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启发式教学策略在中职计算机课堂的应用

浅谈启发式教学策略在中职计算机课堂的应用

黄国华张远平(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广东东莞523106)

摘要:启发式教学策略是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规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计算机教师可以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基于开展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把启发式教学的策略有机地融合到课堂教学当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启发式计算机教学

古人教学强调“淳淳善诱”。《论语·子罕》云:“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意思是说孔子教学的时候,总是善于循序渐进,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从而使教学得以深入开展。这个思想放到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但是受先天基础、个性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接受能力或潜力的发挥方面总是跟理想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活跃,但欠缺学习动机,思维没有用到点子上;有些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却没有科学的方法,学习上带有盲目性,成绩并没有如期理想。这些情况在中职学校都是普遍存在的,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归根结底,还是要应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获取知识的主人。启发式教学策略是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规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在计算机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跟专业特色能很好地吻合,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

1.启发式教学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观点

教育心理学认为,认知与情感、意志相对应,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当学生的认知思维受客观条件影响,不能迅速对认知对象进行提取、组织、重构时,一种情况是放弃,思维动机转移到其他方向;一种情况是陷入思维的死胡同,找不到出路,学习效果事倍功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如果得不到教师的点拨和启发,那么这种学习上的挫折感就会长期存在。

2.启发式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什么样的刺激就有什么样的反应。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本身基础比较差,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问题,如果不注重实际情况,教学过程只是平淡的讲授,那么学生不可能有积极的反应。教学者如果能在教学过程加入启发的元素,那么就有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把他们带入到主动学习的环境中去。

3.启发式教学符合计算机学科的特点

计算机学科强调理论与实操相结合。有些学生对理论掌握得比较好,但上机实操却欠缺灵活性;有些同学虽然理论成绩差,但上机时上手比较快。以往计算机教学没有注重发挥专业特色,把计算机课按照语数英等学科的课堂来上,导致“机械记忆多,整理加工少;记忆结论多,思考过程少;教学形式多,能力培养少;被动做题多,独立思维少”,那是因为以往我们太注重授之以“鱼”,而忽视了授之以“渔”。实施启发式教学,对教师而言,是传统教学理念的一种解脱,它彻底颠覆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满堂灌的现象;对学生而言,则是思维的激活,甚至可以改变他们的学习价值观。

二、开展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1.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启发式教学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2.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寓启发于教学中

启发式教学并不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加几个设问那么简单,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掌握启发教学的时机。

在教学设计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应熟悉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

(2)在教学中要细致观察,捕捉教学过程中反馈的信息。

(3)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合理加以引导,把注入式教学转为启发式教学。

(4)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对各知识点联系的一种手段,实现知识点的隐性衔接。

(5)教师应把握启发的度。启发应点到即止,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3.要结合情感教育,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教学活动是授业解惑的过程,也是师生在课堂上交流互动的过程。要开展启发式教学,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容易接受教师的提点,能配合教师的引导,实现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协作能力、意志力、想象力和观察力等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的效能。

三、启发式教学策略在计算机课堂的应用形式

如前所述,启发式教学体现的是一种教学理念,它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谈话法、讨论法、设问法、图示法等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合到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灵活运用。

以下是启发式教学在计算机课堂上常见的几种形式:

1.讨论(谈话)法

古希腊的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教育家斯皮罗(Spiro)认为,情感交流能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主动性。教师在亲切融洽、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进行教学,在师生之间不仅能产生追求真理的同频共振,而且也有情绪生活的情感共鸣。讨论或谈话的目的是在建立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教师则恰当利用时机,对学生进行启发,这种做法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可以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其中的一些观点进行简单的点评,适当给以提示,使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步骤中逐步接近正确的答案,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唱“独角戏”,而是在师生交流的气氛中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2.比喻法

通过恰当的比喻,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更好地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例如,在Flash动画制作课程的教学中,当讲到层的概念时,可以把层比喻成一张透明的纸,各种画面和动画效果可以在不同的层上实现。当讲到遮罩层概念的时候,可以把遮罩层比喻成一张包含了“窗口”的纸张,只有通过“窗口”才可以看到其下图层的对象。在讲述循环结构的含义时,可以举例子:在跳高项目比赛中,运动员在每个高度都有最多三次的试跳机会,每跳过一个高度,则可以继续在新的高度试跳,直到三次试跳都失败为止。在整个过程中,运动员都在重复做着同一活动,这个过程,就可以看作是循环执行的过程。通过启发式的比喻,学生更能理解对象的本质。

3.设问法

适当提出设问,对课堂教学能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通过创设问题的场景,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设问应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亦即从实验事实入手,去归纳概括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例如,在Flash的教学中可以设问:影片剪辑是可重复使用的动画片段,具有独立时间轴;按钮是能响应鼠标动作的元件。两者是否可以互相包含呢?学生的反应是回答“应该可以吧”。这说明学生在元件的关系上还不是很明确。于是,教师可以作出肯定的回答,然后从元件重用的特点回答上面的问题,并通过演示操作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事实证明,学生对元件重用的概念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4.错误示范法

教师要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有意识地锻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形成敢于向权威挑战、向老师问难的风气。实际上,发现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如果适当地加以启发,有时候比正面的教学更有效果。在讲述容易出错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故意执行错误的示范,然后让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在了解错误的原因后,学生犯类似错误的几率就相应减少了。

例如,在Flash教学中,同一层的同一时间段不能为超过一个的对象创建补间动画。教师可以在操作演示时故意把两个对象放在同一层,然后在它们共存的时间轴上创建补间动画,演示的结果自然是以失败而告终。然后请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出现可能的原因,并把学生的意见罗列出来,经过验证,得出正确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答案的揭示也给学生带来了启发,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Flash动画制作的思想。

5.教学媒体法

计算机教学中有些知识点比较抽象枯燥,单纯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很难使学生理解,甚至使知识更加模糊。但是如果通过制作教学媒体,如多媒体课件、动画等,则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知识难点有所启发。

例如,在讲授网络的层次体系结构时,因为内容比较抽象,课本的插图也不能直观地表达相关的概念,教师可以制作课件,模拟数据包在网络各层传输的过程,这种效果在书本上是无法看到的。学生从教学媒体中受到启发,脑海中能很容易地形成网络层次的概念。

四、结束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实践证明,在计算机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策略,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向主动的学习状态,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庄桂刘燕启发式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7)。

[2]赵印奖启发式教学的内在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6)。

[3]李萍论启发式教学的本源特征及其实施要素[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4]刘新叶德建姜秀艳计算机网络中启发式教学模式的作用[J].计算机教育,2013,(8)。

[5]刘永强林梅张晓露启发式教学探索与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6)。

标签:;  ;  ;  

浅谈启发式教学策略在中职计算机课堂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