜发育温区,27℃为发育最适温度。 寄主日龄对啊氏啮小蜂寄生能力的影响。越新鲜的美洲大蠊卵荚被寄生率越高,卵荚寄生率(y)与卵荚日龄(x)的关系符合方程y=34.158-0.6943x(r=0.9594)。寄生不同日龄寄主卵荚的啊氏啮小蜂的发育历期(y)随着美洲大蠊卵荚日龄(x)的增加而缩短,符合方程y=43.404-0.4411x(r=0.9730)。寄生蜂的雌雄性比(y)也随着寄主日龄(x)的增大而降低,符合方程式y=89.435-1.4349x(r=0.9660)。 啊氏啮小蜂密度对其寄生能力的影响。随着啊氏啮小蜂密度的增加,美洲大蠊卵荚被寄生率升高。当啊氏啮小蜂密度为1♀/10cm3、2♀/10cm3时,卵荚被寄生率分别为40%、50%,当啊氏啮小蜂密度达4♀/10cm3、5♀/10cm3时,供给的美洲大蠊卵荚100%被寄生。随着啊氏啮小蜂密度的增加,被寄生卵荚的出蜂率和后代雌蜂比例下降。1粒美洲大蠊卵荚内出蜂量越多,啊氏啮小蜂的发育历期会相对缩短。 蜂卵比例不同影响啊氏啮小蜂的寄生能力。卵荚被寄生率(y)随着蜂卵比率(x)的增加而上升,符合方程y=24.05ln(x)+51.961(R2=0.9049)。被寄生卵荚的出蜂率在78.84%—89.29%之间,平均每粒卵荚的出蜂量随着蜂与卵荚比例的增加而增多,蜂与卵荚比为1:5时,每粒卵荚出蜂49.85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松毛虫赤眼蜂和周氏啮小蜂防治茶尺蠖试验[J]. 湖北植保 2020(02)
- [2].周氏啮小蜂培育过程中三种接蜂方法的比较[J]. 德州学院学报 2018(04)
- [3].桑天牛卵啮小蜂对桑天牛卵寄生作用的初探[J]. 河北林果研究 2016(01)
- [4].大规模繁育周氏啮小蜂最佳接蜂比例的选择[J]. 安徽农学通报 2016(17)
- [5].人工繁育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07)
- [6].周氏啮小蜂繁育技术要点[J]. 现代农村科技 2013(24)
- [7].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桑园林间释放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24)
- [8].周氏啮小蜂防治杨扇舟蛾及杨小舟蛾田间试验[J]. 河南农业 2011(24)
- [9].应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的试验[J]. 防护林科技 2010(01)
- [10].哈氏啮小蜂雌蜂的繁殖生物学特性[J]. 昆虫学报 2010(01)
- [11].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技术推广及应用[J]. 林业实用技术 2010(09)
- [12].林叶害虫的克星——周氏啮小蜂[J]. 农家之友(理论版) 2008(08)
- [13].周氏啮小蜂防治桑园内美国白蛾技术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 2014(04)
- [14].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苹果蠹蛾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10)
- [15].枸杞木虱啮小蜂寄生生物学研究[J]. 植物保护 2010(05)
- [16].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J]. 中国生物防治 2009(04)
- [17].低温冷藏对不同虫期啊氏啮小蜂存活率的影响[J]. 昆虫知识 2008(01)
- [18].大田常用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及椰心叶甲啮小蜂的选择毒性[J]. 热带作物学报 2008(01)
- [19].周氏啮小蜂应作为农药登记[J]. 农药市场信息 2014(22)
- [20].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效果调查[J]. 河北林业科技 2012(06)
- [21].枸杞木虱啮小蜂繁殖生物学研究[J]. 昆虫知识 2010(03)
- [22].周氏啮小蜂非典型气味受体基因的cDNA序列及进化分析[J]. 应用昆虫学报 2014(04)
- [23].3种植物对椰心叶甲及椰心叶甲啮小蜂选择行为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9)
- [24].椰心叶甲啮小蜂对椰叶及寄主挥发物的行为反应[J]. 热带作物学报 2008(04)
- [25].2种啮小蜂对棕榈植物3种主要害虫的寄主适合度[J]. 广东农业科学 2018(10)
- [26].霍氏啮小蜂的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J]. 环境昆虫学报 2016(01)
- [27].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防治的研究[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3(05)
- [28].寄生于桉树枝瘿姬小蜂的一种长尾啮小蜂[J]. 林业科技开发 2010(04)
- [29].白蛾黑基啮小蜂的生物学特性[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 [30].周氏啮小蜂繁殖及释放技术探讨[J]. 现代农村科技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