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及其在桩—土—结构体系地震动力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及其在桩—土—结构体系地震动力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桩基础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在当今仍被广泛使用的基础形式,在抗震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但在近几次的大地震中,均发现桩基础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破坏现象。地震作用下,桩-土-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是当前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与难点。本文考虑到我国广大黄土地区当前的实际情况,针对该课题研究中常常忽视土体的真实动力力学特性的现象,结合所构建的结构性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针对饱和黄土场地以及桩-饱和黄土-结构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有限元-无限元耦合地震反应分析。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饱和黄土的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定义了两类超固结状态,分析总结了围压、超固结比、偏压固结比对饱和黄土不排水变形模量和不排水强度的影响规律;引入应力分担率来考察饱和黄土的结构性,结合试验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其形态的影响;2.基于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五种因素,即围压、超固结比、偏压固结比、动剪应力比、加载频率,对饱和黄土动力特性,包括变形模量以及不排水强度退化规律、超孔隙水压力发展规律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各种现象规律产生的原因;3.建立了饱和黄土的基本应力应变关系式;导出了K0正常固结饱和黄土不排水强度的理论表达式,并对其进行了考虑土颗粒之间粘结强度的修正;给出了超固结状态与正常固结状态之间不排水强度的变化关系式;考虑拉压不同性质以及中主应力影响对其进行了修正;引入似超固结的概念,建立了变形模量、不排水强度随似超固结比的变化规律;结合试验数据,探讨了结构变化对变形模量以及不排水强度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拟合公式;基于对孔压增长模型的总结以及实验结果,提出了适合于本次研究所用饱和黄土在不排水动力加载下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长模型;4.给出了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建立的步骤,并结合试验数据对其参数的确定进行了研究;引入结构性发挥系数,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式;建立了考虑结构性的饱和黄土动荷载作用下不排水变形模量、强度的退化规律关系式,最终构建了考虑饱和黄土结构性的动力本构模型;基于ABAQUS二次开发平台对其实现了程序开发,并进行了相应的验证;5.基于所建立的结构性饱和黄土的动力本构模型进行了场地、端承桩-土-结构体系、摩擦桩-土-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有限元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无限元相耦合的模型;研究了土层厚度变化、超孔隙水压力、土体结构性、地下水位变化,表面硬土层厚度、桩长细比、桩土界面力学行为、地震输入方式等因素对场地、桩-土-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特性的影响,总结了相应的规律,给工程实践提出了有意义的指导与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典型桩基震害调查分析
  • 1.2.1 1976年唐山地震
  • 1.2.2 1989年Loma Prieta地震
  • 1.2.3 2008年汶川地震
  • 1.2.4 桩基的破坏模式
  • 1.3 地震作用下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分析
  • 1.3.1 远场效应
  • 1.3.2 近场效应
  • 1.3.3 惯性相互作用
  • 1.4 桩-土-结构体系地震作用下的两个研究方面
  • 1.4.1 场地反应分析的研究现状
  • 1.4.2 桩-土-结构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5 黄土地区桩-土-结构体系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1 饱和黄土静动力特性的研究问题
  • 1.5.2 土体动力本构模型研究问题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饱和黄土静、动力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饱和黄土静力特性试验研究
  • 2.2.1 试样基本情况:
  • 2.2.2 试验研究内容及所得规律分析:
  • 2.3 饱和黄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 2.3.1 围压的影响
  • 2.3.2 超固结比的影响
  • 2.3.3 偏压固结比的影响
  • 2.3.4 动剪应力比的影响
  • 2.3.5 加载频率的影响
  • 2.4 建立结构性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的若干建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本应力应变关系的构建
  • 3.2.1 基本假设
  • 3.2.2 应力应变关系推导
  • 0正常固结饱和黄土不排水强度理论推导'>3.3 K0正常固结饱和黄土不排水强度理论推导
  • 3.4 超固结饱和黄土不排水强度变化规律理论推导
  • 3.5 考虑拉压不同性质以及中主应力影响进行修正
  • 3.6 退化模型
  • 3.6.1 不排水变形模量随超固结比变化规律
  • 3.6.2 超孔压对变形模量、不排水强度的影响
  • 3.6.3 结构变化对变形模量和不排水强度退化的影响
  • 3.7 孔压模型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结构性的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构建及程序实现
  • 4.1 引言
  • 4.2 结构性的考虑
  • 4.2.1 ω变化规律研究
  • 4.2.2 不同应变水平对应的结构性参数变化规律
  • 4.2.3 其他参数确定
  • 4.2.4 结构性饱和黄土参数确定
  • 4.3 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建立步骤
  • 4.4 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4.5 饱和黄土结构性动力本构模型的程序实现步骤
  • 4.6 模型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场地动力反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场地动力反应数值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5.2.1 地震波的选取和输入
  • 5.2.2 边界条件的处理
  • 5.2.3 土体动力模型及场地有限元-无限元模型
  • 5.3 上覆土层厚度对场地动力反应的影响
  • 5.3.1 场地土层的放大作用对比
  • 5.3.2 场地土层的滤波作用对比
  • 5.4 超孔隙水压力对场地动力反应的影响
  • 5.4.1 场地土层的放大作用对比
  • 5.4.2 场地土层的滤波作用对比
  • 5.5 土体结构性对场地动力反应的影响
  • 5.5.1 场地土层的放大作用对比
  • 5.5.2 场地土层的滤波作用对比
  • 5.6 层状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 5.6.1 地下水位高度的影响
  • 5.6.2 地表硬土层分布的影响
  • 5.7 单、双向地震作用下场地地震反应对比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震作用下单桩-饱和黄土-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 6.1 引言
  • 6.2 桩土界面的处理
  • 6.3 桩-土-结构计算模型
  • 6.4 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 6.4.1 超孔压对端承桩的影响
  • 6.4.2 超孔压对摩擦桩的影响
  • 6.5 桩土界面粘结滑移的影响
  • 6.5.1 界面力学行为对端承桩的影响
  • 6.5.2 界面力学行为对摩擦桩的影响
  • 6.6 桩长细比的影响
  • 6.6.1 长细比对端承桩的影响
  • 6.6.2 长细比对摩擦桩的影响
  • 6.7 土体结构性的影响
  • 6.8 层状土-桩-结构反应分析
  • 6.8.1 地下水位高度的影响
  • 6.8.2 硬土层的影响
  • 6.9 地震输入方式的影响
  • 6.9.1 地震输入方式对端承桩的影响
  • 6.9.2 地震输入方式对摩擦桩的影响
  • 6.10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邓肯-张模型用户子程序
  • 附录B 饱和黄土结构性动力模型用户子程序
  • 博士期间所完成和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  ;  

    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及其在桩—土—结构体系地震动力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